76歲開始拿起畫筆
后來摩西太太重回紐約州,在離出生地格林威治村不遠處的伊格布里奇一個農場居家過日子,一晃近20年。她整日忙于擦地板、擠牛奶、裝蔬菜罐頭等瑣事,還抽出時間刺繡鄉村景色,并以此為樂。丈夫去世后,她在小兒子的幫助下繼續操持農場。后因年事已高,只得退休和女兒生活在一起。摩西太太76歲時患上關節炎,雙手因疼痛而不得不放棄刺繡。但酷愛藝術的她并沒有善罷計休,開始拿起畫筆。
摩西太太在當地展覽自己的繪畫作品,女兒還將她的畫帶到鎮上的雜貨鋪里寄售,每一幅只賣2—3美元。就是這些微薄的收入,也許可以為她含辛茹苦撫養的11個孫輩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費用。
一天,藝術收藏家路易斯·卡多爾被陳列在雜貨店櫥窗中的作品吸引,頗感興趣買了下來,而且提出想多要幾幅。為了幫助才華橫溢的摩西太太,卡多爾將她的作品帶到紐約畫商奧特·卡利爾的畫廊。從此,摩西太太在當地美術界的名氣越來越大。
80歲舉辦個人畫展
摩西太太年過80時,在紐約舉辦個人畫展。此事成為一大新聞,引起轟動。從此以后,她變成了名人,每天收到大量的問候卡。她的作品在藝術市場火爆熱銷,供不應求。在多次比賽中,摩西太太成為獲獎“專業戶”。由于電臺與電視臺的采訪報道,她的知名度超過別的藝術家。
在公眾眼里,摩西太太最使人感動的是她掙脫年齡羈絆和突破教育限制的孜孜追求,最令人羨慕的是她取得的巨大成功和幸福的晚年生活。盡管從來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藝術訓練,但對美的熱愛使她爆發了驚人的創作力。對于一位年過7旬的老人,在隨后20多年的繪畫生涯中創作1600幅作品確實不易。她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臨摹柯里夫和艾夫斯的圖片和明信片開始,隨后根據自己早期的農揚生活進行創作。摩西太太的作品豐富多彩,有對童年時代鄉村景色的描繪,有對個人生活的記錄,有對過往的傷感懷舊,有對永恒東西的向往……摩西奶奶的風景畫善于捕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境,體現出季節、天氣和時間的細微差別。她通過自己的發現和感悟,用畫筆創造出一種別樣的精彩人生,讓人們看到了奮斗與戰功的希望。
100歲為人指點迷津
在日本,有一位名叫春水上行的青年,在札幌醫學院畢業之后,到醫院當外科大夫。然而他從小就酷愛文學,懷抱著當作家的夢想。怎么辦呢?是放棄這份收入穩定但自己厭倦的職業去追求心中的目標,還是湊合著當醫生了此一生?十分糾結的春水上行決定向仰慕已久的摩西奶奶求教,請她指點迷津。
讀了這位28歲年輕人的來信,老太太情不自禁地聯想起自己的人生經歷,心里感慨萬千。雖然已經100歲了,但還是堅持要給小伙子回信。她在一張空白明信片上畫了一座象征著豐收的谷倉,寫下了“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的贈言。
收到明信片后,春水上行看到了奮斗與成功的希望,重新點燃生活的熱情之火,以摩西奶奶為榜樣,終于在文壇上一舉成名。他便是如今日本的著名作家渡邊淳一,創作了包括《失落園》、《光與影》和《遙遠的落日》等在內的50部長篇小說及其他作品。
一位名人說得好: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人到底該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沒有明確的規定。如果我們想做,就從現在開始。有人總埋怨:“已經晚了”,實際上,“現在”就是最恰當的時候。對一個真正有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摩西奶奶的經歷告訴我們,不論年紀多大,追隨夢想,你就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