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情感節目中言辭犀利的毒舌嘉賓,也是改變全家命運的頂梁柱。在她的人生字典里,沒有唾手可得的捷徑與安逸,只有一往無前的橫沖與闖蕩。誰說女子就該嬌弱無助,黃歡便是例外。
在黃歡的身上,有著太多離經叛道的標簽。
有人說她是個妖孽,對電視節目中的當事人言辭犀利,只是自我炒作博出位;也有人說她自戀炫富,喜歡扮可愛裝嫩,常把美女和房產掛嘴邊;還有人說她的感情生活亂糟糟,換過男友無數,卻還是單身一人……
對于這些負面評價,黃歡總是置之一笑。
采訪約在黃歡北京的住所,未見她時,習慣了屏幕前嬉笑怒罵的黃歡,忐忑于她對人是否苛刻和嚴厲。但真見到她時,卻完全放松下來。因為,她不介意你見到她凌亂的住所,還素面朝天地為你泡茶。坐在陽光里的黃歡,小女人狀態顯露無遺,雖是初次見面,卻倍感親切。
她解釋說:“我不介意你看到真實的我。這就像我在電視里說的那些話,雖然難聽,卻都是真話。”
于是,再聽她講話,便覺得字字珠璣,句句在理。這讓我覺得,真正的黃歡,就像一顆椰子,只有打開堅硬的外殼,才會看到柔軟的內心。她讓我們知道:人生不只是眼前這樣。
我不美麗,而是比較有魅力
1974年,黃歡出生于福建邵武,是家中長女。小時候,由于爸爸對她的要求極為嚴格,她經常挨打。面對爸爸的棍棒教育,黃歡咬著嘴唇倔強地說:“你打我,并非我真的做錯了什么,而是因為你無法控制,你要發泄自己的失望和恐懼。”
她忍受著皮鞭下的痛苦,卻只能在事后躲起來哭。一次,弟弟在她哭的時候說:“哭有什么用,沒有人會聽一個小孩子無力的哭泣。只有你長大后,擁有左右他人的力量,別人才會聽你的。”
要有力量,被還在上小學的黃歡深深記在心里。她那時候常常想:總有一天,我會證明給你們看。
于是,在家里,她是天天挨打的叛逆女,但到了學校,她卻成為風云人物。有這樣一個說法,許多學生進校前第一個知道的是她;畢業離校時,最難忘的也是她。
這是因為黃歡喜歡打扮,鬼點子又多,行為果敢,多才多藝,這使得她的周圍不乏追隨者。
13歲那年,黃歡喜歡上了打扮。于是,暑假里趁爸媽出差,照著媽媽的裁剪書學打樣,然后用家里的縫紉機把家里壓箱底的布,拿去做實驗品。沒想到,心靈手巧的黃歡無師自通,做出來的衣服居然有模有樣,且獨一無二。在此后的幾年,她獨特的穿著風格一度成為學校里的時尚風向標。正是這份特殊的愛好,成就了黃歡大學所選的專業——時裝設計。
中學時,黃歡家境優越,這讓她一直覺得自己可以無憂無慮地做一個藝術家。但她在讀大一的時候,家道中落到了負債累累的地步,黃歡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讀完大學。她不想讓老師和同學知道這一切,倔強地靠自己撐著。
“社會很勢利,我不能說我們家破產了我要申請救學金。我那么愛漂亮那么驕傲又那么張揚,早習慣了被羨慕嫉妒恨。怎么能想象,我這樣的人,要在眾目睽睽之下接受助學金,被貼上一個可憐蟲的標簽?我可以吃盡苦頭,但我不能接受憐憫!”
于是,為了不被人同情,黃歡拼命工作,即使不按時上課也要打工,夜不歸宿幫別人畫圖,畫到手指變形。
大學畢業時,黃歡成為班里惟一留校任教的畢業生,這本是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可她卻不甘被教條拘泥,半年后選擇前往上海闖蕩。
“也許別的女人會很滿足于這樣安穩的工作,但這并不是我想要的。愛出風頭的我渴望自由、出彩,有作品流傳,有更大的舞臺。”
為了這個夢想,她拼了。然而,21歲優越感極強的黃歡,卻怎么也想不到在上海碰了一鼻子的灰。到最后,她心想自己長得甜美,端個咖啡總行吧?結果也因戶口問題被拒絕。
住著每月300元租金的小房間,想著前途渺茫的未來,曾被光環籠罩的黃歡是否會因此暗淡下去,選擇打道回府?
人要沒格調,就不會有未來
熬了兩個月,黃歡得到了一份化妝品銷售的工作。
曾經,她是大學講臺上自視甚高的時裝設計講師,而如今……巨大的落差讓她如何面對呢?
站在虹橋友誼商城的化妝品柜臺前,黃歡用最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來往的顧客。她的努力和認真引來同事的不屑,但黃歡則回敬:“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第一個月,她就完成了大家都覺得不可能完成的銷售指標,排名第一,第二名連她的一半都沒到。這讓全公司咋舌,卻也更遭同事的排擠。一天,她向柜長請假去領新世界杯服裝設計大賽第一名的獎杯,柜長直接罵她“吹牛都不打草稿”。黃歡平靜地說:“我在這里不會超過3個月的,來這兒只是證明我什么工作都可以做,因為我還年輕。”
10年后,黃歡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事業和一定的知名度,她在上海逛百貨公司時邂逅了當年的同事,她們做的還是原來的工作,而她卻今非昔比。“我一直覺得人不是被知識技能局限的,是被觀念和沒有夢想局限的。”
在黃歡的概念中,“25歲之前,女人最重要的是學會自我投資,那之前你的薪水微薄,就算再會存也有限,不如干脆不存,都投到脖子以上,頭腦和臉蛋,它們才是你日后贏取財富的基石。”
于是,她努力打扮自己的外表——她堅持不穿最貴,但一定要有特色,要讓人一眼記住。同時,她也在豐富自己的內心——求知若渴的她除了堅持大量的閱讀,定期進修外,甚至可以拋下一切去倫敦留學。
25歲那年,黃歡偶然進入了廣告界,第一次幫人寫廣告詞,就寫出了那句“心好一切都好”,這是至今在國內播出時間最久的經典廣告詞之一。
這讓黃歡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無限可能。她仍記得大學老師說過的一段話:“固執是一種能量,會成就你也會局限你。要跳出井底之蛙的格局做更多元的嘗試,最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1999年,她便開始開辦自己的公關公司,從5個人做到88個人。之后,她的職業身份,變幻得讓人應接不暇。玩票一樣做槍手幫人提案卻被看中挖角到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并任營業總監一職,她是當時此職位中最年輕并且惟一的女性。
上一篇:玫瑰坊:郭培的高級定制
下一篇:一張行走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