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好快喲,不覺“六一”藝術節就要來了,同學們盡情的跳啊、唱啊,為過好自己的節日準備著……
課堂上,我問老師,王曉燕為啥還不來上學呀?我們班參賽的歌曲可怎么辦喲?班會課上老師說:“我多次走訪王曉燕家,聽王曉燕爺爺、奶奶講,她父母都外出務工了,兩年多沒回家了呢。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她媽媽在外務工生病,常年臥床不起,需要很多的醫藥費,爸爸一個人務工掙錢已經夠嗆了,還要照顧曉燕她媽媽,就不要說帶錢回家給兩位老人和曉燕了,哪來的錢喲。王曉燕這個可憐的留守兒童,因此輟學了,與年過花甲,年老多病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真讓人心疼喲!”
聽了這個不幸的消息,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向王曉燕家伸出援助之手,我是學習委員我提議:老師,我們就用這節課開一次向王曉燕同學家捐款的主題班會吧!頓時,得到了老師的贊許,我們找來臨時的捐款箱,你一角、我伍角、他一元……爭先恐后,此刻,教室里充滿了愛的暖流。
事后我們班委在老師的帶領下,發起了全校同學向王曉燕家募捐的愛心活動,得到了學校師生的積極響應,一星期來,共捐獻善款一千八百五十四元。五月的夏風徐徐吹來,給人以清新和溫暖……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起去王曉燕家接她上學,走過彎彎小路,越過重重山巒,曉燕的家呈現在我們眼前:低矮破舊的茅草屋、散亂的籬笆、長滿了野草的小院子……
霎時,從煙霧彌漫的屋里走出一個熟悉的身影:凌亂的散發、黑乎乎的臉蛋、憔悴的面容、破舊的衣衫……也許是屋里的濃煙太難受了,她要出來透透氣兒;也許是爺爺奶奶要她去做啥;也許……你看她正不時的擦拭著眼睛,一會兒出來了,一會兒又抱著柴火進去了,她正做著與她年齡不相稱事兒,弄得她不像個小孩,反倒像一個年邁的長者,同學們被眼前的這一切驚呆了!當王曉燕又一次出現時,我情不自禁的喊出聲來了——王曉燕……
突然,她向我們飛奔過來,泣不成聲的喊道:“老師……同……學……”同學們不約而同的圍了上去,跟久別的曉燕簇擁在一起。這是世界上最動人的景色,最美麗的畫面!哭泣的小院,童心是愛,眼淚是金!幸福的淚水流淌在同學們的衣襟上……老師拭去了曉燕眼角的淚水,安慰好王爺爺、王奶奶,表示今后將繼續關照老人一家的生活,將師生捐獻的善款交給了兩位老人,要他們保重身體,倆老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眼眶噙滿熱淚,深陷的干涸的眼眶頓時淚如泉涌……我們為王曉燕背上新書包,換上了新衣裳,洗凈的小臉蛋,此刻又重現往日的陽光與燦爛。
走在回校的路上,我們笑啊、唱啊、跳啊,就跟過節似的一樣歡樂。歡快的歌聲,飄蕩在回校的路上:“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啊吹向我們,我們象春天一樣,長在花園里,長在草地上,鮮艷的紅領巾,美麗的衣裳,像許多花兒開放……”我們共享童年、共享歡樂!
上一篇:我學《三字經》成長新時代
下一篇:三天光明的設想 永遠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