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登山感悟的美文
昨晚與家人登青龍山,我們拾級而上,侄女:說咱們登到山頂,從另一端而下;愛人說:感覺累了,咱們就下來;我說:每個臺階都是一個字,每個平臺都是一個逗號,每個小亭都是一個分號,按時回來才是句號,每一步都有風景,欣賞了風景,再上新的臺階;累了就歇歇,時間到一半時,就回頭下山,山下廣場還有精彩的周末文藝演出呢
這樣,我們不緊不慢,說著笑著,逗著玩著,欣賞著風景,采摘著野果,輕松到達第一個涼亭,涼亭里,已有多人歇息,我欣賞著青松翠柏、荊棘花藤,感嘆百天大旱后一場甘霖帶來的生機,敬佩耐旱植物頑強的生命力;我愛人則驚奇的發現亭子南面美麗的風景。
時間過半,我們原路返回,如期觀看了村辦“周末文藝廣場”,絲毫未有困意,感覺神仙一般
“ 仙”字不就是一個人和一座山嘛
人生不就是登山嗎
你看著別人比你地位高,比你摘得果實多,你也一路攀登、披荊斬棘,恨不得騰云駕霧,當有人當了你的路,你可能撥開他、推開他,也可能互相幫助、結伴上進,你也可能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對老人盡過孝心,也沒有對妻子獻過愛心,你對名利追求了一輩子,因急功近利可能不擇手段,當你氣喘噓噓、筋疲力盡地到達頂峰時,已離不開藥丸、離不開秘書司機……當人生暮鼓響起,你仍高高在上,不能心平氣和地待人接物,你可能倒在辦公椅上,倒在公務車上,也可能倒在酒桌上,倒在會場上……不可能壽終正寢,人生不可能圓滿。
老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真言也
登山感悟
登山,游山是泰山人生活的一部分。
盡管住在山腳下,但緊張的節奏,忙碌的工作,把生活的空間添充的滿滿當當,很少有機會和大自然親近。
每每早晨匆忙趕班時,看到來來回回登山晨練的人們,眼中充滿了羨慕與期待。
。
。
周日上午結束授課后,就謀劃著下午的登山。
睡過午覺之后,匆忙著裝上山。
從家到紅門只用了幾來分鐘時間,走到“孔子登臨處”牌坊前,其東側立有一塊石碑,上書“登高必自”。
泰山的文化底蘊深厚,碑文石刻眾多。
“登高必自”碑是明嘉靖39年濟南府同知翟濤題,語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意思是登高一定從低的地方開始,遠行一定從近的地方起步。
又解:“登高必自”與老子所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及荀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是一個意思。
萬事總宜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否則,“欲速則不達”,效果會適得其反。
“登高必自”昭示人們干事創業既要有“登高”的目標,志存高遠,敢想敢干,又要“自卑”處開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它集中體現了努力攀登、堅韌不拔的泰山精神,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和人民質樸務實、埋頭苦干的實干精神。
登山感悟稿件
登山有感---激情飛揚,勇攀高峰首先感謝公司組織的這次活動。
登山是一種自我挑戰,是毅力的磨練,是體能極限的考驗,同時也是團體與智慧的體現。
在前進中模擬奮斗過程,磨練意志,放大格局,感悟人生百態。
我們一行20多人,遠離喧鬧的城市,穿行在太行山脈之中,大自然與我們是如此的親近。
登山能夠磨煉一個人的意志,更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
漫步在曲折蜿蜒的山道,欣賞著路邊風景的同時,心境也在山中暢游,山中那份寧靜和清新讓我感到放松。
“真正的平靜不是萬籟俱寂,而是內心的自我歸屬”。
漫步山林小道中,能夠獲得難得的心境自由,讓人們可以在繁忙中,讓浮燥的心靜下來,在與自己對話、思考中學會放松站在山頂的那一刻“一覽眾山小”。
我們征服的不僅僅是一座山,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面對困難想出各種辦法去克服。
我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表達的是一種心態,這是我這次登山得感悟和收獲。
人是需要靜心思考的,俗語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的確,為了承擔“人之所以為人”的責任、道德、義務,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工作、生活中帶來的壓力,社會像山泉下泄、時光像大江東去一樣,逼迫著現實中的你我不停地奔波,卻很難有內心的安靜。
人生苦短,人世間的你我,何必爾虞我詐,相互提防,勾心斗角呢
所以啊,人生要在充滿浮燥、誘惑的名利場中看淡、看清,奮斗自己能夠得到的,拋棄不太現實的,忘記曾經給我造過傷害的,展現真實的自我、
登山的感受作文
我喜歡登山,喜歡那種“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站在山腳下,那高峻巍峨的山峰總給我無形的壓力,我享受這種有壓力的感覺,因為有壓力就會有動力。
清晨,太陽剛從蒼蒼的山巔后面露出來,它那最初幾道光芒的溫暖跟即將消逝的黑夜的清涼交融在一起,使人感到一種甜美的倦意。
在這涼風習習的早晨,我決定一個人去登山。
到達山腳時,太陽已經從地平線上升起,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我,大地此刻充滿了生機。
登山的旅程開始了,也許是因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吧,一路上總能聽到鳥兒動人的旋律。
山間樹木縱橫交錯,野芳遍地……走了好久,差不多到半山腰了吧。
太陽公公收起了微笑,換上了一副威嚴的面孔,陽光也不再溫和,灑在身上就像針扎一樣疼。
大汗淋漓的我坐在路邊的一塊大石頭上,遠遠望去,山頂還有挺長的一段距離呢。
“真累啊,干脆回去吧……不行,退縮只會讓我們一事無成,痛苦一咬牙就過去了,許多幸福可能就在下一個時刻等著我們呢……”兩種想法在我的腦海中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戰,如果就此回去,就不必在這太陽底下暴曬了,可以少吃許多苦頭;但是,想想山頂的美好風光,這點苦又算什么呢?“無限風光在險峰!”經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我毅然決定沖上山頂。
休息了一陣,我信心滿滿地出發了……望著那遙遠的山頂,我暗暗加快了腳下的步伐……,我終于到達了山頂。
啊,這里的景色是何等之秀美,有青松翠竹的美景,有極目遠望的無限風光,有鳥兒婉轉的歌聲,有泉水叮咚的悅耳聲……我閉上眼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頓時感到神清氣爽,再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蜿蜒山路,剛才停留的地方還隱約可見。
此時的我暗暗慶幸,自己剛剛沒有知難而退,如果那時的我選擇了后退,那么山頂這美好風光真是要與我失之交臂了。
人生總有無限風光,亦應在險峰。
勇于攀登者才能體會到登山之美;甘于奮斗者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而那些知難而退,見異思遷的人只能望山興嘆了吧。
人生如登山,每一步都是一個高度,你怎么看?
沒錯。
回頭看幾年前,感覺好不成熟。
也許幾年后回頭看現在也是一樣的感覺。
人生經歷越多,見識越廣感悟越多,好像登山一樣,爬的越高,看到越遠,看到的視野也更開闊。
寫爬山堅持最可貴的優秀作文
關于爬山堅持不懈的作文高中作文精選篇一《登山作文審題》組來到泰山錄制“清明特別節目”。
結束時,特約佳賓,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發表登山感悟:山登絕頂我為峰。
這不僅是登山的境界,也應該是每個人的豪邁氣概。
另一位特約嘉賓,《百家講壇》評《三國》的主講易中天的感悟則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爬到山頂,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個人都要登到山頂,但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少于800字;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點撥]“新材料作文”這種新的考查形式,其寫作要領是:盡可能多的找出材料的含義,即意義點,通過比較鑒別,選出你認為最佳(或感觸最深、最有話可說)的一點來作為將寫文章的主旨。
在我們的人生路程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爬山的經歷和體會。
這當中,有的人能奮勇爭先爬上山頂,有的人爬爬歇歇,最終也爬到山頂,目睹“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景;也有的人爬山只是重在參與,為了享受爬山的過程,至于能否爬到山頂并不在乎。
爬山如此,人生的每一項活動、工作、事業也是如此。
由此拓展引申,我們對這則材料的審題可以有如下的立意:于丹的角度:①勇攀高峰,志存高遠 ②要有奮勇爭先的豪邁氣概 ③爭強好勝,永不服輸 ④勇立潮頭,做社會的變革者 ⑤成功屬于不屈不撓者易中天的角度:①做任何事情都重在參與②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③力所能及無遺憾 ④量力而行,盡力就可 ⑤享受過程,別有洞天考生在選擇最佳切入點時,既要考慮最佳角度,也要考慮最適合自己展開的角度,即別人少有顧及的意向而自己卻感悟最深、有話可說且能把話說好的角度。
另外,寫作時,為了保險,最好能引用材料中和你的角度、觀點相關的句子加以分析,這樣立論就扣住了“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的要求,觀點有出處,有來由,言之有理,容易得到閱卷人的認可。
準確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生活經歷和思想認識立意(選取材料中的一個“意義點”),即可構思作文。
成功之花屬于不屈不撓者人生就像登山,有的人能一鼓作氣到達山頂,而有的人爬爬歇歇,不屈不撓,最終也爬上山頂,目睹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景,領略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勝境。
前者,“敢為人先”的氣概值得稱道;后者,“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樣值得贊賞。
成功之花同樣在不屈不撓者面前
通過這次登山,會帶來怎樣的人生啟示
登山能夠磨煉一個人的意志,更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
漫步在曲折蜿蜒的山道,欣賞著路邊風景的同時,心境也在山中暢游,山中那份寧靜和清新讓我感到放松。
“真正的平靜不是萬籟俱寂,而是內心的自我歸屬”。
漫步山林小道中,能夠獲得難得的心境自由,讓人們可以在繁忙中,讓浮燥的心靜下來,在與自己對話、思考中學會放松站在山頂的那一刻“一覽眾山小”。
我們征服的不僅僅是一座山,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面對困難想出各種辦法去克服。
我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表達的是一種心態,這是我這次登山得感悟和收獲。
人是需要靜心思考的,俗語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的確,為了承擔“人之所以為人”的責任、道德、義務,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工作、生活中帶來的壓力,社會像山泉下泄、時光像大江東去一樣,逼迫著現實中的你我不停地奔波,卻很難有內心的安靜。
人生苦短,人世間的你我,何必爾虞我詐,相互提防,勾心斗角呢
所以啊,人生要在充滿浮燥、誘惑的名利場中看淡、看清,奮斗自己能夠得到的,拋棄不太現實的,忘記曾經給我造過傷害的,展現真實的自我、純潔的心靈,淡然面對人生的起伏、坎坷、成功、收獲。
正所謂“笑看庭前花開花落、淡看天上云卷云舒”,人要做到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保持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人生就會更寧靜、更和諧、更灑脫。
爬上,是一種體驗,一種感受,一種人生
人生正如這山路一樣。
“路在腳下,活在當下”,其實,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救世主可言,每個人的本心就是自己命運的掌舵者,每一個人的一生,就如山道石階中的每一個境遇。
人世間的你我一定要記住,心態是第一位的,路永遠在自己的腳下,生活得自己用心去經營,讓我們在塵塵歲月中過好每一天,隨時欣賞每一天的風景、坦然面對每一天的得意與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