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第八次黨代會心得體會
學習新疆第八次黨代會報告的心得 10月26自第八次黨代重開幕,張春賢代表自治區黨委第七屆委員會向大會作題為《變化變革敢于擔當務求實效為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而奮斗》的報告,這是一份廣泛吸納民意與智慧的報告;這是一份凝聚信心與希望的報告;這是一份飽含思想與心血的報告。
52頁的報告,是過去5年工作的凝聚,是未來5年的發展展望,更是全疆各族干部群眾建設美好新疆的決心和信心。
新疆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地區,是西北的戰略屏障,是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是我國戰略資源的重要基地。
新疆發展和穩定,關系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關系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們一定要以對黨和國家、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和精神,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新疆的重要戰略地位、重要使命和歷史任務,深刻認識做好新疆工作對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穩疆興疆、富民固邊”的總體戰略和自治區確立的具體戰略選擇,始終把推動科學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促進發展的強大動力,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終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發展進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未來五年,是新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
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中央作出了進一步加快向西開放的戰略決策,為新疆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社會政治保持長期穩定,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全面部署,為新疆科學跨越、后發趕超創造了良好發展環境。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為加快新疆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出臺政策之多、覆蓋范圍之廣、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特別是經過全疆各族干部群眾的奮發努力,我們已經朝著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確立的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戰略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局勢、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區情、面對反分裂斗爭出現的新特點、新動向,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異常艱巨緊迫。
全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務必要強化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進一步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上來,積極主動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把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把新疆長治久安工作搞扎實,加快建設繁榮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的社會主義新疆。
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
牢固樹立“教育立區、人才強區”的理念,堅持質量為本,德育為先,突出教育的基礎作用和民生效應,努力建設教育強區。
強化基礎教育,鞏固和提高“兩基”成果,擴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和免學費政策實施范圍,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
做為一名黨員教師首先清楚的認識到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告訴學生新疆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園。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中華兒女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共同開發建設新疆,共同維護邊疆穩定、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步。
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我們大家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不斷推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做為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豐富的知識外,還要教會學生做人,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能全面發展。
武警交通部隊第二次黨代會心得體會怎么寫啊
大會回顧總結了武警部隊重建3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思想政治建設、履行職責使命、提高遂行多樣化任務能力、依法治警、後勤保障、黨委班子和干部班子建設等各項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以及武警部隊在面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新情況新挑戰,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各項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會對今後五年的主要任務進行了全面部署,勾畫了建設現代化武裝警察力量的總體戰略目標和發展階段,著重對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遂行多樣化任務能力、推進部隊現代化建設、提升部隊正規化水平、進一步增強綜合保障效益等戰略目標作出科學規劃和具體要求。
大會提綱挈領,緊貼實際,通過學習教育,統一了官兵思想、凝聚了力量,為發揚務實作風,自覺的將會議精神貫徹到日常生活、工作、學習、訓練中去,奠定扎實基礎。
對省十三次黨代會召開有什么感想
又要換一撥領導了
山西省第十屆黨代會心得體會
座 談 感 想代繼明向書記、秦鄉長及各位領導:6月11日,我作為一名農村基層一線的普通職工,在茂田大酒店4樓參加學習貫徹市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座談,感到很榮幸,也很感動。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鄉領導對我的信任和厚愛。
這次會議由汪洋書記主持,出席會議的有市領導范照兵等6人;縣黨政主要負責人書記高必金、縣長劉信勇。
還有直轄十年建設功臣7人、優秀共產黨員代表4人、豐都基層群眾代表2人,共21人;我們豐都5人。
整個座談會分為三部分,首先由高書記匯報情況;其次由與會代表發言;最后由汪洋書記講話。
其中汪洋書記的講話對我影響最深刻,啟發很大。
今天,受向書記委托,現我就這次座談會議,談談我個人感想:一、精辟解讀,領會精神。
汪書記高屋建瓴,以其深透的理解、獨到的領悟和切身的感受,引導全體座談代表深入學習了黨代會重要精神。
汪書記重點指出:市第三次黨代會報告體現了“28字特點”——總結成績,凝煉經驗,理清思路,提出目標,促進發展,構建和諧,抓好黨建;呈現出“八大亮點”: 一是報告以“加快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為主線,更加切實貫徹“314”總體部署;二是報告高度凝練了直轄十年來的基本經驗,為今后的工作部署奠定了基礎;三是報告響亮提出了構建“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新格局;四是報告科學確立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性目標,力爭到2024年邁上“三個臺階”、實現“五大突破”;五是報告務實創新地提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五大戰略,切實把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貫穿于實現“加快”和“率先”的全過程;六是報告強調要推動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將胡總書記提出的“加快”和“率先”落實到經濟建設工作中;七是報告真切體現了“和諧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理念,切實加快和諧重慶建設步伐;八是報告突出強調了要以黨的建設推進科學發展,與時俱進地加強黨的建設。
汪書記的剖析精彩、精煉、精辟,令每一位座談代表深受感觸、茅塞頓開,讓我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解放。
二、振奮精神,暢談體會。
座談代表一致認為,汪洋書記的談話是對過去工作總結和直轄十年來的經驗提煉,為我縣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談話對今后五年勾劃出的宏偉藍圖高瞻遠矚、精細周密,對我縣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他說,豐都是連接“一圈兩翼”的黃金點,又是涪萬黔區域中心城市輻射拉動的聚合區,也是承接“一圈”共振“兩翼”的橋頭堡。
為此,豐都縣委、縣政府確定了豐都未來發展的定位:黃金旅游帶上的明珠、一圈兩翼的連接高地、三峽庫區的經濟強縣,并根據這一定位,提出了“531”奮斗目標。
這使我感到欣慰,也讓我看到了豐都發展的未來。
汪書記說,這是他第二次來豐都,發展情況卻大不一樣,特別是這次來豐都,看到豐都人民上下一心共謀求發展,讓他很感動。
他指出豐都應看到自己的優勢,其一是地處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的地理優勢;其二是資源豐厚,很多資源尚未開采,許多景點尚待開發;三是人氣指數高,全縣人民拎成一股繩,上下一心謀發展;四是政策好,豐都是國家貧困縣,中央提供了大量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五是人力資源豐富,每年轉移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望豐都人民能抓住機遇,發展才是硬道理。
這充分體現了汪書記對我們豐都的關懷,切實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大家普遍感覺精神更好,干勁更足,只要我們廣大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次黨代會繪就的藍圖就一定可以變成美好的現實,我們一定能夠提前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三、前途光明,未來美好。
10年來,豐都縣委、縣政府抓住了三峽移民搬遷機遇,南遷后的新縣城像一座大花園,街道寬闊,設施齊全,連醫院、學校的條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規模變大了,環境變美了,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了。
汪洋書記談到,他看到豐都的變化,喜上眉梢,樂在心頭。
望豐都人民繼續發揚艱苦樸素精神、樹立“八榮八恥”榮辱觀念,為加快豐都發展而努力奮斗;同時,汪書記表示,今后重慶一是將大力改善鄉村醫療條件,推動農村合作醫療,讓農民看得起病,治好病;二是積極化解農村教育債務,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讓孩子能上學,上好學;三是將加快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改變目前的城鄉二元結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最后,汪書記對參加座談會議的各位代表提出了具體要求,望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做好自己當前的本職工作和幫扶工作;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把思想統一到市委要求上來,進一步樹立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以正確的態度、積極的措施去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我為黨代會獻禮作文一千字
1921年7月,在碧波蕩漾的嘉興南湖上,一艘小小的游船上的十幾個年輕人,懷著共同的理想與信念,點燃了拯救中國命運的火種——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從此,在神州大地有了一群引路人,有了一群用特殊誠信做成的人,中華民族有了堅韌挺拔的鐵骨脊梁。
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將信念和理想播撒在這片廣袤的沃土上,最初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
九十年歲月崢嶸,九十年奮斗不息。
中國共產黨經歷過北伐戰爭的洗禮,土地革命的磨礪,抗日戰爭的烽煙,解放戰爭的炮火,抗美援朝的血戰,也經歷過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十年“文革“,改革開放等歷史考驗,盡管歷盡滄桑,風云變幻但是依然薪火相傳,黨旗高揚。
在一個又一個的重要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運籌帷幄,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歷史性決策,一次又一次拯救人民于水火,當鮮花與掌聲替代了硝煙與戰火,我們不會忘記那些把牢底坐穿的先驅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共產黨員,那些為新中國建設奉獻了青春和熱血的共產黨員,還有他們“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愛國情操;他們“愛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熱情;他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更不會忘記黨的英明決策和豐功偉績,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的飛速發展令世界矚目,一項項發明創造令世界驚嘆。
然而,我們在為我們偉大的黨頌起贊歌的同時,更應當感受到我們這一代肩負著的喚醒東方巨龍的重大使命。
這是何等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啊。
我們是21世紀中國的主人,我們人生價值的實現將和國家的強盛與民族的振興聯系在一起,對于建設祖國的任務我們責無旁貸。
新世紀祖國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也離不開中國青年一代的創造與奮斗。
為此,值此黨代會來臨之際,我校團委積極響應黨代會號召,組織各院各班開展學習討論,力求讓同學們在理論上更要在實踐上做到“愛黨?愛國?愛校”,以實際行動向黨代會獻禮。
黨代會就是黨代表大會,是黨的一項根本性的組織制度,是黨的各級組織包括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和部分基層組織討論決定黨的重大問題和選舉黨的領導機關的會議。
我校第二次黨代會的召開是全校師生員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校師生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以優異的成績獻禮第二次黨代會。
為讓同學們深入理解第二次黨代會對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校黨的建設,推動學校更好更快的發展的重大意義,更好地學習貫徹落實第二次黨代會精神,在校團委的領導下,我校各學院積極組織,同學們開展了內容寬泛,形式多樣,有特色,有內涵的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第二次黨代會精神的氛圍。
在校內各宣傳欄,喜迎黨代會的宣傳海報醒目的張貼在正中;從行政樓到組團樓之間的校園道路上方,紅色的橫幅在天空中飄揚;各班都組織了一系列以“向黨代會獻禮”為主題的班會,全體同學在會上積極發言,深入討論,并觀看了自己做的歷屆黨代會剪輯的視頻。
同學們表示要不斷努力,不斷地塑造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優秀,爭取盡快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學校的十二五規劃和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名11級文學院的學生告訴校園記者:“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的召開,讓我們倍感高興,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響應黨代會號召,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此外,同學們還自發組織獻血,緊鑼密鼓準備期中考試,堅決要用自己的力量,以優異的成績向黨代會獻禮。
這次活動為廣大青年學生提供一個學習黨代會精神的平臺,加強了青年學生對黨代會的認識,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黨代會的實質,以有效的方法學習黨代會的內容,明確本次黨代會的主題并組織討論黨代會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同時把黨代會的精神落實到生活學習的具體實踐中,推動每一位共青團員的學習工作的激情切實做好求真務實、銳意進取。
如今,我們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作為在黨陽光沐浴下成長起來的新時代青年,面對未來祖國前途無限光輝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和樹立報國之心。
當遠訪國外參加演出的同學為了中國的主權毅然放棄時,我們不禁要對他們的行為肅然起敬;當我們的學生聞聽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后,上街游行以示抗議時,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學生高昂的愛國熱情,再一次從他們的身上感到了流淌著的愛國熱血;當看到一個個海外歸來的游子們,用他們的知識報效我們祖國時,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情操的巨大動力。
它才真正代表著一個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個民族的象征。
它不是與生俱來,但它是厚積薄發;它不是上帝,但它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亡;它不是利劍,但它永遠是對外最有利的武器。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面對中國入世,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和平與發展的當今世界,我們面臨的不再是戰爭的洗禮,而是就業的競爭。
我們的報國之舉也不再是拋頭顱、灑熱血,而是學知識、建家鄉。
其實,無論是戰爭還是競爭,我們都需要一顆愛國之心,只有高尚的愛國情操才能架起我們心中的一桿利益之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呢?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呢?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讓我們在文化學習中,勇做一個汲峭攀登的人;在業余生活中,敢做時間的主宰者;在社會實踐中,爭當一個活雷鋒。
同學們,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向著祖國的繁榮,經濟的騰飛,民族的振興而奮勇前進吧! 。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向黨代會獻禮,向著勝利,前進!前進!前進!
大學生學習十七大的感想
學習黨的十七大有感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已經在北京勝利閉幕了,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大會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萬眾一心,開拓奮進,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作為企業里的普通一員,我要認真學習和領會大會的主要精神,下面我就談談在學習了十七大工作報告之后的感想。
十七大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今這個“政治生活”已經千真萬確地成了百姓自己日常生活的重大內容,或者說百姓生活熱點。
十七大是真真實實全民參與的政治大聚會。
這個“參與”,老百姓并非僅作為旁觀者的“看”“聽”和“迎”“慶”,而是在授權委托黨代表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進行著聯動、互動,直奔主題,切中議題,是作為主人的“切身”參加,正如派出代表隊參加運動比賽,除了情不自禁歡呼加油,還要千方百計地設法為之做點什么。
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當然這是來自于黨的一次次代表大會所做出的重大方針政策,給民生帶來的實惠——群眾生活的日益富裕、國力的不斷強盛,人們安心、舒心、開心了,理所當然的反過來對黨代會的愈加重視關心關注。
政通人和,自然激發了無比的政治熱情;休戚相關,必然時刻與共。
同時,還應該看到這個質的飛躍,是邁向政治文明的結果,是政治文明的一個實質表現。
可以說黨的十七大的開放度是前所未有的。
黨代表的推選進一步民主,使代表的產生有著很大的“民選”實質;各個黨代表無不早早亮相,并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民聲體察民情,博采眾議;主流媒體和各級組織,都以各種形式開通“熱線”,征求社會各界對十七大的意見建議與期盼;至此,實際上十七大尚未開幕,其主題與相關議題已經是了然于民了。
會議只是一個集中民意民智的過程。
尤其是十七大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廣播電視電腦報紙等等固定與移動的通信渠道聯通千家萬戶,網通社會的各個角落。
許多地方還在各主要公共場所開設了大屏幕和專門為困難群眾安裝電視進行捐助、撥款;不少地方還專門配備了“解說員”“解讀員”。
因此,使得十七大的會場已經覆蓋了全國全社會,甚至全世界。
中國的普通百姓都可以在“第一時間”聆聽會議報告及有關討論,并進行互動。
有的黨代表行前說,其實“坐在家里開十七大”,有些比我坐在會場里還“全面”,至少你們還可以“隨心所欲”的參觀互動各小組的討論。
并且由衷的感慨,黨代表也只有更加全神貫注地開好會,更加深入地學習和領會十七大精神,才不負眾托,才有“資格”回來傳達和貫徹會議精神。
政治生活,全民體驗,反映了中國百姓的政治生活意愿得以新的滿足和實現。
這也表現了中國政治的博大胸襟與不凡氣度。
這是個億萬人民的聚會,是民族意志的凝聚。
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更以該努力工作,傳達十七大的精神,把在十七大學到的精神運用到工作中來,努力為公司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