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孩子成長快的句子有哪些
那你應該是在忙事業吧
這個也是沒辦法得啊除非家里很有錢了不然每個人都會為了家庭和孩子努力工作得了
感慨女兒一天天長大的句子有哪些
時光飛逝,白駒過隙,你一天天成長,將頭發梳成大人模樣,
小學一年級成長感言
我成長的道路上,受到了這么多的關心,我不禁感慨萬分
首先我要謝謝的是老師,是她對猶如一張白紙的我進行教導,教我寫字做人……從一個用拼音寫“看圖寫話”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在報紙上發表文章的男子漢,需要付出多少的辛苦啊
其次是爸爸媽媽,他們也是最好的老師,給我做出榜樣,之后讓我模仿他們,并且還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讓我把這些道理深深地印到腦子里,運用到生活中……我感覺世界上對我友好的人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他們對我的希望
孩子第一次單獨參加夏令營,父母在家的感言怎么寫
幼兒園心情語錄
【第1句】:新起點,新方向,我們在陽光下成長。
【第2句】:閃閃的星星亮晶晶,小小的光芒照我行。
【第3句】:你一天的愛心可能帶來別人一生的感謝。
【第4句】:幼兒園,孩子快樂的家園,理想的起點。
【第5句】:笨鳥先飛勤能補拙,愛心永鑄付出無限。
【第6句】:教育從心開始,我們將貼心的照顧您的寶寶。
【第7句】:新的希望,愛的陽光,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
【第8句】:人小志氣大比賽頂呱呱,你行我行爭取戰勝他
【第9句】:用愛心換取幼兒的快樂,用真心換取家長的信任。
【第10句】:教育從心開始,我們將貼心的照顧您的寶寶。
【第11句】:愛每一位幼兒,在愛的國度里跟他們一同成長。
【第12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把愛獻給每一個孩子。
【第13句】:用愛心澆灌嬌嫩的花朵,用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
【第14句】:愛心、微笑,用最真誠的心,做孩子們永遠的朋友。
【第15句】:強強強強,我是最強,超越劉翔,不準投降。
【第16句】:幼兒園,讓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活潑的孩子
【第17句】:傾注全身心地愛,贏得社會、家長、幼兒的滿意。
【第18句】:要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
【第19句】:踏實做事,誠實待人,做一名德才兼備的幼兒教師。
【第20句】:幼兒園,讓歡樂的種子撒在每個孩子的心田
【第21句】:幼兒成長的樹蔭,兒童健康的天使,祖國花朵的園丁。
【第22句】:真心體味幼教事業之美,愛心澆灌每一顆希望幼苗。
【第23句】:和藹可親的態度,永遠是教師良好教態的注腳。
【第24句】:美麗的花朵迎著朝陽成長,稚嫩的小臉透著無限希望。
【第25句】: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
【第26句】:要和幼兒們貼近一點的,不要只談工作,兩方面結合
【第27句】:幼兒成長的樹蔭;兒童健康的天使;祖國花朵的園丁。
【第28句】: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是您的期待
也是我們的責任
【第29句】: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
【第30句】:對于兒童的教學,真正感覺的觀察比之單純的描述更為可取。
【第31句】: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么叫誨人不倦。
【第32句】:在教學上,要做教師兼學者;在寫作上,要做學者兼教師。
【第33句】: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永遠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
【第34句】:幼教事業是一座大,教師的奉獻就是其中最美麗的花。
【第35句】: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是您的期待,也是我們的責任
【第36句】: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
【第37句】:發現身邊的科學,探索科學的奧妙,讓科學成為我們的朋友
【第38句】:使你放心寶寶舒心我們用愛心給您的孩子一個完美的學前旅程。
【第39句】:我是園丁,孩子是禾苗,我愿用辛勤的汗水,來澆灌著希望的幼苗。
【第40句】:人一生的快樂來源于對生活的樂觀,對工作的勤勉,對事業的執著。
【第41句】:讓孩子完成他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果。
【第42句】:一名掘井人的平凡換來一眼清涼的甘泉,一名教師的平凡換來桃李滿天下。
【第43句】:在真實的生命里,每樁偉業都由信心開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第44句】: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
【第45句】:扭扭扭扭腰,馬上就會長高高。
動動手呀動動腳,身體就像棒棒糖。
【第46句】:愿孩子們能充實,幸福生活每一天,因為心靈舒展的孩子能輕松愉快地飛。
【第47句】: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純凈的土地,播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會有什么樣的收獲。
【第48句】:教師應該善于挖掘學生的潛能,(
【第49句】:為了孩子,一定要給他們新作品,使他們敢于面對縱橫交錯的新世界,不斷發芽滋長。
【第50句】: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為科學;教師不存在的地方,無知就變成了聰慧。
【第51句】:在平等和諧的環境中,用愛心去呵護孩子的童心,讓每一個“祖國的花朵”燦爛地開放。
【第52句】:爸爸是天底下最普通的爸爸,媽媽也是天底下最普通的媽媽,而你,卻是我們最可愛的孩子。
【第53句】:用熱心于責任對待每一項工作,用尊重與愛心培育每一個幼兒,用真誠與微笑面對每一位家長。
【第54句】:有人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
我認為只有此時,我們才真正擁有了一切。
【第55句】:在集體中,要盡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學,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學,讓每位同學對自己都有信心。
【第56句】: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聽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世界和他們共同生活,游戲,做他們的好朋友。
【第57句】:用愛心澆灌嬌嫩,讓童真、童趣、童樂來融化每一個孩子的心,使他們的童年成長的天空更加湛藍。
【第58句】:教人要從小教起。
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
【第59句】:用愛心托起明天的太陽,用太陽的光輝照亮孩子的心,讓我們的孩子快樂的走向陽光,走向明天……
【第60句】:今天的積蘊,是為了明天的放飛,還有什么比看著自己的學生飛得更高、更快、更遠,更令教師欣慰的呢
【第61句】:奉獻我們的所有,去點燃孩子智慧的靈光,綻放他們花一樣的笑容,你將會發現這個春天是格外的美麗
【第62句】:我用最大努力給孩子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快樂,讓他們做每一件事都熱情洋溢。
【第63句】:凡是不關于摹仿,不能運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夠控制自己情緒和教師,都不會成為良好的教師。
、在教育的百中,百花吐艷離不開園丁愛的奉獻;在金秋的碩果園里,碩果累累離不開耕耘者心的澆灌。
【第65句】:要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
【第66句】:我會用真潤孩子們幼小的心田,唱響孩子們甜美的謠,在我的工作中我會細心耐心誠心對待每一位孩子和家長。
【第67句】: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
我愿做陽光,給他們以溫暖;我愿做雨水,給他們以滋潤;我愿做土壤,給他們以勃勃生機。
【第68句】:回首過去好成績的取得是來之不易的,凱的奏響同樣需要全方位的準備與付出。
在新學年中,我們將一起攜手,再創輝煌。
【第69句】:兒子,一直覺得爸爸有滿腔說不完的愛要對你說。
一旦說起,又覺得滿腦的思緒不知該如何開始。
那么,就讓爸爸祝你一周歲生日快樂吧。
【第70句】:你聰明、懂事,口語表達能力很強,交往能力也比以前強多了,真不錯。
如果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就更棒了。
【第71句】: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真的不容易,至少讓我明白了:原來,養一個孩子,不僅要付出金錢,比錢更重要的是,要成天擔一十二分的心。
【第72句】:我們都知道,好的習慣將伴隨我們一生的成長。
兒童的習慣是小時候養成的,選擇一所正規教學的幼兒園很重要,相信我們,不會讓你們失望。
【第73句】:幼兒教師所從事的工作是崇高而神圣的事業,我們自豪,因為我們選擇了太陽底下最高尚的職業。
我們把愛心奉獻給孩子,孩子把微笑傳遞給我們。
【第74句】:上課時,你能大聲地跟著老師說兒、講故事,還很樂意到前面來給大家表演節目,可真棒,貝貝,以后多出來曬曬太陽,多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嗎
那樣的你會更快樂。
【第75句】:但是,孩子你還有很多的“棱角”需要在幼兒園打磨,每天看著你興高采烈的去做班車上學,下班車一聲“媽媽好”,神采飛揚。
媽媽心里不知道有多滿足
寶貝這就是你賦予我的幸福。
【第76句】:轉眼間我最親愛的冬子上學前班了,等到九月份就要上小學了,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了。
如今一提到“小學生”著字眼他就是一臉的得意,現如今是極度的表現積極,動力就來自要上小學了。
【第77句】:寶貝,媽媽愛著你感覺好幸福
突然好愛好愛你,在你調皮的時候,在你逗我笑的時候,在你吃東西的時候,在你歡呼雀躍的時候,在你放學回家叫哈哈哈時候,在你哭泣的時候,在你撒嬌的時候……
【第78句】:兒子,今天是你在幼兒園學習、生活的最后一天。
想到你馬上要畢業了,突然覺得你長大很多,看著你稚嫩的臉,聽著你的童聲,不知不覺你已長大。
此時我的思緒飛揚,你的成長一幕幕在我眼前掠過……
【第79句】:寶貝,現在的你是一個美麗童話的開始,以后的故事也許包容萬像,但一定美不勝收,是絢麗的晨曦。
也許有風有雨,但一定會有燦爛的陽光迎接,愿你健康、快樂、聰明、純真善良,你幸福所以我們幸福
【第80句】:爸爸不希望將來你有多么優秀,可是爸爸希望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
長大后能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個自食其力的人,做個對國家對民族對家人和親人負責任的人,做個真正的男人,那就足夠了。
自己培養孩子喜歡上幼兒園過程中的感悟
方法一:愛玩是的天性許他玩 人們常說“玩物喪志”,愛玩人眼里似乎不是好事,但在孩子的世界里“玩”卻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的思考、合作、語言等多種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
而且,玩是孩子最初了解世界的方式。
所以,媽媽要順從孩子的天性,允許他玩耍。
經典事例 事例1: 每天早飯后媽媽都會帶兩歲半的羽箏到小區的花園去散步、玩耍。
遇到小區的其他孩子時,媽媽就會向她介紹說:“羽箏,這個小姐姐叫梅梅,快叫姐姐。
”“這個小哥哥叫小松。
”在媽媽的介紹下,羽箏漸漸認識了許多小朋友。
不但如此,媽媽還鼓勵羽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認識了這么多的小朋友,羽箏總會玩得很開心。
事例2: “媽媽,媽媽,撞球……”每天吃過晚飯,都是媽媽和3歲的虎虎玩耍的時候。
“撞球”是媽媽為虎虎發明的小游戲,就是站在固定的位置上將球丟向對面的可樂瓶,看誰能把可樂瓶撞到,類似于打保齡球。
每當玩起這個游戲,虎虎都十分認真,全神貫注地瞄準對面的可樂瓶,使勁把球丟出去。
每撞倒可樂瓶一次,虎虎都興奮地拍起小手歡呼:“噢
倒了,倒了
”媽媽也總是不失時機地夸獎虎虎說:“寶貝兒真厲害
再來一次
” 事例3: 棉棉4歲了,為了讓她學到更多的知識,媽媽把她轉到了一家雙語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的課程安排比較多,為了棉棉能專心學習,老師還特地拜托老師對她要嚴加管教,防止棉棉貪玩。
不久后,棉棉不開心地和媽媽說:“媽媽,我不喜歡這所幼兒園。
”“為什么呢
”媽媽問。
棉棉說:“老師總是愛提問我,而且上課也多,玩得不開心。
”媽媽說:“看來老師比較重視你啊
”棉棉不高興地說:“哼
我一點也不喜歡她,還是原來幼兒園的老師好。
” 教育感悟 孩子是不是越早學習文化知識越好
貪玩的孩子長大后就沒有出息嗎
事實證明,很多小時候非常聰明的“神童”,在長大后也漸漸成為了普通人;而許多小時候貪玩淘氣的孩子,長大后也會有所作為。
由此可見,孩子的人生是否成功與他學習文化知識的年齡并無太大關系,而且不僅僅是文化知識才值得學習,從孩子初生以來,他牙牙學語、學習行走,每一步的成長都是他不斷學習的結果。
孩子之所以愛玩,是因為他喜歡用看、聽、說、觸摸等多種方式去了解自己周圍的一切,不習慣于僅僅把注意力放在書本知識的學習上。
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擁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他喜歡隨手在紙上亂畫、亂寫,寫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文字。
在游戲中,他鍛煉了思考,懂得了規則,還感到很快樂。
可以說,玩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奇妙的學習方式,他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同時,也會快樂地去了解這個世界。
媽媽妙招
【第1句】:鼓勵孩子多和小朋友玩。
很多孩子在剛入幼兒園時,看到很多小朋友反而會不適應,大哭起來,這是因為與其他小朋友交往少的緣故。
媽媽平時要多帶孩子到小區內玩耍,并鼓勵他和小區內的孩子交朋友,注重培養他與人交往的能力。
如事例1中羽箏的媽媽,不但帶孩子出去玩,還主動為孩子介紹其他小朋友。
當孩子喜歡和同齡人一起玩耍后,再送他去幼兒園,他就能盡快適應新環境,并能和其他孩子玩到一起。
【第2句】:經常帶孩子到戶外玩耍。
和煦的陽光、綠色的草地,在晴朗美麗的天氣里媽媽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他呼吸室外新鮮的空氣。
例如,事例1中羽箏的媽媽,就會常帶她到小區的花園內散步。
陽光的照射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體質,增加他的抵抗力。
戶外的空間較大,孩子的心情也會比較舒暢,在戶外跑跑跳跳,做做運動,可以鍛煉他的身體,讓他變得更健壯。
【第3句】:媽媽要多陪孩子一起玩耍。
事例2中的媽媽每天都會留出一段親子互動的時間,就是陪虎虎玩撞球。
和孩子一起玩耍能讓他充分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因此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感情會變得更為親密。
值得注意的是,媽媽在和孩子一起玩耍時,要放下成人的架子。
要記得自己是和孩子一起玩,而不是指導孩子如何玩,這樣才會讓孩子獲得更大的樂趣。
例如,媽媽可以和他一起趴在地板上玩拼圖,一起在床上打滾,一起蹲下觀察小螞蟻搬家……這時,媽媽不要把自己當做成人,而是要學著從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快樂,媽媽自己也會感到很快樂。
【第4句】:不過早地強迫孩子去學習知識。
事例3中的媽媽為了讓棉棉盡早掌握知識,不但給她轉了幼兒園,還請老師對她嚴加管教。
由于失去了玩耍的樂趣,孩子不但不會樂于學習知識,還越來越不喜歡幼兒園和老師。
過早地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壓力,不僅不能起到早期智力開發的作用,還往往會導致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所以,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玩耍才應該是他生活的主題,而不是學習,所以媽媽不要過早地強迫孩子去學習知識 方法二:引導孩子喜歡幼兒園老師 孩子越小對老師的選擇性就越強,只有他喜歡自己的老師時,才會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
如果孩子不喜歡老師,就會對老師的課感到厭倦,甚至產生抵觸情緒。
所以,孩子在幼兒園能否快樂地學習知識、是否玩得開心,與他是否喜歡老師緊密相關。
媽媽要引導孩子去喜歡老師,幫他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經典事例 事例1: 4歲的朋朋活潑好動,在家里一刻也不肯閑著。
他一會兒爬到沙發上使勁踩,一會兒又拿小番茄瞄準電視使勁投,常把家里折騰得亂七八糟,媽媽怎么說他也不肯聽。
媽媽生氣了就說:“你再不聽話,就把你交給老師,讓老師把你關起來。
”朋朋立即不敢淘氣了。
媽媽發現這一招很管用,于是就經常用老師來嚇唬朋朋:“不吃飯就讓老師打你屁股
”“你不乖,我就告訴老師讓她批評你。
” 漸漸地,朋朋越來越不喜歡去幼兒園,而且一見到老師就緊張,不像以前那樣活潑了。
事例2: 純純剛入園的時候,媽媽常問她:“老師喜歡誰呀
”純純總會揚起小腦袋不假思索地說:“我
”但最近,媽媽發現純純的情緒有一些變化。
這天,媽媽問:“純純,你喜歡老師嗎
”“不喜歡
”純純說。
看來女兒和老師鬧別扭了,媽媽沒有急于問女兒為什么不喜歡老師,而是說:“純純,記不記得你第一次在幼兒園尿褲子,是老師給你換上干凈的褲子,還把你尿濕的褲子洗干凈了
”“嗯,記得。
”純純說。
媽媽說:“老師其實很愛你的,可是小孩子就像剛剛開始成長的小樹,有時會長歪了,需要有人扶一扶。
老師若是批評你,就像是在把小樹扶正,為的是讓你健康成長。
你說老師好不好
” “哦,是這樣啊。
原來老師批評我也是為我好啊
”純純說。
“是啊
那你喜不喜歡老師
”“喜歡
” 事例3: 有一天真真的媽媽有事沒能及時去幼兒園接她,看著小朋友都陸續回家了,自己的媽媽卻還不來,4歲的真真開始著急了。
老師看出真真著急了,就牽著她的手說:“真真,老師給你講個故事吧,聽完故事媽媽也許就來了。
”然后,老師就給真真講起了童話故事,講完故事媽媽還沒來,老師又陪她玩起了蹺蹺板。
天快黑時媽媽才來到幼兒園,真真撲到媽媽懷里說:“媽媽,老師給我講故事了。
”媽媽說:“寶貝兒,媽媽來晚了。
老師陪你等這么久,還給你講故事,你是不是應該謝謝老師啊
”真真跑過去抱抱老師說:“老師真好,謝謝老師。
” 教育感悟 孩子在入園以前,媽媽在他的心里很具有權威性,但入園后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老師在孩子心里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媽媽常聽孩子說:“老師讓我這樣做。
”“我們老師說……”老師的話在孩子看來就像尚方寶劍。
當孩子受到老師的好評和鼓勵時,就會非常高興,而一旦受到老師的批評,孩子就會十分難過。
如果孩子不能從感情上去接受自己的老師、喜歡老師,可想而知他在幼兒園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
所以,讓孩子喜歡自己的老師非常重要。
要知道,一個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直到其大學畢業,其中大概有20年的時間會和老師有密切的接觸,可以說,老師伴隨著孩子成長,從孩子幼小時教他去喜歡自己的老師、并尊敬老師,對他今后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媽媽妙招
【第1句】:不要用老師威脅孩子聽話。
讓孩子喜歡老師,就要讓他感覺到老師非常平易近人,而且十分親切。
即使孩子不乖的時候,也不可以像事例1中的媽媽一樣,用“你再不聽話,就把你交給老師,讓老師把你關起來”、“你不乖就告訴老師,讓老師批評你”等諸如此類的話來威脅孩子。
這會在無形中增添了孩子對老師的懼怕心理,并有可能導致他不喜歡去幼兒園。
【第2句】:讓孩子記住老師對自己的愛。
當孩子做錯事受到老師的批評時,年幼的他難免因為不理解而對老師產生敵對情緒。
所以,媽媽要經常提醒孩子老師曾經如何關心和愛護他,這樣孩子即使受到批評也會記得老師是愛自己的。
如事例2中的媽媽,在孩子對老師不滿時,幫孩子回憶老師對自己的幫助和關心,這時孩子就能理解老師對自己的愛,就不會因受到批評而不喜歡老師了。
【第3句】:教孩子學會感恩老師。
媽媽帶一個孩子都常常會感到疲憊,幼兒園的老師同時照顧許多孩子,其實需要付出更大的愛心和耐心。
老師需要時常注意到每個孩子的感受,關注每個孩子的需要,所以當媽媽知道老師是如何愛護自己的孩子時,要及時地教孩子學會感恩老師。
如事例3中的媽媽,不失時機地讓孩子對老師說謝謝。
這樣不僅讓老師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理解,也能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孩子會因此而更加喜歡老師,老師也會因為孩子媽媽的通情達理而更喜歡這個孩子。
方法三:讓孩子感覺幼兒園是快樂的地方 有的孩子十分喜歡去幼兒園,因為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和自己玩;而有的孩子卻不喜歡去幼兒園,因為覺得那里充滿了約束。
幼兒園對于孩子來說是充滿了快樂,還是會讓他覺得有壓力呢
孩子對幼兒園的感覺,決定了他是否喜歡去幼兒園。
所以,媽媽要盡量讓孩子感覺幼兒園是一個快樂的地方。
經典事例 事例1: 菲菲的媽媽晚上喜歡熬夜看電視劇,4歲的菲菲也常跟著媽媽一起熬夜。
可是到了早晨該上幼兒園的時候,菲菲卻睡不醒。
每天早晨起床,對媽媽和菲菲來說都是件痛苦的事。
常常是媽媽叫了許多遍,菲菲還是不肯起,好不容易把她從床上拽起來,菲菲就因為沒睡醒而哼哼唧唧,吵著不想去幼兒園。
眼看快要遲到了,媽媽匆忙幫菲菲穿好衣服,讓她匆匆吃點早餐趕緊把她送走了。
到了幼兒園,菲菲還是一副很不情愿的樣子。
事例2: 欣欣的父母都很忙,他們常在早晨為誰送欣欣去幼兒園的問題互相推托。
一天,眼看上班時間快到了,媽媽急匆匆地送欣欣去幼兒園。
一路上,媽媽不停地抱怨:“你爸爸從來都說忙,我明明要遲到了,還非讓我來送你。
你說,你爸爸送過你幾次啊
又去幼兒園接過你幾次
”媽媽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欣欣雖然不能完全理解媽媽的話,但看見媽媽不高興的樣子,她也低下頭不敢說話了。
事例3: 媽媽每天在送4歲的美琪去幼兒園的路上,常會邊走邊問:“美琪昨天在幼兒園學的什么呀
”“你在幼兒園聽不聽話
一定要聽老師的話,知道嗎
”“美琪在幼兒園要遵守紀律啊,唱歌的時候聲音要大,不要不好意思。
” 面對媽媽左一個要求,右一個意見,美琪只是吶吶地說:“知道了。
”“好的。
”“嗯。
”然后,聽著聽著就到了幼兒園門口,媽媽還會囑咐一遍:“媽媽說的話都記住了吧,乖啊
” 教育感悟 媽媽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幼兒園
是因為自己無暇照顧孩子,讓幼兒園代為監管
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更多的規則,或是學到更多的知識
也許這些因素都包含在內,但前提是孩子要喜歡上幼兒園,并且能夠覺得那是個快樂的地方。
如果天天都要去幼兒園的孩子,卻不認為上幼兒園是件快樂的事,那他的上幼兒園的壓力和感受便可想而知。
為了讓孩子盡快喜歡幼兒園,媽媽要盡量向孩子傳遞“上幼兒園很好”的信息,并盡量讓他每天帶著愉快的心情去上幼兒園。
媽媽妙招
【第1句】:讓孩子愉快地起床。
事例1中菲菲的媽媽由于喜歡看電視,導致孩子跟著一起熬夜。
但是,早晨孩子卻因為睡不醒被媽媽強迫起床而情緒變壞,變得愛發脾氣。
孩子會覺得睡不醒,還得去幼兒園是件痛苦的事情,因此不喜歡去幼兒園。
為了讓孩子每天都能自然醒來,媽媽應該給他一個好的睡眠環境,讓他早點入睡,避免孩子因睡不醒不能愉快地起床而不愿意去幼兒園。
【第2句】:讓孩子帶著好心情去幼兒園。
一天之計在于晨,如果每天早晨孩子都能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幼兒園,他一天在幼兒園的狀態也會非常好。
但事例2中的媽媽卻在孩子上學的路上將自己對丈夫的不滿說給年幼的孩子聽,孩子也許根本無法理解這些復雜的問題,但在媽媽的抱怨中被送去幼兒園,孩子卻很容易產生焦慮與不安。
所以說,媽媽在送孩子去幼兒園前,要讓他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第3句】:別對孩子有太高的要求。
有的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后,就迫切地希望孩子能表現地很好、學到很多知識,所以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喜歡問孩子“今天學了什么
”“有沒有遵守紀律
聽老師的話了嗎
”并對孩子提出要懂禮貌、多學習等多種要求,如事例3中美琪的媽媽就是如此。
過高、過多的要求和禁令,會讓孩子感到無法達到媽媽的要求而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并因此不喜歡去幼兒園。
【第4句】:不要用帶有負面傾向的問話去誤導孩子。
當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后,有的媽媽會問:“幼兒園的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
”“老師分東西的時候有沒有偏心
”很顯然,這樣的問話方式很不恰當,媽媽的本意也許是怕孩子受委屈,但卻在潛意識中向孩子傳達了一些負面信息:幼兒園里的小朋友有時會欺負人,幼兒園里的老師是偏心的,幼兒園是不好的。
類似于這樣的問題問多了以后,孩子就會越來越不喜歡去幼兒園,因為他會覺得那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地方,老師和小朋友都“心懷叵測”。
所以,媽媽在與孩子聊天時只要簡單地聊一聊幼兒園里的事,說說那里的小朋友就足夠了,千萬不要用帶有負面傾向的問題去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