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過中秋節(jié)和父母一起聊天,有什么感想作業(yè)800字
小時候中秋節(jié)時,巴望著父母從二十里外工作單位回家,給我們帶來他們單位分發(fā)的月餅。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甜。
”那時我們吃的月餅只有一種,稱“生糖月”的月餅,外皮黃色,有些焦斑,正面貼一層密密黃芝麻,背面稀稀拉拉只幾顆,也許是制作過程中掉落在背面上的;里面的陷由沙糖、豆沙、花生、芝麻、麻油等組成,芳香甜口。
記得那時小妹會為多分一個月餅而激動得熱淚盈眶。
母親從來不會給自己留一塊月餅,只用期盼的眼神看著我們快樂地吃。
但我們不會忘記掰一塊月餅,硬塞到父母嘴里。
皓月當空,父親還會給我們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樹”、“玉兔搗藥”、“廣寒宮”等有關月亮的神話。
在那素月清光,食品貧乏的年代,“生糖月”是孩提時心目中最奢侈的甜點了。
至今回味,滿口生津。
讀大學時,中秋節(jié)往往與國慶節(jié)接近,學校放幾天假,我總借機回家。
父母依然給我們準備好了月餅,這時父母也會留給自己一塊。
看到父母殷切地盼著自己子女長大成人的那種眼神,我總會暗暗決心:“等工作賺錢了以后,一定要買高級的月餅饋贈父母,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月落月升,光陰荏苒。
從商后,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中秋節(jié)月餅只好自買。
“月是故鄉(xiāng)明
”他鄉(xiāng)的月餅總讓我感覺不到家鄉(xiāng)的那種芳香甜滋味道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也只能通過長途電話,給在遙遠家里的父母一個問候。
仰望窗外深邃的夜空,一輪圓月,淡淡的幾片浮云在周邊流動著,宛如游子的縷縷思念在涌動;柔柔的月光,彷佛慈祥父母目光的關切。
今夜月明人盡望,中秋望月難抑懷
辦了企業(yè)。
公司的管理人員說:“中秋節(jié)分月餅麻煩,不如就給員工節(jié)日費吧
”我斷然拒絕:“不
一定要分月餅,中秋月餅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秋節(jié)分月餅也是體現(xiàn)了企業(yè)對員工的一種人文關懷。
再給每位分一箱蘋果,祝愿大家在中秋佳節(jié)合家團圓,平安幸福,盡享天倫之樂
”我想象著公司的員工子女們,也像我小時候過中秋節(jié)一樣,巴望著父母從單位里帶回月餅的快樂情景。
此時,我也不會忘買一盒高級的月餅送給父母,且總是當面打開,給父母看看“高級”的月餅,耐心地對各種不同味道作了詳細地介紹。
獲得了父母嘖嘖夸贊而心滿意足。
與其說是對他們問候,不如說是彰顯自己已有所事成,能讓父母放心了。
父母會樂滋滋地留用,看得出父母的喜悅心情比月餅還甜。
我心頭涌上了一種得意洋洋的快慰
月圓月缺。
物換星移。
現(xiàn)在是為自己的孩子過中秋節(jié)了。
月亮依然圓圓,月餅更加豐富多彩,各式各樣,琳瑯滿目。
也許物質生活的豐富了吧
平時孩子們的零食多得像在天天過中秋節(jié)。
無法看到孩子們像我小時候過中秋節(jié)那樣,熱盼著吃月餅的快樂樣子。
物是人非,父母已離我仙去,能見到他們只有在夢里。
那輪沉淀了聚散離合,還有芳香甜滋味道與月下凄美神話的秋月。
望著本要送給父母的那份月餅,緬懷痛楚油然而生,月餅只能請明月遙寄給在天堂父母。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情不自禁望斷明月淚
家長祝老師中秋節(jié)的句子
“花好月圓人團圓,迎風賞月合家歡。
”花好月圓,是指美好圓滿。
在這個中秋節(jié)意義卻不一樣。
首先,是在建國六十三周年喜慶的氣氛之后來臨的,天地同慶。
其次,本次中秋節(jié)的月亮是雖然很小,但是很高,讓賞月的人,仰起頭來看,就讓月亮更加高高在上。
月圓如鏡,在月光下,我們也許正在庭院中觀賞者皎潔的月亮;也許正和家人團團圓圓的,在大圓桌上吃團圓飯;也許你正在電視機前,與家人吃著月餅,但這一切現(xiàn)代人的方式,與古人大不相同。
古代詩人在中秋之夜,仰望著天空,時不時感嘆幾句。
古人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給予了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這些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讓月亮、讓廣寒宮更加生機勃勃。
花好月圓,其中有一個“月”字,它不僅代表著月亮,還代表著大家最喜歡吃的月餅。
月餅古人要做成蓮花狀,而且還必須得吃時令水果,比如西瓜、蘋果、李子……而且西瓜還得切成蓮花狀。
說明,古人對月亮也是寄托著一種團團圓圓,對月亮的傾訴……中秋節(jié)還代表著中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
我們不從別的說起,就從中秋節(jié)餐桌上少不了的酒說起吧
中國有句古話“無酒不成筵席”。
以前小時候,我清楚地記得,老爸在除了重大節(jié)日上,買的都是二鍋頭白酒,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國宴酒也紛紛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上。
中國三十年欣欣向榮的發(fā)展,讓老百姓的家庭在各種佳節(jié)上,也能過得非常的舒適。
不僅是中國人在自己的中秋佳節(jié)上吃上月餅,連外國友人也紛紛效仿中國的月餅。
現(xiàn)在的月餅價格不等,有十多元高至幾百元不等。
原來,老外也喜歡吃月餅。
頭上廣寒宮中的嫦娥可能在桂林中翩翩起舞,地上的人們正在桂花盛開的中秋里,吃著月餅。
但是,在這花好月圓的中秋之夜,親人應是同歡聚。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
中秋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
中秋節(jié)的來歷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也稱仲秋節(jié)、團圓節(jié)、八月節(jié)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
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jié)。
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jié)。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
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
“每逢佳節(jié)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jié)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愿。
我爸爸是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忙于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jié)都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
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fā)光的臉蛋。
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孩子寫了一篇中秋節(jié)日記,家長應該怎么寫評語
中秋佳節(jié),眾親團聚,圓月相伴在此時,家人歡聚在一堂。
在這團圓的一天,我回憶與父母的過往,父母對我的愛一點一滴在我的腦海里穿梭。
家人團聚之時,我進入廚房,為母親打下手,將熱騰騰的飯菜端上桌面,推著母親去休息。
餐后,我?guī)湍赣H將碗筷收到廚房,與母親一同清洗,母親的臉上滿是微笑。
睡前,我打了一盆熱水,父親坐在床上,我拿著毛巾擦拭著父親的腳,父親的眼角彎成一道線。
這溫馨的中秋,一家人的心,被月亮照的溫暖起來。
中秋節(jié)活動報告表家長對孩子的點評
中秋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在這天,人們坐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
這不,趁著今天是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也開始賞月光、吃月餅了。
我們全家人圍站在陽臺上,把大團圓月餅分成幾塊,分著吃。
這時,我望向了遠處的月亮。
雖然說“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圍繞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
這時,我想起了遠在他鄉(xiāng)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這句話描述了我此時的心情,不知她現(xiàn)在是否也在望著月亮,思念著遠在他鄉(xiāng)的我呢
只是月亮似乎讀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經消失了,仿佛在告訴我不要太悲傷。
現(xiàn)在的月亮特別明亮,圓月像一只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
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
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著我的心。
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于熱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這溫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地恰到好處。
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
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掛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
月光照得樹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
婀娜多姿的柳樹的稀疏的倩影,別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訴我: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
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
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中秋那天,相傳,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廣寒宮里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
我凝神望著月兒,口里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著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家鄉(xiāng)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