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見著貓兒當老虎——大驚小怪
【第2句】:長頸鹿脖子仙鶴腳——各有所長
【第3句】:【女大不中留】釋義:女兒大了應出嫁,否則就會惹是非。后句常接:留來留去結(jié)冤仇。例句:媽媽老兒互相埋怨了一會,只怕親戚恥笑!“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留在家中,卻如私鹽包兒,脫手方可。不然,直待事發(fā),弄出丑來,不好看。”
【第4句】:卡車的拖斗——老落后;落后了
【第5句】:【擒虎易,縱虎難】見“伏虎容易縱虎難”。
【第6句】:我們班有些同學常常是玩夠了再寫作業(yè),總要忙到半夜三更。老師半是生氣半是心疼地說:“你們啊,早不忙,夜心慌,半夜還要爬起來補褲襠。日子長了,學習搞不好,身體也要垮呀!”(四川·德陽)
【第7句】:【老要癲狂少要穩(wěn)】老人要癲狂些,以防保守;青年要穩(wěn)重 些,以防急躁。清代《兒女英雄傳》:“老要癲狂少要穩(wěn),我不 像你們小人兒家,那么不出繡房大閨女似的。姑太太,等你 到了我這歲數(shù)兒,也就像我這么個樣兒了。”
【第8句】:【不知道鐵鍬幾個齒】齒、恥諧音。頭腦不清醒,不知恥辱。 周立波《暴風驟雨》:“韓老六殷勤地勸酒,嚷得熱乎乎,三二 樽高粱,就把楊老疙瘩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道鐵鍬兒個齒 了。”
【第9句】:板上釘釘——變不了;沒跑;實實在在;穩(wěn)打穩(wěn)扎
【第10句】:病貓的尾巴——翹不起來
【第11句】:乍出水的芙蓉——塵不染
【第12句】:神仙不做做凡人——賤骨頭
【第13句】:【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一心只為得利,不管別人恥 笑。明代《石點頭》:“因為這些榜樣,所以見了錢財,性命不 顧,縱然被人恥笑鄙薄,也略無慚色。笑罵由他笑罵,好官 我自為之,這兩句便是行實。”
【第14句】:【寧挑千斤擔,不抱肉疙瘩】(諺)肉疙瘩:對嬰兒的戲稱。寧肯肩挑千斤重擔,也不愿在懷里抱個嬰孩。指抱著不會立不會走的嬰孩是最費力的。
【第15句】:扁擔墊坐——不是久留之客
【第16句】:孫猴子變土地廟——藏頭顧不了尾
【第17句】:【怕摔跤先躺倒】(慣)比喻怕受挫折而事先采取預防措施。
【第18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諺)千里長的堤壩,會因小小的螞蟻洞而潰決。泛指小小的隱患如不及早防治,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大患。 也作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千里長堤,潰于一穴。
【第19句】:【吃雞蛋不吃雞母】(諺)雞母:母雞。指只可吃雞蛋,不可吃下蛋的母雞。比喻投入再生產(chǎn)的資本不能花銷,只可花銷利潤。
【第20句】:六月里的冬瓜——越大越不值錢
【第21句】:半江中蓋房子——從何做起
【第22句】:看著二哥不努力學習的樣子,爸爸憂慮地說:“春華呀,澡盆里學不會游泳,板凳上練不出騎術(shù),不流汗、不吃苦,咋能學到真功夫啊?”(河南·鹿邑)
【第23句】:小叔和姑姑又在為看電視爭論不休,奶奶在外面一邊乘涼一邊說:“小偷逮個賊,誰也別說誰。出來涼快一個,不就啥事也沒有了?”(河南·南召)
【第24句】:秋后的蟈蟈——沒幾天吱吱了
【第25句】:吊在房檐下的大蔥——葉黃皮干心不死
【第26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釋義:年輕時不努力上進,到了年老時悲傷后悔也來不及了。例句:“你要趁著年青多學,多學點知識,爭取在事業(yè)上有點成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時寸候不努力,將來后悔就晚了。”
【第27句】:爺爺做什么事都干脆利索,可種莊稼老是不慌不忙。今年秋天別人都在種麥子,爺爺還在趕著大牛犁二遍地。我又焦急又奇怪地問他,他還是滿不在乎地笑著說:“孩子,冬耕多一遍,麥收多一石。”(河南·新野)
【第28句】:石頭人打架——硬碰硬
【第29句】:一天下午,出去踢完足球回家時,弟弟要拿球,爸爸不讓。弟弟又哭又鬧,堅持要拿,結(jié)果被狠狠地打了頓。媽媽知道了說:“這叫犟人吃犟虧,犟驢挨犟鞭。”(陜西·西安)
【第30句】:【腳桿子上綁大鑼——走到哪兒都當當響】(歇)腳桿子:腿。當當響:本形容敲大鑼發(fā)出的響亮聲音,轉(zhuǎn)喻出色、過硬或有名聲。贊揚人無論到什么地方或在什么崗位上,都干得很出色,或很有名氣。
【第31句】:【打虎先掰牙】釋義:比喻首先打擊要害,挫傷敵人的銳氣。例句:“這叫打虎先掰牙。”鄧培武說了一句。“壇子里捉烏龜,跑不了的。”陶大伯樂呵呵地說。
【第32句】:【將本求利】(諺)做生意先得籌集本錢,有本錢才能生出利潤。指做生意為的是求取利潤,而投入資本是求取利潤的先決條件。
【第33句】:【老牛不喝水,不能強捺頭】釋義:比喻強迫命令不行,辦不成事。例句: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老牛不喝水,不能強捺頭。順乎自然,因勢利導,就是紡紗和很多事物的竅門呢!
【第34句】:【年年防旱,夜夜防賊】(諺)農(nóng)村年年都可能發(fā)生旱災,住屋夜夜都可能發(fā)生偷盜。指人要經(jīng)常提高警惕,加強防范。
【第35句】:狗戴串鈴——假充大牲口
【第36句】:【對事不對人】針對事情講道理,不是看人行事。臺灣林 海音《春風》:“他們這場辯論,對事不對人,這句話只是脫口 而出罷了。”
【第37句】:【一問搖頭三不知】(慣)指什么都不知道。也指人不介入是非,問什么都推說不知。
【第38句】:媽媽常教育我們說:“有麝不用揚,風刮自來香。自己說自己千句對,不如別人夸你一句話好。”(河南·長垣)
【第39句】:火車上放電影——走著瞧
【第40句】:【有了千田想萬田,做了皇帝想成仙】(慣)形容人貪得無厭。
【第41句】:我要去外婆家,卻把自行車借給了一位遠道的同學,只好到隔壁吳叔叔家去借。媽媽見了笑著說:“你啊,真是砍柴賣,買柴燒!”(江西·萍鄉(xiāng))
【第42句】:【知星宿,衣不覆】(諺)舊指懂天象、知吉兇,會窮得衣不蔽體。
【第43句】:【好手不敵雙拳,雙拳不如四手】(諺)敵:抵擋。在對打中,一只手招架不過兩只手,一個人抵擋不了兩個人。指人多勢力大,少數(shù)人敵不過多數(shù)人。
【第44句】:【老虎還有個打盹的時候】釋義:比喻本事再大的人也難免有時疏忽。例句:兒子又說:“老虎還有個打盹的時候,誰辦事還能不灑湯漏水?人家給算錯賬,你悄悄叫人家重算算也就罷了。”
【第45句】:【 伸出橄欖枝】橄欖枝象征和平,謂作出和平姿態(tài)。《北京 晨報》( 2002,7,30):“還稅款,松禁令,以(以色列)為何伸出 橄欖枝?”
【第46句】:【貓奸狗忠】(諺)貓是誰家有吃就往誰家跑,狗無論主人多么窮苦,絕不離開。指貓性奸猾,狗性忠誠。 也作“狗是忠臣,貓是奸臣”。
【第47句】:【洪洞縣里沒好人】這句俗語是句氣話,意思是對某個地方的一些人有不滿,埋怨到整個地方,說這一個地方?jīng)]有好人,便用“洪洞縣里沒好人”來指代。實在是冤枉了洪洞縣。 “洪洞縣里沒好人”源自京劇《玉堂春》。此劇唱腔動聽優(yōu)美,普及率很廣,上歲數(shù)的人幾乎入人都能哼上幾句,要不然也不會形成俗語。劇情是聰明美貌的少女蘇三,因家貧被賣到妓院,她反抗迫害婦女的娼妓制度,追求自己所愛,執(zhí)著地愛上了青年王金龍。老鴇看王金龍把銀子花光用完,連打帶罵把他趕出妓院。蘇三偷偷將自己的私房錢送給王金龍,發(fā)誓若非金龍日后來娶,她永世也不會嫁人。老鴇見蘇三如此固執(zhí),沒法做妓院的搖錢樹了,正好有個山西洪洞縣的闊佬富豪沈燕林看上了蘇三,兩下一拍即合,老鴇將蘇三賣給了這姓沈的惡人為妾。蘇三不從,大吵大鬧,把沈妻也煩死了。沈妻伙同私通的奸夫,下毒藥要害死蘇三,沒想到沈燕林誤吃了毒食猝死。奸夫淫婦一不做二不休,惡人先告狀買通官府,誣陷蘇三害死了沈某人。在起解前往省城太原的途中,蘇三見老解差崇公道是個好人,遂認崇公道為干爹。蘇三邊走邊唱,向干爹訴說自己遭遇的不幸,對加害于她的縣官、妓院老鴇、姓沈土財主、淫婦沈妻及其奸夫等痛加斥責,越說越氣,因為這些人都是當?shù)氐模詈笳f道:洪洞縣里沒好人!她也沒想到,編劇也沒想到,這句話竟成了一句使用率非常高的俗語。只是冤枉了洪洞縣的好人。
【第48句】:【自己跌了跤,埋怨門檻高】做錯事情,埋怨別人,或埋怨客 觀條件。類似的:栽了跟頭,埋怨地皮。《劉澍德小說選》: “瞧你這個人,這才是自己跌了跤,埋怨門檻高!”
【第49句】:【蘿卜快了不洗泥】釋義:比喻產(chǎn)品暢銷就不講求質(zhì)量。例句:錢字當頭,是最容易出現(xiàn)蘿卜快了不洗泥、偷工減料的質(zhì)量問題。
【第50句】:【裝洋蒜】(慣)比喻裝糊涂或裝腔作勢。
【第51句】:南郭先生吹竽——不會裝會;濫竽充數(shù)
【第52句】:套馬桿子戴禮帽——充大個
【第53句】:看病方知健康是仙。
【第54句】:【好了瘡疤忘了疼】釋義:境況變好了,就忘記過去的困苦。例句:大春說:“三貴哥!你早先在城里打鼓收破爛,掙錢就吃喝嫖賭,把莊稼活早忘了,這工夫分了地,你還那么懶散,你這是好了瘡疤忘了疼呀!你爹怎么死的?……”
【第55句】:裝進筐里的螃蟹一橫行到頭了
【第56句】:一到冬天,我就好感冒,經(jīng)常嗓子剛剛不疼了,又開始咳嗽。媽媽說:“你這是去了個孫悟空,又來了個猴兒。”(河南·新野)
【第57句】:【身正影不斜】(諺)身子端正,身影就不會歪斜。指人的行為正大光明,就不怕別人飛短流長,說三道四。 也作身正不怕影子斜。 身子立得正,不怕影子斜。
【第58句】:城頭上栽花——高種(中)
【第59句】:【船到碼頭車到站】(慣)比喻止步不前。
【第60句】:墨汁里加石灰——瞎摻和;亂摻和
【第61句】:宣傳車演節(jié)目——載歌載舞
【第62句】:地里的竹筍——有鉆勁
【第63句】:【上梁不正下梁歪】(諺)上梁:房屋建筑的主梁。下梁:主梁下面的分支短梁。上梁如果不端正,下梁必定歪斜。比喻上層人物做事失體,下屬勢必效尤。 也作上梁不正下梁差。 上梁不正,下梁參差。參差:不齊整。
【第64句】:冬子伯父的脾氣是村上有了名的。一個老漢說:“那人哪,脾氣暴得很,連蠅子都不敢往他身上落。”(河南·鄧縣)
【第65句】:【能站著,也能蹲下】(慣)比喻人能屈能伸。
【第66句】:【渾身是口不能言,遍體排牙說不得】(慣)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滿身是牙也無法辯解。指遭受冤屈,無法說清楚。 也作渾身有口不能言,遍體排牙說不得。 渾身是口也說不清。
【第67句】:【船大難調(diào)頭】指大了不夠靈活,不容易改變方向。反義 說:船小好調(diào)頭。《北京日報》(1987,1,7):“一個國家的體 制改革并非易事,政治體制的改革更是件復雜的事。俗話 說,船大難調(diào)頭。”
【第68句】:【一人難稱百人意】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滿意。稱,也說: 順、合。成語:眾口難調(diào)。浩然《金光大道》:“我的心到了, 力到了。一人難稱百人意,眾口難調(diào)哇!”
【第69句】:【嘴一份,手一份】(慣)指人能說能干。
【第70句】:【放空炮】(慣)比喻光說空話,不做實事。
【第71句】:足底生疔瘡——站不住腳
【第72句】:老母豬尿窩——自作自受
【第73句】:我一邊寫作業(yè),一邊聽收音機。媽媽看見了,笑著說:“你真是吃著烤鴨還要摸烤鵝。”(河北·滄州)
【第74句】:回光返照——不長久
【第75句】:【黃梅天十八變】釋義:指黃梅天氣候多變。例句:黃梅天……又以其對忽睛忽雨,諺有云:“黃梅天十八變。”
【第76句】:城墻上的草——風吹兩邊倒
【第77句】:黃河向東流——百折不回
【第78句】:從江里跳到海里——越陷越深
【第79句】:【 掉進冰窟窿使人寒心。】成語:不寒而栗。張孟良《兒女 風塵記》:“又似三九天掉進冰窟窿,直打寒戰(zhàn),字字像冷箭 射在心尖。”
【第80句】:【自己堵自己的嘴】說話自相矛盾,無法自圓其說。類似 的:拿你的拳頭(包子、饅頭)堵你的嘴。清代《紅樓夢》:“可 知那編書的是自己堵自己的嘴。”
【第81句】:小叔看我每次訂本子都找他要釘,就說:“你真是吃慣了嘴,跑慣了腿。這條路,看來是讓你跑順了。”(河北·承德)
【第82句】:【一物降一物】(諺)降(xiang):降伏。一個人或一種東西,總會有另一種人或東西來降伏他。指天下萬事萬物,沒有制伏不了的。
【第83句】:【得了三分顏色就要開染坊】(慣)染坊:給織物、衣服等染色的作坊。比喻別人給了點兒好臉色,就得意忘形起來。也比喻別人給了點好處,就得寸進尺或產(chǎn)生非分之想。
【第84句】:【碗里拿帶靶兒的蒸餅】(慣)靶兒:同“把兒”,器具上便于用手握的部分。蒸餅:一種用發(fā)面加油蒸熟的餅,餅內(nèi)分層。比喻事情做起來毫不費力。
【第85句】:【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諺)手能抓住,嘴卻無法掩住。偏指人人都有傳播消息的自由,不論采取什么嚴密的措施,也禁不住信息的交流。
【第86句】:【朝天辣椒獨頭蒜,黃毛丫頭最難辦】(諺)黃毛丫頭:未成年的少女。角兒朝天的辣椒和不分瓣的蒜頭,味道最辛辣,就好比不太懂事的黃毛丫頭一樣,最難對付。
【第87句】:【腳面砌鍋——踢倒就走】(歇)比喻人沒有煩事纏身或沒有家庭、子女、財產(chǎn)等牽掛。
【第88句】:【相打無好手,相罵無好口】打罵是失去理智的行為。香港 阮朗《蒼天》:“你們可要聽話,吵架不是好事,相打無好手, 相罵無好口,古有明訓,要記住!”
【第89句】:【早不忙,晚發(fā)慌】不及早抓緊時間,事情做不完,陷于慌 亂。電視劇《轆轤·女人和井》:“早不忙晚發(fā)慌,晚上熬油補 褲襠,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第90句】:【一身不入是非門】極力避免陷入是非、糾紛。成語:明哲 保身。茅盾《子夜》:“要么乘公司還沒露出敗相的時候就把 資本抽出來吧,不管他們的八個廠將來有多少好處,總之是 一身不入是非門吧!”
【第91句】:【賣菜的不摻水,買菜的撅著嘴】只看表面,甘心受騙。或 說:賣菜的不摻水,買菜的不喜歡。李準《黃河東流去》:“賣 菜不使水,買菜撅著嘴,賣青菜全憑一個干凈鮮嫩。你不放 水,他占了便宜還不高興,你把菜偷偷灑上水,賺了錢他還 舒坦。”
【第92句】:貨郎鼓別在腰里——沒貨了
【第93句】:【陰也有個晴,黑也有個明】(諺)天陰也有晴的時候,天黑也有明的時候。比喻惡勢力橫行霸道,也會有受到制裁的時候。
【第94句】:【禮拜】現(xiàn)在,人們將星期幾習慣上也稱禮拜幾,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同基督教有關(guān)。公元一世紀,基督教受到巴比倫人的影響,按照巴比倫人的七曜記日法,采取七日星期制。據(jù)說,耶穌死后第三天復活,正在星期日這一天。故此,星期日成為基督教的“安息日”,這天要休息。他們又稱這一天為“主日”,也叫做“禮拜日”,在這天,教徒們都到教堂做禮拜,向耶穌行禮、誦經(jīng)。隨著基督教的傳人,我國信眾逐漸多起來,禮拜天他們要去做禮拜,要遵守“安息日”的規(guī)定,這一天要休息。轉(zhuǎn)而,在平民中也開始禮拜日休息。逐漸把星期和禮拜統(tǒng)一起來了,形成兩種稱呼并存。
【第95句】:我在樓下玩,看見了白發(fā)蒼蒼的李奶奶正抱著她那寶貝孫子,就走過去對李奶奶說:“李奶奶,你這么大年紀了,還抱得動你這胖孫子啊?”李奶奶笑著說:“我是抱孫子,攢金子。”(河南·安陽)
【第96句】:【毒蛇口中吐蓮花】釋義:比喻陰險毒辣的壞人,偽裝善良。例句:大家別看陳尚仁平日裝笑臉,做善事,正如俗話說的:“咬人狗,不露齒”,“毒蛇口中吐蓮花”。大家要擦亮擦亮眼睛啊!
【第97句】:【驢跟馬跑折了腿】謂比不上,勉強追趕沒有益處。海外 張愛玲《茉莉香片》:“你那個英文——算了吧!蹺腳驢子跟 馬跑,跑折了腿,也是空的!”
【第98句】:我在江水翻花的地方下了魚鉤,以為很快就會釣著大魚,可是等了老半天,連個魚影也沒見。這時,一位老大爺路過,說:“小伙子,水翻花,沒魚蝦。還是換個地方吧!”(湖北·丹江口)
【第99句】:【吃了狐貍心】釋義:形容人十分狡猾。例句:馬英笑了笑說:“他說我吃了豹子膽,我看他倒是吃了狐貍心了,把鬼子捉弄得昏三倒四。”
上一篇:攜程網(wǎng)游記經(jīng)典摘錄歇后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