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長江后浪催前浪】喻事物不斷向前發展,也指催趕。馬 南邡《燕山夜話》:“許多年輕的人所創造的巨大成績,只能 證明一條基本規律,這就是新生的力量總是不斷在生長,總 是不可戰勝的。這真好像長江后浪催前浪,一輩新人換舊 人。”
【第2句】:【武大郎服毒——吃也得死,不吃也得死】(歇)《水滸傳》第二十五回描寫,武大郎被妻子潘金蓮、奸夫西門慶和王婆合謀吃了砒霜而死。 指無論如何也難逃一死。
【第3句】:【借著中秋買月餅】(慣)指趁著某種機會為自己撈取好處。
【第4句】:【借給他點兒膽子斷定他不敢。】浩然《艷陽天》:“那倒 是,借給他個膽子讓他反,他也不敢了。”
【第5句】:【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強調人的性格難以改變。巴金 《家》:“你總是這樣不愛收拾,屢次說你,你總是不聽。真是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第6句】:【誰為為之,孰令聽之】(諺)誰為:為誰,替誰。孰令:令孰,讓誰。我將替誰做事呢?讓誰來聽信我呢?指人沒了知己,做事就失去了意義。
【第7句】:【閻王不在家,業鬼由他鬧】(慣)業鬼:即孽鬼,生時作惡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壞人乘機搗亂。
【第8句】:【放大炮】釋義:比喻對某人或某事進行猛烈的抨擊。例句:她對于醫院的制度、設施,談得很多;起先有人說她放大炮,說她熱心,說她愛出風頭,慢慢成了老生常談,不大為人所注意。
【第9句】:【三一三十一】(慣)原為珠算口訣,用三除十,得三余一。指三個人每人平均一份。
【第10句】:喜鵲落滿樹,烏鴉漫山飛——吉兇未卜
【第11句】:這次我沒考好,回家后垂頭喪氣。媽媽火冒三丈,說我不爭氣。爸爸說:“行了,他已經夠渴的了,別再往他嘴里塞鹽了。”(河南·濮陽)
【第12句】:水底撈月,天上摘星——想得到,辦不到
【第13句】:明亮的爸爸摘了幾筐青椒要到集上去賣。晚上,他拿起針頭逐個朝里注水。明亮疑惑不解,問他爸這是干嗎?他爸說是注射“保鮮藥水”,可明亮媽卻說:“你爸爸啊,雁過也要拔幾根翎!”(河北·邢臺)
【第14句】:【 死牛頂墻根】形容人脾氣犟,固執,死心眼兒。《解放區 短篇小說選》:“他是那樣一種人:不大說話,也不管別人的 閑事;不過要是一有了主張,那主張就在他腦子里生了根, 而且這些根子不曉得會到多長。這就是,別人叫做‘死牛 人’,或者叫做‘死牛頂墻根’的那種人。”
【第15句】:癩蛤蟆蹲門檻——想裝石獅子
【第16句】:姑姑來我們家,我想留她多住幾天。爺爺聽了說:“親戚常轉,不能常站。”(甘肅·臨澤)
【第17句】:【官差吏差,來人不差】(諺)差:差錯,錯誤。不論官吏有什么差錯,被官吏派來辦事的人沒有差錯。指上層策劃的人負有責任,被派的人不擔責任。 也作“官錯吏錯,來人不錯”。
【第18句】:【增錢不如再看】(諺)當賣主要價高不肯出手貨物時,買主要添價,不如反復看準貨物。指買主買貨時要看準貨好,然后再添價。
【第19句】:人皮包骨頭——心里臟
【第20句】:【人老三不貴:貪財、怕死、沒瞌睡】(諺)貴:稀奇少見。指老年人有三種常見的毛病:一是貪圖錢財,二是擔心死去,三是睡眠很少。
【第21句】:【戳穿西洋鏡】(慣)西洋鏡:也叫西洋景,民間文娛活動的一種裝置,可上下或左右推動若干畫片,觀者從透鏡中看放大的畫面,畫片多為西洋畫。比喻揭穿假象或謊言。 也作戳破西洋鏡。 拆穿西洋鏡。
【第22句】:【好漢不吃眼前虧】見“光棍不吃眼前虧”。
【第23句】:左手喇叭右手鼓——自吹自擂
【第24句】:【另起爐灶】(慣)另外再壘砌爐灶。1比喻重新開始。2指分家另過。3比喻另搞一套。 也作另立爐灶。 另立灶火門。
【第25句】:【濕手捏了干面粉——黏纏極了】(歇)本指干面粉黏附在濕手上,去不掉;轉以形容非常麻煩,纏人極了
【第26句】:【三分鐘河東,三分鐘河西】(慣)形容轉變很快。
【第27句】:【開口是銀,沉默是金】能說會道,是好;寡言少語,有時更 有分量。李英儒《女游擊隊長》:“記住點!蛤蟆能言,人人 討厭;金雞一聲,家喻戶曉。開口是銀,沉默是金。蚊蟲遭 扇打,只為嘴傷人。同志們對你沖口而出,出口傷人,向我 提過不少次了。”
【第28句】:【拉皮條】(慣)指為男女搞不正當的關系牽線搭橋。 也作拉皮條纖。 牽馬拉皮條。
【第29句】:【吃槍藥】(慣)比喻人火氣大,無端地沖人發脾氣。
【第30句】:晚上停電,寫不成作業,我就讓奶奶給講講家里過去的故事。奶奶說:“有啥好說的,那時候,家里窮得連只老鼠都待不住,吃了上頓沒下頓。”(河南·鄭州)
【第31句】:【數面成親舊】(諺)數面:多次見面。親舊:親朋舊友。經常接觸,互相交流,自會增進友誼,成為老朋友。指交情是從多接觸、多交流中產生的。
【第32句】:【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沒兒人】釋義:比喻青年人反比老年人死得早,害得老人沒有兒子。例句:三藏聞言,止不住腮邊淚下道:“這正是古人云:‘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沒兒人。”
【第33句】:【身大力不虧】(諺)指身材高大的人,力氣往往不會小。
【第34句】:【 恨不得有條地縫鉆進去】形容窘迫,害怕。地縫,也說:老 鼠窟窿。成語:無地自容。臺灣白先勇《孽子》:“我老爸先 溜了,留下我一個人滿地撿東西,鄰居都圍著看。那一刻我 恨不得鉆到地下去!”
【第35句】:柳樹上落鳳凰——遲早要飛
【第36句】:【丑媳婦也得見公婆】謂有什么錯誤缺點,無法隱瞞,早晚 也要讓人知道。相關的:丑媳婦怕見公婆。池莉《來來往 往》:“再說丑媳婦總要見公婆,將來林株總是要與他們見面 的。”
【第37句】:【艄公多了打爛船】人多無組織,反而壞事。類似的:木匠 多了蓋歪房。周立波《山鄉巨變》:“只怕社一辦起來,人多 嘴雜,反倒搞不好。俗話說:艄公多了打爛船。”
【第38句】:【抱金娃娃】(慣)比喻得到極大的收獲。
【第39句】:【揭老底】(慣)比喻揭露不愿讓人知道的內情或底細。 也作揭底子。 揭根子。 翻老底。
【第40句】:【提傀儡兒上戲場——少一口氣兒】(歇)傀儡兒:木偶戲里的木頭人。本指傀儡是死的,沒有氣兒;轉指人缺少志氣,沒有出息。
【第41句】:【到了廟里隨和尚】(諺)指到了和尚廟里,做事就得隨順著和尚。比喻在哪個地方,就必須聽從哪個地方主事人的安排。
【第42句】:【鳳凰飛在梧桐樹——自有旁人話短長】(歇)指一件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自會有人議論,說短道長。
【第43句】:手榴彈的脾氣——拉就火
【第44句】:【舍不得金彈子,打不下鳳凰來】(諺)鳳凰:傳說中鳥中之王。不用金彈子作代價,就打不到鳳凰鳥。 指所付的代價不大,所取得的收獲也不會大。 也作舍不得金彈子,打不住銀鳳凰。 舍不得金彈子,打不著鴛鴦鳥。
【第45句】:獵狗攆兔子——緊追不放
【第46句】:錯把駝峰當腫背——大驚小怪
【第47句】:【家懶外頭勤】釋義:在外邊勤勞,在家里什么都不管。例句:玉生是個“家懶外頭勤”,每天試驗這個,發明那個,又當著個民兵班長,每逢收夏、收秋、過年、過節就在外邊住宿,根本不是管家的人。
【第48句】:【捉賊見贓,捉奸見雙】謂給人定罪,須有證據。明代《古今 小說》:“捉賊見贓,捉奸見雙,又無證見,如何斷得他罪?”
【第49句】:【不比不知道,一比嚇—跳】經過比較,才發現巨大的差別。 比,也說:說,算。張賢亮《邢老漢和他的狗的故事》:“這個 賬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就等于我們一個人定 的一半。”
【第50句】:【屋漏遷居,路迂改途】(諺)迂:迂回。房屋漏了,就得換個地方住;道路彎曲,就得改條道兒走。 比喻知錯就改,不可固執。
【第51句】:【肚飽眼里饞】(慣)肚子已經吃不下了,可看著食物還想吃。形容人嘴饞貪吃。
【第52句】:【腳正不怕鞋歪】謂自己正派,不受壞的影響。周立波《暴 風驟雨》:“走就走,誰還怕啥呀?你告我,架不住我沒有過 呀,腳正不怕鞋歪,走就走唄。”
【第53句】:爛泥坯子貼金身——壞了胎
【第54句】:【穿一條褲子】(慣)1比喻互相勾結、包庇。2形容二者親密無間。 也作“合穿一條褲子”。
【第55句】:【說風就是雨】(慣)比喻說到什么,馬上就要干什么。 也作“說起風就來雨”。
【第56句】:【鉆牛犄角】(慣)比喻人固執地研究不值得研究且無法解決的問題。 也形容人心眼死,遇事過于較真。 也作鉆牛角尖。 鉆牛角。
【第57句】:【河水犯不到井水】見“井水不犯河水”。
【第58句】:兩位阿姨來我家串門兒,媽媽剛想介紹,沒想到她們已經搭上話了。媽媽驚奇地問:“你倆認識?”其中一位阿姨說:“我們倆呀,是炒面捏的面人兒——早就熟透了。”(陜西·橫山)
【第59句】:大雪落在海里頭——看得見,摸不著
【第60句】:安眠藥吃過量——不覺醒
【第61句】:【一竅通,百竅通】(諺)竅:竅門,事情的關鍵。指遇事能抓住關鍵與要害,就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第62句】:【人到一萬,無邊無沿】(諺)指人數上萬,氣勢就會非常壯觀。 也作人馬一萬,無邊無岸;人到十萬,徹地連天。 人有一萬,無邊無沿;人有十萬,徹地連天。
【第63句】:亂麻一團——解不開
【第64句】:柳樹開花——無結果
【第65句】:【 換生不如守熟】換到生疏的行業,需要重新學習,不如在 原有的熟悉的行業能夠發揮所長。錢鐘書《圍城》:“高校長, 拍電報到成都要我組織中國文學系,我想年紀老了,路又不 好走,換生不如守熟,以我最初實在不想來。”
【第66句】:【買香囊吊淚——睹物傷情】(歇)香囊:盛香料的小囊,舊時常掛在腰間,可作贈品或傳情的信物。指看到與已有關的物品,引起傷感之情。
【第67句】:【吃官飯】(慣)指在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工作,靠工資生活。
【第68句】:我總懶得做家務,爸爸常對我說:“勤,不富也飽;懶,不窮也餓。照你這樣,是不會有啥好處的。”(廣西·都安)
【第69句】:隔道不下雨,隔村不死人——情況不一
【第70句】:【太上老君叫蛇咬——法盡了】(歇)太上老君:也叫老君爺,道教對始祖老子的尊稱,傳說他神通廣大,法術無邊。法:本指法術、法力,轉指辦法。指辦法用盡了。 也作“老君爺叫蛇咬——法盡了”。
【第71句】:籠中獸,網中魚——逃不了
【第72句】:【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拼個你死我活。葉紫《豐收》:“今朝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老子一定要看看你這個雜種的本事!”
【第73句】:【 不見真佛不燒香】認準了有用的人,再去求他。電影《紅 色娘子軍》:“南某闖蕩半生,這份家業,得來不易!不見真 佛,我是不能燒香啊!”
【第74句】:【除夜犬不吠,新年無疫癘】釋義:除夜:除夕的夜晚。疫癘:流行傳染病。舊謂除夕夜里狗不叫,過了年就沒疫病。例句:歲時雜占:“除夜犬不吠,新年無疫癘。”
【第75句】:【進在手里,吃在肚里】(慣)指生活比較拮據,收入多少,花掉多少,沒有節余。
【第76句】:【死蛟龍,不如活老鼠】(諺)蛟龍:傳說中能興風作浪的神異動物。蛟龍只要一死,就連一只活著的老鼠都不如。指世間的一切貴在新生有活力。也專指文藝作品貴在活潑有生氣。
【第77句】:老師要求我們做一件作品上交到學校的展覽室,同學們正為此事而發愁。班長站了起來,充滿信心地說:“人多出韓信,智多出孔明。咱們大家在一起合計合計,一定會做出好作品來。”(廣東-龍門)
【第78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下多大功夫,就會獲得多大成果。 海外趙淑俠《當我們年輕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努力一 定比不努力好。”
【第79句】:跳遠比賽——寸土必爭
【第80句】:清晨,我被爸爸叫醒了。我揉著蒙嚨的睡眼,問道:“起這么早,干啥?”爸爸笑著說:“去跑步,呼吸新鮮空氣啊!墻堅靠地基,身強靠鍛煉。你身體差,要多鍛煉才成。快起來吧!”(廣東·龍門)
【第81句】:【高鳥盡,良弓藏】(諺)指高飛的鳥射盡,良弓就收藏起來不用了。 比喻功臣良將出生入死打天下,及至政權穩固,最高統治者便會排斥殘殺他們。 也作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第82句】:接生婆擺手——不接了
【第83句】:【和尚打傘——無發無天】(歇)發:頭發,諧“法”。天:天空,轉指天理、常理。和尚不留發,打起傘來又遮住了天。指目無法紀,肆無忌憚地做壞事。常含責罵意。 也作“和尚撐傘——無發無天”。
【第84句】:【 不是好吃的果子】有硬殼的果子,須敲開,謂不是好欺侮 的人。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老子不是好吃的果子,你 別在老虎嘴上拔胡子來。”
【第85句】:【水果生熟看在皮】釋義:比喻從外表就能看出事物如何。例句:古諺語說:“水果生熟看在皮。”金夫人仔細瞧了半晌,更覺得內里有名堂。
【第86句】:【大六月里曬日頭——念他啥晴】(歇)晴:諧“情”。指不念他什么情分。
【第87句】:【挑得籃里便是菜】見“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
【第88句】:給灶王爺燒香——多說吉利話
【第89句】:【牛打江山馬坐殿】(慣)比喻奮斗得來的勝利果實被別人享受。
【第90句】:大雪天走路——步一個腳印
【第91句】:為踢毽子的事,我和小豐鬧了起來。媽媽在一旁說:“雞子尿濕柴火那點事,用得著吵嗎?”(河南·鄧縣)
【第92句】:【寡人】古代皇帝自稱寡人,這是怎么回事呢?“寡人”就是“寡德之人”的意思,是古代君王的一種謙稱,意思是說自己無能無德,有負臣民的重托。應該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是一種謙虛的姿態。但實際上明君不多,暴君、昏君卻不少,同稱“寡人”。作為皇帝專稱的“寡人”,有一個發展過程。先秦時期,可以自稱寡人的人很多《禮記·曲禮下》記載:“諸侯見天子,日‘臣某侯某。’其與民言,自稱日‘寡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趙王問藺相如:“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除此之外,士大夫也有自稱寡人的。《世說新語》中:“君輩勿為爾,將受困寡人女婿。”到了唐代,寡人成了皇帝自稱,其他身份的人都不能自稱寡人了。
【第93句】:【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崗哨眾多。成語:戒備森嚴。劉紹 棠《漁火》:“八里橋南北,二十九軍的士兵持槍荷刀,三步一 崗,五步一哨。”
【第94句】:【 一個爛桃壞一筐】個別連累整體。陳登科《風雷》:“一個 爛桃壞一筐。凡是自己不找門路,光要救濟的,光想貸款 的,一個不貸,也不發救濟糧。”
【第95句】:老鷹拉小雞——捧上天了;一提就走
【第96句】:酒糟鼻子不喝酒——枉擔其名
【第97句】:三天沒飯吃——肚里沒貨
【第98句】:【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借東西要守信用。明代《西游記》: “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第99句】:【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諺)姜桂:生姜和肉桂。指生姜和肉桂越老越辛辣。借指老年人閱歷廣,經驗豐富,待人處世越發精明老練。 也作“姜是老的辣,醋是陳的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