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實際,談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舉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描繪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藍圖,這既是今后一段時期統領農村發展的總綱領,更是新一輪鄉村發展的重大機遇。
近年來,我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以黨建引領發展,以“我的村莊我的夢”為載體,努力讓農村更美麗、更文明,讓群眾更富足、更幸福。
但在推進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如產業發展缺乏持續能力、生態環境治理任務繁重、村民文明程度不高、農村基層治理有待加強、農村空心化現象嚴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
為此,建議:堅持黨建為魂堅持以紅色引領綠色發展,以黨建統領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發揮堡壘領航作用。
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推動支部作用核心化,建立鄉村振興項目庫,以開展“書記曬項目”等活動為抓手,狠抓項目落地。
二是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激活紅色細胞,建立以返鄉干部、黨員、鄉賢等為成員的鄉村振興委員會,把鄉村振興作為檢驗黨員干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的主考場,完善黨員積分制管理,強化考評結果運用,激發黨員干事創業熱情。
三是發揮志愿服務作用。
積極推行“黨建×”工作模式,圍繞鄉村發展,常態化開展黨員志愿活動,建立黨員包干聯系、黨員幫扶指導、黨員帶頭落實等工作機制,打造基層黨建鐵軍。
堅持美麗為先以“美麗”為突破口,全民發動、全域提升,推動美麗鄉村由“盆景”變“風景”,把農村作為一個大景區、大花園來謀劃。
一是全域整治,讓“干凈”成為第一感官。
堅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清理整治最急需”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全力推進垃圾、公廁兩大革命,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開展衛生廁所建設、改造、普及,努力實現“污水不橫流、垃圾不落地、危房不住人、雜物不亂堆”。
二是全民參與,讓“美麗”成為自覺行動。
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做到村村整治、家家行動、人人動手,打一場全民戰役。
落實“門前三包”制度,即“包干凈、包整治、包美化”,引導農戶做到門前屋后見綠、見花、見小品,形成有品味、有特色的景觀。
開展“美麗家庭”等創建活動,充分調動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
堅持產業為本把“富民”作為鄉村振興的落腳點,著力提升產業鏈的融合度,打通農村經濟發展梗阻。
一是加大政策幫扶力度。
建議中央和省、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進行以獎代補,重點用于土地流轉后實行規模化經營、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經營主體獎補,為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創造良好條件。
二是實現產業鏈式發展。
樹立“一個村就是一家企業”的理念,積極推行“村+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拓展農業多樣性,如發展深加工、旅游農業、創意農業等,引導農業產業向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發展。
三是加快農村“觸網”進程。
堅持把農村電商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新引擎,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出臺農村電子商務專項扶持政策,充分激發草根創新智慧,大力培育電子商務特色村,努力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發展,拓展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堅持治理為重大力構建“法治、德治、自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努力提高基層治理能力。
一是創新基層治理。
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深入實施村級“領頭雁”工程,全面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深化基層網格員隊伍建設,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
二是規范基層權力。
積極探索農村小微權力清單,全面梳理村級權力事項和村干部權力事項,深化農村“三務”公開,全面推行村務聯席會議制度,切實管牢“微權力”。
三是深化基層改革。
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治理體系改革,破除一切束縛農民手腳的不合理限制。
堅持文明為要積極開展農村鄉風革命,以黨風引領村風民風,培育文明鄉風,筑牢精神家園。
一是破陋習。
發動廣大干部群眾自覺投身到移風易俗中來,從源頭上破除亂堆亂放、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陋習。
二是立規矩。
堅持推進文明鄉風的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嚴格落實衛生管理保潔機制,堅決避免“突擊一陣風、過后老樣子”的現象。
三是樹新風。
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村級文化禮堂的主陣地作用,以“最美榜樣”引領文明,以“家風家訓”傳承文明,以“鄉賢文化”涵養文明,讓文明正氣在農村蔚然成風。
基層黨建如何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引領作用
從磐安縣方前鎮看基層黨建如何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引領作用——市委組織部赴磐安縣方前鎮蹲點大調研課題報告3月5日—9日,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胡小榮帶隊,赴磐安縣方前鎮蹲點調研。
期間,調研組走訪了6個村、30余戶農家,先后與50余名黨員群眾面對面交談,穿插召開縣、鄉、村三級座談會,廣泛征求各層面意見建議。
通過調研,我們認識到,實現村美民和、村強民富的鄉村振興目標,關鍵在黨。
受方前鎮實踐啟發,調研組思考總結了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6條路徑。
路徑一:鄉村振興是系統工程。
基層黨委要發揮黨建引領力,運用大黨建思維統籌推進,既把舵領航又保駕護航。
近兩年,方前鎮黨委提出黨建引領全域旅游的思路,淬煉手舉火把擔當在前的“火把書記”、數月無休舍家實干的“抽風干部”、打動感動主動融入的“薪火群眾”,小城鎮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推進,獲評全省美麗鄉村示范鎮,2024年接待游客5萬人次產值200萬元。
問題:鄉鎮工作任務重,干部隊伍青黃不接,抓經濟、抓發展能力欠缺,專業化鄉鎮干部不足成為面上共性問題。
以方前鎮為例,11名班子成員有專業背景的為5人,鄉鎮干部中有相關專業學歷或工作經歷的僅占
【第43句】:8%。
建議:一是選優配強鄉鎮班子,積極配備規劃、工程、旅游、經濟、電商等專業人才。
二是加強“全科干部”培育,探索全科崗位星級評定。
三是關心關愛鄉鎮干部,嚴格落實“兩個不少于20%”待遇,完善容錯免責操作細則。
路徑二:村書記的思路與膽魄,某種程度上決
調研報告:關于做好新農村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關于做好新農村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見和建議——黨員干部回鄉調研報告在春節期間,按照省直機關工委《關于開展20XX年全省機關黨員干部春節回鄉調研活動的通知》要求,我利用回鄉走親訪友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和掌握了不少來自家鄉的第一手信息,現將調研報告總結如下:一、家鄉的變化(一)、總體環境明顯改變,這次春節回鄉所見變化最明顯的便是矗立起來的一棟棟新民居,和一條條“村村通”大道。
我家在上饒縣石獅鄉黃嶺村,小時候的泥巴路、碎石路,如今全部都是寬敞的水泥路、柏油大道,去年11月底還裝上了路燈,村里呈現了“路通、寬敞了,燈亮、熱鬧了”的新景象,拉近了村與村之間的交流和聯系。
(二)、居住環境干凈整潔,各村組都設置了很多垃圾桶,各家各戶實行“門前三包”政策,村干部帶頭、老百姓積極踴躍相互配合。
現在村民們都知道以后自家垃圾不能隨便在村里的偏僻處亂丟了,村民們很自覺地把生活垃圾歸集到村里每個路口的幾個大垃圾桶,然后由鄉里環衛工人統一定時清運,農村變的更美了。
(三)、交通和網絡有較大改善,鄉里到縣里再到市區的公路全面改造,拉近了鄉里東西方向的各村之間的聯系,處處都有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寬帶網絡鋪設范圍廣,家里有第二,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管理機制不健全。
一些村的水泥路由于在修建過程中偷工減料,或者在使用過程中超強度使用,路面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坑坑洼洼,卻沒有后續
農村基層黨建經驗交流材料:強化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
農村基層黨建經驗交流材料:強化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農村基層黨建經驗交流材料:強化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在區鎮兩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xx村黨支部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農村黨建工作,以黨建工作凝聚人心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引領鄉村振興,著力將黨的組織活力轉化為創新發展的動力,扎實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一創新領導方式,讓黨建成為凝聚人心的“強磁場”村黨支部不斷匯集各方力量,形成強大的發展正能量,更好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一用事業凝聚干部。
黨支部新班子成立后,立足區域資稟賦和地理位置優勢,借助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呼市西部城區一體化發展規劃東風,統籌謀劃鄉村振興發展藍圖,勾勒了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走向共同富裕更加富裕的發展前景,激發了干部的創業熱情。
為充分調動村干部積極性,在鎮轉移支付基礎上,村里另補貼一部分干部工資,解決干部的后顧之憂,使村干部干事創業的干勁更足,營造了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二用陣地凝聚黨員。
在充分利用村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專門對村委會辦大樓黨員議事學習室重新裝修完善,做到黨員活動場所整潔一新制度規范,黨員教育村民議事體娛樂功能齊全。
同時建立黨員微信群“網絡陣地
鄉村振興典型經驗:黨組織引領下的鄉村治理創新的生動實踐
鄉村振興典型經驗:黨組織引領下的鄉村治理創新的生動實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強調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這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工程,也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山東省沂南縣后峪子社區黨支部秉持著“就圖群眾說黨好”的信念,團結帶領黨員群眾把一個往日出了名的落后村,一步一步建設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示范村,探索出在黨組織引領下創新鄉村治理的生動實踐。
緣起后峪子社區地處沂蒙山區腹地的沂南縣依汶鎮,是個典型的山區村。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前,后峪子村曾嚴重缺水、道路阻塞,祖祖輩輩在幾畝薄地里“刨食吃”,連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
由于貧困,過去的后峪子村民思想落后,人心散、民風差,“石頭滿山跑、打水要排隊兒,閨女往外嫁、小伙打光棍兒”,這是周邊村民打趣當時后峪子村的順口溜。
為徹底扭轉貧窮落后面貌,村黨支部帶領全村干部群眾在全面改善水、路、田等設施基礎上,相繼培植發展了林果蔬菜、服裝玩具、鄉村旅游三大產業,走出了一條有后峪子社區特色的強村富民之路。
同時,村黨支部注重“富口袋”與“富腦袋”一起抓,堅持不懈地加強村規民約建設,持之以恒地推進村風民風提升,尊老愛幼、鄰里和諧、熱心公益、清潔衛生等文明風尚在村里蔚然成風。
如今的后峪子社區,已從一個土地貧瘠、水源匱乏、貧窮落后的
心得體會:全面參與鄉村振興,XX青年大有可為
全面參與鄉村,XX大有可為201X年,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重大決策部署,并將此寫入黨章。
1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1號文)出臺《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鄉村振興戰略做了全面部署。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X-2024年)》。
5月31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一場又一場的鄉村振興戰役打響了。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全省各縣(區)持續開展“三清三拆”人居環境整治,培育特色產業導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推進“廁所革命”,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等,農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文化廣場熱鬧起來了,鄉村旅游熱起來了,村民錢袋子鼓起來了。
但“鄉村病”依然存在,發展農業產業特色不鮮明,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鄉村旅游規劃不到位,旅游吸引力不夠強;新農村建設存在“等靠要”“知難而退”思想,主人翁意識不夠強;黨支部和黨員作用發揮不夠明顯,團支部“空心化”和軟弱渙散較為嚴重;青年團員流動性較大,大多流向珠三角,人才引進難、留不住;基層治理較為薄弱,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完善。
等等。
二、抓實產業造血,讓農村農業旺起來四、抓細生態環境,讓農村美起來
上一篇:黨員元宵志愿活動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