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而欲兔,鹿兔皆失。多欲必敗。君子不應羨慕庸人之福,千里馬不應安于駑馬之逸,只有舍棄低級趣味,舍棄自身暫時的逸樂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注釋
選自《孟子?離婁上》。
譯文
人有所不為,然后才有所為。
人有不為也 而后可以有為
賞析
孟子此語深刻地揭示出了“不為”和“有為”兩者的辯證關系,講的就是人只有有所不為,才能有所作為。有所不為的原因或目的是為了有所為。做人是應當有原則的,處世做事是應當有追求的;有原則就當有取舍,有追求就應當專一。逐鹿而欲兔,鹿兔皆失。多欲必敗。君子不應羨慕庸人之福,千里馬不應安于駑馬之逸,只有舍棄低級趣味,舍棄自身暫時的逸樂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人有不為也 而后可以有為》古詩詞素材
上一篇:《母親的花田閱讀》古詩詞素材
下一篇:《贈別其二杜牧》古詩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