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切屬他,則名為苦;一切由己,自在安樂。《大般涅槃經》卷十,一切大眾問品
【第2句】:【佛心禪語】不著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雙空,并空亦空。
【第3句】:與人摩擦,應感恩對方愿意磨練自己,使我們的心靈光亮。
【第4句】:【禪心佛語】多關心周遭的人需要什么,你將會有意外的收獲。
【第5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懂得關心你周遭的人事物,則也會得到同樣的友善回報。
【第6句】:【佛心禪語】以“念純”自修——心念單純能自愛;以“心寬”待人——廣結善緣心寬闊。
【第7句】:【禪心佛語】人之所以會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拿起和放下之間。
【第8句】:【禪心佛語】所以,人生難說目的,但,可以使之更有意義。
【第9句】:【禪心佛語】擔憂。準備不足或者無力改變時才會擔憂,前者需要行動,后者需要放下。
【第10句】:但當志心念佛,以消舊業。斷不可起煩躁心,怨天尤人。(印光法師)
【第11句】: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華嚴經》卷四十九,普賢行品
【第12句】:一般人都以為聰明就是智慧,其實不然。聰明不一定具有智慧,但智慧一定包含聰明。
【第13句】:【禪心佛語】當心靈的妄想停止作用后,外在的世界也就停止。
【第14句】: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有時看似是絕境,換一個角度,或許就能豁然開朗。
【第15句】:【禪語人生】惜力慎言,心領神會;惜財愛物,法界悠悲;惜福發心,同伴慈悲。
【第16句】:萬事無如退步休,本來無證亦無修;明窗高掛菩提月,凈蓮深栽濁世中。——慈受懷深
【第17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虔誠地為人群服務,不要“加減做”,加加減減就不會進步。
【第18句】:【經典佛語】“任憑你三尺大雪,壓不住一寸靈松。”卻是褒揚堅持退守的。
【第19句】:【禪心佛語】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個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第20句】:返璞歸真:精湛利巧之器,需經洪爐烈火,燒煉千錘、去滓存菁,使廢鐵成精鋼。
【第21句】:對人有疑心,就無法愛人;對人有疑念,就無法原諒人;對人有疑惑,就無法相信人。
【第22句】:【禪心佛語】所謂『法』就是自己(而不是自己以外的外在之物)。
【第23句】:要清凈世間,首先我們每個人要先清凈自心,要用因果來規范心念和行為。
【第24句】:【禪心佛語】法身遍虛空處,虛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也。
【第25句】:【佛語悟道】如果要從冰里面鉆出酥油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第26句】:我們要割舍小愛、擴展大愛,要抱著一分寬闊的心胸,普愛一切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
【第27句】:【圣經文案】402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2:5)
【第28句】:有慈悲心的人,就會有柔和的風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
【第29句】:【禪心佛語】每日提醒:名聲是做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第30句】:【佛心禪語】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閑事。《倉央嘉措詩傳》
【第31句】:【佛心禪語】把寂寞刻在酒瓶子上,喝進膀胱里,尿出來,讓寂寞灑滿一地。
【第32句】:【佛家禪語】光明無染污的覺悟,都是要從凡夫地發心立愿修行而得。
【第33句】:【禪心佛語】沒有自助精神的人,決不會受到上蒼的保佑。
【第34句】:【禪心佛語】佛說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間,我聽聞暗自慚愧,因為我的生命還糾纏在QQ之間。
【第35句】:【禪心佛語】會使用金錢又不貪心的人,是最幸福的了,因為他擁有兩項喜悅。
【第36句】:【禪心佛語】如果不去在意鄰人們說什么、做什么、想什么,節省下來的時間一定很可觀。
【第37句】:【禪心佛語】對待別人的過錯,應當見如不見,不要放在心上。
【第38句】:【佛心禪語】不因他人辱罵而生氣,受人夸贊而高興,叫做“平常心”。
【第39句】: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六祖壇經·般若品》
【第40句】:【禪心佛語】任何時候,彼岸都只有一步之遙,迷途知返,天地皆寬。
【第41句】:做人要有一分平常心,一分平凡的念。如果大家都自覺平凡,人生就平安了。
【第42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們真會叫自己大吃一驚。
【第43句】:把他人拿來作自己的鏡子,看到優點可以自我鞭策,看到缺點則自我反省。
【第44句】:【禪心佛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悟也。
【第45句】:同樣是一輪明月,有些地方卻看不到,為什么呢?因為月亮被烏云遮蔽了。
【第46句】:【禪語人生】在任何情況下,不分別、不攀緣、一念不生,六根就不會被六塵所染污。
【第47句】:【禪心佛語】人活著與死亡只是肉體的異化,死亡的實質是新生。
【第48句】:【禪心佛語】人一生的努力,就在于用你手里所擁有的一半去獲取命運所掌握的另一半。
【第49句】:閑到心閑始是閑,心閑方可話居山。山中剩有閑生活,心不閑時居更難。——恕中無慍
【第50句】:【禪心佛語】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
【第51句】:生活就象是跟老天對弈,對你而言,你走棋,那叫選擇;老天走棋,那叫挑戰。
【第52句】:在生活中體驗禪的關鍵所在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即“平常心是道”。
【第53句】:【禪心佛語】古人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小一寸巧——我有時候強,有時候巧。
【第54句】:人性褊急則氣盛,氣盛則心粗,心粗則神昏,乖舛謬戾,可勝言哉?
【第55句】:【禪語人生】知己、律己,是立身處世之要道;容他、助他,是人際相處之良津。
【第56句】:【禪語人生】意識不到自己的過失,等于讓過失逐漸擴大。
【第57句】:【禪心佛語】其實我不怕分離,怕看的只是絕情,至少讓我能證明,你我曾一樣真心。
【第58句】:【禪心佛語】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么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第59句】:【禪語人生】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礙水洗無為身。
【第60句】:【佛心禪語】感恩,是世間最美的語言,也是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對待。
【第61句】: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腳踏實地,坦蕩蕩,圓陀陀,孤*危峭,不立毫發知見。
【第62句】:凡與圣:學佛,目的是要去除凡夫污染心,歸向圣人清凈性。
【第63句】:【禪心佛語】如是因如是果,要想成佛,就要修戒定慧,不殺盜淫妄酒,不亂來。
【第64句】:【禪心佛語】如覺昏沉來時,睜大眼睛,挺一挺腰,輕略移動臀部,昏沉自然消滅。
【第65句】:【禪語人生】有外在與內在的不同,外在的因緣是一般因緣,內在的因緣是價值因緣。
【第66句】:夢醒了,還是當下的月光,不如寄情這月光,也是一種亮。
【第67句】:【禪語人生】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第68句】:了即業障不離空,不了應須還宿債。(唐)玄覺《永嘉證道歌》
【第69句】:【圣經文案】82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133:1)
【第70句】:【佛心禪語】慈悲不只用口說,而是要身體力行,走入人群付出。
【第71句】:【禪心佛語】生于富貴之家,而不沉溺晏安,猶如蓮華不著于水。
【第72句】:【禪語人生】我們都不能確定最終能否在一起,但能確定的是,為了在一起,我會拼盡全力。
【第73句】:【禪心佛語】迷則人隨于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悟則法隨于人,人人一致,而融萬境。
【第74句】:【禪心佛語】你硬把單純的事情看的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第75句】:【禪心佛語】世上有各種各樣的人,不是每個人都有跟你一樣的想法。
【第76句】:【禪語人生】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第77句】:多聞圣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雜阿含經》卷三,第64經
【第78句】:是故諸佛子,宜發大勇猛,于諸佛凈戒,護持如明珠。《梵網經》卷上
【第79句】:【禪語人生】執著自己的見解,認為是最殊勝的,叫做偏見。
【第80句】:【禪心佛語】佛曰:一切眾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第81句】:【禪語人生】心能造作一切業,由心固有一切果;如是種種諸心行,能生種種諸果報。
【第82句】:【佛心禪語】做人不要爭“一口氣”,而是多“一點志”。
【第83句】:身體有病,要靠醫生來診療;心靈有病,要靠自己來醫治。(當代)星云《佛光菜根譚》
【第84句】:【佛心禪語】忍是無價寶,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萬事都能了。——宣化上人
【第85句】:恨就是牢獄,被囚禁在里面的人是我自己,而非我所憎恨之人。——海濤法師
【第86句】:人人有愛心,社會多溫馨。(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87句】:【禪心佛語】人都是有惰性的,惰性驅使我們為自己的失敗找各種各樣的理由。
【第88句】:“正法”也好,“非法”也好,都是為了實際的效果,沒有效果,等于無法。
【第89句】:有人靠微博維命,有人靠微博養心。微博給你帶來了什么?
【第90句】:【佛家禪語】生死大事,能看得開、想得通,就能安然自在。
【第91句】:【禪語人生】在各類輝煌敘事的背后,臺灣民眾也注重審視榮景背后的隱憂。
【第92句】:【禪心佛語】天使之所以會飛,是因為她們把自己看得很輕。
【第93句】: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但也必須懂得謙虛和禮讓。因為每個人在世間,絕對無法一手撐天。
【第94句】:【禪心佛語】生命就像呼吸一樣真切,一呼一吸,很簡單,很自然。
【第95句】:摒棄吉兆、兇兆、夢兆和命相。《經集》第二品,第十三章《正確游行經》
【第96句】:【禪心佛語】所謂門檻,過去了便是門,過不去就成了檻。
【第97句】:【禪心佛語】古今中外,多少對生命的描述,都不及佛經這般精彩。
【第98句】:【禪心佛語】處眾處獨,宜韜宜晦。埋光埋名,養智養慧。
【第99句】:【圣經文案】314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恒切。(羅12:12)
上一篇:心靈禪語文案讀懂了少走很多彎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