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梁)傅翕《傳燈錄》卷二十七
【第2句】:如何面對不幸每一分鐘,我們都能抖落滿身重負,放開過往的一切,開始下一段精彩。
【第3句】:【佛心禪語】做人,要努力得到的不是呼風喚雨的能力,而是淡看風云的胸懷。
【第4句】:【禪心佛語】法性雖空,要須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
【第5句】:平等心、歡喜緣:對人需時常保持一分平等、平常的愛念,不生厭棄憎惡的心理。
【第6句】: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余。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大梅禪師
【第7句】:【禪語人生】我們的肉體可以被打敗,但意志永遠不屈服。
【第8句】:【禪心佛語】身、口、意清凈,以無相法真正的腳踏實地的去做叫做受持。
【第9句】:【禪心佛語】生是因緣生,因緣生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無生,生即無生。
【第10句】:當一個人為自己制定了目標,確定了前進的方向時,他就會全心全意地為目標而奮斗。
【第11句】:不求在俗世中暮鼓晨鐘,千年坐禪,但可隨著音樂放縱遐思,坐看云起,養一份釋然。
【第12句】:【圣經文案】222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12:30)
【第13句】:【佛心禪語】最大的浪費是我們不認識自己的智慧,不明白自己擁有全宇宙的力量。
【第14句】:謗身,身是色;謗意,意無形。四色法空,無形無造,何所受謗毀者?《佛說法華三昧經》
【第15句】: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法句經》卷上,無常品
【第16句】:【禪語人生】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
【第17句】:【禪心佛語】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第18句】:【禪心佛語】抬得起頭,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始終保持樂觀進取心態。
【第19句】:【禪心佛語】憤怒,使他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卻是自己。
【第20句】:【禪語人生】真正限制妨礙、埋沒自己的,永遠只會是你自己。
【第21句】:諸法畢竟不生,但有假名,都無自性。《大般若經》卷四二一,無邊際品
【第22句】:【禪心佛語】你喜歡自己的程度,表現在你對自己的事業花費心血的多少。
【第23句】:悟三世之妄心不可得而有真心,故日悟心。(五代)延壽《宗鏡錄》卷二十五
【第24句】:【禪語人生】我們眼中的世界,其實是我們心靈照射出來的影子。
【第25句】:相比起黃河斷流,長江的洪災更是給肆意開采自然資源的人類敲響了警鐘。
【第26句】:【禪心佛語】此心微妙難見,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見。
【第27句】:若從聞思得自證悟,無有是處。不但能以聞思慧解而能證人一切法門。“四十華嚴”卷三十二
【第28句】:鳥要有巢,人要有家,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來天倫之樂?
【第29句】:【佛心禪語】布施時心不恭敬,猶如在沙漠上種植谷物,得不到豐碩的果實。
【第30句】:【禪心佛語】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第31句】:【佛家禪語】想快樂生活,需先學做人;學做人,應先懂得如何愛人。
【第32句】:開啟心胸,才能發揮無量的慈悲,獲致真真正的智慧與功德。
【第33句】:【佛心禪語】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閑事。《倉央嘉措詩傳》
【第34句】:【禪語人生】先把自己調整好,不要總想如何去改變別人。
【第35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與人相處要合群,但不要隨波逐流。
【第36句】:【佛家禪語】力量用對方向,就是亮麗的人生;用錯方向,則步步都是陷阱。
【第37句】:【禪心佛語】為了贊美而去行善,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第38句】:【佛心禪語】不要說什么菩薩愿了,就是當初的修學目標,也絕無實現的可能。
【第39句】:【禪心佛語】悔悟—就是承認自己每個階段的罪惡與缺失。
【第40句】:【禪語人生】心如明鏡,不可以塵之也;又如止水,不可以波之也。
【第41句】:人之所以會成為財物的奴隸,正是因為人們不懂繁華本虛幻的道理,從而被貪財的鎖鏈束縛。
【第42句】:【禪心佛語】吃盡了苦,苦盡甘來;享盡了福,福盡悲來。
【第43句】:在佛家眼里,有和無既是相對的,又是統一的,無中生有,有中有無。
【第44句】:【圣經文案】467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2:26)
【第45句】:有些人總是將曾經的人生苦難掛在嘴邊,逢人就像祥林嫂。
【第46句】:【禪心佛語】菩薩并無脫離社會獨善其身而菩薩是要兼善天下。
【第47句】:【禪心佛語】善良是人生舞臺最動人的旋律,散發著寧靜與淡泊,詮釋著生命的云淡風輕。
【第48句】:【佛心禪語】.出有所求,求不得,苦不堪言;若求得,歡喜也短暫。
【第4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懂得生活禮儀,就懂得愛自己;自愛的人,才會愛人。
【第50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陰影,別怕,那是因為你的背后有陽光。
【第51句】:若有人王成就正見,如法化世,名為天主,以天善法華世間故。《心地觀經》卷一,報恩品
【第52句】:【禪心佛語】能控制自己怒意的人,已經打倒了最大的敵人。
【第53句】:【禪心佛語】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荊。
【第54句】:【禪語人生】喜愛的就想占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第55句】:【禪心佛語】執著自己的成就再也不會進歩了、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會快速前進。
【第56句】:【佛家禪語】只有感動還不夠,一定要行動才能深刻體悟。
【第57句】:【禪語人生】無心似鏡,與物無競。無念似空,無物不容。
【第58句】:【禪語人生】真正做到不爭而能不懈努力,即已達到看清世事,性情沉靜的境界了。
【第59句】:【禪語人生】智者達觀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惡。
【第60句】:【禪語人生】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切唯心造。
【第61句】:【佛心禪語】第十六條:安逸舒適使人失去競爭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第62句】:【佛心禪語】自己不學好,別人幫不了;自己要學好,誰也擋不了。
【第63句】:【佛心禪語】要救世,就要做環保——心靈環保、社會環保、地球環保。
【第64句】:【禪心佛語】如果不學佛法,在錯誤的觀念指導下,干種種壞事,生命就會越來越墮落。
【第65句】:以佛法論世間法,它是浮、也是沉;而實質上它不浮、不沉,是常寂不動的。
【第66句】:如來藏不老不死、無量無邊、不生不滅、不常不斷。《大寶積經》卷三十二,出現光明會
【第67句】:若有為求無上菩提,于一事中專心修習,無不成辦。《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第68句】:【佛心禪語】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風景;傷的最深的,也總是那些最真的感情。
【第69句】:【禪語人生】欲得一如,但佛與眾生一時放下,則無了無不了。
【第70句】:人世間浪漫多情的歌者有之,情愿被毒箭射傷的情種亦有之。前者讓人羨慕,后者令人扼腕。
【第71句】:只需六尺長、三尺寬的位置,就夠我們這副身軀睡得很好,何必奢求什么高樓華廈呢?
【第72句】:【禪語人生】要放下,但不是放棄,不舍棄一個眾生,這叫慈悲,放下一切眾生,這叫智慧。
【第73句】:世是塵的世,所以我們何其愛水,洗塵的水,歲月如水,用來洗塵。
【第74句】:【禪心佛語】沒有沖勁,就沒有動力,也就沒有這種干勁。
【第75句】:誰為誰守候成一座不老青碑?誰為誰凝聚了一滴千年之淚?
【第76句】:【禪語人生】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靜簡單,越膚淺單薄的人越浮躁不安。
【第77句】:【禪心佛語】你是什么,你看不見,你所看見的只是你的影子。
【第78句】:【禪語人生】學心具足,作如是念:設使余人學以不學,我悉當學——謙虛好學的精神。
【第79句】:一個缺乏智慧的宗教,或智慧性質不很高的宗教,是不能升華其信仰者的文化水準的。
【第80句】:【禪心佛語】如果你聰明,你會知道自己無知;如果你不認識自己,你便是愚昧。
【第81句】:【佛心禪語】不小心踩到了郁金香,它卻將香味留在你的腳上,這就叫寬容。
【第82句】:【佛心禪語】把簡單弄復雜是找事,把復雜弄簡單是本事。
【第83句】:人人做自己的警察,也做社會的警察,共同來維持秩序。(當代)星云《如何建設人間凈土》
【第84句】:疑于人者,人亦疑之。忘于物者,物亦忘之。(宋)山堂禪師(《禪林寶訓》)
【第85句】:【佛心禪語】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第86句】:【禪語人生】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如大日輪升于靈空,遍照十方更無障礙。
【第87句】:入眾應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說余事。《五分律》
【第88句】: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華嚴經》卷十三,光明覺品
【第89句】:【佛心禪語】彼不善因緣,未見緣生義。此中無可見,亦無少安立。
【第90句】:【禪心佛語】人生中,快樂帶給我們愉悅,痛苦帶給我們回味。
【第91句】:【圣經文案】181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太6:14)
【第92句】:【佛心禪語】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第93句】:慚愧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凈、有所不善。(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94句】:【禪心佛語】處罰,必須基于一種了解,才能發揮感化的作用。
【第95句】:【禪心佛語】所謂“宗教”,“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
【第96句】:【禪心佛語】對人:表里如一,真誠以待,是為信;修心:優為聚靈,敬天愛人,是為仁。
【第97句】:【佛心禪語】禪定不但得到心的平靜,還能養成行為穩重。
【第98句】:倒是人心總是紛亂復雜,起伏不定,愚癡的人總想改變什么,智慧的人能夠順其自然。
【第99句】:【禪心佛語】明佛之理,觀佛之行,學佛之德,成佛之智。
上一篇:經典勸世文文案心情文案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