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戳壁腳】(慣)指在背后說壞話挑唆。
【第2句】:【挖墻腳】(慣)墻腳:墻根。比喻拆集體或他人的臺,使其利益受損或事情不能順利進行。
【第3句】:林黛玉的脾氣——愛使小性子
【第4句】:【過街的老鼠——到處有人喊打】見“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第5句】:【人前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見“逢人且說三分話”。
【第6句】:【井水不犯河水】井與河不相通。比喻互不干擾。韓志君 等《籬笆·女人和狗》:“他跳他的大神兒,我們辦我們的診 所,井水不犯河水,可以和平競賽嘛!”
【第7句】:【哭鬧的孩子多給糖】遷就無理要求。《人民日報》(1986, 2,18):“有的同志頗有感觸地說,一身正氣,不僅自己身上 要干凈,還要處事公正(yipinjuzi.com)。不能‘硬的拖鍬過,軟的好取泥’, 更不能‘哭鬧的小孩多吃糖’。要為弱者執(zhí)言,為冤者呼喊, 不為歪的邪的折腰。”
【第8句】:【高足】“高足”指優(yōu)秀的門生(學生)。那么,它是怎么來的呢? “高足”本義是指駿馬,怎么從馬演變成優(yōu)秀的學生呢?我們的先人用高足、中足、低足來評判馬的優(yōu)劣的。高足是最好的,在古代就是指駿馬。那么高足怎么又用來評價人呢?魏晉時的《世說新語·文學》中記載:“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高足弟子傳授而已。”又,《世說新語·規(guī)箴》有:“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這里的“高足弟子”、“高足之徒”就是指才高優(yōu)秀的弟子,都是把優(yōu)秀的學生稱為“高足”。例如,宋代的高俅在與高麗人踢球時,在大宋的球隊落后的情況下,一個人踢進了三球而反敗為勝。宋徽宗感慨地稱高俅為他的高足。看來有其師必有其徒,君臣一對混入。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對于一些敬辭用法是很多的,像“高足”一詞就是用“駿馬”比喻學生當中的高才生。
【第9句】:白開水畫畫——清(輕)描淡寫
【第10句】:【—網(wǎng)打盡滿河魚】做事干脆徹底。也指事情做得過分, 不留余地。成語:一網(wǎng)打盡。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李 左德說那不行,你這是一網(wǎng)打盡滿河魚。”
【第11句】:【染坊門前槌板石,見過大棒槌棒槌在槌板石上捶布】謂 見過世面,遇到過大事,有經(jīng)驗。成語:飽經(jīng)滄桑。姚雪垠 《李自成》:“我雖說是女流之輩,可也是染坊門前的槌板石, 見過些大棒槌。這事你只管放心。”
【第12句】:【扁擔無釘兩頭塌】兩頭落空。或說:扁擔沒扎,兩頭打 塌。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那邊擋駕,這邊又不能轉(zhuǎn)去,落得 個扁擔沒扎,兩頭失塌。”
【第13句】:【擠牙膏】(慣)比喻靠外界施加壓力才肯交代問題。
【第14句】:【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出現(xiàn)罕見的事情。蔣子龍《赤橙黃 綠青藍紫》:“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沒有各式各樣的新奇事, 還算是一個紛紜復雜的世界嗎?”
【第15句】:溪水遇到擋路石——繞道而行
【第16句】:【菜里蟲兒菜里死】(諺)指貪食蔬菜的蟲兒,最終都死在蔬菜里。比喻在什么地方做壞事,就會在什么地方受到懲罰。
【第17句】:【水潑不進,針插不進】封鎖嚴密。張賢亮《河的子孫》:“老 實說,魏家橋大隊是他水潑不進,針插不透的獨立王國。” 私憑文書官憑印公私往來交涉需有憑證。李英儒《野 火春風斗古城》:“冰天雪地,爬溝過界,我舍生忘死地趕到 這兒,還會有差錯兒!罷呀!私憑文書官憑印,你往外瞧著 點,我掏給你點東西看。”
【第18句】:我整整玩了一天,到了晚上才開始寫作業(yè)。媽媽說我是“白天搖盅喝茶,黑夜張燈剝麻”。(山東·萊蕪)
【第19句】:過年了,二叔置辦了許多年貨,說要跟別人家比一比。奶奶勸他:“寧跟別人比種田,不和他人賽過年。節(jié)約如同聚寶盆,勤儉才是搖錢樹啊!”(陜西·永壽)
【第20句】:【刀子嘴,豆腐心】釋義:比喻嘴硬心軟。例每:村里人都知道,別看秀英姑娘說話厲害,心里卻善良,都說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第21句】:大口碗配個小蓋子——合不攏;合不到一塊
【第22句】:擺上相上士,不怕馬來將。
【第23句】:【上門不見土地】(慣)土地:土地爺,迷信指掌管一個小地區(qū)的神。 指有事找人,對方卻不在。
【第24句】:【畫鬼容易畫人難】原指作畫,泛指藝術(shù)作品要真實反映 情況不容易。或說:畫鬼魅易,畫狗馬難。清代《閑情偶 寄》:“昔人云:畫鬼魅易,畫狗馬難。以鬼魅無形,畫之不 似,難于稽考。狗馬為人所習見,一筆稍乖,是人得以指 摘。”
【第25句】:【不信好人言,吃虧在眼前】(諺)好人:指正直、無私且有遠見的人。 指不接受好心人的忠告,必定會遭逢倒霉的事。
【第26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辦法,或各自施展本領(lǐng),互相競賽。它是個家喻戶曉的美麗傳說故事,它是怎么來的呢?有關(guān)“八仙”的傳說很早,早在晉代就產(chǎn)生了八仙群體,可惜已無據(jù)可考。要沒有這些傳說,也不會有杜甫的《飲中八仙》,稱李白、賀知章等八位詩人是酒仙。也就不會有西蜀道士張素卿所畫的“八仙圖”,圖中八仙是董仲舒等人。他們都是鮮活的凡人,與八仙毫不搭界。不過,這也證明“八仙”的傳說早就存在。經(jīng)過中唐、五代、兩宋至元朝,仙班的成員逐漸清晰,到明代嘉靖年間才算固定下來。現(xiàn)在的“八仙”,源出明代吳元泰寫的神話小說《東游記》(又名《上洞八仙傳》),他們的姓名和神通本領(lǐng)如下:鐵拐李,腿跛挾拐能借尸還魂;漢鐘離,能點金濟眾,飛劍斬虎,本領(lǐng)全面;藍采和,居無定所,到處旅游,有些散漫習氣;張果老,倒騎驢,可以萬變,高深莫測;呂洞賓,文武兼?zhèn)洌教廃c化,組織能力強;韓湘子,不避艱危,樂于助人;曹國舅,瀟灑風流,人物俊俏,不擺架子,很受女士們青睞;何仙姑,堅持獨身,行走如飛,是個性格比較孤僻的女子。他們無門戶之見,也不嫉賢妒能,在參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后,于歸途當中來到東海,借著酒力,各顯神通,漂洋過海,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傳奇故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認為,八仙的故事是由口頭民間傳說逐漸結(jié)集起來的。換句話說,它是人民群眾的集體創(chuàng)作。八仙過海的故事雖是虛構(gòu),但也不是一點原型也沒有。據(jù)資料介紹,它來源于宋初建隆年間的真實故事。當時東海中的沙門島(今山東長島縣廟島群島)是重要人犯流放地,自建隆三年(962年)開始,這里只關(guān)押犯罪軍人。后來島上的人犯越來越多,但朝廷只發(fā)給三百人的口糧,人多糧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使看守頭目李慶很傷腦筋,無奈之下把多余的犯人扔進大海淹死,先后有七百多人葬身魚腹。這天,有幾十名犯人聞知會遭毒手,他們每人抱了根木頭,乘夜往三十里外的蓬萊山游去。殊料途中遇風,只有八人僥幸游到蓬萊城北的丹崖山下,便在一個山洞中隱藏下來。不久,這八個人被當?shù)貪O民發(fā)現(xiàn),他們害怕暴露真實身份,隨口編了來自遠洋的假話,漁民們驚異其為神人。此事傳開,有人加以附會,編成了神話故事,于是,“八仙過海”之說不脛而走,一些漁民甚至為其祭祀。后來廟島群島顯應官建有“八仙過海”的雕塑群像。想當年泅渡大海的八位好漢,變成了神通廣大的“八仙”。
【第27句】:老鼠戴籠頭——強充大牲口
【第28句】:【太歲頭上動土】太歲,即木星。古代術(shù)數(shù)家認為太歲所 在是兇方,不宜動土建筑。此語表示觸犯忌諱,膽大妄為, 或敢作敢為。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天大的膽子,到太 歲頭上動土?”
【第29句】:低頭見雞,抬頭見雁——順眼
【第30句】:鄰家的大伯辦了個養(yǎng)雞場,雞蛋卻舍不得吃一個。村里人議論說:“竹匠用的漏底筐,木匠睡的缺腿床;賣鞋老婆赤腳走,賣鹽老漢喝淡湯。”(河南·鎮(zhèn)平)
【第31句】:好菜全憑炒,好畫全憑裱。
【第32句】:【熱臉貼冷屁股】(慣)比喻向人獻殷勤,卻受到冷遇。 也作熱臉碰個冷屁股。 熱臉挨了個冷巴掌。 熱氣呵冷臉。
【第33句】:【井底蛤蟆,沒見甚么天日】釋義:比喻沒見過世面。例句:所以連青州府城門也沒得出來趕一步,真是“井底蛤蟆,沒見甚么天日”。
【第34句】:玩具店里的娃娃——有口無心
【第35句】:【直巷趕狗,回頭一口】(諺)直巷:沒出路的死巷。將狗趕到死胡同,狗無處逃,只得咬人奪路。比喻壞人沒了出路,就會死命頑抗。
【第36句】:火車出山洞——豁然亮堂
【第37句】:【 官鹽不當私鹽賣】我國的鹽產(chǎn)一向采取官賣或收稅的制 度,不經(jīng)官府監(jiān)督發(fā)售或沒交稅的鹽,便是私鹽,算違法。 謂光明正大的事情,無須采取不正當?shù)氖侄巍!缎≌f月報》 (1980,9):“老話說了,官鹽不當私鹽賣,這茶館可是官家的 買賣,由不得咱們呀。”
【第38句】:【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釋義:比喻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例句:“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們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尚或‘樂極生悲’,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詩書舊族了?”
【第39句】:【大暑在七,大寒在一】釋義:最熱天在七月,最冷天在正月。例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補更小事,何乃成災?原其所以,正月之時,天甫凄栗,里語:“大暑在七,大寒在一。”一謂正月也。
【第40句】:吃著黃連唱著歌——以苦為樂
【第41句】:叔叔干活時,哪活輕搶著干哪活。爸爸沖著他說:“看來,你就是下油鍋也得看看那個地方冒泡不冒泡啊!”(湖北·京山)
【第42句】:玻璃上跑車——沒轍
【第43句】:大刀斬小雞——小題大做
【第44句】:哥哥在修柴油機,嫂子在一旁給他當助手。我見嫂子滿手的油污,說她快變成油匠啦。嫂子笑著說:“那有啥辦法呢?嫁給做官的當娘子,嫁給殺豬的翻腸子。”(河南·淮陽)
【第45句】:【桑木扁擔,寧折不彎】借指堅強。成語:寧死不屈。劉紹 棠《兩草一心》:“石在卻桑木扁擔寧折不彎,不低頭,不認 罪,不求饒。”
【第46句】:【 快刀打豆腐,兩面光】指兩面討好,或使雙方滿意。或說: 刀切豆腐兩面光。清代《活地獄》:“黃大老爺這樣一做,算 是快刀切豆腐,兩面光,上司也敷衍了,同寅也瞞過了。”
【第47句】:小松近來總是悶悶不樂的,他媽媽說:“他呀,好像別人借他的好大麥,還了他老鼠屎似的。”(四川·達縣)
【第48句】:【壓不住定盤星】(慣)定盤星:秤桿上的第一顆星,為秤錘和秤盤成平衡狀態(tài)時的懸點。比喻鎮(zhèn)不住人。
【第49句】:鴨子吃鱔魚——吞吞吐吐
【第50句】:閻王給小鬼拜年——弄顛倒了;顛倒著做
【第51句】:【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諺)不經(jīng)受徹骨般的嚴寒,就不會有梅花開放的撲鼻清香。比喻人只有經(jīng)受艱難困苦的磨煉,才能取得出類拔萃的功績。 也作“若無三冬霜雪侵,難有梅花放清香”。
【第52句】:【對事不對人】針對事情講道理,不是看人行事。臺灣林 海音《春風》:“他們這場辯論,對事不對人,這句話只是脫口 而出罷了。”
【第53句】:在捐資建校大會上,爺爺一下子就捐了一千元,媽媽有些不高興。回到家,爺爺說:“再窮不能窮學校,再苦不能苦孩子。為了孩子們的未來,咱得看遠點兒。”(河南·鄢陵)
【第54句】:【掛著臘肉吃白飯】有東西不能利用,或省著不用。《川行 隨想》:“對于剛剛結(jié)束的這一段歷史,川東農(nóng)民用一句話概 括性地評價,說掛著臘肉吃寡飯(無菜的飯)。”
【第55句】:【水過地皮濕】(慣)1形容事情只是走個形式和過場,不能根本解決問題。2指從所經(jīng)手的事情中撈到了好處。 也作“雨過地皮濕”。
【第56句】:【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釋義:不經(jīng)歷一番艱苦,就不能獲得美滿幸福。例句:正叫做: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禮別了小峰,到京會試,中了第二名會魁。
【第57句】:閻王爺拉風箱——扇陰風
【第58句】:【 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戰(zhàn)爭中不論勝負,雙方均有損失。 明代《西游記》:“勝負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殺人一萬,自損 三千。何須煩惱?”
【第59句】:【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諺)無娘子:沒有娘的孩子。 賠禮人:賠情道歉的人。指對不幸者要同情,對認錯者要寬恕,不可粗暴對待。
【第60句】:扳手緊螺帽——絲絲入口(扣)
【第61句】:仰頭睡覺——想到天上去了
【第62句】:【有智婦人,勝如男子】(諺)有智慧的婦女,往往比男子還能干。指不可輕視婦女。
【第63句】:【有棗一竿子,沒棗一竿子】不明情況,采取試探行動。或 不管有無,先采取行動。或說:有棗沒棗三竿子/有棗沒棗, 先打一竿子。類似的:有魚沒魚,先撒一網(wǎng)。浩然《艷陽 天》:“他在會上來個典型發(fā)言,說那塊棉花地是他們互助組 種的,除了棉花豐收,又把如何辦互助組,搞牲口繁殖,有棗 一竿子,沒棗一竿子,稀里嘩啦,說個流油光。”
【第64句】:【新鞋不踩臭狗屎】見“好鞋不踏臭糞”。
【第65句】:我爸爸媽媽平時總是忙忙碌碌,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我問他們:“你們總是忙,為的什么呀?”媽媽說:“不忙能行嗎?身閑口自在,餓成皮布袋!”(河南·舞鋼)
【第66句】:【蒺藜子拌草——不是好料】(歇)蒺藜子:蒺藜的果實,有毒,皮上有尖刺,俗稱蒺藜狗子。料:本指飼料,轉(zhuǎn)指材料。指人不是好東西。常含責罵意。
【第67句】:【打落牙齒向肚中咽】(慣)比喻受了委屈仍然堅強,不表現(xiàn)出痛苦和怯懦的情狀。也比喻吃了虧不聲張,忍氣吞聲。 也作打落牙齒和血吞。 牙齒打掉朝肚里悶。
【第68句】:【大不正則小不敬】(諺)長輩行為不端正,小輩就不會敬重他。指小輩的不敬,是由于長輩的不自重。
【第69句】:【入圈套】見“落在圈套里”。
【第70句】:【一棵蔓上兩個瓜】釋義:比喻兩人關(guān)系密切、利害相同。例句:好孩子,你弟兄倆是一棵蔓上兩個瓜,怎么好打架啊!你們兩個的爹都是叫財主、官府害死的,亭子媽無法尋了短。
【第71句】:【滄海不能實漏卮】(諺)滄海:大海。實:裝滿。漏卮(zhi):破漏的酒器。指大海里的水再多,也裝不滿一只破漏的小酒器。比喻積存的財物再多,也經(jīng)不起無休止的揮霍浪費。 也作大海不禁漏卮。不禁:經(jīng)受不住。 江河不滿漏卮。江河:長江大河。不滿:裝不滿。
【第72句】:【干一行,怨一行】(諺)行(hang):行業(yè)。干哪一行營生,時間長了,往往也會對這一行產(chǎn)生厭煩情緒。指干哪一行,怨哪一行,是人之常情。 也作干一行,傷一行。 干啥的,煩惡啥。
【第73句】:【情人節(jié)】“情人節(jié)”本是洋節(jié),現(xiàn)在中國人也開始過起了情人節(jié),每到2月14日,花店的玫瑰花脫銷,情人商品走俏,土產(chǎn)的“情人節(jié)”“七月七”卻反遭冷遇。公元270年,英國一個名叫瓦泰因的青年基督教徒,因反抗羅馬統(tǒng)治者的專制而遭到逮捕。在獄中,他與監(jiān)獄長的女兒產(chǎn)生了戀情。隨著刑期的臨近,和自己心愛的姑娘訣別的日子也迫近了,在2月14日臨刑之前,他給自己的心上人寫了一封情書,述說了自己的情懷,之后便昂首走上了刑場。從此,基督教徒們?yōu)榱思o念這位為了自由而獻身的年輕人,就把2月14日這一天定為情人節(jié)。
【第74句】:【偏憐之子不保業(yè),難得之婦不主家】(諺)偏憐:偏寵愛憐。慣寵的子弟守不住家業(yè),高攀來的媳婦不會主持家事。指一味寵愛偏袒之下出不了實干的人才。
【第75句】:二姐收拾好行裝要去南方打工,大姐送她到車站,買好車票準備上車時,二姐猶豫了。大姐勸她說:“開弓沒有回頭箭,去就去吧,別這么難舍難分啦!”(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76句】:【一跤跌入青云里】(慣)青云:高空的云,比喻高的地位。指交了好運。
【第77句】:【老房子著火——燒起來沒有救】(歇)比喻老年人感情沖動起來難以控制。
【第78句】:十二月里落大雪——白天白地
【第79句】:【 語波未平,一波又起】問題沒有解決,又發(fā)生了事情。茅 盾《子夜》:“他迎上來慌忙問道:什么事?一波未平,一波又 起么?”
【第80句】:【客去主人安】(諺)指赴宴的賓客及時離去,主人家才得安歇。
【第81句】:【下雨不打傘——淋著】(歇)1淋:諧“輪”。指按次序輪到了。 2淋:諧“臨”。指事情落到身上。
【第82句】:【佳人有意郎君俏,紅粉無情子弟村】(諺)佳人、紅粉:均指俏美的女子。村:粗野,俗氣。女人看中某個男子,就覺得他俊氣;女人看不上某個男子,就覺得他粗野。指男子在女人眼中的美丑,就看對不對胃口。
【第83句】:【一山不藏二虎】釋義:比喻兩個互不相讓的強人不能在一起共事。例句:“只有一樁,他跟展公有點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這是他太狂妄。如果展公伏得住他,這人也有用處。”
【第84句】:【 一個爛桃壞一筐】個別連累整體。陳登科《風雷》:“一個 爛桃壞一筐。凡是自己不找門路,光要救濟的,光想貸款 的,一個不貸,也不發(fā)救濟糧。”
【第85句】:前一段時間,我們這兒老是陰雨不斷,姥姥說:“老天爺把下雨當生意做了。”(河南·禹州)
【第86句】:【談天】“談天”一詞,也作聊天,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小到家事,大到國事,無所不聊。那么,“談天”一詞源出哪里呢?最早見于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孟荀列傳》:“鄒衍之述,迂大而宏辯……故齊人頌日:‘談天衍’。”戰(zhàn)國末期,齊國的哲學家、陰陽學家鄒衍曾經(jīng)游歷許多諸侯國,針對各國的現(xiàn)狀,他常常發(fā)表大膽的言論,并寫了不少文章。但他的文章具有主論很高且不通常理的特點,其研究方法是從小事物一直推衍到漫無邊際。人們聽了都忍不住拍手叫絕,但真正要推行他的理論卻是感到非常困難。后來齊國的人都稱鄒衍為“談天衍”。《史記》集解引劉向《別錄》說:“鄒衍之所言……盡言天事,故日‘談天’。”這就明確指出“談天”的初義和出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就把隨便的閑談稱作“談天”或“聊天”了。
【第87句】:兩條腿穿到一個褲筒里——蹬打不開
【第88句】:【翻身離虎穴,失足入龍?zhí)丁浚☉T)比喻剛離開一個危險的地方,又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第89句】:【臨死打哈欠——白張嘴】(歇)張嘴:本指張開嘴巴,轉(zhuǎn)指說話。 指白說,說了不起作用。
【第90句】:【—天三刮絡(luò)腮胡,它不叫我露臉,我不讓它露頭】露臉、露 頭,雙關(guān)語,又指出頭,情況好轉(zhuǎn)。謂采取報復行動。電視 劇《杏花村》:“怎么辦?你沒看我在刮絡(luò)腮胡子嗎?他不叫 我露臉,我不讓他露頭,走著瞧!”
【第91句】:【老不舍心,少不舍力】(諺)心:思慮。力:體力,力氣。老年人往往喜歡多操心,年輕人往往肯多出力。 也作老不歇心,少不歇力。 少不舍力,老不舍心。
【第92句】:【兒時練功易,老來學藝難】(諺)小時練功容易,老來學藝就很困難。指練功學藝要在年少時抓緊,年老就難以學練。
【第93句】:炸藥的捻子——點就著
【第94句】:我第一次用糖兌水做冰磚,先放進冰箱,沒過一會兒,就要拿出看看凍沒凍。奶奶說:“不到時候。你可真是猴洗孩子不等毛干。”(黑龍江·哈爾濱)
【第95句】:陽傘雖破骨子在——硬挺
【第96句】:絲綢包狗屎——臭氣在外
【第97句】:星期六晚上,我們?nèi)以诳措娨暋?點鐘的時候,媽媽讓我上床睡覺。我故意閉著眼睛,身體斜靠在沙發(fā)上,裝作睡著的樣子。媽媽說:“小華,你把這串香蕉吃完吧!”姐姐湊趣地說:“好吧!”我一下子從沙發(fā)上跳起來,一看,根本沒有香蕉。媽媽說:“我早知道你是水仙不開花——裝蒜呢!”(河南·滑縣)
【第98句】:【拿錢往水里打漂漂】(慣)比喻白糟蹋錢。
【第99句】:【實話好說,謊話難編】(諺)指實話實說,自然流利,毫不費力,而編造謊話,生拉硬扯,往往難以自圓其說。 也作“真話好說,謊話難編”。
上一篇:熟語與俗語-俗語諺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