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相差太大。類似的:從天上差到地 下。成語:霄壤之別。梅娘《夜合花開》:“她覺得姐姐是離 得她太遠了,遠得像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一樣。”
【第2句】:我跟媽媽犟嘴,媽媽有點生氣,要打我,我趕快跑到外面。媽媽說:“罐兒里的雞蛋——都給你攢著呢!”(江西·興國)
【第3句】:爸爸讓哥哥去噴農藥,哥哥說:“我不會。”爸爸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能當師傅了。”(河南·內鄉)
【第4句】: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第5句】:【鉆到錢眼里】封建時代用銅錢,中間有孔。指對金錢斤 斤計較。汪幸福《浪跡臺灣島》:“他后來找的老婆與他一 樣,鉆到錢眼里去了。”
【第6句】:六月間狗吐舌——熱出來的
【第7句】:【快馬一鞭,快人一言】釋義:痛快人說話痛快,干脆。例句:武當說:“快馬—鞭,快人一言,說干就干,說走就走.今天動身!”
【第8句】:【出岔子】(慣)指出了差錯或事故。
【第9句】:【燈不撥不亮,話不說不明】(諺:話不說清楚,聽話的人心里就不明白;這和油燈必須撥動燈芯才能燃亮是一個理。指講話必須把道理講清講透。 也作燈不挑不明,鼓不打不響。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辯:辯論。
【第10句】:【福無雙至日,禍有并來時】(諺)走紅運的事不會同時到來,遭厄運的事卻往往是接二連三。多指人往往會連續發生不幸的事。 也作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禍不單行,福無雙至。
【第11句】:【百無一有,百巧百窮】(諺)百無一有:技藝上樣樣都想學得的人,結果是一樣也學不到手。百巧百窮:各種技藝都會,但不能精通一門,總不免受窮。指掌握技藝貴在專精,不可貪求全面。
【第12句】:安眠藥吃過量——不覺醒
【第13句】:俺村里有個老漢,很瞧不起年輕人,認為他們毛手毛腳,成.不了大事,說什么“小長蟲(蛇)要是能下來雨,還要龍王爺干啥?”(河南·西平)
【第14句】:【漏風信】見“露風聲”。
【第15句】:【呂端大事不糊涂】呂端為北宋大臣。宋太宗要任命呂端 為宰相,有人說他“為人糊涂”,宋太宗說他“小事糊涂,大事 不糊涂”。借指能夠分清大是大非,不計較小事。魯迅《華 蓋集續編》:“呂端大事不糊涂,猶言小事不妨糊涂點,這自 然很足以顯示我們中國人的雅量,然而我的胃病卻因此延 長了。”
【第16句】:【一問三不知】開頭、過程、結局均不知道。一無所知,或 不愿意回答。老舍《駱駝祥子》:“自己頂好學拉磨的驢,一 問三不知,只會拉著磨走。”
【第17句】:我學習總是心猿意馬,精力不集中。爸爸說:“心專才能繡得花,心靜才能織得麻;人深水者得珍珠,涉淺灘者撈魚蝦。你呀,今后可得用心點。”(廣西·都安)
【第18句】:腦殼上安風扇——出風頭
【第19句】:【來者不懼,懼者不來】(諺)敢于前來的,就無所畏懼;膽怯害怕的,自然就不敢來。指凡是敢于前來應戰或挑起事端的,就沒有膽小怕事的。 也作“來者不怕,怕者不來。”
【第20句】:冷水泡牛皮——越泡越韌
【第21句】:【人過三十不學藝】人應在年輕時學習,三十歲以后不容 易專心。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人過三十不學藝,老了, 手腳也不靈便了,叫人家年輕人們鬧吧。”
【第22句】:吊在房檐下的大蔥——葉黃皮干心不死
【第23句】:【 只管耕耘,不問收獲】只是努力工作,無過高要求。中杰 英《在地震的廢墟上》:“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無論什么樣的 災難降臨也不罷手,像一個苦行僧那樣虔誠。”
【第24句】:【快刀斬亂麻】(慣)比喻用干脆利索的辦法解決復雜難辦的事情。 也作快刀斷亂麻。 快刀砍亂麻。
【第25句】:洪水沖了老鼠洞——窩子全完
【第26句】:【—花引來萬花開】發生了好的影響。成語:發揚光大。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光有英雄事跡而沒有哺育英 雄的經驗,好比收獲了莊稼而沒有留下種子,既不能一花引 來萬花開,更不能體現園丁的辛勤。”
【第27句】:【廟里豬頭——有主】(歇)指女子已經有了婆家。也指東西已經有了主人。
【第28句】:【瞎指揮】(慣)指不顧實際情況地發號施令。
【第29句】:【仁不統兵,義不聚財】見“慈不掌兵,義不主財”。
【第30句】:【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諺)熊:窩囊,無能。當兵的無能,只是一個人,影響不大;將領無能,就會影響全軍的戰斗力。指軍隊戰斗力的強弱,將領的指揮是關鍵。也泛指凡是領頭人無能,事業就非破敗不可。
【第31句】:【 嚴霜單打獨根草,大水盡淹獨木橋】力量孤單,處境不好, 又遭遇不幸。明代《初刻拍案驚奇》:“劉家夫妻兩口,染了 疫癥,一臥不起,正是:濃霜偏打無根草,禍來直奔福輕人。”
【第32句】:【望山走倒馬】(諺)望見山就加鞭,把馬趕死也還不到山的跟前。 指山看起來近,實際距離很遠。也泛指要到達目的地,還要作走較長路程的準備。 也作望山跑死馬。 望城跑死馬。
【第33句】:【不知天高地厚】(慣)語本《韓詩外傳》卷八“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 1形容人狂妄無知,盲目自大。 2比喻人不諳世事,沒有處世經驗。 也作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不曉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第34句】:【吃迷魂湯】(慣)迷魂湯:迷信指地府中使靈魂迷失本性的湯藥,比喻迷惑人的話語或行為。1比喻被假象或甜言蜜語所迷惑,頭腦不清醒。2泛指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吃迷魂藥。 吃迷藥。
【第35句】:【手里捧著個刺猬】事情棘手,難于處理。周立波《暴風驟 雨》:“我看他姓蕭的算是手里捧著個刺猬,撂也撂不下,扔 也扔不掉。他斗我,看他能斗下,這不是斗了三茬了?”
【第36句】:【買不來有錢在,賣不了有貨在】(諺)買不來東西,錢還在;賣不出東西,貨還在。指買賣成交與否,全無所謂。泛指事情的成功不成功全沒關系,不必憂心。
【第37句】:【胡子老兒吹燈——把人燎了】(歇)胡子老兒:長有長胡須的老人。燎:(毛發)挨近了火被燒焦,諧“了”,本指完畢、結束,轉指人死亡。指人死了。
【第38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眾人都有相同的認識。老舍《四世 同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不能怪你!你有個好心 腸!”
【第39句】:【拜錯了廟門】(慣)比喻求錯了人。
【第40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第41句】:【 樹葉掉下來怕砸破腦袋】形容膽小怕事,或把事情看得太 嚴重。類似的:聽見樹葉響,就低頭轉彎/黃葉飛來怕打頭。 王朔《編輯部的故事》:“還單純。本來膽就小,樹葉掉下了 怕砸頭。”
【第42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指兩件事分開敘述。清代《紅樓 夢》‘“老祖宗一張口難說兩家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第43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諺)成人:成就有用的人材。自在:舒適安逸。指人要想成材,就不可貪圖安逸享樂;貪圖安逸享樂,就不能成材。 也作成人的不自由。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第44句】:【超市】“超市”在我國起步比較晚,不過,超市的優越性很快顯現,大大方便了顧客,人們現在已經離不開超市了。 “超市”是“超級市場”的簡稱,它指大型的商品銷售市場。這個概念最先產生于西方國家,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超級市場于1930年8月在美國的紐約誕生。超市經營的商品主要是食品以及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用品,外面有停車場,免費為遠來的顧客提供方便。超市門口有推車和提籃,供顧客選購商品使用。超市的特點是貨物齊全,購物方便,出門集中收款,因此深受顧客歡迎。在我國,不僅引進了大超市的經營模式,獨具創意又開辦了許多小超市,使“超市”概念擴展,凡進店自由選購的都自稱超市。
【第45句】:【沒玻璃的眼鏡框子,再也蓋不住爛眼邊兒了】釋義:比喻真相掩蓋不住了。例句:往回想也罷,往遠看也罷,越想越清楚,越看越透亮;沒玻璃的眼鏡框子,再也蓋不住爛眼邊兒了!
【第46句】:【痢痢頭上拍蒼蠅——來一個著一個】(歇)著:打中。指來一個就勾搭或籠絡住一個。也指來者不拒,統統接納。
【第47句】:【拿著皮肉往外人身上貼】(慣)比喻把好處白白送給外人。
【第48句】:【會捉老鼠的貓不叫】(諺)善于捕捉老鼠的貓不聲張。比喻精于辦事的人,只求實際效果而絕不張揚。
【第49句】:我從鍋臺邊走過,不小心把一個碗碰到地上打碎了。媽媽說:“你怎么走路還帶翅啊?”(山東·即墨)
【第50句】:【 人窮志不窮】不怕貧窮.要有志氣。《燕山夜話》:“他們 堅定不移地表現了崇高的氣節,真是像俗諺說的,‘人窮志 不窮’,不能不叫人肅然起敬。”
【第51句】:媽媽炒了一盤兔肉,我邊嘗邊問媽媽:“怎么這樣香啊?”媽媽說:“常言說得好,‘天上飛禽——鴿子鵪鶉;地上走獸——兔子狗肉’。”(河南·鄧縣)
【第52句】:小弟一轉眼十個多月了。奶奶笑著對媽媽說:“有苗不愁長,沒苗就甭想。不知不覺這孫子可快一歲了。”(河南·鄢陵)
【第53句】:【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釋義:比喻母親疼愛兒女。例句:正像俗話說的: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少有少疼,多有多疼;就算最不待見的那個也十指連心!
【第54句】:人多辦法多,螞蟻能把泰山拖。
【第55句】:【少吃咸魚少口干】(諺)少去吃咸魚,就少了口的干渴。比喻人少管閑事,就不會惹出許多麻煩來。
【第56句】:【燈草欄桿——靠不住】(歇)本指燈草做的欄桿不能倚靠,轉指人不可靠,不能信賴。
【第57句】:一天晚上,我在興致勃勃地看電視節目,媽媽卻催我上床睡覺,她說:“睡得早,起得早,聰明健康身體好。”(河南·許昌)
【第58句】:【太上老君叫蛇咬——法盡了】(歇)太上老君:也叫老君爺,道教對始祖老子的尊稱,傳說他神通廣大,法術無邊。法:本指法術、法力,轉指辦法。指辦法用盡了。 也作“老君爺叫蛇咬——法盡了”。
【第59句】:【和尚在缽盂在】(慣)缽盂(b。 yu):和尚化緣用的器具。形容密不可分。
【第60句】:【砸飯碗】(慣)比喻失業,沒有了經濟來源。
【第61句】:【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諺)酒是白色的,喝多了卻使人面紅;金子是黃色的,卻能誘發世人貪取的黑心。指對金錢的貪婪能使人喪失天良。 也作“吃酒紅人面,財帛動人心”。
【第62句】:【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諺)指當官就必須為老百姓辦事,不然就枉吃國家俸祿,還不如回家做點小買賣。
【第63句】:【水淺魚不住】(諺)水太淺的地方,魚無法生存。比喻條件太差的環境留不住人才。 也作水淺難養魚。 水淺養不住大魚。
【第64句】:【 鼉鷥不吃鷺鷥肉】比喻同類不相傷。明代《西游記》:“悟 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來就出去,顯得沒了方情。常言 道:鷺鷥不吃鷺鷥肉。他師既是不在,攪亂他做什?”
【第65句】:這天,媽媽買來很多蝦,我高興地跳起來。奶奶說:“不要忙著高興,‘蝦荒蟹足’。”(注:蝦多兆荒年,蟹多預豐收。)(江蘇·江都)
【第66句】:那年,李兵家遭了火災,我爸主動給他們送去了四袋麥子。今年我家遭了賊,糧食全被偷走了,這時李兵的爸爸忙給我們送來八袋麥子。媽媽說:“不行春風,難得秋雨啊!”(河南·虞城)
【第67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釋義:鴻儒:學問淵博的人。白丁:普通百姓。形容交往的都是上層人物。例句:九媽道:“我家美兒,往來都是王孫公子,富室豪家,真個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第68句】:【 頭上生瘡,腳下流膿】形容人壞透了。劉云若《小揚州 志》:“你不用打趣我,像你這頭頂生瘡,腳下流膿,壞透了的 東西,我們的事你還不明白?”
【第69句】:【嫩竹子做扁擔——挑不了重擔】(歇)指缺乏鍛煉的年輕人,擔當不起重任。
【第70句】:【唐胖子掉在醋缸里——撅酸了】(歇)唐胖子:泛指游手好閑之徒。 撅酸:吃醋。指在男女關系上產生嫉妒心。
【第71句】:【豬八戒撞上羅剎女——甘拜下風】(歇)羅剎女:《西游記》中人物,即鐵扇公主,牛魔王的妻子。 《西游記》中描寫,唐僧取經途中受阻火焰山,向羅剎女借芭蕉扇滅火,羅剎女不借,打斗時,豬八戒不敵羅剎女。指心甘情愿地承認不如別人。
【第72句】:爸爸問我你的數學怎么沒考及格,我說考試那天有點頭暈。媽媽說:“別睡不著怪床歪,以后學習認真點。”(江蘇·鹽城)
【第73句】:看著弟弟的作文本,叔叔笑著說:“作文寫得倒不錯,但怎么像是石灰漿寫文章,盡是‘白字’啊!”(云南·昆明)
【第74句】:考試不用筆——口述
【第75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釋義:表:說。敘述故事時,放下一頭,講另一頭。“兩”又作“干”。例句:老祖宗“一張口難說兩家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第76句】:【老實的終須在】(諺)為人老實厚道,最終會有個好結局。指人要老實,才能長久。 也作“老實常常在,奸狡是禍害”。 奸狡:為人奸詐狡猾。
【第77句】:【打小九九】(慣)小九九:乘法口訣。比喻在心里盤算。
【第78句】:【羨人吃飯,不如趕緊淘米】(諺)羨:羨慕,眼熱。指想望不如立刻動手實干。
【第79句】:【先生迷了路——在家也是閑】(歇)先生:民間對瞎子的戲稱。瞎子迷了路閑轉悠,坐在家里也是閑坐著,反正是一樣閑著不做事。比喻事情不值得花費心思去想去做。
【第80句】:【雞屁股拴線——扯蛋】(歇)扯:本指拉,轉指漫無邊際地閑談。 蛋:諧“淡”。指沒有根據地瞎說,或漫無邊際地閑聊。
【第81句】:斜門縫里看人——怎么看,怎么歪
【第82句】:【丟去東洋大海】(慣)東西扔到大海里,消失得無影無蹤。比喻東西白扔了,再也回不來。也比喻徹底忘掉。 也作丟到東洋大海。 拋在東洋大海里。
【第83句】:【四兩換半斤】(慣)指占了點兒小便宜。
【第84句】:【老勿入川,少勿入廣】(諺)川:四川。廣:廣東。舊指老年人不可進四川,四川山多路崎嶇;青年人不可進廣東,廣東有麻風女,青年男子容易被勾引染病。
【第85句】:去年種麥子的時候,我們這里遇上了大旱。村里人都忙著挑水抗旱,可有幾家卻不見動靜。偏巧,兩天之后下起傾盆大雨,結果澆過的田太濕無法播種,而沒澆過的田墑情正好,反倒先種上了麥子。奶奶說:“這就應了一句話,‘適一早,適一晚;適一勤,適一懶’。”(河南·郟縣)
【第86句】:懶牛耕田——不打不走
【第87句】:寧犯天公怒,莫惹眾人惱。
【第88句】:【說漏了嘴】(慣)指無意中把隱瞞的事實透露出來。
【第89句】:【敬酒不吃吃罰酒】敬酒可以謝絕,罰酒必須吃。引申為: 不識抬舉,客氣不行,只能強迫執行。香港唐人《金陵春 夢》:“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你們別理她,我也不管,看她把 我怎么辦!”
【第90句】:【 以人血染紅頂子】頂子,清朝官員帽子的裝飾品,表示官 階,即所謂頂戴花翎。此語意為:靠殺害別人升官進爵。魯 迅《墳》:“民國元年以前稍不同,先說是康黨,后說是革黨, 甚至于到官里去告密,一面固然在保全自己的尊榮,但也未 始沒有那時所謂‘以人血染紅頂子’之意。”
【第91句】:【 功勞記在自己賬上】功勞全歸自己。夸大自己的作用,抹 煞別人的成績。類似的:功勞歸自己,錯誤推旁人。張濤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個人是渺小 的,不管作出多么大的成績,都不要把功勞記在自己賬上。”
【第92句】:吹喇叭打鼓——各有各的調門
【第93句】:【行動有三分財氣】(諺)指只要肯勞作,或多或少總會有幾分報酬。
【第94句】:【家資多大禍多大】(諺)家業資財的規模有多大,承擔的風險就有多大。指積財和招禍往往是并行的,戒人引起警惕。
【第95句】:【嚼舌頭】(慣)指傳閑話,撥弄是非。也指閑聊或互相逗著玩。 也作嚼舌根。 嚼舌頭根。
【第96句】:【花開能有幾日紅】釋義:感嘆青春短暫。例句:舒海力哈哈一笑,轉了話題道:“花開能有幾日紅?你的庫瑪丹多大了?”
【第97句】:【換湯不換藥】(慣)比喻只改變外表或形式,內容或實質卻不變。
【第98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
【第99句】:豪豬拱洞——吃里扒(爬)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