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險道神撞著壽星老兒——你也休說我的長,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險道神:迷信稱出殯時的開路神,身材細長。壽星老兒:民間傳說中長壽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點,不要互相嫌棄。
【第2句】:小偷拍照——賊相
【第3句】:【打窩里炮】(慣)比喻內訌,自己人發生沖突和爭斗。
【第4句】:一大早,張嬸就來還昨天借的十個雞蛋,奶奶不肯要。她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我一看,怎么是十一個雞蛋,張嬸又笑笑說:“借一驢,還一馬,再借不設卡。”(河南·新野)
【第5句】:【瞎炸煙】(慣)指本來不懂還亂說亂嚷。 也作瞎咋呼。 瞎咋唬。
【第6句】:屬竹子的——心里空虛
【第7句】:蝴蝶落在鮮花上——戀戀不舍
【第8句】:我愛說話,爸爸媽媽不喜歡我話多。爸爸說:“你知道人為什么長兩只耳朵、兩只眼睛、兩只手,而只有一張嘴?”我回答不上來。后來,在爸爸媽媽啟發下,我明白了:要多聽,多看,多干,少說話。(甘肅·華亭)
【第9句】:【木匠要巧,郎中要老】(諺)郎中:醫生。指木匠的手藝越巧,越能制作出精美的成品;醫生的年齡越大,臨床的經驗越多,治病越有把握。
【第10句】:身子是干活的本錢。
【第11句】:【腳不點地】(慣)形容走得飛快或不停地走。 也作腳不沾地。 腳不停趾。
【第12句】:錯走一顆子,輸了一盤棋。
【第13句】:【媳婦進房,媒人靠墻】(諺)新媳婦娶進門入了洞房,媒人就靠墻一邊站,沒用了。指娶親后容易把媒人忘記掉。 也作“媳婦進門,媒人出門”。
【第14句】:【上了山尖想上天】(慣)形容十分貪心,得寸進尺。
【第15句】:【物有不同物,人有不同人】(諺)物和物不一樣,人和人也不會相同。指人與人總有差別,不能強求一律。
【第16句】:【天打五雷轟】(慣)五雷:金雷指刀砍死,木雷指棍打死,水雷指水淹死,火雷指火燒死,土雷指墻倒壓死。舊指上天用劈雷擊死人間罪大惡極者。后指罪孽者受到最嚴厲的懲處。常用作發誓或詛咒。 也作天打雷劈五雷轟。 天打五雷劈。
【第17句】:【昧著惺惺使糊涂】(慣)昧:隱藏。惺惺:清醒。指心里明白,裝作糊涂。
【第18句】:我家勞力少,年年農忙時都落后。又要收麥了,媽媽很著急。爸爸安慰她說:“八十歲的老太太也不能給狼追上啊,人家過年,咱也不會停在年前頭。”(江蘇·贛榆)
【第19句】:【雛鳳清于老鳳聲】釋義:雛鳳:小鳳凰。比喻年輕人勝過老年人,后一代勝過前一代。例句:水溶見他語言清楚,談吐有致,一面又向賈政笑道:“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將來‘雛鳳清于老鳳聲’,未司量也。”
【第20句】:戲院里挑媳婦——相情愿
【第21句】:【蛤蟆打呵欠——口開得太大】(歇)本指嘴張得很大,轉指人太貪心,要價太高。常含譏諷意味。
【第22句】:洗碗時,我要把半碗剩米飯倒掉,媽媽看見了說:“真是有粒黃豆支著牙,不知道姓啥了。不能倒!”(新疆·烏魯木齊)
【第23句】:鼻子里插蔥——裝相(象)
【第24句】:財神爺招手一來福了
【第25句】:【金烏西墜,玉兔東升】(慣)金烏:太陽。玉兔:月亮。指太陽落山,月亮升起來,夜色降臨。 也作“金烏早墜,玉兔飛升”。
【第26句】:【遠水不救近火】(諺)遠處的水再多,也救不滅眼下的火災。比喻緩慢的措施再好,也解除不了當前的困境。 也作“遠水救不得近火”。
【第27句】:水面上的影子——清高
【第28句】:【六月不熱,五谷不結】(諺)五谷:泛指糧食作物。農歷六月,三伏天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此時要是天氣不熱,五谷就難以結出果實。指六月大熱,是農業生產的需要。
【第29句】:爸爸買了一條活魚回來,十分高興地對媽媽說:“趕快做做吧!豬要吃叫的,魚要吃跳的!”(湖南·醴陵)
【第30句】:【海枯石爛不變心】感情專一,永不變心,多指愛情。尤鳳 偉《中國一九五七》:“只要兩人真誠相愛,海枯石爛不變心, 終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的。”
【第31句】:【雷同】“雷同”現在指兩個東西極為相似。一般指抄襲現象。 “雷同”最早出處是《禮記》。《禮記·曲禮》上記載:“毋剿說,毋雷同。”漢代鄭玄注:“雷之發生,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已,不當然也。”意思是說,打雷的時候,萬物同時都響應。人應該用自己的心去斷其是非,不要他人之說以為己語,像萬物聞聲而應那樣。所以,雷同還有“隨聲附和”的意思。《漢書·劉欲傳》:“或懷妒忌,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就是指隨聲附和。但,“隨聲附和”今已不取其義。后“雷同”引申為抄襲現象。
【第32句】:【親不親,鄰不鄰】(慣)指與親人、鄰居關系都不好。 也作“親人不親,近人不近”。
【第33句】:【秤砣雖小壓千斤】我國的秤是利用杠桿原理制成的,調 節秤砣的位置,能與不同的重量保持平衡。謂不很顯眼,但 很重要。馬烽《劉胡蘭傳》:“歲數小怕什么,只要能干。秤 砣雖小,還能壓千斤哩!”
【第34句】:【上人不好,下人不要】(諺)上人:上層人物。好:喜愛,愛好。上層人物要是不表示愛好的,手下人就不會積極張羅。指下屬對上級,往往是投其所好。
【第35句】:【七月的荷花,一時鮮】釋義:比喻新鮮一時,不長久。例句:開春我就說:“供銷社是七月的荷花,一時鮮。”當時大家不信,現在該明白了,墻上畫馬不能騎,紙上畫餅不充饑,訂了供銷合同,也成廢紙。
【第36句】:【有理不在聲高】吵嚷沒有用,必須講道理。聲高,也說: 嗓門兒粗。古華《姐姐寨》:“有理不在聲高,不要開口就罵 人,喊人滾!”
【第37句】:學校舉行演講比賽,我怕自己講不好,就不敢報名。爸爸說:“三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練不出一張嘴。”鼓勵我去試試。(河北·易縣)
【第38句】:偷嘴貓兒——性難改
【第39句】:【飯糊了悶在鍋里】內部的問題要保密。韓志君等《籬笆· 女人和狗》:“飯糊了,悶在鍋里;胳膊折了,吞在袖子里,不 能叫外人看笑話!”
【第40句】:【女大不由娘】(諺)指女兒長大了,自有主見,很多事就不聽母親的了。 也作女大不由娘作主。 女大不由母,兒大不由父。
【第41句】:癩蛤蟆蹲門檻——想裝石獅子
【第42句】:【 笑破不笑補,笑過不笑改】破了能補,過而能改,會得到諒 解,不會被嘲笑。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不補還行? 笑臟不笑舊,笑破不笑補!”
【第43句】:針當棍子一針(真)棒
【第44句】:撒了鹽的油鍋——熱鬧開了
【第45句】:【張三有錢不會使,李四會使卻無錢】(諺)有的人有錢卻不會合理消費;有的人會享受會消費,但卻手里無錢。指人在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與不如意。
【第46句】:【紅花雖好,也仗綠葉襯映】(諺)紅艷艷的花朵再好,離開綠葉從旁襯映,也顯不出它的光彩。比喻一個主要人物有大作為,總離不開得力人才相幫。 也作紅花要有綠葉配。 好花需綠葉扶持。
【第47句】:彩電演節目——有聲有色
【第48句】:【開夜車】(慣)指晚上不休息,加班工作或學習。
【第49句】:【蟈蟈兒多了顯不出你叫,八哥兒多了顯不出你俏】(諺)蟈蟈兒:昆蟲,雄的前翅有發音器,叫聲清脆。八哥兒:鳥名,能模仿人說話的某些聲音。比喻人才多了,便顯不出某一個人的出眾才華。
【第50句】:【保住烏紗帽】烏紗帽,為封建時代官員所戴表示身份的 官帽。借指保住個人地位權勢。反義說:丟了烏紗帽。姚 雪垠《李自成》:“請你想想,如果這次進剿又無結果,丁撫臺 的烏紗帽能保得住么?倘若皇上震怒,不惟會丟了烏紗帽, 恐怕還有不測之禍!”
【第51句】:【要星星不給月亮】(慣)要什么就給什么,比喻對所愛的人過分地嬌寵。多指對孩子溺愛。 也作要星星不敢給月亮。 要仨不能給倆。
【第52句】:自從“爭做文明少年”活動以來,紀律和衛生方面的流動紅旗就像是在我們班歇了腳似的,從沒間斷過。“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班級搞好。”班主任表揚我們說,“這就叫眾人拾柴火焰高。”(浙江·諸暨)
【第53句】:【物不平則鳴】(諺)比喻人在受到不公正對待時,就會嗚叫呼冤。
【第54句】:【死豬不怕開水燙】(諺)豬已經死了,任開水怎樣燙都毫無知覺。比喻人身處絕境,無計可施,索性橫下一條心,任由事態發展去。
【第55句】:【 山高遮不住太陽】指真實情況掩蓋不住,或超越不過。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不怕,有理不在高言,山高遮不住 太陽。”
【第56句】:【傻瓜】人們把愚蠢的人稱為“傻瓜”,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瓜本沒有傻與智,此“瓜”非彼“瓜”,要溯本探源,可追溯到春秋時期。據《左傳》記載:范宣子對晉國國君說:“姜戎氏,昔秦人追逐乃吾祖離于瓜州。”意思是說,姜戎氏的祖先吾離被秦軍趕到瓜州。瓜州在今秦嶺一帶。后來人們把聚居在瓜州的這些姓姜的人稱為“瓜子族”。這一族人非常誠實講信用,也很能吃苦耐勞,每當受雇于人時,他們總是不聲不響地埋頭苦干,從不偷懶。這樣人們便誤認為他們愚蠢呆傻,又因他們是“瓜子族”,所以稱他們是“傻瓜”或“瓜子”。清代《仁恕堂筆記》有記載:“甘州(今甘肅)人謂不慧子曰瓜子。”于是“傻瓜”就這樣產生了。
【第57句】:【大槐樹】槐樹是個很普通的品種,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緣何只有洪洞縣的大槐樹聞名于世?在國內許多地方和海外華僑中,曾經流傳著這樣一首古老的歌謠:“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鴰窩。”原來,在山西省洪洞縣城北二里處,有座始建于唐代貞觀二年(628年)的廣濟寺,寺旁有株漢代古槐,“樹身數圍,蔭蔽數畝”,長勢十分旺盛。槐樹上老鴰窩層層疊疊,無數鳥兒在此盤旋聒噪,成為遠近聞名的一道風景。明代初年,就在這棵大槐樹底下,發生了一件歷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大移民。一群群男女老少手拿“憑照川資”,在官兵的催逼下走向新的定居地。這株洪洞古槐,留在移民的心中。明朝初年為何要大移民?元末明初,由于連綿不斷的戰爭,致使冀魯豫蘇和兩淮一帶,十室九空。而且自然災害接連不斷。從《元史》記載看,元末較大的水旱災害,山東18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顆粒無收的蝗災竟有18次之多,出現了“春燕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的荒涼局面。明朝建國后,有些州縣人煙稀少,形同虛設。據《明太祖實錄》:洪武十年(1337年),河南等地“凡州改縣者十二,縣并者十六。”七年之后,又把全國不足3000戶的30余州降為縣。為此,朱元璋做出了千里移民以充實各地的決定。當時的山西如同世外桃源,風調雨順,沒有受到天災人禍的影響,人口激增。據《明太祖實錄》:洪武十四年(1381年)統計,當時的河南人口為1【第89句】:1萬人,河北人口1【第89句】:3萬,而山西人口多達40【第3句】:04萬人,比河北河南兩省人口總和還多出30萬人。要實現向中原一帶的移民方針,山西自然成了理想的選擇地。洪武九年(1376年)移民開始。《洪洞縣志》記載:當時政府規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其余一律外遷。移民主要來自大原府、平陽府和潞、澤、遼、沁、汾五州(即今太原、臨汾、長治、晉城、沁縣、汾陽一帶),因洪洞人口稠密,交通便利,被政府定為移民集散中心,從此名留青史。據傳,在孩子臨行前,父母把其小腳趾咬為兩瓣,留為記號以備以后認親,從此全都成了復形小腳甲。傳說,凡長“猴指甲”的都是洪洞縣來的。現在,每年的四月一日到十日為“尋根祭祖節”,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對祖先故土的崇敬與懷念之情。“蔭庇群生”的大槐樹永遠扎根在無數炎黃子孫的心中。
【第58句】:【舍不得金彈子,打不下鳳凰來】(諺)鳳凰:傳說中鳥中之王。不用金彈子作代價,就打不到鳳凰鳥。 指所付的代價不大,所取得的收獲也不會大。 也作舍不得金彈子,打不住銀鳳凰。 舍不得金彈子,打不著鴛鴦鳥。
【第59句】:【樹林子大,什么鳥都有】釋義:借指人多的地方,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真是樹林子大,什么鳥都有,居然有人誣告盧華。”
【第60句】:【爬得高,跌得腫】(諺)指向上爬得越高,跌下來必定傷得越重。比喻人追求名利的欲望越強烈,失敗起來就越慘重。也比喻權勢越大,所承擔的風險就越大。 也作爬得高,跌得重。 爬得越高,跌得越慘。 攀得高,跌得重。
【第61句】:花生里鉆出臭蟲來——不是好仁(人)
【第62句】:【張飛打鐵——人硬貨也硬】(歇)硬:前硬字指強硬;后硬字本指堅硬,轉指強硬、過硬。指人性格剛強,本領過硬。
【第63句】:【給空頭支票】見“開空頭支票”。
【第64句】:尿盆栽花——根底不干凈
【第65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慣)比喻看問題片面,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或全局。
【第66句】:【窗戶眼兒吹喇叭——鳴聲在外】(歇)鳴:諧“名”。指人的名聲在外面,廣為人知。
【第67句】:【斗虎爭狼,苦殺小獐】(諺)獐(zhang):獐子,形狀像鹿,比鹿小。 指虎狼爭斗,遭殃的是小獐子。比喻上層權勢者之間發生沖突,受害的是下層人物。 也作“龍斗虎傷,苦了小獐”。
【第68句】:【簸箕大的天,沒見過幾個】(慣)諷刺人沒見過大世面。
【第69句】:隔山看見蚊蟲飛——真是好眼力
【第70句】:【肉中刺,眼中釘】比喻被仇視被憎惡的人。語序亦可換 置。成語:心腹之患。浩然《艷陽天》:“你在人家手心里攥 著,想圓就圓,想扁就扁,人家不是傻子,容你這個眼中釘, 肉中刺啊?”
【第71句】:【勞燕分飛】“勞燕分飛”用以比喻夫妻或情侶分手。 “勞燕分飛”出自《樂府詩集·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勞燕”指的是伯勞和燕子兩種鳥類。曾有人誤將“勞燕”當成辛勞的燕子,太望文生義了。燕子大家都很熟悉,而伯勞是什么樣的鳥呢?伯勞俗稱“胡不拉”,是一種食蟲性的鳥。伯勞大多棲息在丘陵或開闊林地,在我國較為常見。傳說伯勞和燕子這兩種同屬雀科的候鳥,在春意盎然的時節會相戀,經過炎炎夏日的激情,至秋天冷卻,各奔東西,遷徙異地。這便是“勞燕分飛”典故的由來。正因為此,伯勞與飛燕也經常被古人寫進詩中。例如,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就有這樣的文案:“他典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勞飛燕各西東。”伯勞從從東去,燕子急急西飛,相遇總是太晚,離別總是太疾。東飛的伯勞與西飛的燕子共同構筑了傷感離別的凄涼景象,成為不再聚首的象征。所以,用“勞燕分飛”來喻指曾經相愛的戀人或夫妻分離,再合適不過了,只是有些傷感。
【第72句】:【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釋義:指過日子貴在有打算。例句:朱老星一年到頭總會找到活兒做,兩手不閑是他的目的。他常說:“人,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他就是整天價打算。
【第73句】:【咬菜根】(慣)比喻過清苦的日子。
【第74句】:【交游滿天下,知交有幾人】(諺)知交:知心的朋友。結交的朋友雖然很多,可知心的朋友能有幾人? 指知己難得。 也作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幾人。 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第75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為人光明磊落,敢作敢當,無須改名 換姓,躲避隱藏。古華《浮屠嶺》:“想過了,我行不改名,坐 不改姓,到時候壞了事,左不過我一人去領罪,坐牢,決不牽 連旁的叔伯、老表!”
【第76句】:一天放學,我在家里寫作業時,聽見外面有人吵架。我和奶奶出去一看,李阿姨家沒水了,去王阿姨家擔水,王阿姨不讓擔,她們就吵起來。奶奶就嘮叨起來了:“磨是千家問,用水不用問。這事不值得吵。”(河南·沁陽)
【第77句】:【公雞頭上一塊肉——大小是個冠】(歇)冠:雞冠,諧“官”。指不管職位高低,總還是個官。
【第78句】:【退一步想,過十年看看】事情眼光要遠,不要爭一時的得 失。清代《兒女英雄傳》:“古語云:退一步想,過十年看。這 兩句話似淺而實深。”
【第79句】:【吃江水,說海話】釋義:比喻口氣大,凈說不著邊際的大話。例句:“你真是吃江水,說海話,口氣那么大,也不怕閃了舌頭。”
【第80句】:【十里沒真信】(諺)信:信息,傳言。即使相隔十里,傳來的信息也是很不可靠的。指傳播的消息往往失真。 也作十里無真言。真言:真實的信息。 十里無真信。
【第81句】:【秦】“秦”字是人們很熟悉的一個字。然而,它的來歷非同一般。傳說在秦朝之前,是沒有“秦”這個字的,秦朝的國號當時寫做“菜”。據說,“秦”這個字是秦始皇造出來的。他造的“秦”字流傳千古,武則天造的“墨”字,卻是曇花一現。秦始皇滅六國之后,倨傲得意。他覺得“王”已經不能適應自己的功德,還要再找一個比“王”更高大的詞,來標榜自己,于是取三皇五帝之“皇帝”二字作為自己的稱號。國家也是一樣,他覺得國號“琹”字不好,“一塊木席上坐兩個王,這怎么行?要找一個同音的字代替‘栗’才好!”但他左思右想,也沒想出個好字。突然,他瞥見案頭的史書《春秋》,心想,《春秋》里寫的是秦朝以前的歷史,而歷史的后半截就是秦朝的天下,秦要占“春秋”的一半。想到這里,秦始皇便用“春”和“秋”的各半邊字合在一起,寫出一個“秦”字,然后傳令下去,將國號“栗”改為“秦”。從此“栗國”就成了“秦國”。然而,秦始皇雖然造出了“秦”字,想天下的春秋永遠是秦朝的,但他的“春秋”夢很快就破滅了,秦朝僅傳兩代便被起義軍滅掉了。秦朝雖短,不影響秦始皇千古一帝。
【第82句】:【一人一把土,堆起萬丈山】(諺)一個人掬起一把土,就能堆起一座高山。指積零就能成整,積少就能成多。也指一項大事業,要靠眾人協力才能成功。
【第83句】:我從小就不喜歡活動,身體虛弱,聽到上體育課,就不提勁兒。有一次在體育課上,才跑了四百米,就差一點兒暈了過去。媽媽知道了,勸我說:“絲不織不成網,體不煉不強壯,以后要經常活動,加強鍛煉。”(廣東·龍門)
【第84句】:【貧不學儉,卑不學恭】(諺)貧窮的人,不學儉省自然儉省;卑賤的人,不學謙恭自然謙恭。指人的習性受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制約。
【第85句】:【牛身上拔一根毛】謂數目極少,分量極小。成語:微乎其 微、九牛一毛、滄海一粟。清代《紅樓夢》:“那日在廟里還 愿,花了幾萬銀子,只算是牛身上拔了一根毛罷咧。”
【第86句】:【急驚風遇見慢郎中】謂情況緊急,而行動遲緩。高云覽 《小城春秋》:“現在劍平巴眼等著燈滅了。老姚還不來,正 是急驚風遇著慢郎中。”
【第87句】:【好漢死在證見手】(諺)證見:事件發生時親眼目睹的證明人。指任憑你是怎樣的英雄好漢,只要證人出面證明你犯罪,你就無法逃避罪責。
【第88句】:【救急不救窮】(諺)指救濟人,只能幫忙解決其一時的窘困,難以使之擺脫長久的貧窮狀態。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窮,這是救助的原則。 也作救急救不了窮。 救急容易救窮難。
【第89句】:【甕里捉王八——跑不了】(歇)指陷入困境,無處躲藏,無法逃跑。 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甕中捉鱉——跑不了。 甕里捉鱉——沒跑。
【第90句】:【登鼻子上臉】(慣)比喻越來越放肆。 也作踩著鼻子上臉。 踏著鼻子上臉。
【第91句】:飛蛾撲燈——禍由自招;惹火燒身:自取滅亡
【第92句】:鵝伸脖子一等著挨刀
【第93句】:【大蟲惡殺不吃兒】(諺)惡殺:特別兇惡。指老虎縱然十分兇惡,也絕不肯吃自己生的崽子。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出于天性。 也作“虎毒不食子”。
【第94句】:【火大無濕柴】(諺)指火勢大了,濕柴也能燃燒得很旺。比喻人多力量大,有氣勢,就不怕困難多,任務重。 也作“旺火沒濕柴”。
【第95句】: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以大欺小
【第96句】: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第97句】:【蜜罐子嘴,秤鉤子心】釋義:比喻嘴甜會說,心里打著鬼主意。例句:茶三錢、尼佳你們這些鬼東西,哪個不曉得喲!蜜罐子嘴,秤鉤子心,哪個敢信!
【第98句】:【放虎歸山,必有后患】釋義:比喻放走敵人,遲早要遭災禍。例句:郝村副一聽,馬上也想起巴三虎過去一連串的罪惡事實,若不弄死,放虎歸山,必有后患。
【第99句】:【八月十五云遮月,來歲元宵雪打燈】(諺)元宵:農歷正月十五晚為元宵節,也稱燈節。今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要是云層遮住月亮,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就要下雪。指中秋節和元宵節的云雨天氣是相互關聯的。
上一篇:很多人贊的搞笑歇后語,值得分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