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林大爺是山上的看林員,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他常說:“寧可巡查千日空,不可麻痹一時松啊。山林著火,國家的損失就大嘞!”(湖北·荊門)
【第2句】:甜瓜地里種甘蔗——從頭甜到腳底
【第3句】:【 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指沒法說。又指無能。馬尾巴, 也說:麻繩,頭發絲。類似的:罐子打掉鼻,別提工/送飯罐 打了耳朵,不能提/破鞋提不起。張賢亮《河的子孫》:“還反 啥哩,過去的事,馬尾穿豆腐,不能提啦。”
【第4句】:天氣陰沉沉的,爸爸要去縣城。我說:“爸爸,今天天氣不好,你不要去了。”爸爸說:“不行!與人家約好的時間,就是下黑雪我也得去!”(河北·滄州)
【第5句】:【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釋義:比喻只要人在,雖少,也會像種子一樣,發展壯大起來“子”又作“籽”。例句:“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別看我們游擊隊只剩下二十多個人,都是雷山的革命火種。火種本身不大,但它燃燒起來,就會引起漫山大火!
【第6句】:【當面說好話,背后下毒手】搞陰謀詭計。類似的:當面做 人,背后做鬼。王朔《編輯部的故事》:“你早說不喜歡我,我 抬腿就走,一句話都不說。何苦當面說好話,背后下毒手。”
【第7句】:芋頭葉子當鈸打——不堪一擊
【第8句】:十五云邊月——不露臉
【第9句】:屬馬鱉(螞蟥)的——凈吸人家的血;吸血鬼
【第10句】:【人生難得遇知音】(諺)知音:知心朋友。指人生在世,最難得的是知心的伴侶或朋友。 也作人生難得一知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第11句】:【低棋也有神仙著】(諺)著(zha。):下棋時走的一步棋。指低水平的棋手,偶爾也會走出一步極其高明的棋著。比喻平庸或愚笨的人,偶爾出言謀事也會有過人處。 也作“低棋陣里有高著”。
【第12句】:【搖車里的爺爺,拄拐的孫孫】(諺)身臥搖車的小孩,卻是爺爺輩的;拄著拐棍的老人,卻是孫子輩的。指舊時的主子再小也是老爺,仆人再老也是下人。
【第13句】:小山溝里的青蛙想吃云間白鶴肉——癡心妄想
【第14句】:【聞名不如見面】(諺)只聽到名聲,不如親眼見到真切。指聽到名聲只能引起敬仰與思慕之情,親眼見到便能產生實感。 也作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 聞名不如見面,耳聽不如實看。
【第15句】:【碾盤上洗澡——淺得很】(歇)淺:本指不深,轉指淺薄。形容人學識淺薄或見識膚淺。
【第16句】:【兔子急了也咬人/兔子不急不咬人】被逼反抗。張孟良《兒 女風塵記》:“什么叫有膽子沒膽子,兔子急了還咬人咧,何 況一個人?”
【第17句】:【老牛不喝水,不能強捺頭】釋義:比喻強迫命令不行,辦不成事。例句: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有自己的規律。老牛不喝水,不能強捺頭。順乎自然,因勢利導,就是紡紗和很多事物的竅門呢!
【第18句】:姑姑經常說她干活多,我干活少。奶奶數叨她說:“黃鱔泥鰍本來就拉不了一般長。”(河南·新野)
【第19句】:【不知天高地厚】(慣)語本《韓詩外傳》卷八“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 1形容人狂妄無知,盲目自大。 2比喻人不諳世事,沒有處世經驗。 也作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不曉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第20句】:【有苗留在壟上,有話說在理上】(諺)指說話占理,才能令人信服,就像把禾苗栽培在田壟上,就能茁壯成長一樣。
【第21句】:春天剛到,我就急著脫棉衣,奶奶在一旁說:“春寒四十五,三月還下桃花雪。春捂秋凍。你別這么急著換衣服。”(河南·焦作)
【第22句】:【魚兒掛臭,貓兒叫瘦】(諺)魚掛得時間長了,就要發臭;貓吃不到魚,叫得時間長了,就會消瘦。指該舍的不舍,該得的不得,會落得兩敗俱傷。
【第23句】:【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諺)指凡在危及生命的緊要關頭,只有親如父子兄弟的人,才會舍生忘死地相互救助,拼命去干。 也作打虎不離親兄弟,上陣不離父子兵。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第24句】:【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諺)舊時的媳婦是在婆婆的嚴酷管束之下生活的。指媳婦成為婆婆,要付出大半輩子受苦受難的代價。也泛指取得成功必須付出時間的代價。
【第25句】:【看自己一朵花,看別人一臉疤】(慣)譏諷人看別人都是毛病,認為自己什么都好。
【第26句】:【搶風揚谷——秕者先行】(歇)搶風:迎風,頂風。秕:子粒不飽滿。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倒占了先。
【第27句】:長篇小說——干言萬語
【第28句】:前天,大伯給棉花打藥不小心中了毒,多虧鄰居用拖拉機把大伯送往醫院,才使他脫離了危險。爺爺感慨道:“好酒好肉敬遠親,雷打火燒靠近鄰啊!”(河南·內鄉)
【第29句】:鄰居二哥成天吹噓自己很有能耐,在外打工一年能掙幾萬。爸爸撇撇嘴說:“能叫喚的貓不捉老鼠,憑他那吹牛的樣子還會掙錢?除非天上掉饃饃!”(山東·沂水)
【第30句】:【人老貓腰,樹老焦梢】(諺)貓腰:像貓一樣弓著腰。焦梢:樹枝的末梢焦黃干枯。指人老了腰就伸不直,這和樹老了枝梢干枯一樣,都是自然的生理現象。 也作“樹老焦梢,人老貓腰”。
【第31句】:【物以少為貴】(諺)指事物總是稀少了就顯得珍貴,越多越不值錢。 有時也指人。 也作物以稀為貴。 物以罕為貴。
【第32句】:【騎上毛驢找毛驢】(慣)比喻到處尋找就在自己身邊的東西。
【第33句】:【 善門難開,善門難閉】謂做好事并不容易,難以拒絕別人 的請求。西戎《行醫事件》:“你是明白人,我也有我的難處, ‘善門難開,善門難閉。’自己有這點本領,總不愿保守,有人 來請,能說不去嗎?”
【第34句】:【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賊不生】(諺)奸宄(guv):犯法作惡的人。指執法嚴明,犯法作惡的現象自然就少;政令威嚴,偷盜搶劫的事情就不易發生。指要使社會穩定,必須嚴法清政。
【第35句】:今年竹子來年筍——無窮無盡
【第36句】:【黑名單】“黑名單”指反動勢力為進行政治迫害而開列的革命者和進步人士的名單;也指有關部門對不合格產品或違反規約、不守信用的企業、個人采取相關措施而開出的名單,或內部掌握或向社會公布。 “黑名單”是個外來詞,它源于世界著名的英國牛津和劍橋等大學。在中世紀時,這些學校規定對于行為不端的學生,將其名單、行為列案記錄在黑皮書上,誰的名字上了黑皮書,即使不是一輩子被人唾棄,也是從此在社會上抬不起頭來,會使人在相當時間內名譽掃地,做很多事情都會受到限制。學生們對學校的這一規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謹慎,唯恐自己的名字上了這樣的黑皮書。沒想到本來是學校懲罰學生的做法,卻被當時一位英國商人引申到商業活動中,用黑皮書來懲戒那些時常賒賬不還、不守合同、不講信用的顧客。英國商人把這類顧客的名字開列在黑皮書上,后來又將一些破產者或即將破產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書上。事情傳開以后,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先是商人們爭相仿效,繼而,各行各業都興起了黑皮書。從此以后,黑名單的做法在各行各業中使用。當然,在特務活動中使用最頻繁后果最嚴重。從而黑名單多被社會詬病。目前,中國也有了“黑名單”,主要集中在金融領域對不守信用的客戶采取相應措施。
【第37句】:【鍋里煮娃娃——熟人熟食】(歇)本指被煮熟的食品,轉指熟識的人。
【第38句】:九條江河流兩處——五湖四海
【第39句】:哈巴狗見了主人——俯首帖耳;搖尾乞憐
【第40句】:蜻蜓撞著蜘蛛網——有翅難飛
【第41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原指商業上的現錢交易,借指當面 直接交換,以免抵賴。或說:左手交錢,右手交貨。明代《水 滸》;“我這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快把來兩相交割!” 一只羊也是放,十只羊也是放放一只羊與放十只羊,所花 費的人力相等。相對的集中,可以節省人力,提高效率。指 多一個兩個無所謂。浩然《山水情》:“多一只羊也是放,少 一只羊也是放,摻他進去,也不會顯鼻子顯眼的。”
【第42句】:【獅子大開口】獅子嘴大,借指開口要大價錢,提出高要 求。海外張愛玲《連環套》:“她們是大宅門里串慣了的,獅 子大開口,我可招架不了!”
【第43句】:【 穿針要個引線人】需要有人介紹推薦。成語:穿針引線。 馬加《北國風云錄》:“我可不認識日本指導官,穿針還要個 引線的。”
【第44句】:【水流船行岸不移】釋義:比喻任憑情勢多變,決心不動搖。例句:是困難啊!可是有句老話:“水流船行岸不移”,我們就得這么堅定,咬牙挺住。
【第45句】:【閨女是狼,吃塌她娘】(諺)閨女出嫁后會像狼一樣,無休止地把娘家的財物吃個精光。指女兒嫁后一心向著丈夫。
【第46句】:【心急繡不出好花】(諺)指從容耐心才能把細活做好。
【第47句】:【才脫了閻王,又撞著小鬼】(慣)閻王:佛教稱掌管地獄的神,也稱閻羅、閻羅王、閻王爺。比喻剛擺脫了一個壞人,又遇上了另一個壞人。
【第48句】:【無林無木,山區不富】(諺)山區如果沒有樹林,就不會富足。指發展林業,是山民致富之道。
【第49句】:【上梁不正下梁歪】(諺)上梁:房屋建筑的主梁。下梁:主梁下面的分支短梁。上梁如果不端正,下梁必定歪斜。比喻上層人物做事失體,下屬勢必效尤。 也作上梁不正下梁差。 上梁不正,下梁參差。參差:不齊整。
【第50句】:【奉饒加一二,自有客人來】(諺)奉饒:額外贈送。定價之外多送給顧客點物品,顧客們自會經常來光顧。指做生意多給顧客點優惠,就可多招徠顧客。
【第51句】:【 自己看卷子,自己中狀元】自己吹捧自己,自加頭銜。類 似的:自畫臉譜自封官。香港唐人《金陵春夢》:“是啊,自己 看卷子,自己中狀元,這一句妙極了。稍加引申,也就是自 己關起門,自己做皇帝!”
【第52句】:【開口告人難上難】(諺)告人:求人。指張嘴求人是非常為難的事。 也作“開口求人難”。
【第53句】:【不知者不作罪】(諺)指不了解情況而誤犯了別人,應當得到別人的原諒與寬恕。 也作不知者不怪。 不知者莫怪罪。 不知者不為過。
【第54句】:【常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歇)冷眼:冷淡、鄙視的眼光。橫行:本指螃蟹橫著爬行,轉指行為蠻橫,胡作非為。對橫行不法的人,從旁冷眼相看,總看得到他到頭的日子。指人末日將到,橫行不了幾時。
【第55句】:【 狗攆鴨子,刮刮叫】鴨子被追發出叫聲。刮刮叫,又指好 得很。《敵后武工隊》:“绱鞋不用錐子,針(真)好;狗攆鴨 子,刮刮叫。比我強一百倍。”
【第56句】:【三國盡歸司馬懿/三國歸司馬】全部落人一個人手中。類 以的:三碗倒成一鍋。王杏元《綠竹村風云》:“這樣,兩個弟 婦一改嫁,阿獅三碗倒成一鍋,三國歸司馬了。”
【第57句】:電視里演的節目——天南地北都看到
【第58句】:【來無跡,去無蹤】(慣)來去沒有蹤影。形容行動詭秘或神速、隱秘。 也作來無蹤跡去無影。 來無影,去無蹤。 來無蹤,去無影。
【第59句】:【好了瘡疤忘了疼】釋義:境況變好了,就忘記過去的困苦。例句:大春說:“三貴哥!你早先在城里打鼓收破爛,掙錢就吃喝嫖賭,把莊稼活早忘了,這工夫分了地,你還那么懶散,你這是好了瘡疤忘了疼呀!你爹怎么死的?……”
【第60句】:【豆芽哪怕長得天那樣高,總是一棵小菜】釋義:豆芽長得再高,仍舊不過是小菜。表示蔑觀、看不起人。例句:“我偏要管!你不要兇,豆芽哪怕長得天那樣高,總是一棵小菜!”王氏頓著腳回罵道。
【第61句】:包大人的告示一開誠布公
【第62句】:【嫩竹子做扁擔——挑不了重擔】(歇)指缺乏鍛煉的年輕人,擔當不起重任。
【第63句】:【苦水里泡大】(慣)比喻從小就在貧窮、艱難中生活并長大。
【第64句】:谷糠榨油——難上加難
【第65句】:十二月的蛇——打一下,動一下
【第66句】:【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諺)風、俗:民俗風情。指各地民俗風情不同。
【第67句】:吃掛面不調鹽——有言(鹽)在先
【第68句】:【牙對牙,眼對眼】(慣)比喻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第69句】:【皮笑肉不笑】假裝笑臉。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第 二次過堂,何世雄還是皮笑肉不笑的說:‘楊小梅,怎么樣? 憋悶得慌吧?”’
【第70句】:我見爸爸拖地沒拖墻角,就告訴了媽媽。媽媽說:“他這是洗臉不洗耳朵,拖地不拖旮旯。”(湖南·攸縣)
【第71句】:我下棋時從沒把小卒放在眼里,結果許多次都輸在不起眼兒的小卒手里。爸爸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某些大事的成敗,往往就存在于一些不起眼兒的小事和細枝末節中啊!”(廣東·龍門)
【第72句】:【鳥為食死,人為財亡】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第73句】:【將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74句】:上高中的姐姐向媽媽訴苦:“怎么白天的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媽媽說:“長五月,短十月,不長不短二八月。過了十月中,梳頭洗臉功。”(陜西·城固)
【第75句】:【失賊遭官】(諺)失賊:失盜,家中被盜。遭官:報案到官府,又遭官府勒索。指舊時官盜雖名分不同,但害民擾民是一樣的。 也作失賊追贓,余財未盡。 失賊經官,破財不盡。
【第76句】:【蒸不熟,煮不爛】(慣)形容人頑強,不馴服。
【第77句】:【十二屬相】“十二屬相”也稱十二生肖。古人用十二地支記時,十二地支代表了十二時辰。古人又根據他們對動物出沒活動時間的規律,把十二時辰配上了十二生肖:子:子夜十一時至第二天凌晨一時,這時候,老鼠的活動最為活躍,“子”就同鼠搭配,稱為“子鼠”。丑:牛吃足了草,凌晨一至三時還在咀嚼,準備凌晨出來耕地,所以“丑”就同“牛”搭配,稱為“丑牛”。寅:據說凌晨三至五時,這時候老虎最兇猛,所以“寅”同“虎”搭配,稱為“寅虎”。卯:凌晨五時后,月亮(又叫玉兔)還在照耀大地,所以“卯”同月宮神話中唯一的動物玉兔相配,稱為“卯兔”。辰:龍是神話中的動物,傳說早晨七至九點鐘已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所以辰時屬龍。巳:據說,早晨九至十一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會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一時,太陽當頭,據方士的說法,午時陽氣到達極限,陰氣將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陰”類動物,所以午時屬馬。未:下午一至三時,羊吃了這時候的草,據說并不影響草的再生,所以未時屬羊。申:下午三至五時,猴子異常活躍,申時屬猴。酉:下午五至七時,傍晚來臨,雞開始歸窩,所以,“酉”跟雞搭配,稱為“酉”雞。戌:下午七至九時,黑夜來臨,狗開始“工作”:看家、守夜,所以,“戌”同犬搭配。亥:晚上九至十一時,夜已深,豬憩睡得更熟,所以“亥”跟豬搭配,稱“亥豬”。十二生肖是我國用于記錄年的一種方法,如《泰山廟圣旨碑》題:“泰定鼠兒年十月二十三日”,“鼠兒年”即子年。十二生肖也是我國在古代民間計算年齡的方法。如子鼠年生的屬鼠,丑年生的屬牛,依次相配。這叫“十二屬相”.或者叫“屬相”。
【第78句】:【星期】“星期”已經和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聯系得非常緊密,調節著我們的生活節律。那么,星期是怎么來的呢?原來,“星期”是從國外引進的。星期這一名稱的由來,可追溯到古代的“七曜”。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聯系起來,稱為七曜,曜,即耀,七曜就是七顆明亮的星。公元前七世紀,巴比倫人即以“七曜”記日,七天為一周,依次名為日曜(星期日)、月曜(星期一)、火曜(是期二)、水曜(星期三)、木曜(星期四)、金曜(星期五)、土曜(星期六)。并把這些星視為“星神”輪流值班,每個星神值一日,所以“星期”就是星神值班的日期。八世紀時,摩尼教徒從中亞康居國將七曜記日法傳人我國。我國稱星期為“曜日”,即日曜日(星期日)、月曜日(星期一)、火曜日(星期二)、水曜日(星期三)、木曜日(星期四)、金曜日(星期五)、土曜日(星期六)。漸漸的,和人們的生活日益緊密,特別是近代工業的發展,和國外聯系越來越廣泛,用星期安排工作、生活已成習慣。
【第79句】:【行家眼,如夾剪】(諺)夾剪:像剪刀形狀的夾取物件的工具。指行家觀察事物的眼力非常敏銳而準確。
【第80句】:【傘】“傘”是下雨天出行誰也離不開的雨具。“傘”是誰發明的呢?據《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為關心丈夫而發明的。看來,若要申請專利,還是魯班夫婦倆人共享比較合理。傳說,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云氏每天都要往返送飯,若遇上雨天,免不了挨淋。魯班便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小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內暫避一下。然而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而且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于是云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知道媳婦的想法后,茅塞頓開,動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塊布,安上骨架,裝上把兒,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
【第81句】:【大不欺小,壯不欺老】(諺)欺:欺侮。指人們應該敬老愛幼,不能以強凌弱。
【第82句】:【呼之則來,揮之則散】(慣)一呼叫就來,一揮手就離開。形容隨意指使、差遣。 也作呼之即至,揮之即去。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第83句】:【騎虎者,勢不得下】(諺)比喻做事一旦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便欲罷不能,只得硬著頭皮撐下去。 也作騎虎之勢,不能中下。中下:中途下虎背。 騎虎不能下背。
【第84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釋義:比喻還有本事更高的人。例句:地球人無能為力的事,竟由f也f門—語道破。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第85句】:【做官把印丟了】指丟了最重要的東西。周立波《山鄉巨 變》:“好家伙,你好警醒呵,做官的把印都丟了。”
【第86句】:【替罪羊】“替罪羊”是指代人受過的意思。何以用羊替罪?源出兩處,一中一外。先說國外。源于《舊約全書》中的一個故事。亞伯拉罕是猶太人的始祖,他的獨生子叫以撒。以撒成了他唯一的寄托,視如掌上明珠。一天,他聽到了上帝耶和華的吩咐,叫他把愛子以撒獻為燔祭。他痛不欲生,但還是決定執行。亞伯拉罕把兒子帶到山頂上,把他綁了起來。以撒嚇得魂飛魄散。亞伯拉罕舉起了閃閃發光的尖刀,毫不猶豫地向兒子刺去。正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上帝派出的天使出現了,他擋住了亞伯拉罕的手,以撒得救了。原來上帝是有意考驗亞伯拉罕的忠誠的。上帝對亞伯拉罕的行為表示贊賞。這時,一只迷途的山羊剛好跑過來,把角掛在荊棘上,亞伯拉罕便順手拿這只羊代替以撒做了燔祭。這只羊被稱為“替罪羊”。據《圣經》載,古代猶太教每年一次由大祭司按手在羊頭上,表示全民族的罪過已由這頭羊承擔,然后把羊趕入曠野,稱為“負罪羊”或“替罪羊”。無獨有偶,在中國古代也有“替罪羊”的故事。《孟子·梁惠王上》記載:大王(齊宣王)坐在堂上,有個人牽著牛從堂下走過。大王問他道:“牽牛到哪里去?”他回答道:“要拿它去殺掉祭鐘。”大王說:“放掉它吧,它沒有罪過卻把它往死地里送,看它那發抖的樣子,我心里實在不忍。”那個人回答道:“那就廢掉祭鐘好嗎?”大王說:“怎么可以廢掉祭鐘呢?拿只羊去換吧。”齊宣王不忍心看見牛恐懼發抖的樣子,而命以羊換牛祭鐘。看來,中西替罪的都是羊,理由都是祭祀,“替罪羊”一詞的產生,在中國也有它的淵源。
【第87句】:【一輩冤家十輩仇】(諺)一輩人結的冤仇,十輩子都難以開解。指冤仇宜解不宜結,解開了就一了百了,要記仇就沒完沒了。
【第88句】:新娘子蒙頭——不給面子
【第89句】:【財動人心】(諺)錢財能打動人心,使人改變主意。
【第90句】:【放馬后炮】(慣)馬后炮:象棋術語。比喻事過之后才采取行動,已來不及。
【第91句】:黃鼠狼拉駱駝——不識大體
【第92句】:【一匹馬配兩個鞍子】(慣)鞍子:放于牲口背上馱運東西或供人騎坐的器具。比喻做兩手準備。
【第93句】:老沒牙的喝稀飯——無齒(恥)下流
【第94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諺)海是無限寬闊的,可以聽憑魚去騰躍;天是無限高遠的,可以聽憑鳥去翱翔。比喻社會給人們提供了自由的空間,可以充分發揮個人的才能。 也作“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第95句】:【 繩打細處斷】謂薄弱的環節容易突破。或說:千斤繩從 細處爛起。賈平凹《廢都》:“心想,怕鬼有鬼,繩從細處斷 了,這不僅給莊之蝶惹了事,自己一個臨時招聘人員還能在 雜志社干下去嗎?”
【第96句】:灶王爺上天——句句實情
【第97句】:抱著干柴救火——幫倒忙
【第98句】:我姑媽家有三個孩子,倆女兒,一個兒子。二表姐排中間,她總覺得姑媽偏心。媽媽知道了說:“頭生稀罕老生的嬌,挨打受氣半中腰。忍著吧!”(河南·濮陽)
【第99句】:【亂成一鍋粥】(慣)形容秩序非常混亂。 也作亂成一團。 亂成一團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