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烏鴉嘴】“烏鴉嘴”指那些說話不吉利、討人嫌的人。那么,烏鴉是一種什么鳥呢?早先,烏鴉不僅不是不吉利的鳥,還是一種神鳥。烏鴉在古代也被稱作“烏”,《尚書·大傳》曾記錄說:“周將興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諸大夫皆喜。”這是把烏鴉當做瑞兆的例子。古代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所以把太陽稱作“金烏”。古人還相傳烏鴉能反哺其母,所以常贊頌烏鴉,用“烏鴉反哺”來比喻孝敬父母。甚至用慈烏來代指母親。晉代王嘉《拾遺記·魯僖公》說:“仁鳥,俗亦謂烏……。”烏鴉變成不祥之鳥,大概是從它能預示吉兇開始的。唐代段成式所著《酉陽雜俎》就記載:“烏鳴地上無好音。人臨行,烏鳴而前行,多喜。此舊占所不載。”可見到了后來,把烏鴉報吉兇變成了報兇不報吉。民間開始越來越排斥烏鴉,認為烏鴉會帶來晦氣,專主報兇。宋代梅堯臣還曾寫文為烏鴉辯解,認為烏鴉為表忠心才預示吉兇,卻為人們誤解以為它專報兇信。可見,烏鴉由吉祥鳥轉變為不祥之物,當在唐宋時期。 “烏鴉嘴”一詞意思的演變,和民間的世俗觀點有關。在民間,人們總把烏鴉和霉運相連,于是賦予“烏鴉嘴”另一種意思,即稱喜歡說話又出言不吉的人,這種人好事說不靈,壞事一說就靈。
【第2句】:鐵匠店開門——動手就打
【第3句】:老師常用“大樹成林不怕風,十根細線擰成繩”這句話來教育我們要搞好團結。(河北·撫寧)
【第4句】:【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諺)千人:眾人。指:指斥。受到眾人指斥的人,即使沒病也會死去。指眾人指斥,是最嚴厲的懲罰。 也作千人所指,無病自死。 干夫所指,無疾而死。
【第5句】:【吃后悔藥】(慣)指事后懊悔。
【第6句】:劉備對孔明——言聽計從
【第7句】:【各打五十大板】(慣)比喻不論是非曲直,對當事各方給予同樣的懲罰。
【第8句】:楠竹搭橋——走的空路
【第9句】:鼓足氣的癩蛤蟆——又想蹦又想叫
【第10句】:【老鴉嫌豬黑】(慣)比喻嫌棄與自己有同樣毛病的人。 也作“老鴰罵豬黑”。
【第11句】:吃了早飯,我坐著看動畫片《小貓釣魚》。爸爸叫我把碗收了,我呢,收了碗又坐下接著看。爸爸又叫我把桌子擦干凈,我胡亂地擦了桌子又繼續看。媽媽見了,在一旁說:“你真是碗里的魚兒——撥撥動動。”(云南·魯句)
【第12句】:【鯉魚找鯉魚,鯽魚找鯽魚】釋義:什么樣的人就找什么樣的人。例句:小糜子卻聯絡了十來多個人,“鯉魚找鯉魚,鯽魚找鯽魚”,她找的盡是她那一號子人。
【第13句】:木船上失火——底好
【第14句】:【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釋義:比喻兩頭不討好,兩頭受指責。例句:謝慶元像是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氣得跟鴨公子一樣,喉嚨都嘶了,倒在床鋪上,哼天哼地。
【第15句】:玻璃缸里的標本——缺乏生氣
【第16句】:【丈八的燈臺——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家】(歇)燈臺:燈盞的底座。 一丈八尺高的燈臺,點起燈能照到別處,卻照不到燈臺自身。比喻人只看見別人的短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
【第17句】:大刀斬小雞——小題大做
【第18句】:許仙碰著白娘子一天降良緣
【第19句】:【熱不過三伏,冷不過三九】見“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第20句】:【戴大帽子】(慣)比喻夸大別人的錯誤,給人加上不實的罪名。
【第21句】:【張口三分利】只要說話,主動提出要求,就有好處。周立 波《暴風驟雨》:“你要哪塊地,得說呀,張口三分利,你要不 說,分上壞地,怎么娶媳婦,養小子?”
【第22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慣)比喻不管環境或處境多么惡劣、危險,都處之泰然。 也作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任他風波險,穩坐釣魚臺。
【第23句】:【順著蔓摸瓜】釋義:比喻沿著發現的線索追究下去。例句:二愣說:“咱順著蔓摸瓜唄。”
【第24句】:企業改組以后,小強成了飼料廠的總經理,可每逢有什么重大舉措時,他仍是親臨車間去傾聽職工的意見,人們對此大為不解。小強卻頗有感觸地說:“這叫聽人勸,得一半。”(河南·輝縣)
【第25句】:春節期間,爸爸媽媽再三叮囑我不要亂吃東西,防止鬧肚子。爸爸說:“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浙江·嘉興)
【第26句】:【連著藤,扯著蔓兒】釋義:比喻相互聯系著。例句:不能說,不能說!說了這個不要緊,可這個跟老賬連著藤哪,扯著蔓兒哪!
【第27句】:【樹要直,人要實】(諺)樹身要端直,端直才能成材;為人要誠實,誠實才能立足社會,得到人們的信任。指誠實是做人的根本。
【第28句】:【孔方兄】“孔方兄”是古錢幣的別稱,義稱“孔方”、“家兄”。為什么把銅錢稱作“孔方”,占人把一百來個半成品銅錢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銼外沿,使其光滑。圓棍穿錢H艮,修銼時,來回轉動,后改為方棍穿錢眼,就把這一串錢固定住了,便于加工,于是銅錢中有了方孔。錢為何稱“兄”呢?錢字由“金”、“戈戈”組成,“戈”、“哥”音同,于是這方孔的錢就稱“兄”道“弟”了。最早把銅錢稱作“孔方兄”的是晉代魯褒的《錢神論》。據《錢神論》載:“親之如兄,字日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昌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把錢稱作孔方兄,自然有譏笑之意,把錢看做親哥哥,這種人自然重利輕義了。宋代黃庭堅活用其典,據說他因得罪了朝廷被降職,他的親友們便漸漸與他疏遠起來,他很傷心,遂寫了《戲呈孔毅父》詩,詩中云:“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詩意是被降職后,只有筆墨相隨(管城子是筆的別稱),只有筆墨無庸俗相,不像有些人都不愿意和我來往了,而錢,更與我絕交了。由于此詩的廣泛流傳,“孔方兄”更加“深人人心”了。
【第29句】:【是馬就充不了麒麟】釋義:麒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像鹿的動物,古人拿它象征祥瑞。比喻普通的人冒充不了杰出的人。例句:“反正你在這里多待幾天,慢慢就都品得出來了。是馬就充不了麒麟。”
【第30句】:【 壞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批評壞的,表揚好的。成語:賞 罰分明。電視節目:“開展這項活動,目的在于造成一種壞 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的氣氛。”
【第31句】:【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搟面杖無孔。一竅不通,謂外行, 不懂。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你要寫文章,咱是搟面 杖吹火,一竅不通。”
【第32句】:【是真難假,是假難真】(諺)真的就是真的,不能變成假的;假的就是假的,不能充成真的。指真與假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不容混同。 也作是假不能真,是真不能假。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第33句】:【揭底就怕老鄉親】釋義:就怕知道底細的老鄉親揭老底兒。例句:“你說你沒有現大洋?有句俗話:‘揭底就怕老鄉親。’茅公島的人,哪一個不知道你仇國礎向來不存鈔票,專存現大洋和金條?”
【第34句】:啄木鳥演戲——尖嘴薄舌
【第35句】:【打屁股】(慣)比喻嚴厲地懲處或批評。
【第36句】:【打火機】現在的打火機小巧玲瓏,多用于抽煙者點煙用。打火機品種繁多,花樣不斷翻新,以至于有人專門收藏打火機,出現了收藏打火機熱。世界上第一臺打火機是德國化學家德貝萊于1823年發明的,可它的原理卻來自中國。其實,轉輪打火機源于中國近代的“火鐮”。中國先前抽煙的人,都有一桿煙槍(俗稱煙袋桿),一個煙袋(盛煙葉用),一塊火石和火鐮。火鐮的取火原理是,用一塊比較扁平的石英石,在石英石上的邊緣放一點點硝棉,用一塊似鐮刀狀的黑鐵,猛地擊擦石英石的邊緣,擦出火花,燃著硝棉,然后將硝棉放入裝滿煙葉的煙袋鍋子里,以此點煙。現代打火機不過是把火鐮換成了轉輪,把硝棉換成了汽油,摩擦產生火星點燃汽油。
【第37句】:【拔了蘿卜地皮寬】(諺)比喻趕走或除掉了心頭憎恨的人,心里自然輕松愉快。
【第38句】:【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諺)指人到中年,精力、體力都開始走下坡路,事業上也不會有大的作為,正如月亮過了十五,一天天暗下來一般。
【第39句】:【馬死落地行沒有馬就步行】指失去憑借,退一步想辦 法。黃谷柳《蝦球傳》:“如果還有谷種吃,就吃谷種,沒有就 再打算,馬死落地行,一張葉,一條蟲,一個人總有一條生路 的吧?”
【第40句】:【瓜好吃,夜難守】釋義:看瓜守夜很辛苦,不容易。例句:他邊吃邊稱贊說:“看二大爺噦,這些瓜都能叫上名呀!有的說:瓜好吃,夜難守。大爺一個人睡這里不怕呀?”
【第41句】:【得意不可再往】輕易得到好處,可能有圈套,或遭嫉恨, 要警惕。得意,也說:得便宜、得利。清代《兒女英雄傳》: “古人說得好:得意不可再往。我鄧老九這就夠瞧的了,再 說也不可向世路結仇。”
【第42句】:【再過二十年,又是好漢一條】見“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第43句】:【牛頭不對馬嘴】(慣)比喻胡言亂語、所答非所問或所說的兩件事對不上茬兒。 也作牛頭不對馬面。 驢唇不對馬嘴。
【第44句】:空頭支票——難兌現
【第45句】:媽媽生病了。我問爸爸:“爸爸,我做一件什么事才能讓媽媽高興啊?”爸爸說:“你把你的成績單裝在口袋里,別讓媽媽看見,媽媽就高興了!”(河北·新樂)
【第46句】:哥哥外出打工,在車上被一個自稱是老鄉的人騙了錢。媽媽教育他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豆腐嘴刀子心的人多的是,今后你可要像蜂窩煤那樣,多長些心眼兒!”(河南·輝縣)
【第47句】:【吃掛落】(慣)指受牽連。 也作吃掛撈。 吃掛累。
【第48句】:這天是“小滿”。媽媽看著日歷說:“小滿十八天,小麥不熟也青干。”(河南·孟津)
【第49句】:【敲開場鑼鼓】見“打開場鑼鼓”。
【第50句】:【不吃魚,口不腥】見“沒吃鮮魚口不腥,沒做壞事心不驚”。
【第51句】:【百煉鋼化為繞指柔】軟化。也指千錘百煉,爐火純青。劉 云若《紅杏出墻記》:“芷華這時便是百煉鋼也要化為繞指之 柔,何況心里早也軟到不能支持。”
【第52句】:【買豬不買圈】釋義:選擇配偶,只看本人如何,不看家庭如何。例句:“買豬不買圈,咱要的是姑娘,看她家干啥?”
【第53句】:【緊火粥,慢火肉】(諺)熬粥要用快火,火慢了容易焦鍋;燉肉要用慢火,火快了很難燉爛。指熬粥與燉肉,火力大小快慢各有不同。 也作“緊鍋粥,慢鍋肉”。
【第54句】:石沉大海——無影無蹤;杳無音信;有去無回
【第55句】:人到古稀穿花衣——老來俏
【第56句】:鄰居三奶奶家丟了雞,三奶繞村大罵,還不時朝小剛家的院子里瞧。小剛媽說:“風不刮,樹不搖,心里沒事不犯翹。她罵破天,罵破地,隨她去吧!”(河南·唐河)
【第57句】:【狗掀門簾全靠嘴】釋義:比喻沒什么本事,只會說嘴。“門簾”又作“簾子”。“靠”又作“憑”。例句:大寶說:“他是狗掀門簾全靠嘴,誰不知道他和錢萬利穿著一條褲子,一個窩窩撒尿。”
【第58句】:【不是吃素的】不吃素,則吃葷,需要油水。指敲詐,動武 等。清代《官場現形記》:“再加派去的委員亦并不是吃素 的,萬太尊斟酌送些,他再借些,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了。”
【第59句】:【鐵公雞,一毛不拔】一毛,雙關,也指一毛錢。借指吝嗇, 小氣。《香港小說選》:“還有,他盡管鐵公雞一毛不拔,但是 喜歡那些有禮及會講話拍馬的人,有時興致一來,也會大發 慈悲哩。”
【第60句】:【戰斗環境出英雄,艱苦條件出智慧】(諺)指一個人的智謀、膽量,都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
【第61句】:【五十五,出山虎】人到五十五歲,最為成熟,能有所作為。 或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戴厚英《人啊人》:“再說你 還年輕。俗話說,五十五,出山虎,正當壯年啊!”
【第62句】:【 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正確,不怕別人議論指責。古華 《相思樹女子客家》:“好在觀音姐身正不怕影子斜,一店之 主,她注意著。”
【第63句】:【 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舊時用葫蘆裝藥。指弄不清真相。 臺灣瓊瑤《彩云飛》:“涵妮瞪大了眼睛,驚異地瞧著,不知道 云樓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第64句】:【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見“馬屁拍在馬腿上”。
【第65句】:【門神老了不捉鬼】(諺)門神:舊時貼在大門上護宅的神像。比喻人年歲老了,精力衰弱,辦不了事。
【第66句】:【猴子不上竿,多敲兩遍鑼】(諺)指猴子不肯做爬竿表演,是鑼聲催得不緊。比喻事情不成功,是措施不力,壓力不夠。 也作“猴不上竿緊打鑼”。
【第67句】:【狼心狗肺】“狼心狗肺”比喻心腸狠毒或忘恩負義。源自一則傳說。傳說春秋戰國時,名醫扁鵲往伏牛山為民治病。一天,走到一個山坡上,看到草叢中有一具尸體,像是剛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經壞了。正在猶豫,忽然一只狼從這里路過,他用手術刀一投,將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尸體腔內;又見一只狗從這里跑過,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體腔內。經過搶救,尸首活了,猛地站起來抓住扁鵲道:“盜賊,還我財物!”扁鵲說:“是我救了你的命,怎么反說我是盜賊?豈有此理!”那人抓住扁鵲死死不放,口口聲聲喊道:“還我財物!”扁鵲無奈,一同去陽城見官。陽城縣令聽了二人申訴,對扁鵲道:“你趁他熟睡之機,盜他所帶財物,尚未離去,被他醒后捉住,速將財物還他。”扁鵲道:“此人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當場查驗。”縣令點頭應允。扁鵲說:“把你的內臟打開看看。”那人膽怯,不愿意。扁鵲說:“看看我縫的刀口也可以。”那人解開懷.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縫刀口在身。縣令驚呆了,那人還想狡辯下去。這時,扁鵲一跺腳,飄然而去。縣令急忙追趕,直追到山頂,卻見他面朝東方,盤腿而坐,叫他起來,他卻不言語了。縣令命人查看扁鵲治病的地點,果然有死狼死狗還在,只是一個沒心,一個沒肺。縣令說:“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于是將那人痛斥一番。從此,就有了“狼心狗肺”一詞,用來形容忘恩負義之人。
【第68句】:【女大十八變】釋義:女孩子到了青春期,面貌常有很大變化。例句:“村上有家姑娘,小時長得不好看,性子又野;后來成人了,變得又漂亮又斯文,老人說,這叫女大十八變。”
【第69句】:【有錢難買回頭看,頭若回看后悔無】(諺)回頭看:回頭再檢點一番。指經常回想過去的失誤,可以避免許多后悔和煩惱。也指事情做完后,再檢查一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遺漏或失誤。
【第70句】:【王八看綠豆——對了眼】(歇)綠豆:這里指綠豆的種子。王八的眼睛與綠豆相似,轉指合乎自己的眼光。指品行不好的人彼此情投意合。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王八看綠豆——對上眼兒。 王八瞅綠豆——對上眼兒。
【第71句】:用放大鏡看書——顯而易見
【第72句】:小峰貪玩,不好好學習,他爸爸正在狠狠地訓斥他。這時,一向寵他的奶奶走過來解圍說:“罵他干啥?成人的楊六郎,不成人的賣麻糖。由他去好了。”(山西·太原)
【第73句】:在學習上一遇到困難,我就愛去問老師和同學,媽媽說:“米靠碾,面靠磨,遇到問題靠琢磨。不勤思,哪來的長進?”(湖北·荊門)
【第74句】:稻谷成熟了,我和弟弟到鄉下的姑姑家去幫著收打。看到弟弟沒有撿起落在田里的谷子,姑姑說:“記住,細收要細打,顆粒要還家!”(廣東·龍門)
【第75句】:【看不見,摸不著】(慣)形容事物不容易被掌握或控制。
【第76句】:我心里不舒服,媽媽連問我幾聲為什么,我都沒吭聲。媽媽火了:“木頭埋在城門口,三年還說話呢,你倒是說呀!”(江蘇·泰興)
【第77句】:【好貓兒不吃雞,好男兒不欺妻】(諺)就像好貓兒不吃雛雞一樣,好漢子絕不欺凌自己的妻子。指丈夫對妻子,只應有愛護的義務,不應有壓迫的特權。 也作“好狗不咬雞,好漢不打妻”。
【第78句】:【紅日西升,高山起浪】(慣)比喻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第79句】:【事有湊巧,物有偶然】(諺)湊巧:恰巧湊合到一處。偶然:意想不到的巧合。指天下事,往往有完全出入意料、恰巧湊合到一起的。 也作“物有偶然,事有湊巧”。
【第80句】:【 動一根毫毛,立一根旗桿】極言不容侵犯。浩然《艷陽 天》:“你敢動動我?摸倒我一根毫毛,奶奶讓你立根旗桿!”
【第81句】:【連軸轉】(慣)指白天黑夜不休息,一直不停地做事。
【第82句】:【獨子得惜】(諺)獨子:獨生兒子。 指獨生子特別容易得到父母的寵惜溺愛。
【第83句】:【物以少為貴】(諺)指事物總是稀少了就顯得珍貴,越多越不值錢。 有時也指人。 也作物以稀為貴。 物以罕為貴。
【第84句】:劉姥姥進大觀園——樣樣新鮮
【第85句】:【 以不變應萬變】謂拿定主意,沉著應付。臺灣《吳濁流小 說選》:“思源的意思是,這個時候討論這些,實在無濟于事, 應該等到接受后再計議,此際最好是冷靜,以不變應萬變為 上策。”
【第86句】:媽媽叫我干活,我說正寫著作業沒有空。媽媽說:“你啊,叫你干活比拉牛上樹還難。”(廣東·封開)
【第87句】:【玉不琢,不成器】釋義:玉不經過雕琢,不會成為器物。比喻人不經過教育、學習,不會成材。例句:“是你不懂道理!”玉姑惱了,“玉不琢,不成器;幼不學,老何為?”
【第88句】:【水趁魚,魚趁水】釋義:比喻互相需求,互相利用。例句:李家和在田,這本是個水趁魚,魚趁水的事。在田沒有那一身好活路,這還不是個明白事,李鴻云的人,割了他的腦袋你能沾他光?
【第89句】:【馬上摔死英雄漢】有經驗者有恃無恐,往往發生意外事 件。或說:慣騎馬的慣摔跤。類似的:河里淹死會水的/會 水的魚兒浪打死/翻車的都是些好把式。清代《三俠五義》: “不好,不好!俗語說得好,慣騎馬的慣摔跤,河里淹死是會 水的。焉知他不是藝高膽大,陰溝里會翻船,也是有的。”
【第90句】:【讓人指后脊梁骨】謂背地里受人責罵,或被議論。類似 的:讓人背后罵娘。高云覽《小城春秋》:“昧心錢賺不得! 一家富貴千家怨,咱不能讓人家指脊梁骨!”
【第91句】:【舌頭底下壓殺人】(諺)舌頭能把人壓死。指舌頭能搬弄是非,無中生有,制造事端,挑撥離間,陷人于死地。 也作舌頭片子壓死人。 舌頭根子下能壓死人。
【第92句】:驚險小說——危言聳聽
【第93句】:【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釋義:只看見利益,卻看不見危害。例句:“每見世人惟利是趨,至于害在眼前,哪里還去管他。所以俗語說的:‘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第94句】:高樹上的鳥兒——瞧不起低窩
【第95句】:【遺子黃金,不如一經】(諺)遺:留給。經:經書。給子孫后代遺留黃金,不如教他們學好一部經書。 指留給子孫的,金錢不如知識。
【第96句】:【凈水澤必深】釋義:比喻人知識淵博,謙虛謹慎,不顯示自己。例句:凌雪春問:“說我什么?”夏小云道:“凈水澤必深,滿瓶搖不響,精工出細活。”
【第97句】:【里外不是人】(慣)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第98句】:【瞞債必窮,瞞病必死】(諺)隱瞞債務的,必定窮愁潦倒;隱瞞病情的,必定得不到及時治療,最終誤了性命。指凡事不可隱瞞,不然沒有好結果。
【第99句】:【一分行情一分貨】(諺)行(hang)情:市場上商品的時價。 指出錢多少決定貨物的優劣。也泛指得多少好處辦多大的事。 也作一分價錢一分貨。 一分錢,一分貨。 一分貨色一分價。
上一篇:今年最新俗語,句句出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