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過一天,算一天】混日子。類似的:拖一天,是兩晌。成 語:得過且過。巴金《寒夜》:“你不要老想這些事,在這個年 頭誰不是過一天算一天,能夠活下去就算好的了?!?/p>
【第2句】:【大炮不靠吹,火車不靠推】釋義:比喻說大話、吹牛皮沒有用。例句:大炮不靠吹,火車不靠推。不能光憑嘴皮硬,真要動手,看你敢不敢!
【第3句】:【知足不辱】(諺)知道滿足就不會貪婪,也就不會受到羞辱。指知足可以保持人格的尊嚴。
【第4句】:閉門造車——自作聰明;不合轍
【第5句】:【將貓兒尾拌貓兒飯】見“割貓兒尾拌貓兒飯”。
【第6句】:【象棋】象棋在中國是一種非常普及且深奧無止境的一種棋類游戲。乍一看來,象棋好像產生在漢代。因為棋盤中心格的界河中寫有“楚河、漢界”字樣。其實,它是借用兩軍對壘的局勢,渲染氣氛,與楚漢相爭無關。中國象棋的來源有幾種說法,多與周朝文、武二王有關。《詩·躑頌序》中說:“維清,奏象舞也?!敝芪耐鯐r已有擊刺的戰斗技術,武王作樂,象征擊刺排練為舞,故取此名。說明象棋是一種戰爭廝殺的棋戲。還有人認為象棋就是周武王所造:“象棋,武王所造,其進退攻守之法、日月星辰之象,乃爭國用兵戰斗之術。以象牙飾旗,故日象棋?!钡降啄姆N說法有道理,至今沒有定論。在沒有史料和文物實物出土之前,所謂定論,只是討論者一家之言。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代高人(有智慧的人)所創,歷代研習完善,才形成了超人的智慧??纯聪笃寤顒拥陌l展軌跡,或許對認識它的產生會有幫助。象棋活動由來已久,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文字記載。如《楚辭·招魂》:“蓖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進,道相迫些……”早期象棋活動到南北朝時進一步成熟和完善,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個象棋迷,首次撰寫出《象經》,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象棋博弈的指導書籍。到了北宋,象棋就基本定型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陽北宋墓中發現了瓷質象棋,黑白子各十六枚,與今象棋十分相似。明代的象棋活動,已經比較成熟,其標志是棋書、棋譜多達17種。清代的棋書、棋譜大都完整保存下來,基本分為三類:應用棋譜、殘局譜、全局譜。這些棋譜是歷代象棋活動的經驗總結,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第7句】:【暗中使絆子】表面客氣,暗地里刁難?!度嗣袢請蟆?(1981,10,13):“這種暗中使絆子的作法,特別使人惱火。 因為他刁難你,卡你的脖子,是打著公事公辦的招牌,講著 堂堂皇皇的理由下手的?!?/p>
【第8句】:【墻頭的冬瓜——兩邊滾】(歇)比喻兩頭討好。
【第9句】:【貧無本,富無根】(諺)本:根。 窮也沒個窮根,富也沒個富根。指窮富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窮人勤奮也可致富,富人驕惰也可變窮。
【第10句】:【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歇)本指高空里的手,轉指技能高超的人。
【第11句】:【路通百業興】(諺)道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就會帶動各行各業都興旺起來。指道路是振興經濟的命脈,要想經濟飛騰,必須先修道路。
【第12句】:【殺人不眨眼】(慣)形容非常殘暴、兇狠。
【第13句】:【一根筷子吃蓮菜——挑眼兒】(歇)挑:本讀tia。,指一根筷子不能夾,只能挑蓮藕的眼兒,轉讀tia。,指挑剔。眼兒:本指蓮萊里的小孔,轉指缺點。指故意挑毛病。 也作一根筷子吃蓮菜——專門挑眼。 一根筷子吃藕——專挑眼。
【第14句】:蓮藕有節又有孔——以通不通
【第15句】:【 成不了氣候】氣、器諧音,兼指不成器,形成不了氣勢。 謂成不了大事。孫犁《風云初記》:“我看咱們少當家的成不 了氣候。”
【第16句】:染坊里拜師傅——好色之徒
【第17句】:【不是吃素的】不吃素,則吃葷,需要油水。指敲詐,動武 等。清代《官場現形記》:“再加派去的委員亦并不是吃素 的,萬太尊斟酌送些,他再借些,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了?!?/p>
【第18句】:【執法不留情,留情法不容】(諺)指執法者應秉公辦案,不徇私情。
【第19句】:【打白客】(慣)指托人辦事不花錢。
【第20句】:一個勢孤倆力大,三人能叫河搬家。
【第21句】:石灰拌白糖——分不清
【第22句】:【不吃苦中苦,難得甜上甜】(諺)指人生上好的享受,是以自己吃極大的苦換來的。 也作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中甜。 不受苦中苦,難有來日甜。
【第23句】:【玉波去四點,依舊是王皮】(諺)玉字去一點,還是王字;波字去三點,還是皮字。指表面上略有變化,但本質上還是不變。
【第24句】:馬不停蹄,鞭不停揮——老趕
【第25句】:媽媽工作忙,總沒空去看望姥姥。姥姥嘆息道:“唉,娘疼孩兒沒縫兒,孩兒疼娘沒空兒。指望不得呀!”(河北·黃驊)
【第26句】:【倒騎毛驢,往后看】釋義:比喻總看過去,看不到進步。例句:對于這一點,連里有過不少扯淡的說:崔國華落后,是倒騎毛驢,老往后看。
【第27句】:【不怕官,就怕管】官大不一定有直接關系,現管著的人得 聽他指揮?;蛘f:不怕縣官,就怕現管。明代《水滸》:“他今 日發跡,得做殿帥府太尉,正待要報仇。我不想屬他管!自 古道:不怕官,就怕管。俺如何與他爭得?怎生奈何是好!” 參謀不帶長,放屁也不響參謀只能獻策,參謀長才能做 決定。張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參謀不帶長,放屁 也不響。我現在連個參謀也不是,去了有什么用?”
【第28句】:【十年不下雨,也有怨雨人】見“大旱三年,還有恨雨之人”。
【第29句】:老鼠上鍋臺——熟路
【第30句】:鵝上臺階——靠猛勁
【第31句】:【前頭狐貍跌下井,后頭狐貍沒有醒/前頭烏龜爬壞路,后頭烏 龜照舊爬】狐、糊諧音。借指人糊里糊涂,不能吸取前人的 教訓。烏龜會縮頭,行動緩慢,象征因循守舊,不思進取。 語文圖書:“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前有車后有轍,就是 指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前頭烏龜爬壞路,后頭烏龜照舊 爬,前頭狐貍跌下井,后頭狐貍沒有醒,就是指不接受別人 經驗教訓的危害?!?/p>
【第32句】:【醬鍋里煮元宵——混蛋】(歇)本指渾濁的球形東西,轉指不懂道理或不明事理的人。含責罵意。
【第33句】:【口頭禪】“口頭禪”是指一個人習慣在有意無意間時常說的話語,多無實際意義。口頭禪一詞來源于佛教的禪宗,本意指不去用心領悟,而把一些現成的經驗掛在口頭上,沒有把禪理踐行到現實生活中去。禪,是要用心去學,用心來悟的,是需三關悟漸,閉關打七的功夫。禪宗的末流,好取現成的經語,掛在口頭上。如果單單靠從口中滔滔不絕說出來的禪學,那就不是真正的禪,而是“口頭禪”??陬^禪完全違背了禪宗“頓悟見性”的宗旨。今天,口頭禪已經完全成了個人習慣用語的意思了。
【第34句】:【手中沒把米,叫雞雞不來】(諺)比喻不給人點實惠或沒有吸引人的環境與條件,別人就不會向你靠攏。
【第35句】:【官土打官墻】(慣)比喻用公眾的錢辦公眾的事。
【第36句】:【風吹連檐瓦,雨打出頭椽】釋義:比喻突出、冒尖的人容易受到打擊。例句:有個中年漢子緊攥著一雙手,嘆息著說:“唉,風吹連檐瓦,雨打出頭椽,像高二佬這樣干個里難選一個的人,死得好苦!”
【第37句】:玩著轱轆打主意——想轉了
【第38句】:【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諺)閉住嘴巴,管住舌頭,不隨便講話,自然就保得安全,不會惹是生非。 指慎言可以免禍。
【第39句】:關門打財神——窮急了
【第40句】:【中間無人事不成】辦事需要有人從中幫忙。浩然《金光 大道》:“常言說得好,中間沒人事難成。你在劉祥跟前多替 哥哥說幾句好話?!?/p>
【第41句】:盡管與一同學是好朋友,但有時我們難免磕磕碰碰的。每到這時候,媽媽就會笑著說:“你倆呀,是狗皮襪子沒反正,清官也難斷誰對錯。過不了一天,準又好得跟一個人似的?!保兾鳌P縣)
【第42句】:【用著入朝前,用不著人朝后】用得著就熱情,用不著就冷 淡,沒有友誼和互助,對人態度以個人利益為轉移。類似 的:有事叫公公,沒事臉朝東。王朔《青春無悔》:“我發現你 這個人真是實用主義,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p>
【第43句】:【吊兒郎當】“吊兒郎當”是指不認真、不嚴肅、不負責任的生活方式,做事不準確求實、邊干邊玩、得過且過、嘻嘻哈哈甚至嬉皮笑臉的工作作風。 “吊兒郎當”出自北京俚語。早在清末的言情小說、評書、戲劇中就已引用,現在北京口語中也經常使用,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只是詞典中多未收入,應是個缺憾?!暗鮾骸痹诒狈皆捴惺堑跗饝覓斓臇|西,含有搖擺不定的意思。“郎當”在文中則有頹唐或衣服寬大不合身之意。因此,“吊兒”和“郎當”合起來,就有了松松垮垮散散漫漫不負責任之意了。
【第44句】:【富不教學,窮不讀書】(諺)指富人不愿教學,因為教學清苦、勞神;窮人不去讀書,因為讀書費錢財、費時間,窮人承受不起。 也作“窮不讀書,富不教學”。
【第45句】:【合穿一條褲子】見“穿一條褲子”。
【第46句】:【病牛來到屠戶家,自己來送死】釋義:比喻自尋死路、找死。例句:“什么同志!花言巧語騙人,想不到還敢來,這真是病牛來到屠戶家,自己來送死!”沈中說。
【第47句】:【橫挑鼻子豎挑眼】(慣)形容很不滿意,百般挑剔。 也作“橫挑眼,直挑眼”。
【第48句】:【士為知己者死】此語的意思是好男兒可以替知己的朋友去死,可用它形容人品剛直無私;也可形容為人有俠肝義膽,勇于為朋友赴湯蹈火,即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此典出自《說苑·復恩》,講述了“士為知己者死”的來歷: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大夫鮑叔牙與管仲是好朋友,鮑叔牙死的時候管仲扎上衣襟,失聲痛哭,淚如雨下。侍從問道:“他不是你的父親,也不是你的兒子,您這樣傷心或許有什么原因吧?”管仲說:“這不是你們所能理解的。我曾與鮑叔牙到南陽(齊國的城邑,在今山東鄒縣)做生意,那時我在市場上多次受到羞辱,但鮑叔牙并不認為我怯懦,卻說我將有揚名于世的時候。鮑叔牙曾與我一起游說君主,但君主不愿接納我,而鮑叔牙也不認為我無能,卻說是因為我沒有遇到英明君主。鮑叔牙曾與我分取錢財,我自己經常多拿一份,鮑叔牙也不認為我貪心,而是知道因為我經濟拮據。生養我的是父母,理解我的是鮑叔牙。士為知己者死,何況為他盡哀呢?” 為此,人們總結出一個成語“鮑管之交”,成為后世結交的榜樣。
【第49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慣)《三國演義》中描寫:周瑜要火燒曹操戰船,一切準備就緒,只因冬天沒有東風,不能順風勢放火,因此而病。諸葛亮前來探病,索紙筆,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焙髞碇T葛亮“借”來東風,燒了曹操戰船,曹兵大敗。比喻事前什么都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必要條件。
【第50句】:【打破鐵飯碗】改變職業的終身制。相關的:吃大鍋飯。 古華《相思樹女子客家》:“店主和店員之間,要簽訂工作合 同,半年一訂,實行招聘制,打破鐵飯碗。”
【第51句】:大刀斬小雞——小題大做
【第52句】:一次,我向媽媽說:“媽媽,吃完飯再寫作業也不遲?!眿寢尣桓吲d地說:“后插一日秧,晚收十天谷?!蔽乙宦牐凸怨缘厝懽鳂I了。(河南·洛陽)
【第53句】:毛驢下騾子——變了種
【第54句】:佛爺的眼珠——動不得
【第55句】:【怪由心作】(諺)怪異妖魔的景象,都是由人的主觀幻覺產生的。 指人只要心懷坦蕩,光明正大,就不會見神見鬼。
【第56句】:【稻多打出米來,人多講出理來】釋義:人多主意多,辦法多,就像稻多出米多一樣。例句:有事要多和戰士們商量,俗話說,“稻多打出米來,人多講出理來”,戰士們有戰斗經驗,有主意有辦法,有了困難和大家商量,總可以解決的。
【第57句】:【做夢娶媳婦兒——想得美】(歇)指想得倒很好,就是實現不了。常含譏諷意味。
【第58句】:【沒雞叫,天也亮】雞叫不起決定作用。謂缺少什么,無關 緊要。李準《李雙雙》:“有雞子叫天明,沒雞子叫天也要明, 離開他這個記工員,我這個隊干部也要走路的!”
【第59句】:【窮家難舍】(諺)指家雖貧窮,但曾長居久住,總舍不得離開。也指故鄉即使是窮山僻壤,但因土生土長在那里,也會與那里難分難舍。 也作窮家難舍,熱土難離。熱土:住久了的鄉土。 窮家難舍,故土難離。故土:故鄉。 窮家難離,熟土難舍。
【第60句】:立七坐五盤三半,一肩三頭懷兩臉。
【第61句】:【有意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諺)用心栽花,花反不成活;無意插柳,柳卻長得樹粗冠大。指人往往刻意要做好的事偏做不好,不經心的事反倒意外地成功。 也作“著意種花花不活,等閑插柳柳成蔭”。
【第62句】:【夾著尾巴逃走】原指狗,形容狼狽而逃。周立波《暴風驟 雨》:“保媒的叫她這一罵,夾著尾巴就跑了?!?久賭無勝家長期賭錢,總會輸。也指冒險的事情,難免 失誤。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他說內線工作猶如賭 博,廝混久了,正如俗話說的久賭無勝家,沒有不出漏子 的?!?/p>
【第63句】:【借梯子下樓】(慣)比喻利用機會擺脫困境。 也作借梯子下臺。 借臺階下去。
【第64句】:【舌頭帶鉤子】(慣)譏諷人說話帶刺或話里帶著不滿、挑拔的意味。 也作舌尖帶刺兒。 舌尖子蜇人。
【第65句】:老母雞為了保護小雞,和貓斗得死去活來。奶奶嘆口氣說:“唉,真是萬物一理,為兒為女呀!”(吉林·農安)
【第66句】:【無本難求利】(諺)指做生意要有本錢才能求得利潤。
【第67句】:東街賣魚西街買雞——東鱗西爪
【第68句】:【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處理事情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 當機立斷。張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當斷不 斷,反為其亂,人家已經把槍抵到你胸口上了?!?/p>
【第69句】:小紅和小麗不知為什么事吵起架來,越吵聲越大,同學們怎么也勸不住。這時,老師來了,她和藹地對小紅和小麗說:“謙,可平人怒;讓,可息人爭。同學們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絆絆的,每個人都要學會互相謙讓才行??!”(廣東·龍門)
【第70句】:【秧好稻好,娘好囡好】見“娘好囡好,秧好稻好”。
【第71句】:【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富貴需要努力爭取,不是輕易 得來的。明代《西游記》:“師父,你常以思鄉為念,全不似個 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憂。古人云:欲求生富貴,須下 死工夫。”
【第72句】:【八月大,無果賣】釋義:陰歷八月如果是大月(三十日),水果就要歉收。例句:真是應驗了那句話:“八月大,無果賣。”這不,現今集市上水果少,價錢貴得嚇人啊!
【第73句】:青蛙找著田雞——碰上自家人
【第74句】:【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慣)打頭風:逆風。比喻境遇本來就不好,偏又遭到更大的打擊或不幸,處境越發艱難。 也作屋漏更遭連夜雨,行船又撞打頭風。 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被打頭風。被:遭遇。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
【第75句】:【蠻妻拗子,無法可治】(諺)拗(niu):固執,執拗。指最不好管教的,是蠻橫不講理的妻子和執拗不聽話的兒子。 也作蠻妻劣子,無藥可治。 頑妻逆子,無法可治。 逆子頑妻,無藥可治。
【第76句】:【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死受窮】(諺)吃飯穿衣等生活耗費不會使人窮困,經濟上不會計劃才會造成真正的窮困。指過日子最要緊的是籌劃周到。 也作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一輩窮。 穿不窮,吃不窮,計算不到定受窮。
【第77句】:每天早晨我總要在被窩里磨蹭著多睡一會兒,眼看著上學的時間到了,媽媽急了:“你這是肥豬鉆在案板下,躲得了時辰躲不了挨刀,還不快起床?”(陜西·戶縣)
【第78句】:媽媽每次炒苦瓜都放很多油,并說:“苦瓜沒油苦啾啾,茄子有油滑溜溜?!保ń鳌ば咆S)
【第79句】:【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慣)指人下落不明。
【第80句】:【元寶】“元寶”的來歷有兩個說法。一說是古代的銅錢幣名稱。元寶之名首見于五代。據《文獻通考·錢幣》介紹:后晉石敬瑭時期鑄造錢幣,因其年號為“天?!?,所以把新鑄的錢幣叫做“天福元寶”。到宋太宗趙光義時期,每逢改元,一般都要鑄造新幣,新幣遂用新年號為“某某元寶”。這在《宋史·食貨志下二·錢幣》有記載:“初,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寶’。淳化改鑄,又親書‘淳化元寶’,作真、行、草三體。后改元更鑄皆日‘元寶’,而冠以年號。”這是把銅錢稱為“元寶”的來歷。二說元朝忽必烈時期,以國庫銀子鑄成銀錠,作為貨幣流通,叫做“元寶”。這種元寶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元史·楊浞傳》說到白銀元寶的來歷。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1266年),朝廷建立總管全國財政的國用司,以楊浞為國用司員外郎,負責主持國庫業務工作。他不僅是財務專家,也是個很細心的管理者。他發現國庫白銀在出入時,有偷拿零碎銀子的現象,為了消除這一弊端,楊浞向朝廷建議把散碎白銀熔化,以五十兩鑄為一錠,銀錠上再鑄“元寶”二字,意為元朝之寶,這樣的大錠銀子偷盜就不容易了。朝廷認為楊浞的建議有理,遂下令熔鑄元寶。所鑄元寶呈馬鞍形狀,兩端圓弧,中間束腰。這就是我們現在還能看到的“元寶”實物。以上兩種說法都能成立。五代“元寶”名稱首次出現,是銅錢的稱謂;元代“元寶”是白銀鑄造的實物元寶,這種元寶始于元代。
【第81句】:【七歲八歲討狗嫌】(諺)男孩子在七八歲時特別頑皮淘氣,連狗都討厭他。指男孩兒在七八歲時最難管教。 也作七歲八歲,雞狗都嫌。 七、八、九,厭死狗。 七歲八歲,沒人刮得。沒人刮得:沒有誰愿意理睬他。
【第82句】:【寒貓不捕鼠】(諺)指受餓受凍的貓無力捕捉老鼠。比喻饑寒交迫下的病弱的人,難以承擔正常人的勞動任務。
【第83句】:暑假里,我整天和小朋友東奔西跑玩個不停。媽媽多次叫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我都不想干。有一次,媽媽說:“地是種出來的,事是干出來的,什么時候不勞動也不行?!保ńK·新沂)
【第84句】:【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諺)指世上沒有辦不成的事,只要有決心,百折不撓,總會成功的。 也作世上無難事,人心自不堅。 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堅。
【第85句】:【話是開心的鑰匙】釋義:說話能打開人的心扉。例句:“人常說:話是開心的鑰匙,只要打通大家的思想,事情就會好辦得多?!?/p>
【第86句】:【做官當老爺/當官做老爺】指干部貪圖個人享受,對人民 采取官僚主義態度。《北京日報》(1984,5,11):“有的人些 官做老爺,對國家和人民利益漠不關心,對工作敷衍塞責, 玩忽職守,以致事故頻生、損失驚人,已經達到令人不能容 忍的地步?!?/p>
【第87句】:【發昏章第十一】(慣)仿《孝經》篇目“某章第幾”的格式?!笆弧睌的砍^“十”,表示程度很深。指發昏至深,神志不清。
【第88句】:扳不倒兒尖尖腚——什么人什么命
【第89句】:頭當斗笠,背當蓑衣——自欺欺人;自騙自;自己哄自己
【第90句】:草鞋上拴珍珠——不值得
【第91句】:【心則不競,何憚于病】(諺)竟:強。憚:怕,人怕的是自己的身心不強??;自身強健,還怕什么病。指自我堅強,就不懼外患。
【第92句】:【桐油缸依舊裝桐油】(慣)比喻一切照舊,沒有變化。
【第93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諺)該采取果斷措施時卻優柔寡斷,其結果是反而遭受禍亂。指處理問題,貴在果斷。 也作當斷不斷,必留后患。 當斷不斷,自遭其亂。 當斷不斷,必惹麻煩。
【第94句】:【心急繡不出好花】(諺)指從容耐心才能把細活做好。
【第95句】:黑瞎子按鍵盤——亂彈琴
【第96句】:【朝里無人莫做官】(諺)舊指朝廷里如果沒有后合作依靠,就不要去做官。
【第97句】:【身長六尺,天下難藏】(諺)天地雖然廣闊,一個成年人也難以把自己長久地隱藏起來。指人匿藏得再詭秘,終究會被發現。
【第98句】:【中暗箭】(慣)中:受到。比喻被別人暗中傷害。
【第99句】:夾肢窩生瘡——陰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