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家長的話。
優(yōu)點咋寫
尊敬的家長: 端午是團圓美好的節(jié)日,為關注教育和傳統(tǒng)文化,追求快樂和諧的朋友,與孩子一起,享受融融的親子時光,感受濃濃的節(jié)日文化,在端午就要到來的時候,我班開展以《xxxx》為主題的家長半日開放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活動。
請家長暫時放下繁忙的事務,一起來吧,您的到來將是我們最大的期待。
活動時間:xxxx年xx月xx日 端午放假通知:xxxx年xx月xx日(星期x)———xxxx年xx月xx日(星期x) 友情提示:所有的家長持邀請函進入幼兒園參加活動,每個家庭一位家長參加,謝謝配合! xxxx幼兒園 xxxx年xx月xx日
愛國主義教育心得體會100 字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提高全民整體素質的基礎工程。
我 省在全面貫徹《中學德育大綱》、《小學德育綱要》精神,改進和加強學校德育工作 的過程中,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落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取得了較好 的效果。
自中共中央頒發(fā)《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以后,進一步推動了我省中小學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向著普及縱深方向發(fā)展。
一、明確教育任務,開展調查研究,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中小學德育的基本任務是,把全體學生培養(yǎng)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具有社會公 德、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公民。
為了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廣泛地 進行了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現(xiàn)狀調查。
1949年上半年,由省教委組織調查組先后到大悟 縣、應城市、武漢市武昌區(qū),聽取了縣市區(qū)教育部門的匯報,除請政府負責人及宣傳、 團委、婦聯(lián)、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門的同志進行了座談外,還同時19所學校(小學 5所,初中4所,高中6所,其它4所)的校長、主任和教師舉行了座談。
各地反映,近 幾年來,我省中小學教育工作,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也存在不 少問題,其中有些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
據(jù)一所小學抽樣調查,不知道“十一”國慶 節(jié)的學生占有15%,不知道國歌叫《義勇軍進行曲》的占58%,不知道我國是“四大 發(fā)明”的文明古國的占16%,認為外國比中國好,資本主義比社會主義好的占有16%, 不知道為什么要升國旗的占60%,長大了出國賺大錢的占領23%,不了解帝國主義侵 華史實的更是占大多數(shù)。
通過調查,我們感到震驚,不僅增強了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 育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也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任務。
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知道和認識祖國的過去,今天和未來的基 上,產生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學生確立正確的理想、信仰和人 生觀立志投身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去。
要達到上述目的,必須 緊密聯(lián)系實際,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首先,我們針對學生對國旗、國歌、國慶的基本 常識。
進一步又針對學生不了解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缺乏足夠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 感,甚至認為外國比中國好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在全省普遍開展了‘兩史一情’、香 港回歸祖國和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方面的教育,激發(fā)他們崇敬和學習民族 英雄“興我中華,歷史的悲劇不能重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他們?yōu)榫S護國家獨立、自 主、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思想觀念。
愛國主義教育必須突出時代特征。
黨的基本路線 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現(xiàn)實主題。
我們針對學生對‘社會主義好’缺乏足夠認識的問 題,緊密聯(lián)系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實際,廣泛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基本路線教育 活動。
很多地方和學校組織了“在祖國懷抱里成長”、“改革開放使祖國欣欣向榮” 等主題教育活動。
組織學生參觀訪問,進行“五看”的社會調查:看個人變化,看家 庭變化,看學校變化,看學校附近一條街的變化,看本地區(qū)的變化。
“看變化,頌祖 國”、“看變化,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還有不少地方和學校,不僅開展了十 一屆三中全會前后的縱向對比教育,還結合開展了橫向對比的路線教育,同同等發(fā)達 程度的國家比成就,同發(fā)達國家比發(fā)展速度,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
二、確定教育內容,設計教育專題,形成教育活動序列。
愛國主義教育任務的落實,關鍵在于教育內容的選擇和把握。
愛國主義教育內容 豐富,涵蓋較廣。
我們在確定教育內容、設計教育專題時,主要考慮了如下四點:一 是,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確定教育的可接收性;二是,根據(jù)教育內容的整體內涵,確 定教育內容的序列性;三是,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對象的結合方面,確定教育內容的針 對性;四是,在教育內容的漸進和深化方面,確定教育內容的連續(xù)性。
(一)、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有針對性地安排合適的教育內容,選擇恰當?shù)慕逃?活動方式。
小學生心底純潔,活潑好動,熱情高,但知識面窄,缺乏理性認識能力。
在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選擇方面,重點是激發(fā)他們的主義情感,憎惡帝國主義的侵 略,了解祖國的偉大,從行動上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積極向英雄人物學習, 努力學習文化科學知識,長大了報效祖國。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各小學在開展“祖國 在我心中”、“我是祖國的花朵”、“我要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等專題教育活動時, 形成了“九字活動系列”。
即:唱(歌頌祖國、歌頌黨、歌頌社會主義);繪(描繪 祖國錦繡河山);看(革命遺跡,歷史名勝,建設成果);讀(英雄故事、歷史故事); 講(祖國變化、英雄事跡);寫(贊美祖國、贊美英雄、抒發(fā)情懷);做(學英雄做 好事、努力學習);(愛國主義知識和行為規(guī)范);展(活動成果、報國之志)。
這 些活動深深地扣動了兒童的心弦,省實驗小學的“武漢是三好學生”王燕在去杭州參 加中央音樂學院的鋼琴考試前,深情地要求再當一次“升旗手”,立志將來當音樂家 為國爭光。
對于進入青少年時期的中學生,他們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理性思考能力,可以提出 更高的要求,以課堂滲透教育為主,輔以有廣度和深度的課外活動。
挖掘各學科中蘊 藏的愛國主義因素,把愛國主義教育要求和學科愛國主義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課 外活動方面,主要是用講座、報告會、讀書會、知識競賽、參觀等形式,有計劃、有 目的的讓學生了解中國的近代史、現(xiàn)代史,熟悉國情和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引導 學生進行比較和思考,堅定黨的基本路線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觀點。
(二)、根據(jù)愛國主義教育的整體內涵,設計教育專題,形成教育活動序列。
愛 國主義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統(tǒng)和整體內涵。
在實施教育時,各學校分層次,精心設計專 題;在序列內容安排上充分注意其階段性和連續(xù)性。
在小學低年級一般設計了“偉大 中華十知道”、“祖國山河多壯麗”等專題;在小學中年級安排了“偉大祖國名人多”、 “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等專題;在小學高年級安排了“屈辱的歷史、奮斗的歷史”、 “愛我中華、興我中華”等專題。
在活動安排上,由參加嚴肅、隆重升旗儀式,搶答 祖國基本知識,聽講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參觀祖國名勝和革命史跡,到較系統(tǒng)搜 集、編出《英雄譜》、《名人名言集》、《中華集錦》等。
武昌曇華林小學精心設計 了“三個了不起”的專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該校學生在回答記者采訪是說:“參 加了‘了不起’的教育活動后,心中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有一種要大聲疾呼的激情: 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我要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 中學階段按照學生思維日臻理性化特點,分別安排了“知我中華”、“只有社會 主義能夠救中國”、“騰飛的中華”等專題。
很多學校還結合湖北的特點,編寫了系 列教材和制作了系列幻燈片:《錦繡湖北——湖北名山秀川、建設成就講話》、《鐵 血豐碑——湖北革命斗爭史講話》、《楚天英杰——湖北歷史上的杰出人物講話》, 系統(tǒng)地對學生開展了愛國主義序列教育,有的學生在演講中說道:“我們腳下是中華 的熱土,身后是祖國的錦繡河山,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不能 忘記祖國的興衰大業(yè)。
” 三、探索教育規(guī)律,優(yōu)化教育方法。
在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各地在把握教育內容的基礎上,根據(jù)內容需要,貼切地 選擇教育方法,一般都采用了調查研究、比較、典型導引和情感體驗等方法,通過調 查、訪問、參觀、讀書等方式,增長學生的愛國主義知識。
為了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 教育,我們在總結各地活動經(jīng)驗的同時,還有意識地定點開展這方面的實驗研究,探 索愛國主義教育規(guī)律。
(一)、滲透教育法:學校是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陣地,學科教學是實施愛 國主義教育的主要渠道。
學生在校大量活動和受教育是學科課堂學習,對于中學生尤 為如此。
因此,研究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們 從學科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中,總結出了滲透的“六有”原則。
即:有“意” 有意識地發(fā)掘學科中顯性或隱性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素;有“的”——有目的、有針對 性地確定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有“機”——有機結合學科教學,融溶于載體,做到淡 化痕跡、“潤物細無聲”;有“度”——適度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內容,不沖淡學科教 學本色,學生易于接受;有“序”——有步驟有秩序地實施滲透;有“效”——講求 實效,克服形式主義和實用主義。
在上述原則指導下,根據(jù)不同學科和較學內容,探 索出了“程序法”、“四環(huán)節(jié)法——知事、明理、動情、養(yǎng)成”,“聯(lián)系比較法”等。
如有的數(shù)學教師講利用正切函數(shù)值解直角三角形時,引用中國古代發(fā)明的利用稈子影 長確定季節(jié)和時令的歷法作例證,利用“四環(huán)節(jié)法”學生學了知識、激發(fā)了民族自豪 感。
對于歷史、地理等具有很強的顯性愛國主義因素的知識,又采用“聯(lián)系比較法”, 擴大和增強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
(二)、環(huán)境教育法:充分利用校園的愛國主義文化環(huán)境的布置和創(chuàng)造濃郁的愛 國主義教育氛圍,讓學生在環(huán)境中熏陶,潛移默化,內化愛國主義教育情感,增長愛 國主義見識。
如一走進武昌實驗小學校園,綠樹成蔭、甬道繁花縈繞,大紅色巨幅校 訓:“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立刻印入眼簾。
學校還充分利用校內《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舊址》和惲代英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工作過的史實,給最優(yōu)秀少先隊命名為“惲代 英中隊”,開展“革命紅旗代代傳”的活動。
很多學校都注意建立了具有愛國主義教 育意義的長廊和甬道。
用中國歷史名人、名言錄掛幅裝點室內環(huán)境氛圍,是一種很具 愛國主義教育感染力的隱性教育課堂。
四、加強領導,重在建設,形成教育常規(guī)。
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常規(guī)教育。
要形成愛國主義教育常規(guī),首 先,要加強領導。
中共湖北省委貫徹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制定、印 發(fā)了《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細則》,文件明確指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 全省人民整體素質的一項基礎性的社會工程,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 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并從人力、物力、財力上予以支持;還對教育的內容、對象、建 設、實施等問題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和部署。
為了加強領導,我省成立了由省委宣傳部牽 頭的愛國主義教育協(xié)調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十分重視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干部對愛國 主義教育意義的認識,加強理論建設,組織專門班子,撰寫了一批有理論深度的文章, 加大宣傳力度,造成輿論氛圍。
為了指導面上工作,省教委等五單位聯(lián)合在武漢市武 昌區(qū)辦點,批轉了中共武漢市武昌區(qū)委員會《關于貫徹〈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細 則》的文件;第二,堅持愛國主義教育“四為主”的指導思想,即:愛國主義教育是 全民教育,其重點是青少年;學校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陣地;課 堂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師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力軍。
第三,愛國 主義教育必須堅持重在建設的方針,除上述理論建設外,各地都結合本地實際加強了 對教材、基地和制度的建設,多年來,大多數(shù)學校都編寫了愛國主義教育序列教材, 同革命紀念館、所、部隊等開展共建活動,創(chuàng)建了一批基地,全省由省政府行文,正 式命名了44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各地也充分開發(fā)教育資源,相繼建設了一批本 地的教育基地,為了充分發(fā)揮基地的作用,文件還明確規(guī)定:各級各類愛國主義教育 基地對中小學生有組織的參觀活動要優(yōu)先安排,實行收費參觀的單位,在節(jié)假日及雙 休日對中小學師生有組織的參觀應實行免費開放。
同時,省教委還組織編寫了《中小 學生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視片觀賞指南》以及序列教材。
武昌區(qū)教委頒布的《武昌區(qū) 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常規(guī)十條》規(guī)定每個學生都要知道武昌農講所、辛亥首義舊址、 鐵軍、起義門、九女墩、六一亭等革命史跡…。
要求各校在‘五.四’、‘七.一’、 ‘十.一’等節(jié)日組織相應的愛國常規(guī)教育活動。
全省還定期開展“黃鶴美育節(jié)”大 型活動,多種形式匯演愛國主義節(jié)目,對全省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動作 用。
各地和學校還相繼制訂了愛國主義教育常規(guī)制度,結合“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 中有關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重點加強了訓練,形成常規(guī)。
大部分地區(qū)和學校都明確規(guī) 定一年級新生入學和每學年,必須對學生進行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及祖國版圖的 教育。
通過上述安排,基本上達到了使我省愛國主義教育常抓不懈,充分發(fā)揮其時代 主旋律的作用。
關于愛心,孝心,責任心的家長評語怎么寫
一個勤勞、善良,愛幫助人、孝順父母的孩子。
你興趣廣泛,有較好的勞動習慣,能關心班級并愿意幫助別人。
在家里能夠聽話,幫助家長干一些家務活,整理自己的書包和玩具。
有時你也較貪玩,上課不夠專心。
老師發(fā)現(xiàn)你對(某)方面的內容掌握不是很好,希望××以后能努力學好每樣本領,做個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
祝您好運健康快樂^_^
上一篇:對查看寢室這次的活動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