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09年國慶大閱兵的觀后的感想
觀看盛大的閱兵儀式有感 光陰似箭,日歷也穿上了“國慶裝”。
今天——10月1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盛大的節日,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年的喜慶日子。
!!!!此時此刻的天安門前已是人山人海,樂聲陣陣。
在這喜慶的日子,祖國母親的兒女把您團團圍住,歡慶著,問候著。
有解放軍戰士、學生以及各省和各族的人民,他們都掛著鮮花、紅旗。
一萬多名學生持著紅色和黃色的鮮花,組成了四個大字“祖國萬歲”。
這四個大字的周圍是由黃色的鮮花圍成的,這紅色和黃色不是象征五星紅旗嗎
……此時的天安門是花的海洋,樂聲的海洋,但是吸引我的還是解放軍叔叔的閱兵儀式。
“咚——咚——咚”這是解放軍前進的腳步聲,他們正踏著雄壯的步伐,沿著長安街的天安門廣場前進。
“咚——咚—— 咚”多么有勁,多么鏘鏘有力的步伐聲啊
這不是普通的腳步聲,這是我們國家邁向世界民族之林的聲音,是祖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就的喜悅之聲,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腳步聲。
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在戰場上與敵人頑強搏斗,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來保衛祖國的邊疆,無私地向自己的崗位奉獻自己的青春,就是因為有這一群 “威武之師、文明之市、勝利之師”為祖國做后盾,才有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社會的安定,民族的團結。
就在這個時刻,一群身穿橄欖綠軍裝的威武之師走了過來。
口號聲如雷貫耳,有如開閘流出的急水,有如滾滾而來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騰的駿馬。
你看,他們的軍資是多么標準,步伐均勻,剛勁有力,每一個動作都一致。
行進的時候,這千萬個人的行動如同一個人,橫直有行,行行筆直,就像刀切一樣,個個面目莊嚴、意氣風發、斗志昂揚地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向黨和國家致敬,向人民致敬。
這一舉動,無不牽動和震撼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
當受閱的三軍勇士邁著矯健的步伐,雄赳赳、氣昂昂地通過天安門時,國防武器已接踵而來地展現在人民的眼前:新型主戰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種戰略導彈。
祖國啊,祖國,你讓我看到了你50年來的繁榮昌盛和國防力量的日益強大,你的人民從此揚眉吐氣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想到這,我全身每個毛孔如吃了人參果,無一處不激動,無一處服帖。
如果時間可以停住,真想能夠留住那永恒的一瞬間。
強大的軍隊和先進的戰斗武器,為祖國的改革開放,提供了安全保障,為祖國的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這天,這只跨世紀的軍隊在天安門廣場向祖國和人民展示了他們的風貌、變化和成就,讓人民對這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充滿了信心,對祖國的前程也充滿了信心。
面隊著威嚴的陣容,雄壯的節奏,整齊、矯健的步伐,閃亮的槍炮,還有青春般的口號,我真想大聲喊:“偉大的中華人民萬歲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
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01 20:40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
彈指一揮間,半個世紀過去。
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60華誕的光輝日子。
通過閱兵大會,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強大。
慶典開始時,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了整個天安門廣場,鮮艷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
主席肅立在敞篷車的正中央駛過金水橋,向海陸空三軍問好。
“同志們好
同志們辛苦了
”江主席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溫暖軍心。
“首長好
為人民服務
”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回蕩,山呼海應。
17個徒步方陣以及25個戰車方陣,每個方陣都有著雄偉的氣勢,精良的裝備,高昂的士氣。
60周年的國慶閱兵慶典,激起了我們滾滾心潮
我情不自禁地感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多少的艱難困苦,才有了今天的偉大成就啊
伴隨著共和國逐步發展壯大的步伐,半個世紀以來,人民解放軍在黨的三代領導核心的帶領下,發揚光大我國優良傳統的美德。
他們三位領導為了中國能夠更好的發展,不惜獻出了他們一生的心血,他們是多么的無私、偉大啊
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中國的今天了……這次國慶閱兵典禮,向全中國展現了三代國家領導人一生心血的結晶,向世界展示了新時期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我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我為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感到自豪…… 記得60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解放全中國”
15年前的今天,鄧小平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號召發揚我們的祖國。
如今,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作為中華民族子女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發揚光大嗎
難道不應該為祖國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嗎
是啊,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未來的發展需要靠我們的努力。
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也曾寫道“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讓我們五十六個名族的兄弟姐妹,團結一致,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奮斗吧
讓我們的祖國為有我們而驕傲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01 20:40 軍旗飄飄,軍歌嘹亮;馬達轟鳴,鐵流滾滾。
多么整齊的步伐,多么威風的軍容,多么嚴明的紀律,多么堅強的意志
在解放軍建軍七十七周年紀念日,駐港部隊官兵在石崗軍營舉行的公開盛大閱兵儀式,吸引了全社會的目光,更是帶給約三萬現場市民全新的體驗和強烈的震撼。
隨著軍旗護衛方隊、九個徒步方隊、兩個裝甲方隊和三個空中直升機編隊組成的受閱隊伍,相繼亮相,接受司令員王繼堂中將的檢閱,其一流的精神風貌、一流的作風紀律、一流的訓練質量,都淋漓盡致地展示在全港面前。
喜看閱兵式,市民無不交口稱贊,對擁有這樣一支威武、文明、勝利之師,倍感驕傲和自豪,對香港的穩定繁榮更添信心;咸稱通過觀賞閱兵儀式,增加了對解放軍的了解和對國家的認識,加深了愛國之情,增強了國家主權觀念。
眾所周知,軍隊是國家主權的象征和保障。
在世界各國,閱兵儀式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都是一項非常嚴肅和重大的活動,其主要意義在于彰顯國家主權、突出國防實力,展示政府維護國家和地區安全的力量和決心。
在中國,除了舉行過十三次舉世矚目的國慶閱兵外,一般閱兵活動是建軍節在軍營內舉行。
此次駐港部隊在軍營公開舉行‘八一’閱兵,在香港特區和全國范圍都是第一次,對于回歸已經七年的香港來說,更是具有特殊意義。
應該承認,由于種種歷史的原因,在香港,所謂國家觀念和主權意識等,在人們心中一直都是比較淡薄的。
對沒有國家主權完整和安全,就沒有民眾安居樂業這樣的基本道理,人們都不甚了然,甚至連‘愛國愛港’,都曾經成為一些人嘲笑的對象。
在這種心態下,當然對主權象征的解放軍,就長期存有偏見、疑慮和抗拒了;在這種認知下,對認識和落實‘一國兩制’,對執行基本法,當然帶來種種不利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有識之士早就大聲疾呼,香港亟待加強國民教育。
毫無疑問,閱兵式就是很好的一種國民教育方式。
從此次閱兵式后各方的良好反應來看,昨天的閱兵式是相當成功的,相信還會給本港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不僅讓市見證了駐港部隊七年來的光輝足跡,展示了駐港部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昂然形象,加深了市民對軍隊的認識和信任;而且也有利于增強市民的國家觀念,強化主權意識,從而有利于更好地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七年前,在香港這顆東方明珠上首次飄揚起‘八一’軍旗,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有了象征和體現國家主權的軍隊,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有了堅強可靠的保證;七年來,駐港部隊以其過硬軍事素質、精良武器裝備、嚴明作風紀律和高昂士氣,嚴格依法履行防務,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形象,筑起安全屏障,充分證明鄧小平當年堅持駐軍香港,的確是高瞻遠矚
海軍建軍六十周年大閱兵有感
【第1句】:時隔36年首次在天安門以外的地區舉行閱兵。
【第2句】:首次在八一建軍節舉行閱兵活動。
【第3句】:下訓練場直接上閱兵場,不統一軍銜,官兵同等。
【第4句】:分列式以車行代替正步。
【第5句】:以“作戰群”為單位。
【第6句】:40%裝備首次亮相,全軍種受閱。
...
求2009大閱兵觀后感
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這是全中國人民極為自豪的節日。
2009年的國慶大典無疑是中國最受矚目的一件大事。
據報道,屆時,中國將舉行盛大閱兵式。
國慶六十周年的大閱兵。
在人們的想像中,如此重要的閱兵式,也許耗資巨大。
但是,對于此次閱兵,中央高層批示將“厲行節約”,既要隆重熱烈、鼓舞人心,也要注意節儉、務求實效。
關于國慶60周年閱兵式要“厲行節約”的報道,雖然文字簡短,但有兩大信息引起了廣泛關注:一個是批示出自“中央高層”,二是在時點上剛好過完元旦。
來自于“中央高層”的、在新年剛開始時作出的批示,無疑對全年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中央在建國60年大慶時重提“厲行節約”,意義重大。
我們對“厲行節約”一詞的記憶來自于建國初期毛澤東的建國思想。
1956年,黨的八屆二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方針。
次年,毛澤東在他的著名演講《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專門花一章闡述“節約”問題,其中,關于“厲行節約”的精辟論述已成為至理名言:“我們要進行大規模的建設,但是我國還是一個很窮的國家,這是一個矛盾。
全面地持久地厲行節約,就是解決這個矛盾的一個方法。
”“力求節省,用較少的錢辦較多的事。
”“我們六億人口都要實行增產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這不但在經濟上有重大意義,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義。
”“要使全體干部和全體人民經常想到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后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
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
” 早在建國之前,毛澤東對革命勝利后的形勢的基本估價是“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長,更艱巨,更偉大。
”正是基于這樣的估價,毛澤東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的思想。
把“厲行節約”上升到建國方針的高度,這是毛澤東對中國國情和中國共產黨宗旨深刻理解的結果。
他在具體闡述厲行節約這個建國方針時說:“勤儉辦工廠,勤儉辦商店,勤儉辦一切國營事業和合作事業,勤儉辦一切其他事業,什么事情都應當執行勤儉的原則。
這就是節約的原則,節約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原則之一。
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是現在還很窮,要使中國富起來,需要幾十年時間,幾十年以后也需要執行勤儉的原則。
”(《<勤儉辦社>一文的按語》) 毛澤東的厲行節約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革命戰爭時期,他就多次闡述了勤儉節約對革命的重要性,他的名言“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和“節省每一個銅板”就是他在1934年在江西瑞金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提出的:“財政的支出,應該根據節省的方針。
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反對貪污和浪費的斗爭,過去有了些成績,以后還應用力。
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為著我們的經濟建設,是我們的會計制度的原則。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指出:“任何地方必須十分愛惜人力物力,決不可只顧一時,濫用浪費……一面決不濫用浪費,一面努力發展生產。
”(《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在解放戰爭時期,他要求:“為了迅速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和市鎮上的工業生產,在消滅封建制度的斗爭中,必須注意盡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保存一切可用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采取辦法堅決地反對任何人對于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破壞和浪費,反對大吃大喝,注意節約。
”(《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 回想毛澤東關于厲行節約的重要講話,似乎都是針對我們現在的黨員干部講的。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嘔心瀝血為之奮斗、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舍身以求的富裕生活終于正在成為13億中國人的現實美景。
但是,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作為立黨之本、立國之本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卻受到了嚴峻挑戰。
嚴重的鋪張浪費現象侵蝕著我們黨的“肌體健康”,更侵襲著社會風氣。
有專家指出,近年來,我國的行政成本高居世界主要經濟國家第一位。
有統計表明,近二十年來,“三公”經費開支增長20倍,還有數據表明,從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間,我國財政收入增長了約28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費用卻增長了87倍,而且行政管理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在2003年就已上升到
【第19句】:03%。
從1986年到2005年,我國人均負擔的年度行政管理費用增長23倍,而同期GDP增長了
【第14句】:6倍。
盡管因為材料有限,筆者沒有搜集到近兩年的相關數據,但基本情況不會有什么大變化,溫家寶總理這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對嚴重的浪費現象提出批評就能說明問題。
2007年,溫家寶尖銳地指出:“公務消費不規范,奢侈浪費,行政成本高”,“現在,不少地方、部門和單位講排場、比闊氣,花錢大手大腳,奢侈之風盛行。
”他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一次指出:“對權力的監督和約束機制不健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弄虛作假、奢侈浪費和腐敗現象比較嚴重。
”從人民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測評來看,70多年前就被毛澤東指為“最大的犯罪”的貪污和浪費兩大現象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不正之風。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2007年的一項讀者調查(3602人參與)顯示,83%的人認為整個中國社會浪費現象越來越嚴重,
【第90句】:3%的人認為政府浪費現象比個人更嚴重。
至于浪費現象有多么嚴重?相關統計數據不一,即使數據確鑿,也因為數據的枯燥而難以讓人有具體的認識,有些形象的表述讓我們觸目驚心:公款吃喝,相當于“吃”掉了我國全民的義務教育經費;公車消費,相當于“碾”掉了我國大多數人的醫療、養老金;公款出國,相當于“游”掉了我國低保資金。
如果這些表述還不夠生活化的話,民間還有更形象的描述:一餐接待相當于一個農民一年的收入,養一輛公車一年的費用可以讓一戶農民建一棟小樓,公務人員1天最高耗電夠普通百姓用19天……如此等等。
所以,有人警告:浪費是中國走向富強的頭號“敵人”! 鋪張浪費現象為什么會讓人民深惡痛絕?因為,鋪張浪費直接擠壓老百姓的民生利益;為什么鋪張浪費會讓高層震怒?因為,鋪張浪費直接侵蝕黨的肌體,直接腐蝕黨員的靈魂! 國慶60年閱兵式將厲行節約,最高興的是老百姓,最欣慰的是老百姓。
最應當深刻反思的是誰呢?無疑是各級黨政干部!2009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經濟形勢最為困難的一年、挑戰最為嚴峻的一年,在這樣的時刻,需要全黨、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2008年,我們靠著這樣的精神克服了罕見的特大自然災害,2009年,我們一方面要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另一方面又要把更多的財政投入用于災后重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我們能不能在這個更為艱巨的戰場上取得全勝?關鍵要看我們的各級干部。
國慶60年閱兵式將厲行節約,我們希望這是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從2009年開始,我們將全面地持久地厲行節約,向一切奢侈浪費行為宣戰!
海軍大閱兵的感想
國慶閱兵觀后感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
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后苦難的中國人民終于重新站起來了
中國像一只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
國慶,總給人們帶來喜慶,帶來詩意,帶來遐想,帶來憧憬,更帶來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尋常。
在這美好的季節,共和國每一平方公里的熱土都浸透著歡欣與幸福,流淌著甜蜜與歌唱。
十三億華夏兒女以豪邁激越的歌聲放飛金色的理想與玫瑰色的憧憬,放飛堅如磐石的信念與對偉大祖國贊美的詩行。
古老的長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騰的長江翻卷晶瑩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蕩深情的馬頭琴聲,拉薩林卡正傳來牧民奔向小康的歡歌笑語。
于是,我看到祖國遼闊的大地上,華夏兒女于天地間引吭高歌。
歡慶祖國母親60歲的生日,以共和國兒女的名義,向祖國致意,為母親祝福。
祖國,您如一葉希望之帆,從共和國開國大典的隆隆禮炮聲中駛來;從神州7號飛船遨游太空的喜訊中駛來;從城市改革振興的藍圖和鄉村富裕文明暢想曲中駛來。
于是,我看到春風吹進億萬扇幸福的門窗,聽到了“春天的故事”響徹華夏大地。
遼闊的海疆飛駛英雄的戰艇,西部邊陲又騰起沖天的火箭。
漫漫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有過輝煌,有過挫折。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在三代領導人和黨中央領導下,眾志成城,排除萬難,以極大的熱情投入“振興中華,壯我國威”的經濟建設。
國慶閱兵觀后感 200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在這個偉大的日子里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閱兵儀式,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我們的自豪。
這次閱兵規模空前宏大,展示的武器100%國產,給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強大。
這次閱兵是10點開始的,但是人員在凌晨就準備好了。
直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宣布: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現在開始。
然后武警禮炮部隊鳴響60響國慶慶典禮炮,升國旗,唱國歌。
隨后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神采奕奕地站立在檢閱車的中央,檢閱部隊,一句句為人民服務響徹在我們耳邊。
隨后開始閱兵。
首先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是陸海空三軍儀仗隊。
接著走來的是由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組成的陸軍學員方隊, 身著07式荒漠迷彩、手持05式微聲沖鋒槍的特戰兵方隊首次在國慶首都閱兵中亮相。
海軍學員方隊,飛行學員方隊,空降兵方隊,戰略導彈部隊徒步方隊,378人的女兵方隊,預備役方隊等步行方隊依次亮相。
隨后是各類坦克裝甲車,和飛機方隊,海軍,導彈等進行閱兵,人民心情更加激動。
這是我們的祖國自己的驕傲,用一句話說是“我驕傲”
接下來是人民群眾組成的一個一個的花車,方隊。
有“神舟飛天”方陣,“北京奧運”彩車,“眾志成城”方陣,“同一個世界”方陣,“團結奮進”方陣,以及代表各個民族各個地區的彩車,一一走過天安門。
最后歷時2個多小時的閱兵在人們的激動喜慶的心情中結束了,但是那股激動卻時刻伴隨我們。
這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新一頁。
正如主持人說的那樣60年前我們見證了新中國誕生今天我們見證新新中國的誕生。
這是歷史偉大的時刻,這是13億人民的心聲。
這是祖國的強盛
這次閱兵展現的是我們祖國的強盛,樹立了我們的民族自信,這是我們的威嚴,我們的偉大。
讓我們身在祖國而自豪。
看著我們的五星紅旗飄揚在空中,這代表著我們強盛的祖國會更強盛更富強。
中華人們共和國萬歲
國慶閱兵觀后感 軍旗飄飄,軍歌嘹亮;馬達轟鳴,鐵流滾滾。
多么整齊的步伐,多么威風的軍容,多么嚴明的紀律,多么堅強的意志
在解放軍建軍七十七周年紀念日,駐港部隊官兵在石崗軍營舉行的公開盛大閱兵儀式,吸引了全社會的目光,更是帶給約三萬現場市民全新的體驗和強烈的震撼。
隨著軍旗護衛方隊、九個徒步方隊、兩個裝甲方隊和三個空中直升機編隊組成的受閱隊伍,相繼亮相,接受司令員王繼堂中將的檢閱,其一流的精神風貌、一流的作風紀律、一流的訓練質量,都淋漓盡致地展示在全港面前。
喜看閱兵式,市民無不交口稱贊,對擁有這樣一支威武、文明、勝利之師,倍感驕傲和自豪,對香港的穩定繁榮更添信心;咸稱通過觀賞閱兵儀式,增加了對解放軍的了解和對國家的認識,加深了愛國之情,增強了國家主權觀念。
眾所周知,軍隊是國家主權的象征和保障。
在世界各國,閱兵儀式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都是一項非常嚴肅和重大的活動,其主要意義在于彰顯國家主權、突出國防實力,展示政府維護國家和地區安全的力量和決心。
在中國,除了舉行過十三次舉世矚目的國慶閱兵外,一般閱兵活動是建軍節在軍營內舉行。
此次駐港部隊在軍營公開舉行‘八一’閱兵,在香港特區和全國范圍都是第一次,對于回歸已經七年的香港來說,更是具有特殊意義。
應該承認,由于種種歷史的原因,在香港,所謂國家觀念和主權意識等,在人們心中一直都是比較淡薄的。
對沒有國家主權完整和安全,就沒有民眾安居樂業這樣的基本道理,人們都不甚了然,甚至連‘愛國愛港’,都曾經成為一些人嘲笑的對象。
在這種心態下,當然對主權象征的解放軍,就長期存有偏見、疑慮和抗拒了;在這種認知下,對認識和落實‘一國兩制’,對執行基本法,當然帶來種種不利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有識之士早就大聲疾呼,香港亟待加強國民教育。
毫無疑問,閱兵式就是很好的一種國民教育方式。
從此次閱兵式后各方的良好反應來看,昨天的閱兵式是相當成功的,相信還會給本港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不僅讓市見證了駐港部隊七年來的光輝足跡,展示了駐港部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昂然形象,加深了市民對軍隊的認識和信任;而且也有利于增強市民的國家觀念,強化主權意識,從而有利于更好地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七年前,在香港這顆東方明珠上首次飄揚起‘八一’軍旗,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有了象征和體現國家主權的軍隊,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有了堅強可靠的保證;七年來,駐港部隊以其過硬軍事素質、精良武器裝備、嚴明作風紀律和高昂士氣,嚴格依法履行防務,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形象,筑起安全屏障,充分證明鄧小平當年堅持駐軍香港,的確是高瞻遠矚
國慶閱兵觀后感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
彈指一揮間,半個世紀過去。
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60華誕的光輝日子。
通過閱兵大會,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強大。
慶典開始時,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了整個天安門廣場,鮮艷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
胡錦濤主席肅立在敞篷車的正中央駛過金水橋,向海陸空三軍問好。
“同志們好
同志們辛苦了
”江主席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溫暖軍心。
“首長好
為人民服務
”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回蕩,山呼海應。
17個徒步方陣以及25個戰車方陣,每個方陣都有著雄偉的氣勢,精良的裝備,高昂的士氣。
60周年的國慶閱兵慶典,激起了我們滾滾心潮
我情不自禁地感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多少的艱難困苦,才有了今天的偉大成就啊
伴隨著共和國逐步發展壯大的步伐,半個世紀以來,我國解放軍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的帶領下,發揚光大我國優良傳統的美德。
他們三位領導為了中國能夠更好的發展,不惜獻出了他們一生的心血,他們是多么的無私、偉大啊
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中國的今天了……這次國慶閱兵典禮,向全中國展現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一生心血的結晶,向世界展示了新時期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我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我為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感到自豪…… 記得60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解放全中國”
15年前的今天,鄧小平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號召發揚我們的祖國。
如今,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作為中華民族子女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發揚光大嗎
難道不應該為祖國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嗎
是啊,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未來的發展需要靠我們的努力。
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也曾寫道“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讓我們五十六個名族的兄弟姐妹,團結一致,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奮斗吧
讓我們的祖國為有我們而驕傲
............................................................
小學生讀后感一年級關于建軍9o年大閱兵
2024年7月30日,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是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日子.一大早,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機前等待開播,.9點鐘,閱兵儀式正式開始。
閱兵式上,解放軍叔叔個個英姿颯爽,步履矯健,我們國家武器裝備也很先進了,各種導彈,各種裝甲車,應有盡有,我們現在也不是隨便可以被外國人欺負的了,因為我們的國家在不斷的強大。
現在我們的生活很幸福,但這幸福背后有很多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