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是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形成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精神。一是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精神。二是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三是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四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抗疫英雄張定寧的故事精選三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抗疫英雄張定寧的故事篇1
病毒靜悄悄,我們不知道。在人類與疫情的攻堅戰中,涌現出無數抗疫英雄:醫生、專家、護士,還有許多志愿者。而我心中有一位敬佩的抗疫英雄——張定宇。
手里接打著一個又一個幾乎不間斷的電話,腳下步子也不停,還不忘對身邊人發出一個又一個清晰嚴厲的指令……這就是武漢市傳染病??漆t院——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給人的第一印象。而他卻有許多鮮為人知的事例,最令我敬佩和感動的就是著名的“拼漸凍生命與疫魔競速”的故事。
2024年12月29日,武漢,霧,多云。隆冬時節,一股寒意向張定宇襲來。之前他果斷決策,將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迅速集中到隔離病房,穿上防護服,親自去檢看癥狀,分析研判??墒乔闆r比他想象的還要糟,之后的日子,時鐘鐘擺對金銀潭醫院、對張定宇、對人們已知和未知似乎都踏上了加速的軌道。不斷有新病人轉入,相當于醫院要不斷“換水”,絲毫不細致可能釀出大禍。在這情急下,張定宇的脾氣越來越暴躁。
早上7:30,醫院中工作人員還未上班,就能看見院長張定宇忙碌的身影,一旦有人粗心,他罵起人也是很厲害的。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一向腳步如風的張定宇,走路變慢了。于是他向大家坦白:“我有漸凍癥,兩年前就犯病了,下樓吃力,更怕摔倒?!比藗儾唤麨樗胁≡谏?,卻堅持工作的精神感動了。
我,非常敬佩這位抗疫英雄,不是嘴上空說的,而是心里真的敬佩。他身患漸凍癥,以后可能癱瘓,可他仍有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而且,他的妻子在武漢另一家醫院上班,因為不慎感染了冠狀病毒,可是他仍沒有忘記自己的工作與責任,沒有太多的照顧她,而是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中不能自拔。
張定宇,他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他身患漸凍癥,但是堅持工作。他勇敢、堅強、果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抗疫英雄張定寧的故事篇2
202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舉國上下醫護人員增援武漢,抗擊疫情進入最吃勁的關鍵時刻,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號召,下沉社區,主動投身疫情防控保衛戰。作為省委政法委下沉干部中的一員,楊敬貴這個樸實爽朗的土家漢子,展現了平時工作中見紅旗就扛、有任務就爭的秉性,主動請纓,向戰前行,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
疫情當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疫情就是命令,作為在政法戰線奮戰了30年的“老同志”,楊敬貴深知越是在疫情形勢嚴峻的關鍵時刻,守住基層社區的陣地越是重要。他多次向組織請戰,申請下沉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2月14日,武漢市氣溫驟降,預報15日還將出現降雪。楊敬貴連夜向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陳燕華打電話說:“我是當兵出身,身體好得很,明天天氣條件不好,讓我上吧!”主動要求參加第二天省委政法委對口支援濱湖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當陳書記叮囑他要注意保暖防護時,他斬釘截鐵地回答“這點苦沒問題,明天就算下刀子我也要把任務完成好!”
2月15日,省委政法委第十臨時黨小組方澤順、楊敬貴、王雪三名同志早早就到社區報到。根據社區安排,三人負責協助物業人員對偉鵬苑、錦繡中北、天源城三個小區實施封閉管理。楊敬貴主動承擔起居民人數最多、情況更為復雜的錦繡中北小區西門的值守任務。該小區除崗亭外,沒有其他遮風擋雨的地方,為了給社區節省緊缺的物資,他沒有領取防護服,穿上自己帶來的半截雨衣開始了一天的值守工作。暴雨傾盆,不到一個小時,他的衣服就從上到下濕了個透,鞋子、襪子都灌滿了雨水,濕漉漉的身體在寒風中一吹,仿佛馬上就要結冰。然而,他除了輪流吃午飯的半小時外,沒有再要求過休息,也沒有踏進過崗亭避雨,年近50歲的他以一名鋼鐵戰士的姿態,在勸阻出行、測溫登記、采購分送、公告張貼等任務中穿梭忙碌。一位本打算出門的老人看到后,感動地說:“這雨雪太大了,你趕緊避一避吧,別病倒了。就沖著你這股勁,我也不得出去啦!”還有一些想要出小區的居民,看到佇立在暴風雪中的他,聽了他耐心地勸說,也都表示理解,自覺地返回家中。下午,一名戰友送來了一件軍用雨衣,他用10分鐘的時間回到家里換了一身衣服后,又迅速返回崗位。一天的值守任務完成后,他在省委政法委機關“戰疫群”中說到:“感謝組織的信任,今天的任務完成了,我經受住了考驗,覺得很光榮,覺得問心無愧!”
扎根社區,沖鋒在前,作風過硬
按照疫情防控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沖鋒在前”的要求,楊敬貴就地下沉社區,成為了居住地復地東湖國際三期的第一批黨員志愿者。隨后,在武重社區組建下沉黨員突擊隊時,他又積極報名,主動要求承擔急難險重的工作,成為了黨員志愿者突擊隊的一員。
2月17日至19日,武漢市開展疫情防控集中拉網式大排查,楊敬貴首先參加了居住地東湖國際三期的入戶排查工作,18日下午,根據社區安排,他挨家挨戶上門對三期2號樓住戶進行了排查測溫,入戶排查中敲門、介紹、測溫、登記四個步驟,他盡量做到嚴格規范。三期排查任務剛剛完成,楊敬貴就接到了武重社區下達給突擊隊的新任務,他沒顧得上吃晚飯,就立即投入到一、二期的入戶排查工作。剛開始,不少居民對入戶排查不理解,他就在門口不厭其煩地做解釋,居民開門后,他既做到真誠交流,也注意保持著合理的安全距離解除居民顧慮;對不在家的人員,他逐一進行了電話核實,并預約了再次上門時間;對孕婦、重癥慢性病人等特殊人員,他也留了個心,認真地進行了標注,做到了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一天下來,一同開展排查的社區工作人員認可到“他的排查做得很專業,工作很規范,考慮得也很周到,值得我們學習”。19日上午,在得知省委政法委對口支援的濱湖社區入戶排查工作人手不夠時,他又主動請纓,加入到錦繡中北小區的排查工作中。
不管社區,還是單位,只要有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楊敬貴都做到了隨叫隨到,不講條件。他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武重社區干部在防疫工作中遇到什么問題,常常與他商量,聽一聽他的建議;防疫工作有什么難事重活,大家也是第一個想到他;新加入的志愿者知道他后,也經常向他咨詢請教。據悉,武重社區正在組建戰時下沉黨員臨時黨支部,深得大家信任的楊敬貴被推薦擔任組織委員。
10多天來,楊敬貴一共參與入戶集中排查工作3次,排查了3個小區4棟樓近500人;承擔過5個小區的卡點值守、應急值班及突擊任務20余班/次;為居民購藥購物搬運分送物資50余批。對此,他說“比起一線的醫護人員,我也沒做什么,只是盡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罷了。”
敏銳感知,用心用情,善思善為
楊敬貴知道,抗擊疫情要取得勝利必須依靠人民、發動人民,集合大家的力量打一場人民戰爭。按照社區的號召,他積極地參與了小區志愿者隊伍的籌建工作,通過微信群,與大家交流對社區防控組織、人員分組、任務分配等方面的思考。他提出的卡點值守人員不應少于2人;組建小區應急小分隊負責機動管控、生活保障工作;強化樓棟長作用,以樓棟為單位做好居民需求的統計安排;分時段做好居民生活保障,上午優先保障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下午保障業主的日常需求等建議,都被社區采納。在他的呼吁下,復地東湖國際三期志愿者工作隊迅速組建,干部的熱情和能量不斷匯聚,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更好保障,沒有再發生過人員聚集的情況。在微信群里,楊敬貴跟志愿者們交流說“只要居民有需要,我們下沉黨員就要做到隨叫隨到,我們辛苦一點不要緊,只要有利于減少人員聚集,減少傳染的可能性,我們工作就有價值?!?/p>
2月20日上午,楊敬貴與省保密局下沉干部王欣值守復地三期門崗,三名外國人執意要外出采購。憑著多年政法工作經驗,楊敬貴敏銳地感知到此事必須妥善處理,否則會產生不好的社會影響,甚至國際影響。他提醒大家要高度重視,并與王欣、統戰部下沉干部熊燃一道耐心地進行溝通解釋。了解到三名外國人因小區封閉家中儲備已消耗光,其飲食習慣需要購買意大利面、面包等食品。這時,門崗剛好有一位外賣小哥在送貨,楊敬貴靈機一動,跟外賣小哥進行了溝通,請求其協助完成食品采購事宜。不到半個小時,他們需要的物資及時送到,三名外國人表示感謝,非常配合地返回住所。人員勸回后,大家意識到這個問題需要重視,遂向對口支援該小區的省委統戰部有關領導進行了反映,社區迅速組織對轄區外籍人士進行了全面摸底,在省委統戰部地支持下,委托有關高校組成專班,“一對一”做好人員溝通、生活保障及心理疏導工作。
發現隱患、排查隱患也是政法人的職業習慣,楊敬貴一邊工作,一邊細心的觀察思考。對存在的隱患,他總是憂心忡忡,不管是白天還是深夜,都及時與社區干部進行交流。同時,他還非常注意工作情況的整理,疫情防控任務完成后,不管多晚,他都會將當天的工作內容整理出來,發到微信群里與大家分享,在志愿者隊伍中形成了正面導向,不斷鼓舞著大家的干勁。10多天,他排查出社區存在消毒死角等10余處防疫隱患,編發防疫簡訊簡報及日志10篇。
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他說:“這段時間感受最深的是,當我們真心為群眾考慮,真情與群眾溝通,再難的事也就不難了?,F在,支持我們、理解我們、參與我們的人越來越多,我以成為一名黨員志愿者感到光榮,我有信心把工作做好。”
抗疫英雄張定寧的故事篇3
張定宇出生于1963年12月,曾帶領醫療隊赴汶川抗震救災,并赴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等國開展國際醫療援助。
當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后,他當機立斷組建隔離病區,采集病人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送檢,為實驗室確認病毒贏得了時間。
接診新冠肺炎患者以來,張定宇隱瞞身患漸凍癥的事實,堅持吃住在醫院,全身心投入救治工作。并且在大量診治實踐的基礎上,率先將抗艾藥物克力芝用于重癥患者,為治療贏得了寶貴時間。
歷經三個多月的生死長夜,4月26日,武漢疫情防控保衛戰迎來重要歷史時刻——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張定宇說,自己最難忘的是一起并肩沖鋒的戰友——馳援金銀潭醫院的全國12支醫療隊,加上省內和武漢其他兄弟醫院的同行,共有1500多人?!八麄兊亩髑椋掖松疾桓彝??!?/p>
“最近一個多星期,我常出門去過早,吃碗牛肉面,來個面窩,就覺得特別幸福!”他說,其實這些街頭巷尾的煙火味道,就是幸福啊。
此前,張定宇已獲記大功獎勵,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并擬推薦為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先進工作者候選人。
升職公示發布后,張定宇表示:“我不驚訝,唯有忐忑。因為沒做過,怕做不好,很擔心,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還有工作能做,就是一種幸福?!?/p>
愿這位抗疫英雄能在工作和煙火味道中,繼續幸福下去!
上一篇:紅領巾獎章個人事跡詞集合7篇
下一篇:紅領巾獎章推薦理由精選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