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打開場鑼鼓】(慣)原指戲曲開場前敲一陣聚眾鑼鼓。比喻在進行某活動之前造聲勢。 也作“敲開場鑼鼓”。
【第2句】: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第3句】:口袋里裝釘子一個個想出頭
【第4句】:寧犯天公怒,莫惹眾人惱。
【第5句】:半天云里開宴會——空席(襲)
【第6句】:小舅舅寫作業總是東張西望的,精力不集中,氣得外公常罵他:“太不專心了,一個麻雀飛過來都要看看是公還是母。”(四川·榮縣)
【第7句】:【英雄無用武之地】才能無法發揮。反義說:英雄有用武 之地。海外張愛玲《傾城之戀》:“憑著這點本領,她能夠做 一個賢惠的媳婦,一個細心的母親。在這里她可是英雄無 用武之地。”
【第8句】:一同學的字寫得不好,老師讓他從基本筆畫練起,他撅起了嘴,很不高興。老師耐心地說:“先栽稻,后吃米,萬丈高樓從地起。寫字要循序漸進!”(河南·虞城)
【第9句】:【偷香竊玉】“偷香竊玉”常用來比喻男子暗中引誘、玩弄女子的行為,屬貶義。其實,它的原意不是貶義,是好事多磨,有情人終成眷屬。典出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溺惑》。據載,晉人韓壽,是三國時魏司徒韓暨的曾孫,英俊瀟灑,才華出眾,在當時權臣賈充門下任司空掾(相當于今天的秘書長吧)。賈充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賈南風,嫁給了史上著名的白癡太子司馬衷,小女兒賈午,尚未出閣。賈午在府中偶見韓壽,就被韓壽的美貌迷住,經常到韓壽辦公的地方偷窺。但是,一連好多天,韓壽也沒來,賈午相思成疾,臥床不起,不吃不喝。婢女大多知道小姐是暗戀成疾。一婢女自告奮勇愿往韓壽住處,將賈小姐的意思代為轉達。韓壽聞言心花怒放,當即與婢女定下三更時分前往賈午小姐的閨房,與美人幽會。兩人一番恩愛纏綿之后,韓壽驚奇賈午身上有一種幽香,這種幽香非常特別,從未從別的女人身上聞到過。賈午告訴他,這是外國人進貢給皇帝的異香,皇帝特賜給她老爸,她從老爸那里要來的,一經沾到身上,幾個月都不消失。自打那以后,韓壽欲罷不能,隔三差五跳墻人室與賈午小姐約會。時間長了,搞得韓壽身上也有了異香。同事們不解,大男人擦什么香水。賈午的父親也嗅出來了,好熟悉的味道啊。他終于想起來了,那是皇上特意賞給自己的香水,別人有錢也買不到啊。在家中我也只給了寶貝女兒,難道她和他….賈充和夫人把幾個婢女叫過來,一番軟硬兼施,婢女全招了:“小姐和那韓公子早就在一起了。” 賈午知道是香水惹了禍,怕老爸加害于情郎,哭著鬧著說除了韓壽寧死不嫁。生米既已做成熟飯,賈充把韓壽叫來,韓壽是又恐又羞,急忙認錯。賈充說:“你要真喜歡我的午兒,就娶她吧。”韓壽巴不得有這種好事,連忙叫道:“岳父大人在上,請小婿一拜!” 后人津津樂道韓壽偷香的風流韻事,便有了“偷香竊玉”之說。只可惜“偷香竊玉”之好事多磨終成眷屬,卻變了味兒,轉意成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拈花惹草。
【第10句】:海瑞上書——為民請愿
【第11句】:蟲憑蠕動尋食,人憑勞動養身。
【第12句】:爸爸在看電視,媽媽在洗衣服。我呢,又是掃地又是倒垃圾。忙完了,我對媽媽說:“媽媽,看我多好啊!”媽媽笑著說:“你呀,瞎娘抱著個禿娃娃,別人不夸自己夸。”(河北·邱縣)
【第13句】:十冬臘月生的人——凍手凍腳(動手動腳)
【第14句】:【東家不飲客不餐】(諺)東家:主人。指飲宴時的習俗是:如果主人不舉起酒杯或拿起筷子,客人便不進餐。
【第15句】:【好物不賤,賤物不好】(諺)好貨物價錢就不會便宜,價錢便宜的貨物必定不好。指貨物的質量和價格成正比,要買好貨就不要圖便宜。 也作好貨不便宜,便宜無好貨。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第16句】:【一山比一山高】比喻有更高更強的人。臺灣李敖《啟發 你的小故事》:“這可不一定,一山比一山高。”
【第17句】:一根柱子難撐天,一塊石頭難壘山。
【第18句】:【心欲專,鑿石穿】(諺)欲:要。 只要心意專一,不難把大石鑿透。 指心專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第19句】:【 大石頭壓死蟹】受制于位高勢大者。《小說月報》(1980, 4):“劉茂良氣得說不出話來,但大石頭壓死蟹,又能奈他 何!”
【第20句】:【瞌睡要從眼上過】瞌睡就睜不開眼。指事情發展不能避 免。西戎《蓋馬棚》:“過去不愿意,現在愿意了也行,早不入 遲入,瞌睡要從眼上過,遲早是一樣。”
【第21句】:【 手大遮不住天】個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包辦一切。浩 然《艷陽天》:“幾個干部手大遮不過天來,您得給我們出點 主意。”
【第22句】:【惜衣有衣,惜食有食】(諺)愛惜衣服,就不會缺衣服穿;愛惜糧食,就不會缺糧食吃。指對財物能愛惜就會有積蓄,有積蓄就不會受困。 也作惜衣得衣,惜食得食。 惜衣有衣穿,惜食有食吃。
【第23句】:【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見“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第24句】:【蘿卜不能當成人參賣】釋義:比喻不夠資格,不能充數。例句:我看你們都請黃半仙跳過大神。所以還不如那個破爛秀才。比他還迷糊。你們是染缸里撈不出白布。毛腳雞上不得鍋臺!蘿卜不能當人參賣。
【第25句】:對陣下棋——調兵遣將
【第26句】:媽媽指揮爸爸干活,還沒等一件事干完,又催著干另一件事。爸爸笑著說:“就是滿屋子老鼠亂跑,兩只手也只能捂一個窟窿啊!”(河南·安陽)
【第27句】:賣西瓜的碰到賣王八的——連滾帶爬
【第28句】:駕轅馬套在車后頭——想開倒車
【第29句】:【幫倒忙】(慣)指原本想來幫忙,實際是給人添亂。
【第30句】:哥哥脾氣不好,動不動就發火。媽媽勸他:“酒多傷身,氣大傷人;棍子傷肉,惡語入骨。你要改改自己的壞脾氣啊!”(廣東·陸豐)
【第31句】:【杯水之恩,江河還報】(諺)指受別人的恩惠即使很小很小,也要給以重重的報答。
【第32句】:鵝卵石跌進廁所——又臭又硬
【第33句】:爺爺退休了。一天,我看見爺爺戴著眼鏡在看書,我就問爺爺怎么還看書,爺爺說:“我是九月的冬瓜,皮老心不老。”(河南·許昌)
【第34句】:【—百八十度大轉彎】朝相反的方向轉變,謂徹底轉變,根 本性的轉變。臺灣瓊瑤《窗外》:“江太太的態度忽然有一百 八十度的轉變,她用溫柔和母愛包圍住江雁容。”
【第35句】:【老虎離山,余威仍在】指仍然具有影響的力量。賈平凹 《廢都》:“老頭子現在調離了陜西,在山西那邊還當著官,雖 人不在陜西,老虎離山,余威仍在嘛!”
【第36句】:倆寡婦掉淚——不說都清楚
【第37句】:【求人不如求己】主要靠自己,不能依賴別人。成語:自力 更生。清代《紅樓夢》:“俗語說的好:求人不如求己。說不 得姐姐擔個不是,暫且把老太太查不著的金銀家伙,偷著運 出一箱子來,暫押千數兩銀子,支騰過去。”
【第38句】:【冬至餛飩夏至面】釋義:冬至日吃餛飩,夏至日吃面。是民間一種風俗。例句:冬至日,百官呈遞賀表。民間不為節,惟食餛飩而已。與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師諺日:“冬至餛飩夏至面。”
【第39句】:緊著褲帶數日月——難過
【第40句】:沒牙老婆吃面筋——拉拉扯扯
【第41句】:我摸著奶奶的耳環眼問:“你們為什么要戴耳環呢?”奶奶說:“天打扮地打扮,不戴耳環不好看。”(河南·新野)
【第42句】:【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跟什么人都能打交道,隨機應 變,分別對待。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見人說人話,見 鬼說鬼話,她是多么不容易喲!”
【第43句】:【狗皮膏藥,貼上來了】釋義:比喻纏著不放,擺脫不掉。例句:聽說我當了支書,就狗皮膏藥,貼上來了,揭也揭不掉啦。
【第44句】:【太陽從西邊出來】釋義:太陽事實上不會從西邊出來。借指不可能、辦不到或特別新奇的事。例句:“什么,要叫小日本把東西還回來,真是做美夢,那就要等到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我們必須去奪回來。”
【第45句】:【忤逆子講《孝經》——假裝正經】(歇)忤逆子:不孝順父母的兒子。 《孝經》:儒家經典之一,宣揚封建孝道,論述孝治思想。譏諷人假裝端莊正派。
【第46句】:【挽歌】現在,人死后在追悼會上放哀樂,古人怎么表達哀悼之情呢?當然是唱挽歌。那么,挽歌是怎么來的呢?傳說漢初齊王田橫死后,其部下非常悲痛,就作了喪歌,這便是挽歌的源頭。崔豹《古今注》云:“《薤露》、《蒿里》,并喪歌也。本出田橫門人。橫自殺,門人傷之,為作悲歌。”到漢武帝時,在音樂家李延年的加工制作下,《薤露》、《蒿里》二歌定了曲調,其歌詞分別為:《薤露》: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復落,人生一去何時歸!《蒿里》: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從此以后,《薤露》歌就適用于王公貴族,《蒿里》歌就適用于士大夫和庶人。“使挽柩著歌之,亦呼為挽歌”。但據研究發現,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們唱挽歌的記錄。比如《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吳國伐齊國“將戰,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杜預注:“《虞殯》,送葬歌曲也。公孫夏示必死,故命其徒而歌之。”孔穎達疏說:“蓋以啟殯將虞之歌謂之‘虞殯’。歌者,樂也;喪者,哀也。舊說,挽歌漢初田橫之臣為之,據此,挽歌之有久矣。”由此可見,杜預認為《虞殯》是送葬歌曲,博學的孔穎達更直接指出挽歌早于田橫之死。只不過到了漢代,國家正式規定挽歌成為喪禮內容,漢武帝時指定的官方挽歌就是紀念田橫的《薤露》、《蒿里》。盡管后世挽歌的內容在不斷變換,但挽歌這種形式卻流傳至今。
【第47句】:臘月里,木匠張成做了四個案板,先后拉到集市上去賣。前兩個做工粗,卻賣了好價錢;后兩個做工細,便宜還賣不出去。他說給王大爺聽,王大爺說:“彼一時,此一時也。先前就你一個人賣。現在賣的人多了,這就叫有好貨不如有好行情(),’(河南·西平)
【第48句】:【點心】“點心”指糕餅之類的食品。《唐書》記載:唐鄭傪為江淮留后,家人備夫人晨饌,夫人謂其弟日:“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且點心。”同書又引周暉《北轅錄》云:“洗漱冠飾畢,點心已至。”唐書說明“點心”為饅頭、餛飩、包子等,由此可知點心古時亦指晨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吃早飯一般叫吃“早點”,顯然還保留著“點心”與早晨的飲食有關的意義。清顧張思的《土風錄》卷六“點心”條下云:“小食日點心……”可見,清時“點心”與今接近。那么,“點心”源自哪里呢?相傳東晉時期有一大將軍(一說是南宋時期的梁紅玉),見到戰士們日夜血戰沙場,英勇殺敵,屢建戰功,甚為感動,隨即傳令烘制民間喜愛的美味糕餅,派人送往前線,慰勞將士,以表“點點心意”。從那以后,人們便將美味糕餅統稱為“點心”,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現在我們所說的“點心”雖仍以糕餅為主,但已不限于此,一些隨意的小零食也包括在這個范圍內了。
【第49句】:膝蓋上打瞌睡一自靠自
【第50句】:【為人容易做人難】(諺)指人活在世上容易,要做個有品格、有作為的人不容易。
【第51句】:【火車不是人推的,牛皮不是人吹的】(諺)火車不是靠人推著跑的,牛皮不是靠人吹著漲的。指大話、空話無用,有真本領、干出成績來才能使人信服。 也作“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
【第52句】:【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歇)唱本:記錄曲藝或戲曲唱詞的小冊子。本指邊走邊看唱本,轉指事情結局如何,等著看以后的發展變化。 也作騎在毛驢上看唱本——走著瞧。 騎著毛驢看書——走著瞧。
【第53句】:干榆木疙瘩一一不開竅
【第54句】:大路朝天——各人一邊
【第55句】:【老鼠進口袋,自己找死】釋義:比喻自尋死路。也比喻人的困難或危險是自己造成的。例句:老鼠進口袋,自己找死,和我無關!
【第56句】:【有智婦人,勝如男子】(諺)有智慧的婦女,往往比男子還能干。指不可輕視婦女。
【第57句】:灶王爺上天——有啥說啥
【第58句】:【狼腿拉到狗腿上】(慣)比喻把不相干的事情扯在了一起。
【第59句】:我平時淘氣,穿衣穿鞋都很費。媽媽生氣地說:“你這個費韁繩的驢,我啥時候才能把你拾掇好?”(陜西·延長)
【第60句】:【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諺)臘:農歷十二月稱為臘月。指臘月的初七、初八,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
【第61句】:【縣官不如現管】官大不一定直接管轄,現管著的人則必 須服從。浩然《艷陽天》:“瞧,真是縣官不如現管,一個命 令,就按兵不動了。”
【第62句】:【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為什么會用“九頭鳥”來形容湖北人呢?這得追溯到明朝的張居正,并且需要首先弄明白“九頭鳥”是什么樣的鳥類。九頭鳥是傳說中的一種神鳥,本來有十個頭,日夜嗚叫,人們厭惡它的聲音,遂驅趕獵殺,后來天狗也來助戰,咬下了它的一個頭,于是就剩下九個頭了。它晝伏夜出,畏懼火光,血滴誰家,誰家遭殃。因此在最早的傳說中,九頭鳥是不祥之物。那么九頭鳥又是怎么跟湖北佬聯系起來呢?這得從張居正說起。張居正,字叔大,少名白圭,號太岳,湖北江陵人,明神宗時官至內閣首輔。在位期間,推行了一條鞭法,改革了稅賦制度,使得明朝的財政收入有所改善,并且任用賢臣,在加強北方邊防和整飭東南沿海地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深得神宗皇帝的信任,成為皇帝面前的“大紅人”,紅的時間長了也就免不了遭人嫉妒。據說當時有九大御史聯合參奏陷害張居正,結果,他不僅未被參倒,九大御史反被一一整肅,都被打人大牢。因此民間便生出“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之謠,用來諷刺九大御史再厲害,也抵不過湖北出身的張居正一人。就這樣,將“九頭鳥”按到湖北人的頭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九頭鳥”的含義也跟著發生了質的變化,如今的九頭鳥已成了頭腦靈活、聰明多智、敢拼敢搏的代名詞,象征著湖北人的智慧和優良品質。偶有貶損之意,形容湖北人狡猾的一面。
【第63句】:媽媽總是說我考試得不到第一名。我問她小時候的成績怎么樣,媽媽說:“我小時候啊,考試成績總是額頭上挑扁擔——頭挑(第一)。”(江蘇·常熟)
【第64句】:【要磨刀,得磨刀石】釋義:比喻要在實踐中鍛煉、考驗。例句:橋隆飆道:“要磨刀,得磨刀石。要試真金,得烈火。這些東西,不能光聽他嘴上說,要看看他的實力。”
【第65句】:【野馬上了籠頭】(慣)籠頭:用皮條或繩子做成的套在騾馬等牲畜頭上的東西,用來系韁繩。比喻不受約束的人受到了限制。
【第66句】:演戲扮皇帝——神氣一時
【第67句】:【 有賊心,沒賊膽】想做壞事而不敢做。賈平凹《廢都》: “我知道莊老師還不是那種人,他是有賊心兒沒賊膽,也是 沒個賊力氣。”
【第68句】:九曲橋上拖毛竹——拐彎抹角
【第69句】:【話想三道,穩;繩捆三道,緊】(諺)三:多的約數。說話反復思考才能穩妥;捆東西多束幾匝才能緊牢。指說話貴在多想少說。
【第70句】:大海退潮——水落石出
【第71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慣)1形容人處世圓滑。2形容人能隨機應變。 也作見什么人說什么話。 見一種人說一種話。
【第72句】:【吊死鬼搽胭脂——死要臉】(歇)吊死鬼:自縊身亡的人。責罵人不知羞恥。
【第73句】:【家懶外頭勤】釋義:在外邊勤勞,在家里什么都不管。例句:玉生是個“家懶外頭勤”,每天試驗這個,發明那個,又當著個民兵班長,每逢收夏、收秋、過年、過節就在外邊住宿,根本不是管家的人。
【第74句】:【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諺)時勢:當時的形勢。指英雄人物能創造時勢,時勢也能造就英雄。
【第75句】:媽媽叫我去挑水,我說挑不動。媽媽說:“你呀,腰粗膀圓,只能挑個門簾。”(安徽·廬江)
【第76句】:王叔又和賭友們玩了一夜的牌,回家后還找借口為自己開脫,氣得王嬸直嚷嚷:“你屁股上沒屎,狗咋光跟你?”(河南·新野)
【第77句】:【后悔藥沒處買】(諺)指錯誤往往是一次性的,錯誤一旦成為事實,再后悔也無濟于事。
【第78句】:【一家飽暖千家怨】(諺)千:約數,形容多數。舊謂為仁不富、為富不仁,因而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就會遭到許多人家的嫉妒、怨恨。
【第79句】:【 螢火之光,照人不亮】力量小,幫助不了別人。明代《水 滸》:“小人家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誤了足下。我轉薦 足下與小蘇學士處,久后也得個出身。足下意內如何?”
【第80句】:板凳上打麻將——抓不開
【第81句】:火鐮對火石——碰就發火
【第82句】:【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衙門雖在,官卻不住的換人。意即 任期不長,不能永久保持富貴。賈平凹《廢都》:“古話說,鐵 打的衙門流水的官。我這市長,今日當了今日是市長,明日 不當了我什么也不是。”
【第83句】:【三人同行小的苦】(諺)幾個人同行上路,年輕輩分小的,理應多承擔些服務性勞動。指在群體活動中,年輕人要有吃苦多勞的自覺性。 也作“三人出外小的苦”。
【第84句】:樂隊里的鑼鼓——任人敲打
【第85句】:眉毛上安燈泡——明眼人
【第86句】:【時來誰不來,時不來誰來】(諺)時:時運。時運來時,飛黃騰達,誰不來巴結奉承;人倒運時,窮愁潦倒,誰也不會來走動。舊指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第87句】:船老大的犁頭——沒用處;無用;沒得用
【第88句】:【 蝦子也有三道浪】能量雖小,但也能起作用。亦可反用。 汪幸福《浪跡臺灣島》:“你們幾個小蝦造得起大浪?搞得不 好,還要落個坐牢的下場。”
【第89句】:沒病買藥——自討苦吃
【第90句】:【樹老焦梢,人老彎腰】釋義:樹老,樹枝干枯;人老,駝背彎腰。比喻人老不中用了。例句:谷老五抹搭著眼皮,陰沉地說:“小拴,你說到我心里了,樹老焦梢,人老彎腰,我給大德堂看墳墓,總像矮了半截子。”
【第91句】:秀才的書箱——里面有文章
【第92句】:【巧媳婦不怕挑剔婆】(諺)指媳婦心靈手巧,就不怕婆婆百般挑剔。常比喻商場或服務行業,只要服務周到,就能使顧客滿意,無可挑剔。
【第93句】:饞鬼搶生肉——貪多嚼不爛
【第94句】:【窮人無災即是福】釋義:窮人不遇上災害便是福氣。例句:我們有什么好呢,窮人無災即是福,托庇草草平安。
【第95句】:一大早,弟弟就爬起來寫作業。媽媽生氣地說:“今天不做,明天也不做,屎到屁股門兒上了,你才想起要拉了?”(湖南·城步)
【第96句】:【理發店的三色轉燈理】發店是統一的三色標志,一般都有一個玻璃圓筒.里面繞著紅藍白三色相間,不斷向上旋轉的條形彩柱。這種標志,在全世界通用。那么,它是怎么產生的呢?據說,在法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巴黎有一位革命者被敵人追捕,跑到一家理發店躲藏。敵人追到理發店時,理發師傅們在敵人面前說東道西,巧妙機智地保護了那位革命者。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法國政府為了表彰理發店工人對革命的貢獻,便在理發店門口裝飾其象征法國國旗上紅藍白三色的彩柱。這是對理發店的最高獎賞,也是理發店的榮耀。后來世界各地的理發店認為這種彩柱很好看,也很醒目,就紛紛效仿。
【第97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謂采取相應的斗爭方式、報復行動。 成語:針鋒相對。老舍《四世同堂》:“不行,不能讓她跑掉。 對她,就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第98句】:【勤為搖錢樹,儉是聚寶盆】見“儉是聚寶盆,勤是搖錢樹”。
【第99句】:孫猴子變土地廟——藏頭顧不了尾
上一篇:讓世人一心向佛的禪語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