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從外表表現出來,仍然感到滿足的人。
【第2句】:【禪心佛語】很多人誤以為重新排列自己的偏見,就是在思考。
【第3句】:【佛家禪語】引導團隊的良方,在“用智慧輔導,以愛心對待”。
【第4句】:【禪心佛語】傳說有一位和尚說錯了法,受佛靈之罰,眉毛全部掉凈了。
【第5句】:有生就會有死,因為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開頭;反過來說,死也就是生的起點。
【第6句】:【禪心佛語】人的優雅關鍵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嘴傷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
【第7句】:【禪心佛語】少在我面前拽的跟二五八萬似的,擺好POSE在裝逼。
【第8句】:燕子有擇居之智,春向北飛,秋復返南,營泥巢于屋梁上,來年復能識其舊巢。
【第9句】:不可一錯再錯做人行事一是不可將錯就錯、不肯悔過;二是不可一錯再錯、積重難返。
【第10句】:【禪心佛語】人不一定一生都能幸福的過著,但珍惜每一天的幸福。
【第11句】:【禪心佛語】其后,衍君一直沒有聯系上衍北,就前往陜西韓城市古城內的慶善寺掛單。
【第12句】:【禪語人生】在你面前傷害別人的人,也一定會在你背后攻擊你。
【第13句】:【禪語人生】我們修「法」必須在心中修,是修心而非修身。
【第14句】:【心靈禪語】看似簡單,但其實不失為一種睿智的識人方法。
【第15句】:【佛心禪語】做對人生有意義的事,才是生命真正的價值。
【第16句】:【禪心佛語】忍別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別人所別人所不能吃的苦,是為了收獲得不到的收獲。
【第17句】:【禪心佛語】懶云:雖然聲音入耳,但聽而不聞,好壞美丑都不要往心里去。
【第18句】:【禪語人生】在一個人固執己見時,很不能夠接受那種開緣思想。
【第19句】:【禪心佛語】平凡的人,最大的缺點是常常覺得他自己比別人都高明。
【第20句】:【禪心佛語】俗話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可俗話又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第21句】:【禪語人生】永遠。所以,想做的事,只要有能力做,那就不要等,不要害怕失敗。
【第22句】:眼不見色塵,意不知諸法。此名最上實,世人不能度。(古印度)龍樹《般若燈論》
【第23句】:【禪語人生】一般人通常所指的平靜只限于心的安定,而非連雜染也平定下來。
【第24句】:【禪心佛語】俗話說:人往高處走;可俗話又說:爬得高,摔得重。
【第25句】:人間凈土理念主張用佛教改造人世間,以普度眾生為己任。
【第26句】:【禪心佛語】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么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要學會取長補短。
【第27句】:【禪語人生】相愛——相契——相印,這就是人生走過的豐富歷程,真知在禪境。
【第28句】:【禪心佛語】寧靜的心,質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第29句】: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觀普賢行法經》
【第30句】:【禪心佛語】六五、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第31句】:【禪心佛語】拈花一笑,便能衣破塵埃,禪心如水,亦如是。
【第32句】:若能正住空平等者,是則名為真住戒學。《大寶積經》卷-。四,善住意天子會
【第33句】:【禪語人生】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第34句】:【佛心禪語】最好的改變方式,是我們跟內在力量溝通,然后它會改變我們。
【第35句】:【禪語人生】心以誠為貴,志以堅為貴,意以銳為貴,質以樸為貴,氣以平為貴。
【第36句】:【禪心佛語】佛是一位現實的導師;他只教導能為人類帶來和平與快樂的學問。
【第37句】:人間的五欲——財、色、名、食、睡,總是束縛著人的身心,就象是套上了枷鎖一樣。
【第38句】:【禪語人生】用本性來修行,一切境界不要受影響,這才是真正修行的人。
【第39句】: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遺教經》
【第40句】:【禪心佛語】摩訶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會,風寒雪下。
【第41句】:【佛心禪語】從生到死的這段時日,重要的是立德與立行。
【第42句】:爭吵和爭論與妒忌相連,伴隨爭論產生誹謗。《經集》第四品,第十一章《爭論經》
【第43句】:【禪語人生】喜歡照顧別人的人,其實也同樣需要別人的關心。
【第44句】:【佛家禪語】人醫,是守護生命的磐石;人師,是守護慧命的磐石。
【第45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發現身邊有這樣的人的話,請你好好珍惜。
【第46句】:【禪心佛語】地球是運動的,你不會永遠處在倒霉的位置。
【第47句】:心存感恩的人,才會朝氣蓬勃,豁達睿智,好運常在,遠離煩惱。
【第48句】:【禪語人生】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
【第49句】:【禪語人生】要做一個原諒別人的人,不可做出需要別人原諒的事。
【第50句】:【禪心佛語】三十、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上。
【第51句】:【圣經文案】260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下)
【第52句】:【寬容】寬容是對生命的仁慈。修養是智慧的心曲,是思想的燈盞。
【第53句】:【佛心禪語】布施不僅是金錢和物質上的關懷,愛的傳遞才更加珍貴。
【第54句】:誦咒心不向外馳,應依是理善修作,若心散亂而外馳,雖持一劫不得果。《六面續》
【第55句】:【禪語人生】真正的佛永遠給人力量,給人安寧。這種動不動就嚇唬別人的,不是佛。
【第56句】:【珍惜】人人都應該惜命、惜身、惜福、惜緣、惜光陰,因為這樣才符合佛理佛法。
【第57句】:【禪心佛語】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是處。
【第58句】:【禪心佛語】菩提無所得,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第59句】:【佛家禪語】給人安定、幸福,是大慈心的作用;用心救拔、度化,是大悲心的發揮。
【第60句】:【禪心佛語】人生中,快樂帶給我們愉悅,痛苦帶給我們回味。
【第61句】:【禪心佛語】人生所有的簡單活法都是快樂,輕松,幸福,向上的。
【第62句】:【禪語人生】心中若擁有智慧、解脫,比外表穿西裝的更好看。
【第63句】:【禪語悟道】不只愛人,還要愛地球;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
【第64句】:【禪心佛語】菩提并無樹,明鏡亦無臺,世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第65句】:對“工作認真’’是正確的,對“是非認真’’則是錯誤的。
【第66句】:【禪心佛語】面對一幢即將倒塌的房屋迎而不避是愚蠢,而不是勇氣。
【第67句】:【禪心佛語】人情上不要太順遂,才能在曲折中耐得下去。
【第68句】:【佛心禪語】被人責罵心尊敬,他人誹謗心無諍;說我短處心承認,若來打我心中清。
【第69句】:【禪心佛語】佛說: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第70句】:【佛心禪語】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第71句】:能夠潛移默化影響人、改變人的人文活動可以文化概括之。
【第72句】:【佛心禪語】愛情就像攥在手里的沙子,越刻意地攥得緊,流失得就越快。
【第73句】:【佛心禪語】「遠離罪惡」的味,「寂靜」的味,「法悅」的味,嘗到此味的人,并無恐怖。
【第74句】:譬如熱鐵息,譬如眼翳除,心智息亦爾,不說有無體。《大乘莊嚴經論》卷三
【第75句】:心念難免起伏,要有毅力降伏,讓心在輕安、清凈的境界。
【第76句】:此三業如是相似,我施設意業最重。《中阿含經》卷三十二,《優婆離經》
【第77句】:實相無相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金剛經》
【第78句】:富足的境界窮困而不潦倒,入世而不沉迷,無聲色之欲,無功名之累,這就是富足的境界。
【第79句】:無念為宗,無作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荷澤大師顯宗記》
【第80句】:“定”是靜心攝念,寂定而不散亂。若息慮靜緣,則心念不生不滅,無煩惱之染著。
【第81句】:【佛心禪語】不遇盤根錯節,無以別利器,縱有能人,不歷執事,何以陶錬德器,博綜智能。
【第82句】:【禪語人生】我們的內心是可以自己改變的,改變內心的一個判斷方式。
【第83句】:【佛心禪語】把每時每刻都當成自己的臨終。每時每刻都提醒自己:假如這是我的最后時刻。
【第84句】:【禪語人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是托詞,力有余而心不足才是真相。
【第85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可俗話又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86句】:佛說:犯下罪行而知道錯了,有了過失而能夠改正,罪業將消解,后來必定得道。
【第87句】:【經典佛語】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第88句】:【禪語人生】贊嘆別人,要在大庭廣眾;責備人,必須在私下。
【第89句】:【佛語摘抄精選】如何是佛?張三李四。(《五燈會元》卷十)
【第90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器量,是以他舍棄了什么來衡量的。
【第91句】:【禪心佛語】色具足:“若有問阿毗曇、毗尼,乃至能為決定解說”——辯才比丘。
【第92句】:【圣經文案】211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太23:12)
【第93句】:【禪語人生】有的人本來很幸福,看起來卻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看起來卻很幸福。
【第94句】:一般人的愛心,只局限于自己所愛的人;而所愛的人,不外是先生、太太、子女、父母。
【第95句】:【禪心佛語】人生本來就是苦的,咱們別再把它苦上加苦吧。
【第96句】:【禪心佛語】所謂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為沒有的力量。
【第97句】:【禪心佛語】成就一件善的事情需要多緣多力,需要各方面的緣和力量。
【第98句】:【禪心佛語】恭以與人,何往非利?傲而恃氣,觸途難安。
【第99句】: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丑要包容得。
上一篇:禪言禪語微博-佛語經典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