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親情友情是我的財富。我是一朵白云,親情是包容我的藍(lán)天;我是一棵綠樹,親情便是滋養(yǎng)我的土地;我是一只飛鳥,親情便是庇護(hù)我的森林;我是一泓清泉,親情便是擁抱我的山巒。
【第2句】:勿貪意外之財,不飲過重之酒。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冷湯冷飯好吃,冷言冷語難受。多虛不如少實,廣種不如狹收。
【第3句】:【禪心佛語】日日都在紅塵中穿梭。許多人說:此心無奈。而我當(dāng)然也不可能去真正地遠(yuǎn)離紅塵。紅塵的可愛就在于:它既讓人沉淪,更讓人快樂;既讓人陷入,更讓人留連;既讓人喧嘩,更讓人寂寞。
【第4句】:【禪語人生】在遇到夢中人之前,上天也許會安排我們先遇到別人;在我們終于遇見心儀的人時,便應(yīng)當(dāng)心存感激。
【第5句】:【禪語人生】與路人分開之后,慧遠(yuǎn)禪師心想:“這個東西實在令人舒服,肯定會打擾我禪定,時間長了的話,一定會養(yǎng)成壞的習(xí)慣,所以還是趁早戒掉的好。”于是就把路人送給他的煙管和煙草悄悄放到了路旁。
【第6句】: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制造幸福、和平,能與別人友好相處。只要我們有心有情有義有愛,對事情更專心、更投入,對萬物更有慈悲心憐憫意,就會活得開心,活得快樂。
【第7句】:【禪語人生】真正修道人遭受別人侮辱陷害,不但沒有煩惱,心里反而生感恩之心。為什么?我無始劫來的業(yè)障就消了。
【第8句】:【禪心佛語】釋迦牟尼佛曾說,就獲致證悟而言,以慈悲服務(wù)有情眾生,等同于供養(yǎng)諸佛的價值,因此,慷慨對待他人,讓他人從痛苦中解脫,走向解脫之道,和供養(yǎng)諸佛的利益是一樣的。
【第9句】: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壇經(jīng)一『千悔第六》
【第10句】:【佛心禪語】路都在腳下,怎么走自己說了算,不盲從別人,不夸大自己,客觀地對待自己,錯了,咱就改,不要回避自己任何的缺點,今天回避了自己的缺點,明天就會進(jìn)入更多的陷阱。別跟自己過不去,開心的活是最大的道理。
【第11句】:【佛禪語】人生的高度,一半始于個人的努力,一半源自眾多的選擇。人生的敗筆,亦多是生于選擇當(dāng)中:一是不會選擇,盲目攀高,肆意逐浪,心神分離,難修正果;二是不堅持選擇,目常斜視,心易旁顧,朝秦暮楚,難成其大。
【第12句】:【禪心佛語】三是念無失。佛善修甚深禪定,因禪定而善于攝持各種心念。由于長時間修習(xí)四念處等禪定,佛的一切意業(yè)都已完全隨順智慧,對已過去久遠(yuǎn)的善法都能記憶不忘,所以稱為念無失。
【第13句】:【佛心禪語】?每一個優(yōu)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日后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日子。
【第14句】:生活在紛雜世間,要抵制住層出不窮的誘惑,就需要消減欲求,做到:一、對錢財不占不求。二、對感情不執(zhí)不舍。三、對名聲不拒不貪。四、對欲求可收可放。
【第15句】:【禪心佛語】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只要心情好,一切都好。
【第16句】:感佛菩薩恩——佛陀為眾生修行而成道,是迷途之明導(dǎo)、暗室之慧燈,教導(dǎo)并啟發(fā)我們的心靈。佛陀是人天導(dǎo)師、眾生慈父,恩德重于乾坤;佛弟子應(yīng)守志奉道,身體力行以報佛恩。
【第17句】:痛苦這東西,天生應(yīng)該用來藏在心底,悲傷天生是要被努力節(jié)制的。受到的傷害和欺騙總得去原諒,滿不在乎的人不是無情的人。最安靜與最孤獨的成長,也是能使人踏實、自信、強(qiáng)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頭而已。
【第18句】:忽然之間,大家都變成了思考者。生活是讓人尖刻的東西。謙虛但不自卑,自信但不自大,自由但不放縱,人一生很難到這三點。
【第19句】:佛祖說:“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常言說:“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故恒觀自身,勤斷己過是菩薩行。——妙峰法師
【第20句】:【禪心佛語】建國后,文革鼓吹“造反有理”,又使瀕臨滅絕的信仰環(huán)境遭到嚴(yán)重破壞,上千年求真求善的文化傳統(tǒng)被進(jìn)一步摧毀。年前習(xí)近平總書記在曲阜考察的座談會上,也談及了文化大革命對傳統(tǒng)文化的戕害。
【第21句】:【禪語人生】心像一條流動的河,無數(shù)的念頭剎那生滅,相續(xù)不斷,前一個念頭剛過去,下一個念頭又生起。起什么念頭對我們的生活、生命是有影響的,它會制造出“產(chǎn)品”。
【第22句】:【禪心佛語】人們都說,背上行囊,就是過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鄉(xiāng)。其實每個人都明白,人生沒有絕對的安穩(wěn),既然我們都是過客,就該攜一顆從容淡泊的心,走過山重水復(fù)的流年,笑看風(fēng)塵起落的人間。
【第23句】:世上的道理,原都是這么簡單,生活就要我們學(xué)會能屈能伸,能夠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尋找自己的出路。雖我們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我們可以做到,改變不了的不如去適應(yīng)它。
【第24句】:清空心靈,就是要清空世俗生活積存的枯枝敗葉;清空心靈,就是要收獲未來的光榮與輝煌;清空心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獲得生命的自由、獨立。清空了心靈,我們也就有了讓生命一次次遠(yuǎn)行的條件。
【第25句】:【禪心佛語】憍,憍就是驕傲,自高自大,是貪愛自體的相應(yīng)心理。如認(rèn)為自己相貌好、體格強(qiáng)、富裕、尊貴、才學(xué)高。看不起別人。
【第26句】:【禪語人生】以這樣的心去做每一件事,心中系念盡虛空遍法界的福祉。那么這份功德也就做的盡虛空遍法界,而你的家庭就是道場,你的家務(wù)事就是最大的佛事。
【第27句】:【禪語人生】一旦仔細(xì)去聆聽那“只手之聲”,人就踏上了心靈的解脫之旅,心感受到的萬物之豐富便會遠(yuǎn)遠(yuǎn)超過自己視線范圍之內(nèi)的一切。內(nèi)心豐富,卻亦可呈現(xiàn)一種空無的狀態(tài),東陽在“無聲之聲”的境地中進(jìn)入了真正的禪定。
【第28句】:【心靈禪語】“如影隨形”是一個形象的比喻,也可以說是一種夸張,現(xiàn)實生活中的“罪福響應(yīng)”并不是這么確定的,但是壞事做多了一定會遭到報應(yīng)這一點則是確定不移的。天理應(yīng)該是存在的。
【第29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把玄奘的長征稱之為“壯舉”,那么法顯的長征則不能不說是“奇跡”。這告訴我們,成就一番偉業(yè),盡管需要某些外在因素,但它們不是決定性的。真正具有決定性的是認(rèn)準(zhǔn)目標(biāo)、持之不懈的愿力。
【第30句】:【禪心佛語】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愛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yīng)天下之變。有為有不為,知足知不足。銳氣藏于胸,和氣浮于面,才氣見于事,義氣施于人。
【第31句】:【禪心佛語】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佛經(jīng)是佛教文化的載體,寺院是傳承佛教文化的場所,也是人類文明的體現(xiàn),管理好寺院,保護(hù)好寺院,責(zé)任重大,意義重大。
【第32句】:【禪心佛語】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說出八萬四千法門:俾各色各樣根器不同的眾生,用來對治貪嗔癡愛等八萬四千習(xí)氣毛病。猶如金染上各種污垢,乃教你用鏟、用刷、用水、用布等來洗刷琢抹一樣。
【第33句】:【禪心佛語】珊禪師看學(xué)士那么著急想找到這個人,便和學(xué)士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每一個地方,就是不見雪竇禪師的蹤影。直到天快黑的時候,才在一個很破的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竇禪師。
【第34句】:【禪語人生】有時,當(dāng)事人眼中的缺憾,在別人眼中可能并非如此;眼下看來是缺憾的事情,可能隔一段時間之后,會不以為然。當(dāng)然,也有在甲處被認(rèn)定的缺憾,到了乙處竟成了優(yōu)點的情況。
【第35句】:諸善之本,“五德”為基,佛教稱為“五戒”,即戒:殺、盜、淫、妄、酒;儒家則謂之“五常”,守:仁、義、禮、智、信。
【第36句】:【禪心佛語】樂觀的人朝前看是希望,往后看是經(jīng)驗,悲觀的人朝前看是迷茫,往后看是傷痛,人生沒有絕對的一面,因此給了我們選擇的機(jī)會,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你的心才能決定。
【第37句】:【禪心佛語】身心只是指生命現(xiàn)象,而名色法則是指一切的物質(zhì)現(xiàn)象和精神現(xiàn)象,也包括無生命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在范圍上比身心要廣得多。
【第38句】:桃李杏春風(fēng)一家,松竹梅歲寒三友。天井砍樹倒不下,床底弄斧展不開。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憾月常圓。天上金童配玉女,地上瘸騾配破車。天上下雨地上滑,各自跌倒各自爬。
【第39句】:【佛心禪語】子曰:“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就是說做人如果懂得滿足,懂得適可而止,就會免遭許多不必要的侮辱和羞恥,人生才會生活得輕松愉快,自由自在。“知足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第40句】:【禪心佛語】所謂菩提心、大悲心,就是指徹底地實現(xiàn)了自我否定之后而產(chǎn)生的一種無私無欲、悲智雙運的精神。
【第41句】:佛說:“一切俱有緣,不可太執(zhí)著。”確實,無論做什么事,都不可用心過于執(zhí)著,太執(zhí)著就會使自己受到外物的約束,因為執(zhí)著是偏見和短見的同行者,太執(zhí)著會失去活潑灑脫的樂趣。
【第42句】:【禪心佛語】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干勁可能會加速走向油盡燈枯的境地,努力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固然是令人激奮的經(jīng)驗,但適度的休息絕不可少,否則遲早會崩潰。
【第43句】:為什么要“閑談莫論他人非”呢?道理很簡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環(huán)境造就了每個人在處事原則與方法上存在著差異,這就好比穿鞋,倘若我們不穿上別人的鞋,怎么會知道別人的腳是舒服還是痛苦呢?
【第44句】:在別人的優(yōu)勢中挺直脊背,堅持自我,任何時候都不驕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才是一種正確的肯定自我的方式。
【第45句】:勸人應(yīng)該把氣散,會打官司也要錢。在家只說江湖好,出外方知做客難。勸養(yǎng)人間兄弟和,兄弟言語莫羅嗦。莫要多爭多吵鬧。都是同般共渡河。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恐秋來有冷時。堂前椅子輪流坐,媳婦也有做婆時。
【第46句】:【禪語人生】我們可以贊美他人的成功,羨慕他人的富有,但絕對不可以輕視自己的平凡。平凡也有平凡的價值,只要自己對自己滿意,那就是一種幸福和快樂。也許我們看不到他人的敬慕目光,但我們可以為自己鼓掌喝彩。
【第47句】:人們常常執(zhí)著于某種念頭,而忽視了人生的道路上的許多岔路口,不知道適當(dāng)?shù)霓D(zhuǎn)彎也許能夠帶來更加美麗的風(fēng)景。
【第48句】:【佛心禪語】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變隨緣、不念舊惡、不忘念,是大乘佛法宏觀的綱維,更是最核心的修行要素,也是大乘佛教價值觀指導(dǎo)下的做人原則。牢記這五條,自然大乘在握。
【第49句】:【道家經(jīng)典禪語】紅塵如樹,人生如葉,一場風(fēng)雨之后,原本相依的樹葉又有幾片能夠相守如初!當(dāng)幾片葉芽在一個壺中重逢,共赴一場滾燙的約定,該是一種多么豐富的滋味。一杯茶,告訴我們遠(yuǎn)離的請珍重,相聚的請珍惜。
【第50句】:圣人有人誹謗,惡魔有人頌揚。師如春風(fēng)化雨,我如桃李芬芳。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已。世間孝子易求,家中慈孫難得。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
【第51句】:輕霜打死單根草,狂風(fēng)難毀大樹林。單根竹竿容易彎,萬條絲線拉不斷。一龍難阻千江水,一人難燒火焰山。蟻多推山山也倒,人多戽海海也干。
【第52句】:【禪語人生】有自我就會有我執(zhí),有我執(zhí)便有法執(zhí),執(zhí)著在哪里,便束縛在那里,有束縛就是囚牢,有囚牢便會輪回。無輪回先無我。
【第53句】:【禪語人生】不說人短,不思人過;不念人惡,不揚人錯。能過就是生活,能走就是道路。莫嫌路顛簸,世界本曲折。
【第54句】:【禪語人生】我需要的只是一塊磚頭,一塊扔向社會的一塊磚頭,錢有屁用,錢能讓我學(xué)會什么?我要的是別人無法代替的本領(lǐng),到那時,錢自然就有了。
【第55句】:什么是衡量成功的標(biāo)準(zhǔn),是財富,是權(quán)勢,還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飯的寧靜日子?在佛家看來,安于貧困生活,以學(xué)習(xí)和掌握圣人之道為樂,不被現(xiàn)實與名利所擾,便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便能有所成就。
【第56句】:【禪心佛語】過分地追求外在的一切,心靈才會變得渾沌、污濁、空虛、彷徨。大自然是心靈真正的凈化劑,萬物的靈魂就是大自然。我們應(yīng)該崇尚大自然,熱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第57句】:在平靜的事態(tài)面前歡笑,不足為奇;以平靜的心態(tài)面對痛苦,才是修行。能微笑著渡過難關(guān),這是人生真正的財富。
【第58句】:【禪語人生】友善地接納別人,真誠地幫助別人,你的人際關(guān)系必能和諧,那些本來懷有惡意的人,也不會對你造成傷害。相反,如果你處處提防別人,就算沒有惡意的人在你眼中也會變成了有惡意的了。
【第59句】:【禪語感悟】妙善禪師將身體看做大的糞桶,加個小的糞桶,也不稀奇。這種認(rèn)識正是他高尚的忍辱人格和道德慈悲的表現(xiàn)。
【第60句】:【禪心佛語】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做人要以禮義交際,以廉恥律己。
【第61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只有內(nèi)在充實才會產(chǎn)生熱量,才會產(chǎn)生熱情,身心才會健康。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他會戰(zhàn)勝自己在生活當(dāng)中的種種困難。
【第62句】:【禪心佛語】金錢可以取之有道,但不能巧取豪奪;時間可以爭分奪秒,但不能揮霍浪費;生命可以精彩豐富,但不能枯燥乏味;人生可以跌宕起伏,但不能重新來過。
【第63句】:【圣經(jīng)文案】157耶穌受了洗,隨既從水里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就看見神的靈彷佛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太3:16)
【第64句】:與外不染色聲等,與內(nèi)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為證;得證之時不得作證想,名無證;得無證時,亦不得作無證想,是名無無證。(無證無無證,是名畢竟證。)
【第65句】:不是慚愧、感恩念佛能往生,而是念佛必生,因而生起慚愧、感恩等。但凡夫心生滅不定,或時慚愧、歡喜,感動至深,或時這一切皆煙消云散,無慚愧,無歡喜,所以還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好。
【第66句】:【禪語人生】信仰并不是崇拜,也不是偶像,更不是義無反顧的追逐,而是一種肆無忌憚的信任,一種毫不張揚的絕對,一種沒有退路的守護(hù)。
【第67句】:人生如舞臺,如果你單單敘述一件事情,就無法打動人心。所以你必須生動活潑的把事實編造成一種喜劇的形態(tài),也就是以喜劇的手法來處理你的人生,使你的周圍洋溢著歡欣鼓舞的氣氛。——卡耐基
【第68句】:這也是我們當(dāng)下多數(shù)人的切身感受。我們每天都在尋找幸福快樂的感覺,但卻發(fā)現(xiàn)我們樂的時候少,失望悲傷的時候多。我們苦苦尋覓,卻找不到真正發(fā)自肺腑的快樂感覺。
【第69句】:【洗滌心靈的禪語】人的一生兩個最大的財富是:我們的才華和我們的時間。才華越來越多,但是時間越來越少,我們的一生可以說是用時間來換取才華。如果一天天過去了,我們的時間少了,而才華沒有增加,那就是虛度了時光。
【第70句】:【禪心佛語】稱贊不但對人的感情,而且對人的理智也發(fā)生巨大的作用,在這種令人愉快的影響之下,我覺得更加聰明了,各種想法,以異常的速度接連涌入我的腦際。
【第71句】:鳥從空里飛,人向心中住。人死心宛然,鳥沒空何預(yù)?一生一過鳥,此心實可據(jù),但自了其心,無勞問來去。——《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文案》
【第72句】:【佛心禪語】※你最執(zhí)著的,就是對你傷害最大的,也是最能考驗?zāi)愕摹K麄δ愕臅r候,你如果不動心,能放下他,你才過關(guān)。
【第73句】:凡一事而關(guān)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閑談戲謔,慎勿形言。結(jié)怨仇,招禍害,傷陰騭,皆由于此。
【第74句】:如今用此做功夫,須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決不可猶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恐不得悟。——《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75句】:【禪語人生】用一種豁達(dá)觀察生活,不是用眼淚來描述生活,就算對命運懷一種慈悲,那就讓命運活一場智慧的簡潔,一個能夠快樂的人,才能活出一種快樂的風(fēng)格。善待自己活著的每一天,請君看看東流水,就知人間別離遠(yuǎn)。
【第76句】:寧靜則是心靈的潔凈,寧靜是一種禪意。心中寧靜,就不會困于喧囂的市井,不會被流言蜚語擾亂心智。心中寧靜,意味著能靜下心來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靈魂的自由和永恒。
【第77句】:【禪語人生】以智慧明鑒自心,以禪定安樂自心,以精進(jìn)堅固自心,以忍辱滌蕩自心,以持戒清凈自心,以布施解脫自心。
【第78句】:【一心向佛的禪語】佛說:若要活得隨意些,只能活得平凡些;若要活得輝煌些,只能活得痛苦些;若要活得長久些,只能活得簡單些;若要活得幸福些,只能活得糊涂些。
【第79句】:【佛心禪語】在某個清晨或黃昏,打開日記,發(fā)現(xiàn)所有的誤會,傷痛早已隨深秋的落葉消失在舊日的風(fēng)中,唯有那盈盈的微笑篆刻在歲月的年輪上。
【第80句】:【經(jīng)典佛語】如果她愛我像肯德基那么多,看見阿一鮑魚她自然會出軌.如果我對他的忠誠像伊利牛奶那么甜,給我一碗冰糖燕窩我也肯定會背叛.
【第81句】:心中無形的風(fēng)災(zāi)是“無明”,無形的刀劍是“嫉妒心”,無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無形的心獄是指“入邪道法”。這些無形的心賊會滅除人之善根,毀盡修行之功德林。
【第82句】:【佛心禪語】入迷稱做失,人悟稱做得,得失在于人,和環(huán)境的喧鬧與安靜有什么關(guān)系?正如自己不懂得駕船,又怎能去怨河水的曲折呢?
【第83句】:【圣經(jīng)文案】351他叫我們能承當(dāng)這新約的執(zhí)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林后3:6)
【第84句】:不少人受到傷害,悲苦不已,逢人便訴,淚涕漣漣,以博人之同情。或許起初,人們會為你抱不平,是時日一久,不平已變?yōu)椴恍迹銋s不查,依然喋喋不休,抱怨不已。這時在人們眼中,覺得竟是如此的不可思議。
【第85句】:【放下感情的禪語】這個世界既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quán)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一個人幸運的前提,其實是他有能力改變自己。經(jīng)營自己的長處,能使你人生增值;經(jīng)營你的短處,能使你人生貶值。
【第86句】:【禪心佛語】生活里是舍還是不舍,難過到放手,自然會醒悟,就算給命運一個諾言,不管經(jīng)歷多少磨難,自己都能做到守口如瓶,所有的相逢,都將化作回首,如果是傷痛,能忘就忘了吧。
【第87句】:一樣米養(yǎng)百樣人,百朵桃花一樹生。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思嬌娥美貌妻。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有老王,煩老王;無老王,想老王。
【第88句】:【禪心佛語】旁白:道可道,非常道。說來容易,但要使自己的身、心、性、命處處在與人生宇宙融為一體,卻不是用“說”可以表達(dá)出來的。
【第89句】:《論語》許多篇幅談及君子,但這里的君子是一個廣義概念,重在強(qiáng)調(diào)一種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個不同于平凡的人。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論語》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標(biāo)準(zhǔn)及道德修養(yǎng)要求。
【第90句】:【禪心佛語】凡事皆有道。自古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交接工作時最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責(zé)任心和道德品質(zhì)。
【第91句】:【禪語人生】有很多的事情,當(dāng)你經(jīng)歷過,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變,不需要說出來的,自己明白就好。所有的日子,都會到來,所有的日子,又都會過去,一切仿佛發(fā)生了,又仿佛一切沒有發(fā)生。
【第92句】:在寂寞中生長,在寂寞中開花,在寂寞中凋謝,終生以寂寞為伴,寂寞就是一枝美麗的花。忍受歲月的孤獨,有時是一種無奈;如果能將歲月寂寞成一枝美麗的花朵,那就有一點點禪的味道了。
【第93句】:哭出淚水,那是因為傷心過頭,笑出淚水,那是因為開心過頭。傷心過頭與開心過頭,最后流出的,是相同的淚水,最后得到的,是相同的結(jié)果。
【第94句】:人生的每一天都很寶貴,做人做事當(dāng)有緊迫感怎樣利用有限的時間?佛日:是日已過,命亦遂滅,當(dāng)勤精進(jìn),慎勿放逸。——《佛遺教經(jīng)》
【第95句】:忍讓不是懦弱的表現(xiàn),而是生活的一種智慧。當(dāng)你遇到讓你生氣或者煩悶的事情時,告訴自己要忍耐,忍一時的意氣沖動,贏得大局的穩(wěn)定。佛家主張:立身處世,以忍為上;與人相處,能忍則安。
【第96句】:【禪心佛語】世界上兩種無法真正享受到旅途中快樂的人:一是跟團(tuán)的人;二是把攻略都查好,然后一絲不茍照做的人。這兩種人,他們只是活在別人的生命經(jīng)驗里,就算去到天邊也枉然。
【第97句】:靜坐之前,我們應(yīng)當(dāng)閉上眼睛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因為心生浮躁而做過很多錯事,是否極容易被周圍環(huán)境、人物影響,情緒受到左右?又是不是那種會為了某些小事而生氣,生氣過后仍然鉆牛角尖的人?
【第98句】:面對他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微笑既能展現(xiàn)自己的友好、熱情,更能顯示一個人的自信、教養(yǎng),以及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在對方心靈中投射下一束溫暖的陽光。
【第99句】:凡事能保持低調(diào),做到富而不奢,貴而不顯,不僅可以保護(hù)自己,使你融人人群,與人們和諧相處,也可以使你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y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