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說放下的禪語】無論在家出家修行,都不能脫離他人而生存。互相尊重、接納是待人的基本要求。尊重他人就是讓自我謙下,代人著想;接納他人就是待人真誠、信任,打開心扉,讓別人走進自己生命。
【第2句】:【禪語人生】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很多人,在頻繁的接觸中,難免會跟別人發(fā)生摩擦或沖突,或是因為外界事物而影響自己的心境,這是現(xiàn)代人普遍的困擾之一。
【第3句】:【禪語人生】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tài)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第4句】:【禪語人生】因此,“什么”的“疑”,“究竟”的“知”,加起來才有“覺”的機會;否則,生活中擁有的只是罔措的迷惑。
【第5句】:【佛心禪語】做人切記三不要:一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二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三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來懲罰別人。
【第6句】:人只要有一念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念念不舍,就是人生的出路,就是解決痛苦的辦法。向上者,求證無上大涅槃;向善者,從一點一滴的善言善行做起。
【第7句】:【禪心佛語】拿你們桂林來說,自古以來就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外人都認為,生活在這里肯定很幸福。可本地人非常清楚,在桂林住久了,也沒什么特殊的感覺,每天照樣是一大堆的壓力和煩惱。
【第8句】:一個人如果從年輕時就有信仰,老來自己可以看經、念佛、禪坐,養(yǎng)成在生活中以佛為伴,以法為用,以僧為友,則老來不但不會孤單寂寞,甚至可以活得怡然自得、豐富多采。
【第9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日休禪師: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迷惑,活在明天的等待,只有活在今天最踏實。今天便是每分鐘,如全做好,人生就美妙。
【第10句】:眾生迷惑失正道,常行邪徑入暗宅,為彼大燃正法燈,永作照明是其行。眾生漂溺諸有海,憂難無涯不可處,為彼興造大法船,皆令得度是其行。《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11句】:【禪心佛語】誠實守信,是治業(yè)之根本;知己律己,是立身之要道;容人助人,是處世之良津。
【第12句】:東方佛,西方佛,徹底窮源無一物。東方土,西方土,草鞋踏破無尋處。人人盡隨有往生,生即不生何不悟?守著不生亦太迷,禪人到此須自顧。——《鼓山永覺禪師晚錄》
【第13句】:【禪心佛語】大陸漢傳佛教需要旗幟,需要方向,需要整合,需要次第,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學會思想,沒有思想的團隊,必然是一盤散沙,沒有精氣神,只會成為裝點門庭的塑料花。
【第14句】:人生多幾道坎,不一定是壞事,很多人或事,經歷了心就堅強了;很多溝或坎,跨過了心就會豁達了。學會淺行,學會釋重,深深領悟,靜靜飛翔。
【第15句】:【佛心禪語】開口說話前,問自己,是否有必要。沒有必要,就不說。這是修心的第一步,因為,如果你對自己的口也不能有所調御,怎么能指望對自己的心有所調御?——法師阿姜.放《覺知之心》
【第16句】:【圣經文案】460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來12:3)
【第17句】:前世你若是我皓腕下錯過的蓮。汲日精月華,聽禪語梵音,轉世輪回。今生你便是我頸上那一枚珠玉,瑩潤溫碧,傾盡一生的柔情來珍愛。做伴紅塵,朝夕相對。用前世的錯過換得今生的圓滿。
【第18句】:【禪心佛語】你們誰也不要終日悶悶不樂,愁眉不展。凡事要看得淡泊,如夢如幻,應該輕輕松松地處之泰然。世上一切皆是虛妄,只要盡自己本份就好了。人生到世上來,就是要還債。
【第19句】:【禪心佛語】如果寒暄只是打個招呼就了事的話,那與猴子的呼叫聲有什么不同呢?事實上,正確的寒暄必須在短短一句話中明顯地表露出你他的關懷。
【第20句】:那種極其困難的環(huán)境中,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況下,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這就是我悟出的禪機。
【第21句】:【佛語悟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禍得禍,因福得福,所有這些都是要由自己來承當?shù)模瑳]有誰能夠替代。
【第22句】:【禪心佛語】所謂禪在當下的功夫,就在于把握生命的當下,轉化生命的迷惑、凈化生命的染污、提升生命的素質、圓滿生命的品格,挖掘清凈生命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無限潛能。
【第23句】:今日仍流連于苦海之中,明日便無法收獲安心之樂。日日不離苦,日日都是苦。與其原地蹉跎,等待著不知何日到來的解脫,不如用行動將自己從痛苦中釋放出來,以獲得輕松和幸福。
【第24句】:【禪心佛語】同一個陷阱永遠不可能抓住兩只狼,犯一次錯誤可以原諒,但是連續(xù)犯兩次錯誤就只能是不可救藥的愚蠢。
【第25句】:止修羅戰(zhàn),斷煩惱諍,滅怖死心,發(fā)降魔愿,興立正法須彌山王,承辦眾生一切事業(yè)。“四十華嚴”卷七
【第26句】:【禪心佛語】千百年來,先輩們總是把他們最珍貴的人生體悟教給后輩,那里面記錄了一段又一段的心路歷程,通向一個又一個超越的生命境界。
【第27句】:【禪心佛語】人生就像一場競技比賽,有時候高手也會遭遇到失敗的。記住這重要的規(guī)則:允許自己一次次失敗。
【第28句】:是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大般若經》卷十一,隨喜品
【第29句】:【禪語人生】修行人就是要在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中鍛煉自己、考驗自己鍛煉自己抵制煩惱的力量,考驗自己的定力。
【第30句】:【靜心禪語】佛曰:“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由心滅。”相是一副皮囊,也是給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種境界,也是操控情緒的源泉。要想自己成為什么樣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第31句】:【禪語人生】我們作為同參道友,應互相勉勵,往菩提道上走,不要互相損害。我們要時時刻刻講說佛法,口不說非禮之言,身不作非禮之事。
【第32句】:【禪心佛語】狗盼生雙翅,雞盼成鳳凰,總想活出一個不一般,結果活了一場片兒湯。懂得去生活,并不是讓你把生活活成一場無規(guī)矩的奢望。
【第33句】:【精短禪語】四項最高回報的投資:【第1句】:讀書,去別人的靈魂里偷窺;【第2句】:旅行,去陌生的環(huán)境里去感悟;【第3句】:電影,去熒屏里感受別人的生活歷程;【第4句】:冥想,去自己內心的秘境里探尋。
【第34句】:無心寂現(xiàn),此是了因;福德莊嚴,須從緣起。二因雙備,佛體方成。(五代)延壽《萬善同歸集》卷中
【第35句】:【佛心禪語】禪法,生活的活法,平靜地接受生活,坦誠地與生活對接,接納風霜、辛苦,一番磨礪終成無憂、無念、無悔。在這里我們共同分享這個獎項。
【第36句】: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日:“落花隨水去。”日:“意旨如何?”師日:“修竹引風來。”——《石霜慶諸禪師》
【第37句】:【禪語人生】一個貧窮的人,只要勤奮努力,終有飛黃騰達的時候。我們明白了因果的道理,無常的道理,就會懂得了如何設計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人生。
【第38句】:若有眾業(yè)障,無生凈土因,乘彌陀愿力,必生安樂國。若人造多罪,應墮地獄中,才聞彌陀名,猛火化清涼。若念彌陀佛,即滅無量罪,現(xiàn)受無比樂,后必生凈土。《觀世音菩薩往生凈土本緣經》
【第39句】:【禪心佛語】面湖而立,沒有什么比觸摸自己的心音更動魄的了。誰會等待,誰會如約而至,誰會陪我地老天荒。
【第40句】:【佛心禪語】父母之恩深似海,難以報答。家中有二尊佛,即父母之謂。應以供佛之心孝順父母。
【第41句】:【禪心佛語】思慧既包含邏輯思維,又超越邏輯思維,可以用來指導修行,但是也不大得力。
【第42句】:所以,我們應當要“未生善令速生”——讓善念盡快地長養(yǎng)。人生無常,再不趕緊結善緣、生善念,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呢?因此我們要自我鼓勵,并鼓勵他人培養(yǎng)慈悲愛念。
【第43句】:【經典佛語】船過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第44句】:【禪心佛語】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厭離不得個「驕」字。
【第45句】:當時若不登高望,誰識東流海樣深。刀利不怕韌牛皮,火烈不怕生柴枝。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凡事但將下等比,我今所得已多焉。
【第46句】:【禪心佛語】你熱,我便清涼,決不激化你的沸騰;【第6句】:你冷,我便沸騰,決不漠視你的寒冷。
【第47句】:【禪語人生】雍正帝參與佛教事務的內容是,利用皇權調和儒、佛、道三教的關系,使三教融于一爐。他說:“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三教各有其用,又有許多共同的東西。
【第48句】:【禪語人生】以力服人,時間短暫,功效淺;以德感人,時間久長,功效深。與其用力服人,不如用德感人;與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
【第49句】:【禪心佛語】對于禪修之所,佛陀的指定是“前往林野,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閑處”,要求環(huán)境的絕對安靜、清靜,充斥著各種聲色誘惑的塵世顯然是不適合的。
【第50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生活要有一分氣度,容得下是非;有一分大氣,舍得下惆悵;有一分度量,放得下計較;有一分灑脫,想得開憂煩。凡事看開,則幸福無憂。
【第51句】:【禪心佛語】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凈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第52句】:貧困大多數(shù)由“病”而起,如能及時為其預防、治療疾病,使其再站起來為家庭擔當責任,就能恢復一個家的元氣。
【第53句】:平常人的心都有:貪婪、嗔怒、愚癡、驕慢、猜疑。這五種心病,是因為我們沒有把心照顧好,才會一一現(xiàn)形。
【第54句】:走過人生的悲歡離合,看過人世的如夢浮華,知道所有的輝煌終會歸于平淡,所有的繁華終將化為云煙,心便在一份坦然和寧靜中漫步,在一份恬靜閑適中感悟人生極致的美。
【第55句】:【禪心佛語】你對你自己的人生有著怎樣的期待呢?是不是從來就沒有想過,而只是坐在那里,等別人來為你做點什么。
【第56句】:心靈禪語:既然是歲月,就免不了炎涼榮枯;既然是人生,就免不了愛恨情仇。坦坦蕩蕩地走過,平平淡淡地結束,生命猶如花朵,燦爛地綻放,壯美地凋零,真實的人生面目,順其自然,云淡風輕。
【第57句】:折除我慢心、降伏嗔恚心,并非易事,因為若不能定心靜觀地禮拜,只不過是勞動筋骨罷了。真正的修心養(yǎng)性,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從家庭開始做起。
【第58句】:學者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須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工夫始有著手處。(當代)夏蓮居《自警錄》
【第59句】:錢會害人,但是錢也會救人。我們要好好利用錢去救人,不要被錢所利用。有錢有勢的人,若不知節(jié)制欲望則煩惱無量;若不將名利看淡,精神生活必然空虛無所依止且苦患無量。
【第60句】:年輕的佛學院學生問師父如何修持?師言:“每天都是我人生道上的一頁,過眼的每個人、每句話,都是頁中的字字行行。在人生中得佛法,而非在佛法中得人生。”
【第61句】:【禪心佛語】聽到好的唱念,我們的心都會被攝住;唱得不好,我們的心也就跟著亂了。唱念的主要功用即在于此。
【第62句】:【佛心禪語】自己打敗自己的失敗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zhàn)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成敗不在于年齡,而在于健康和氣質,健康鑄就人生的變量,氣質成就人生的目標。
【第63句】:風吹亂了花的夢囈,你卻說,那只是你的心在漂移,忘不了的是你,參不透你留給我的禪機。
【第64句】:【佛心禪語】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yǎng)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yǎng)大。
【第65句】:始;不要眷念誘惑,這常常是墮落的前奏。許多時刻的成長,靠的不僅僅是時間,而是勤奮與努力;那些虛度的光陰,熄滅的是夢想之火,拼湊的是支離破碎的命運。
【第66句】:【禪心佛語】渡船過河,河尚未過,河尚未渡,何能舍船?但若達到彼岸,即應舍船而去。
【第67句】:【圣經文案】9這血要在你們所住的房屋上作記號,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我擊殺埃及地頭生的時候,災殃必不臨到你們身上滅你們。(出12:13)
【第68句】:伎樂放逸,惡習日增。《法句經》卷下,廣衍品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jié),不淫于女色,是為最吉祥。《法句經》卷下,吉祥品
【第69句】:【禪語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固然要善待我們的身體,善待我們的金錢、名利、財富,善待我們的親人、同事,但是,我們更要善待我們的心靈。
【第70句】:【禪語人生】真正的財富,不一定以銀行存款論斷,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黃金、白銀,因為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個人無法獨得。
【第71句】:【禪心佛語】迷茫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不要有病亂投醫(yī)。善知識是智者,當努力尋找辨別善知識,并依止善知識。
【第72句】:【佛心禪語】自由是幸福的基礎,自由允許您依自己的興趣去選擇想要的。但有了自由,我們還是要練習自我克制,不自我克制,您可能會不滿與自我毀滅。為什么呢?因為欲望是無窮盡的。
【第73句】:【心靈禪語】人人都是過客。我是你的過客,你是我的過客,你我都是時間的過客。當你回頭尋找時,那人早已淹沒在茫茫人海中,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身邊的人。
【第74句】:【禪語人生】因為審美過程是中國文化“增上生”和“決定勝”的緣故,所以必須如法。
【第75句】:【禪心佛語】生活的藝術較像角力的藝術,而較不像跳舞的藝術;最重要的是:站穩(wěn)腳步,為無法預見的攻擊做準備。
【第76句】:這一生,最無法預見的,是遇見。不知哪一眼,就是開始。這一生,最無法告別的,是離別。不知哪一眼,就是訣別。從遇見到訣別,人生如此奇妙地靜靜譜寫著悲歡。
【第77句】:【禪語人生】心象只飛鳥,欲望是鳥食。因為吃得太飽,而無法飛翔。因為大家都在地上撲騰,而忘記飛翔。因為天長地久的生話在地上,而不會飛翔。望著天上的鳥,減少自已的欲望,試一試,讓心飛翔。
【第78句】:此本源清凈心,常自圓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體。——《筠州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第79句】:【禪心佛語】神經繃得太緊,生活枯燥無味;偶爾放松心情,善于調節(jié)為最;做事不求最好,但求問心無愧;做人踏實認真,勝過取巧捷徑;只要心態(tài)端正,一生快樂相隨。
【第80句】:【禪心佛語】時間雖然不會停下,但是你可以暫留。也許,世俗無情,可是你卻可以保留那“點點”。風帶著沙不停步的向前;月也攜著星消失于無邊;你也帶著那顆曾經屬于你的“心”寂歸何處。
【第81句】:六和文化: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夸贊,而在于自己安詳。
【第82句】:【心靈禪語】知足就是放下,不貪就是布施,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利人就是利己,原諒就是解脫,斷惡就是行善,離苦就是得樂。
【第83句】:忍辱不是縮頭烏龜忍辱也是多余的,根本就沒有辱,你忍的是什么?行菩薩道,就要覺悟、平等、慈悲。受辱生嗔,斤斤計較,那有什么慈悲可言?
【第84句】:【禪心佛語】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第85句】:接受自己的年齡,也接受這個年齡的愚昧、限制和快樂,這是最理想的生活,總有一天,時間會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的。
【第86句】:當我們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時,你會發(fā)現(xiàn),木和世界抗爭,世界也會以微笑來接納你。正所謂人生萬事隨喜,沿途盡是好風景。
【第87句】:【禪心佛語】當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你就是優(yōu)雅的;當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態(tài)時,你就是成功的。
【第88句】:你只要讓自己的心萌動著活力,讓自己行動起來,自然會得到許多全新的體驗,因而對生命和生活充滿了熱愛之情,并感到由衷的幸福。這便是修心的意義所在。
【第89句】:寧愿跑起來被絆倒無數(shù)次,也不要規(guī)規(guī)矩矩走一輩子;真正的規(guī)矩都是在反復的錯亂之后,平靜大都緣于喧嘩,拿起方能放下!
【第90句】: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須發(fā),不服袈裟。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前出家圣,此在家圣,皆勝義僧。《大方廣地藏十輪經》卷五
【第91句】:【佛心禪語】不為明天做準備的人永遠不會有未來,今天就準備好明天的事情就永遠不會餓死。
【第92句】:【禪心佛語】清明至,祭先祖。攜家人,去掃墓。緬懷意,深情訴。人生路,莫停步。勤梳理,多回顧。平常心,把握住。柳色新,春莫負。多保重,情如故。
【第93句】:【佛心禪語】我們只有無條件地愛彼此、愛自己,才能讓自己眼明心亮,看清楚生命的道路。---摘自《感覺》
【第94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虛度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并沒有多大意義,濫用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第95句】:【禪心佛語】強化心不像健身般只要動一動就好,而是將心帶至一個「止」的狀態(tài),使心得到休息。
【第96句】:【禪心佛語】貪心讓我們把接受和索取當成一種習慣,不會想起感恩;嗔心讓我們只看到別人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忘記了別人曾對我們的幫助;癡心讓我們只執(zhí)著于自己,不會思考自己的生命為什么延續(xù)。
【第97句】:慈悲是救世的泉源,但無智不成大悲。有智慧才能發(fā)揮無窮的毅力與慈悲,此即佛法中的“悲智雙運”。
【第98句】:【佛心禪語】佛陀說道:“你的父親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說的故事轉述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第99句】:【禪心佛語】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