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成佛作祖要靠自己,別人無法代替,也無法恩賜。
【第2句】:一切眾生六根之聚,皆從如來藏自性清凈心一實境界而起?!墩疾焐茞簶I報經》卷一
【第3句】:【佛家禪語】有愛,就沒有距離;用愛調和,能消除社會亂象。
【第4句】: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獰o德禪師
【第5句】:【禪心佛語】七六、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第6句】:【禪語人生】幸運只幫助努力的勇者,若將失敗歸咎于命運,那才是真正的懦夫。
【第7句】:呂新吾云:“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p>
【第8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佛與我的共語。一對一的世界里,聽不到第二個聲音。
【第9句】:【禪心佛語】如果有本事找到逃避問題的辦法,其實也有本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第10句】:諸煩惱藏覆如來性,性不明凈,若離一切煩惱云覆,如來之性凈如滿月?!洞蠓ü慕洝肪硐?/p>
【第11句】:【禪心佛語】得失是一種心境,人生就是一種緣分,無悔就行。
【第12句】:見秋毫之末者,不自見其睫;舉千鈞之重者,不自舉其身。(宋)佛眼禪師《禪林寶訓》卷二
【第13句】:【禪心佛語】領導力在順境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出來,只有在逆境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領導力。
【第14句】:【禪語人生】要記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他的無知,而是由于他自以為知。
【第15句】:【禪心佛語】佛告訴我們的法門,每一個法門都可以使我們到達涅槃彼岸。
【第16句】:【禪語人生】贊嘆別人,要在大庭廣眾;責備人,必須在私下。
【第17句】:福報不能浪費,而應該培育。少浪費、多付出、多奉獻自是培福的法門。
【第18句】:【禪心佛語】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更非睿智。
【第19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甜的是蜜,可這生活呀,比蜜腌的果脯還甜呢。
【第20句】:【禪語人生】有志氣的人發一次愿,終身堅持。沒志氣的人天天發愿,浮而不實。
【第21句】:【禪語人生】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紫羅蘭卻把香味留在那腳上,這就是寬恕。
【第22句】:而“格”是格正,司馬光解釋為格殺,也就是說要格除物欲,人心才能向善。
【第23句】:道心亦即理性。欲念如果擴張下去,就會埋沒理性;理性如能發揚起來,就可以制止欲心。
【第24句】:【禪心佛語】當有人和你關系密切,關心你的生活起居,你就必須得好好活著。
【第25句】:【佛心禪語】愛情是:當感覺、熱情和浪漫統統拿掉之后,你仍然珍惜對方。
【第26句】: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份災。
【第27句】:能以世事用教眾生,見學勝已不生妒心,自勝他人不生僑慢?!秲炂湃浣洝肪硭?,雜品
【第28句】:【禪心佛語】對自己的享受消極,對大眾的福利積極,就是行菩薩道。
【第29句】:【佛家禪語】無欲無求、少煩少惱,就容易開啟心門擁有智慧。
【第30句】:【禪心佛語】你現在的起心動念,決定了你的行為,而你現在的行為,也影響到了你的將來。
【第31句】:【禪心佛語】利行,就是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對別人有利的,絕對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情。
【第32句】:【禪心佛語】沒有分別心和執著心才是真正的苦行(悟必依智)。
【第33句】: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癡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經》卷下,道行品
【第34句】:【佛家禪語】凡事因貪而貧,去貪就簡,克己勤儉即能興家。
【第35句】: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處。
【第36句】:【禪心佛語】當人們爭吵而生氣時,就完全盲目不見了,就算有也只見到一點皮毛而已。
【第37句】:【禪心佛語】快樂,以平常的心接收已發生的事實。不要和自己過不去。別人再好也是別人。
【第38句】:【禪心佛語】所以,生命的第一課就是接受,只有接受,一切才有開始。
【第39句】: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蘊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第40句】:不因他人辱罵而生氣,受人夸贊而高興,叫做“平常心”。
【第41句】:【禪心佛語】什么叫做明心見性?不高傲也不自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不是無恥。
【第42句】:該執著時執著,該放棄時放棄,一切隨緣,將來你才不會后悔!
【第43句】:倘若擁有一顆平靜心,就不會感到焦灼,不會感到浮躁,不會把靈魂擱淺在無氧的空氣中。
【第44句】:大象不游于兔徑,大悟不拘于小節。(唐)玄覺禪師《永嘉證道歌》
【第45句】:【禪心佛語】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第46句】:【佛心禪語】不能貪求任何東西,一旦喜歡就執著在那里,應該心無掛礙。
【第47句】:【禪心佛語】古人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小一寸巧——我有時候強,有時候巧。
【第48句】:【禪心佛語】發菩提心者,非為己利,原為盡十方遍法界,一切極苦有情之所依怙。
【第49句】:在任何情況下,不分別、不攀緣。一念不生,六根就不會被六塵所染污。
【第50句】:【禪心佛語】外著諸緣,內心多欲,心如亂麻,那能入道。盲人不見日,非是太陽過。
【第51句】:【禪語人生】唯有舍去固有的角度來觀看事物時,才能以更包容的心,來體貼其他的立場。
【第52句】:【佛心禪語】最勇敢的人,也就是最溫順的人,是故唯愛人者方有大勇。
【第53句】:【佛家禪語】時時虔誠,無不吉祥;日日好心,無不平安。
【第54句】:【禪心佛語】攀爬定律:在努力攀爬之前,一定要看梯子是否搭在你要翻越的那道墻上。
【第55句】:我本元自性清凈,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读鎵洝ば杏善贰?/p>
【第56句】:佛云:“自己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是自己的敵人,行善與作惡的時候,自己是自己的證人。”
【第57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后生可畏;可俗話又說:嘴上**、辦事不牢。
【第58句】:【禪心佛語】狗說:任何時候都要把上級看成主子,該搖尾巴的時候,堅決地搖尾巴。
【第59句】:【禪語人生】有人自以為十全十美,其實是他的自我要求太低。
【第60句】:【佛心禪語】自由的人,才是快樂的人。你的心有多自由,你就有多快樂。
【第61句】:人應擴大愛心,于富中修慧,使福慧平行齊進,并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即是植福修慧。
【第62句】:【禪心佛語】如果你驕傲自大、揭人之短或者給人家意外難堪,那你將失去所有的朋友。
【第63句】:佛家常講究緣分在眾生當中,兩個人能夠相遇、相識,那便是緣分。
【第64句】:【禪語人生】笑是人與人之間最短的距離。微笑使我們彼此更陽光更溫暖。
【第65句】:【禪語人生】有太多的人在追求光明時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進了黑暗的深淵。
【第66句】:【最有禪意的文案】一時的災難,不是一世的落難;提起信心,就能發揮志氣與良能。
【第67句】:生而有利安,伴軟和為安,命盡為福安,眾惡不犯安?!斗ň浣洝肪硐隆?/p>
【第68句】:【禪心佛語】佛說:“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第69句】:【禪心佛語】為了體驗人生,應以道德嚴律人格;為了追求學問,應以智慧擴充心光。
【第70句】:【禪語人生】學會快樂,因為只有開心度過每一天,活得才精彩。
【第71句】:【佛心禪語】別為小小的委屈難過,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
【第72句】:世事無常,世事風險,誰愿逞能做主,誰就要甘冒風險;不逞能,不做主,最安全。
【第73句】:【禪心佛語】福州開元寺方丈、泰寧慶云寺住持、霞浦留云寺住持。
【第74句】:常習慚愧心,此人實希有,能遠離諸惡,如顧鞭良馬?!峨s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78經
【第75句】:【禪心佛語】如果有人來打我,我先假裝被,他省了力氣,我也沒煩惱。
【第76句】:旃檀多香,青蓮芳華,雖日是真,不如戒香?!斗ň浣洝肪砩希A香品
【第77句】:佛祖妙道徑截,唯直指人心,務見性成佛爾,但此心源,本來虛靜明妙。
【第78句】:若比丘不欲受人信施,退還家者,是名順法。《大寶積經》卷一一三,寶梁聚會
【第79句】:【禪心佛語】那么多事情,跟青春綁在一起就是美好,離開青春,就是傻冒。
【第80句】:【禪語人生】心簡單,世界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樂。
【第81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善是“上善若水”,水是什么?是海納百川。是寬容與諒解。
【第82句】:【禪心佛語】人的價值,不在壽命的長短,而在貢獻的大小。
【第83句】:【禪心佛語】放不下的只是內心的回憶,并不是某一個人。
【第84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偉大的目標,不在于成名,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保持自己心靈的高潔。
【第85句】:【佛語摘抄精選】如飯一粒熟,余粒即可知。諸法亦復然,知一即知彼。(《密嚴經》卷三)
【第86句】:【禪心佛語】生活不苦,苦的是欲望。生活中沒有什么過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第87句】:【禪心佛語】人生有得有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
【第88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因貪念而侵奪他人,實則傷害自己的人格。
【第89句】:【禪心佛語】懂得與他人相處的人,即能享受到生活之真正樂趣。
【第90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著心通通放下。
【第91句】:【圣經文案】101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箴27:5)
【第92句】:【禪語人生】逸情興趣而盎然,心態寧靜而寬暢,視野高曠而悅志,豁達樂觀而安康。
【第93句】:【佛心禪語】不后悔過去,不渴望未來,不自尋煩惱,把握現在腳踏實地,則身心健康。
【第94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渡偈伊T》
【第95句】:【禪心佛語】競利奔名何足跨,清閑獨許野僧家,心田不長無明草,覺苑常開智慧花。
【第96句】:不該聽的事不要去打聽,不該說的話不要說出口,不該想的事不要去胡思亂想。
【第97句】:【禪語人生】真正的改變,來自于每一個人認真地將所學的一切,通過自律,轉化為行為。
【第98句】:【禪心佛語】佛曰: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靜,客塵所染而為不凈。
【第99句】:固執己見,容易進入死角,產生心理壓力,增添身心包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