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次小測驗,我語文、數學都考了100分。張老師對我說:“先胖不算胖,后胖壓塌筐。你可不能驕傲啊!”(河南·許昌)
【第2句】:兔兒的眼睛——紅仁(人)兒
【第3句】:【肥漢相博——落得一聲兒喘】(歇)肥:胖。博:同“搏”。相搏:摔跤。指肥胖的人摔跤,累得直喘氣。也指勞而無功。
【第4句】:接生婆擺手——不接了
【第5句】:【黃連拌苦瓜——苦上加苦】(歇)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味苦,可入藥。苦瓜:本義味苦,轉指痛苦、苦難。形容苦難極其深重。 也作“苦膽拌黃連——苦上加苦”。
【第6句】:人民行動起來,鐵鑄的寶座也不穩(wěn)。
【第7句】:【侯門深似海】(諺)侯門:舊時王侯的府門。指王侯的府門像海一樣深,平常人難得通報進去。也泛指達官富豪之家,不容普通人進出。
【第8句】:【喊天天不應,呼地地無門】(慣)形容陷入困境,冤仇無處申訴,有理無處去講,有難無人幫助。 也作喊天天不應,喊地地無靈。 呼天天不應,喚地地不靈。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第9句】:老貓教虎——留一手
【第10句】:小亮不愛吃給他蒸的白饃,卻總愛吃大人的窩窩頭,奶奶說:“你真是驢吃賤草。”(河北·磁縣)
【第11句】:【知性同樂】(諺)指彼此都能了解對方的性格,就能安樂相處。
【第12句】:【不敢說半個不字】絕對不敢反對,不敢違拗。《臺灣鄉(xiāng)土 作家選集》:“這樣干,無論是怎樣壞的家伙,也要被你弄得 不敢說一個不字。”
【第13句】:【剃頭挑子一頭熱】這條俗語的意思是比喻做事情一方愿意,另一方冷淡,也叫“一廂情愿”。為什么這么說呢?在過去,不僅有固定的理發(fā)店,還有走街串巷的流動理發(fā)師。所謂“剃頭挑子一頭熱”,是因為當時剃頭的工具全部用扁擔挑著。一頭是紅漆長方凳,供顧客坐著理發(fā)用,是涼的一頭。凳腿間夾置三個小抽屜:最上一個是放錢的,錢從凳面上開的小長方孔里塞進去的,就好像公交車上的投幣箱一樣。第二第三個抽屜分別放置圍布、刀、剪之類工具。另一頭是個高長圓籠,里面底部放一小火爐,是熱的一頭。上面放置一個大沿的黃銅盆.水總是保持著一定的熱度,供顧客洗頭。圓籠下邊三條腿,其中一條腿向上延伸成旗桿,桿兒上掛鋼刀布和手巾。如今,這種挑著擔子剃頭的已經很難見到了。故而,民間有句歇后語“剃頭挑子——一頭熱”現在還常用,如一方熱戀,另一方冷淡,被人稱為“剃頭挑子——一頭熱”。也就是單戀了。
【第14句】:【好人里頭挑出來的】意即不是好人。挑,也說:揀。尤鳳 偉《中國一九五七》:“你高沖還是個好人?你是好人里挑出 來的吧!”
【第15句】:【 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能滿足一切要求,要什么有什么。 類似的:要東有東,要西有西。香港梁鳳儀《千堆雪》:“自出 娘胎,就錦衣玉食,穿金戴銀……自懂性以來,就要風得風, 要雨得雨。”
【第16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釋義:比喻只要保住根本的東西,將來就能達到目的。后句也說“不愁沒柴燒”。例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是遭此大禍,兒子官職還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第17句】:【碰杯】飲酒時碰杯的由來有兩說。一說來自古希臘。據傳說古希臘人認為:人們喝酒時,鼻子能聞到香味,眼睛能看到酒色,舌頭能嘗到酒味,唯有耳朵例外。于是他們想出個好辦法,即在飲酒前先互相碰一下杯子,讓這種清脆的響聲傳人耳中,以滿足“五官”之所需。二說來自中國古代。在古代,并非只有喜慶或親朋好友間飲酒,還有會盟、生意場合、招待使者等,都需要飲酒。古人為防不測,約定俗成以碰杯溶酒表示誠信。這些場合的規(guī)矩,慢慢演變成一種禮儀,形成了飲酒的禮俗。
【第18句】:【呷醋咬生姜】(慣)呷:喝。形容又酸又辣。
【第19句】:長腳蚊叮木腦殼——認錯了人
【第20句】:【甕中捉鱉——手到拿來】(歇)形容非常容易或很有把握。多指捉拿人。 也作甕中捉鱉——手到擒來。 甕里抓鱉——手到擒來。
【第21句】:【好鳥占高枝,能人找福地】釋義:比喻哪里好到哪里去。例句:高富才神秘地說:“好鳥占高枝,能人找福地,人往高處走,咱朝山里搬。”
【第22句】:【說東就東,說西就西】(慣)指說要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毫不含糊。
【第23句】:歪墻開旁門——斜(邪)門
【第24句】:【加油】“加油”一詞比喻繼續(xù)努力,再加把勁。“加油”一詞使用率最高的是在體育比賽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中國。然而,“加油”卻是外來詞,它源自汽車拉力賽。在歷史上第一次汽車拉力賽上(1895年6月),二卜五輛各種型號的汽車參加了這次全程1175公里的角逐。當賽事進入白熱化階段時,歡眾的熱情異常高漲,他們焦急地期待著冠軍車的產生。賽道上,領先跑在最前頭的是意大利法拉利車隊的五號車。在離冠軍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五號車突然熄火,觀眾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出事車上,被譽為“賽車之父”的恩佐·法拉利先生連忙問身邊的助手,賽車為什么會突然熄火?助手結結巴巴地說:“大概是汽油消耗太多,沒……有……油了。”法拉利先生聞訊之后勃然大怒,他語無倫次地大聲吼道:“你們……加……加……加油”。四周的觀眾一聽,以為這是法拉利先生對自己車手的一種鼓勵方式,于是也都跟著他大叫:“加油”、“加油”。后來,隨著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為賽車手“加油”的這種獨特的鼓勵方式也逐漸沿用到其他比賽項目上,成為觀眾參與比賽,對選手進行鞭策鼓勵的全世界流行方式。
【第25句】:叔叔想調動工作,整天跑事不在家。奶奶說:“嫁一處不如守一處,不要跑了。”叔叔卻說:“樹挪死,人挪活,換換環(huán)境有什么不好?”(河南·內鄉(xiāng))
【第26句】:做夢吃饅頭——夢里見面
【第27句】:【跛子走路——一腳高一腳低】(歇)比喻人思想、行動缺少一定準則或掌握不住分寸。
【第28句】:【狼多肉少,神仙也苦惱】(諺)比喻人多物少,供不應求,事情很難辦。
【第29句】:好戲能把人唱醉,壞戲能把人唱睡。
【第30句】:光頭跑進和尚廟——充數
【第31句】:【親不親,故鄉(xiāng)人;美不美,鄉(xiāng)中水】(諺)只要是故鄉(xiāng)人就親,只要是故鄉(xiāng)水就甜。指人們的鄉(xiāng)土感情總是很濃的。 也作親不親,故鄉(xiāng)人;甜不甜,家鄉(xiāng)水。 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
【第32句】:【潑翻了五昧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見“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咸樣樣全”。
【第33句】:【上梁不正下梁歪】借指身份高的人言行不正,下面的人 就會受影響。成語:上行下效。臺灣瓊瑤《船》:“他自己做 的好事!哼,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怨不得我賭錢!”
【第34句】:【人心同一起,黃土變成金】見“大家齊了心,黃土變成金”。
【第35句】:【胳膊兒往外撇】(慣)比喻說話、做事向著外人。 也作胳膊肘往外拐。 胳膊肘朝外扭。 胳膊肘往外彎。
【第36句】:【紅日西升,高山起浪】(慣)比喻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第37句】:我給報社投了許多稿,可都石沉大海。媽媽安慰我說:“敗事之路順溜溜,成事之路彎曲曲。只要不灰心,你會成功的。”(福建·福州)
【第38句】:【堵著耳朵搖鈴鐺】(慣)堵著耳朵搖鈴鐺,自己聽不見,以為別人也聽不見。比喻自欺欺人。 也作“捂著耳朵捅鈴鐺”。
【第39句】:考上秀才想當官,做了皇帝想成仙——欲望無窮
【第40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慣)1形容陷入困境,毫無辦法。2形容地勢險要,無路可走。3形容無法逃脫。 也作上天沒路,入地無門。 上天天無路,入地地無門。 入地無門,升天無路。
【第41句】:【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見“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42句】:小叔想把院子里的一棵小榆樹往別處移栽,可不知何時移容易活,于是就去問三爺爺。三爺爺摘下帽子彈了彈塵土說:“桑栽骨朵兒槐栽芽兒,榆樹栽個冰凌碴兒!”(河南·虞城)
【第43句】:【寒從腳底來】(諺)腳底有涌泉穴與心相通,人周身的寒氣是通過腳底傳入的。指要防寒必須從腳部的保暖做起。
【第44句】:我玩到很晚才回家,一進門,媽媽就埋怨開了:“像你這樣,若能考上大學,我就巴掌煎干魚。”(江西·吉安)
【第45句】:【樹葉子掉下來都怕打了頭】(慣)形容非常膽小怕事。 也作落個樹葉怕把腦袋砸碎。 掉片樹葉子都怕打破頭。
【第46句】:雪里梅花——飽經風霜
【第47句】:【金榜】科舉時代俗稱殿試錄取的榜為“金榜”。金榜是相對于桂榜、杏榜而言的,沒有前二榜,也不會有金榜,因為鄉(xiāng)試、會試、殿試是層次遞進的。古代科舉考試先后有三榜:桂榜、杏榜和黃榜。桂榜是鄉(xiāng)試錄取舉人的公告榜,因為放榜時正值桂花盛開而得名;杏榜是會試錄取貢士的公告榜,因放榜時正值杏花盛開而得名;黃榜則是殿試之后朝廷發(fā)布的錄取進士的公告榜,因該榜用黃紙書寫而得名。黃榜也叫金榜,且有大小之分。小金榜由奏事處進呈于內,大金榜則由內閣學士加蓋“皇帝之寶”的大印后張掛于外。大金榜就是通常所說的黃榜。
【第48句】:夾肢窩生瘡——陰毒
【第49句】:【饑不擇食,寒不擇衣】謂情況緊迫,不容許從容考慮選擇。 《香港小說選》:“有道是饑不擇食,寒不擇衣,面臨立錐之 地,也顧不得什么地方了,貨倉就貨倉吧!”
【第50句】:奶奶聽說慣偷王五的兒子在學校偷人家的鋼筆,就說:“唉!根不正,秧不正,結個葫蘆扭著腚啊!”(河南·南召)
【第51句】:野馬脫韁——橫沖直撞;沒法收回
【第52句】:【國有王法,廟有清規(guī)】(諺)王法:國家設置的法律。清規(guī):寺廟里處罰犯規(guī)者的條文。指國家有大法,寺廟有清規(guī),都必須依照執(zhí)行。
【第53句】:【虧眾不虧一/欺眾不虧一】對待多數人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 否則會有攀比和不滿。西戎《一個年輕人》:“大伯,試驗是 全社的事,萬一失敗了,也是虧眾不虧一,你想,大家都有吃 有喝,能眼看著叫咱挨餓?”
【第54句】:【女士優(yōu)先】在社交場合,我們常常聽道“女士優(yōu)先”的話語,如開場講話說“女士們、先生們”。女士優(yōu)先,不是中國首先發(fā)起,而是從西方引進。 “女士優(yōu)先”的原則起源于歐洲中世紀的騎士之風,是傳統(tǒng)的歐美禮節(jié)的基礎。它主要適用于成年的異性進行社交活動之時。 “女士優(yōu)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場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義務主動自覺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尊重婦女,并且還要想方設法、盡心盡力地去為婦女排憂解難。倘若因為男士的不慎,而使婦女陷入尷尬、困難的處境,便意味著男士的失職。人們一致認為,唯有如此這般的男子,才會被視為具有紳士風度。國際社會強調“女士優(yōu)先”的原則,主要原因并非因為婦女是弱者,需要同情、幫助和保護,而是認為婦女是人類的母親,對婦女處處給予優(yōu)待,是對母親的尊重和感恩。“女士優(yōu)先”原則還要求在尊重、照顧、體諒、關心、保護婦女方面,男士們對所有的婦女都一視同仁,而不是只對貴族婦女。
【第55句】:【煮夾生飯】(慣)夾生飯:半生不熟的米飯。比喻做開頭沒做好、以后也很難做好的事情。也比喻繼續(xù)做先前沒有做好的事情。
【第56句】:爸爸檢查弟弟的家庭作業(yè)時,看著弟弟寫的字皺著眉頭說:“經你這小手寫出的方塊字,可真是老雕會家雀——大的大來小的小!”(河北·豐寧)
【第57句】:【醋】“醋”是深受大眾喜歡的一種帶酸性調味品,有開胃降壓之功效。那么,醋是誰發(fā)明的呢?自古就有“杜康造酒兒造醋”的民間傳說。杜康,夏朝山西運城人,眾所周知,他是我國最早的釀酒家。杜康的兒子黑塔率族移居今江蘇鎮(zhèn)江一帶,在長江邊的漁港設了一家作坊,并用水浸泡酒糟,每天翻缸。泡到二十一天的酉時,當他揭開缸蓋后,一股特殊的香味撲鼻而來,他嘗了嘗缸中的酒糟水,酸中帶甜,味道還不錯。他在煮菜的時候放了一點兒,菜味可口,令人食欲大增。于是黑塔便把“廿一日”加了個“酉”字,將這種酸汁命名為“醋”。據說,至今鎮(zhèn)江恒順醬醋廠制醋的時間還是二十一天。
【第58句】:奶奶和一個遠房的親戚拉家常,問她家有幾口人,她苦笑一下說:“我現在是頭疼一家病,腳動大搬家啊!”(江蘇·金湖)
【第59句】:【小姐身子丫環(huán)命】(慣)丫環(huán):婢女,也作丫鬟。指女子身體嬌弱或容貌美麗,卻命運不濟,要吃苦受累。 也作小姐胚子丫鬟命。 小姐眉眼丫鬟身。眉眼:容貌。
【第60句】:【鐵路上的警察,管不了這一段】鐵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 借指管不著,管不了。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這魚, 不是你們家的吧?鐵路警察,你管不著這段兒。”
【第61句】:下午第一節(jié)課,老師見同學個個都無精打采的樣子,突然說:“真是‘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啊!”一句話,把同學們都逗笑了,瞌睡蟲也被攆走了。(江西·南康)
【第62句】:爛了腳丫子一該歇了
【第63句】:【不如意事常八九】(諺)八九:十之八九,十成中就有八九成。指世上不如人意的事情很多,往往十成中就有八九成。
【第64句】:【手無縛雞之力】(慣)手上連捆雞的力氣也沒有。指人沒有一點兒力氣。
【第65句】:【麥秀風搖,稻秀雨澆】見“稻秀雨澆,麥秀風搖”。
【第66句】:【耳朵磨出了繭子】(慣)繭子:趼子,手掌或腳掌的某些部位因摩擦過多而生成的硬皮。形容對某些話聽得太多而厭煩。 也作耳朵都聽起繭了。 耳朵眼兒聽得長繭子了。
【第67句】:【 廢鐵煉成鋼】把無用的人變?yōu)橛杏玫娜恕!督夥艆^(qū)短篇 小說選》:“咱們怎樣也不能忘記共產黨,她把廢鐵煉成鋼 了。”
【第68句】:閉口葫蘆——肚里空
【第69句】:【扣帽子】釋義:比喻不經調查研究輕率地給人加上罪名。例句:體蘭!你可別給我扣帽子!我沒說瞧不起婦女。
【第70句】:【趁渾水摸魚】釋義:比喻趁混亂之機撈取好處。例句:我剛才了解了一下:有些人是怕“自由借貸”,以攻為守;有些人想趁渾水摸魚,多少撈幾個。
【第71句】:【放馬后炮】(慣)馬后炮:象棋術語。比喻事過之后才采取行動,已來不及。
【第72句】:海龍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第73句】:【在刀刃上試脖子軟硬】(慣)比喻拿生命去冒險。
【第74句】:【日出三竿,不急便寬】釋義:三竿:舊時估量太陽離地面的主觀約數。指太陽出山三竿高,風勢不猛,則風會逐漸平息。例句:諺云:“日出三竿,不急便寬”。大凡風,山出之時,必略靜,謂之風讓日。
【第75句】:【農民觀天氣,商人觀市場】(諺)農民關心的是天氣變化,商人關心的是市場行情。指不同行業(yè)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敏感問題。
【第76句】:【老虎不吃人——只是壞了名色】(歇)名色:名稱,名聲。指名稱或名聲不好已是客觀存在。 也作“是個老虎不吃人——壞了名色在那里”。
【第77句】:黃河水——倒(道)不完;源遠流長
【第78句】:我因為吃得太多,肚子撐脹。媽媽說:“酒醉君子,飯撐傻瓜。”(湖南·城步)
【第79句】:【 大難來時各自飛】大難來臨,無人能夠救助,只能自己顧 自己。香港金庸《笑.傲江湖》:“大難來時各自飛。姓林的無 力照顧眾位兄弟,大家要去便去罷。”
【第80句】:【屬長生果的——表是一把柴,瓤是一包油】(歇)長生果:即落花生,外表是殼,可當柴火燒,花生仁可以榨油。比喻人外表不起眼,實際上很優(yōu)秀。
【第81句】:包米面做元宵——捏不到一塊兒
【第82句】:【卜一手穿針,一手捻線】(慣)比喻在雙方之間聯絡,為雙方接通關系。
【第83句】:山寨的小喜鵲——叫得歡
【第84句】:【誰家鍋底沒有黑】釋義:誰家都有不光彩的事。例句:唉!這也是劫數啊!其實這也沒有關系,誰家鍋底沒有黑?
【第85句】:【啄木鳥翻跟頭——賣弄花屁股】(歇)比喻人賣弄花哨,或故意炫耀自己的本事或才能。含譏諷意味。 也作啄木鳥打跟頭——耍花麗屁股。 啄木鳥翻筋斗——耍花麗屁股。
【第86句】:大家在猜缺一個角的方桌有幾個角。有的說三個角,有的說四個角,還有說五個角的。秦老師不無感慨地說:“看來,是神都有三滴雨!”(安徽·利辛)
【第87句】:【瓜田不納履,李不下整冠】釋義:納履:提鞋。冠:帽子。在瓜田中不提鞋,在李樹下不整帽子。意思是不做讓人懷疑的事。例句:論她的能力,干一點重要的政治工作還是可以的,但我再三考慮,還是搞技術為好,免得別人背地里說些閑話。古人說過,“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啊!
【第88句】:先吃黃連后吃蜜——先苦后甜
【第89句】:【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跟什么人都能打交道,隨機應 變,分別對待。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見人說人話,見 鬼說鬼話,她是多么不容易喲!”
【第90句】:【蛤蟆上櫻桃樹,既想攀高枝又想高口味】釋義:譏諷人欲望高,想得美,但實現不了。例句:“嘿嘿,是笑我們廠蛤蟆上櫻桃樹,既想攀高枝又想高口味哪……”史文遠聽了,連連搖頭:“這種歪言邪語何足掛齒!誰愛嚼舌頭就讓他去嚼吧。咱們走咱們的路。”
【第91句】:六月里貼對子——還差得遠
【第92句】:【三魂掉了二魄】形容人害怕,發(fā)呆,精神恍惚。類似的:. 失了三魂,喪了七魄。成語:魂不守舍、魂飛魄散。菡子《糾 紛》:“她已經懷了身子了呀!她少不得怨恨自己,怨恨劉 二,每天擔著一筆心事,三魂掉了二魄似的。”
【第93句】:【公不離婆,秤不離砣】見“秤不離砣,公不離婆”。
【第94句】:巫婆看病——妖言惑眾
【第95句】:放暑假時,我去參加舞蹈隊培訓。一位同學一連三天都沒來。她又來時,開始練習了,卻站著不動。老師說:“一天不練,手忙腳亂;兩天不練,只能站那兒看;三天不練就成了門外漢。”(河南·濟源)
【第96句】:【講排場】(慣)指追求外表的豪華、氣派。
【第97句】:【怕狼怕虎別在山上住】釋義:比喻既然怕這怕那就不要硬充好漢。例句:怕狼怕虎別在山上住,怕死別活著。
【第98句】:【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諺)皺眉:皺著眉頭,有愧良心。切齒:咬牙切齒,十分痛恨。 指為人只要不做有愧于良心的事,世上就不會有和自己過不去的人。 也作“平生不做虧心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第99句】:【曉行夜住,饑餐渴飲】見“饑餐渴飲,夜住曉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