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人生如夢,暮然回首萬事空。用心的守護這這片屬于自己的心情,讓它隨著陽光般的溫馨走在我們的路上,有著多情的陪伴和友情的付出,累積了光明的彩虹線,伴著風采多姿的光芒歷練著自己心中的繁華。
【第2句】:幫助過別人什么,別擱在心里;虧欠過別人什么,一定要記住。這個世界上,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欠債一定要還錢。
【第3句】:【禪心佛語】能讓自己快樂、自在,這是真聰明、真能干;能讓自己和他人解脫煩惱與痛苦,這是真智慧、真慈悲。
【第4句】:【禪語人生】我們業障太重了,唯有這個方式能消業障;他造罪業替我們消業障,是我們的大恩人,我們要懂得知恩報恩。
【第5句】:【禪語人生】在舍衛國,有一個做清潔工作的婦人,天天打掃街道,十分勤勞。因為長期工作,她的衣服很臟,大家都很討厭她。每次見到她,人們總是掩著鼻子走過。但佛陀卻叫她來聽佛法,鼓勵她精進。
【第6句】:心靈禪語:修行是完善自己,寬容別人。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于看不慣別人。修行,就是借完善自己增加幸福;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
【第7句】:【圣經文案】136即或不然,王??!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3:18)
【第8句】:以自心應真是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皆佛,無心外國,無心外佛。《華嚴經合論纂要》卷三
【第9句】:【精短禪語】四項最高回報的投資:【第1句】:讀書,去別人的靈魂里偷窺;【第2句】:旅行,去陌生的環境里去感悟;【第3句】:電影,去熒屏里感受別人的生活歷程;【第4句】:冥想,去自己內心的秘境里探尋。
【第10句】:【佛心禪語】真正的修行人,常會處于一種快樂、愉悅的境地中。誠如大智者霞嘎巴所說:“一旦你能做到不管住在哪里,都覺得舒心悅意;無論與誰交往,都覺得甘之如飴,這就是修行成就的驗相?!?/p>
【第11句】:【經典佛語】“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就是以智慧照見世俗現相一切皆空,不著于世俗的幻相而證得解脫。知道智慧難得之后,要常常省察,恒時不要失去智慧覺照。
【第12句】:一念心清凈,蓮花處處開。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短瞬的人生旅途上,讓自己在心開一片凈土,讓心若蓮花般開,綻放自己生命的姿彩。蓮自心中生,心是蓮花開。自當常澆灌,馨香滿歸途。
【第13句】:【佛心禪語】不要拖延、不要猜測、不要遲疑,當有機會、有沖動、有內在靈感推動的時候,行動吧。
【第14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希望求得健康,但健康有健康的因果,飲食要節制,作息要正常,情緒要平和,物用要淡泊,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
【第15句】: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撐船。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第16句】:人生難得一知己,若是紅顏,那將是怎樣的絢麗多姿?她淡淡地從你的身邊經過,淺淺地回眸,足以讓你此生難忘,再放她不下。用不著朝朝暮暮,也無所謂長相廝守。
【第17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累了,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憩,小橋,流水,人家。都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第18句】:【經典佛語】知足常足,終生不恥。知止常止,終生不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第19句】:【禪心佛語】賞析: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余;舍棄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
【第20句】: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人有好唱的曲,家家有難念的經。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人生知足何時足,到老偷閑且是閑。
【第21句】:【禪心佛語】九、問:初發心容易,如何保持長遠心?上人:常把生死掛在眉梢上,就會有長遠心。如果心退,則是因為把初發心忘了。
【第22句】:【禪心佛語】拿得起那是一種自信,放得下是一種解脫。拿得起放得下是做人的一種平衡。
【第23句】:過去之法不應追念,未來之法不應希求,現在之法不應住著,若能如是,當處解脫?!渡埔菇洝?/p>
【第24句】:我們越時常想著沉重的負擔,就越會覺得負擔越沉重。相反,如果我們能夠把心思轉移一下,不再時時關注身上的負擔,就會忽視了它的存在,從而使自己變得輕松。
【第25句】:【禪心佛語】如是一切法,盡在自性。自性常清凈,日月常明,只為云覆蓋,上明下暗,不能了見日月星辰。忽遇惠風吹散,卷盡云霧,萬像森羅,一時皆現。
【第26句】:念阿彌陀佛正覺圓滿之名,觀極樂世界清凈莊嚴之相,如此滯著,只怕未能切實;果能切實,則世間種種幻化妄緣,自當遠離。(悟開禪師)
【第27句】:【禪語人生】我們覺悟了,別人給我們氣受,冤枉我們,我們就不會惡意相報,我們會很感激。
【第28句】:【禪語人生】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為,我們只有現在好好地做人,來生才有資格繼續做人。
【第29句】:【禪語人生】一個人不管如何努力的修行,如果它的心靈并未遠離貪欲與執著的話,就像想要在濕潤的木頭上起火一般,絕對無法達成目的。
【第30句】:每個人的內心都蘊藏著無限寶藏,那就是佛性,若我們能除去心中的自私自利,發揮無私的精神,那么我們就能擁有美滿的人生。
【第31句】:佛家告訴我們,一切都是因果相生,每個人的貧富窮通,都是過去所種的因成熟后所得的果,沒有誰虧待過自己,假設對現今的一切不滿意,那也是自己虧待了自己。
【第32句】:【佛心禪語】無相禪師如實回答道:“佛法好像慈航,普度眾生;好像日光,遍照大地。不只是你的妻子可以從中受益,一切有情眾生無不得益?!?/p>
【第33句】:菩薩的道路遙遠漫長,須生生世世倒駕慈航、來回娑婆世界救度眾生,發揮這分駱駝般忍辱負重的耐力。
【第34句】: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督饎偨洝?/p>
【第35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利生:水的存在就是利益。沒有水,人和動物無法生存;沒有水,花草樹木無法生長、發芽、結果。人、動物、一切生命,大自然的一切萬物都離不開水的滋養。
【第36句】:譬如一燈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人于眾生心室之內,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業煩惱種種暗障,悉能除盡?!度A嚴經》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第37句】:生活經過那些故事,歷練內心的浮躁,成為一種平靜。所有的傷痛都不是一生,這白駒過隙的流年只是經過,不必要擔憂還有多少艱難,學會內心的安穩,看書的時候認真看書,喝茶的時候好好喝茶。
【第38句】: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為第一供養如來?!斗鹫f首楞嚴三昧經》卷上
【第39句】:【佛心禪語】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第40句】:以世間言說,名之為得。諸圣所得,非言能說。何以故?法無依止,離言說故。復次,善男子,以無得為得,亦非得非不得,說名為得?!洞髮毞e經》卷六十,文殊師利授記會
【第41句】:【禪心佛語】三界的病我全會治,必須分開三界、清理三曹。身無不良嗜好,身界就沒?。恍臒o私欲,心界就沒??;性無脾氣,性界就沒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藥是沒有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第42句】:【禪語人生】一個聰明人,不會讓友人在自己與利益中做選擇,而是竭力創造彼此共同的利益。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考驗人性,然后兩敗俱傷。
【第43句】:【禪心佛語】擔當老大,能夠領導群倫,固然很好;做個老二,配合成就他人,也很偉大。
【第44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脫的利益,你就會認識到修行的重要。
【第45句】:【禪心佛語】人來到世界,不是來享受的,是要開創事業的,做有益的事情,一件做完了,再做另一件。
【第46句】:人最怕的就是自大。自以為一切功能皆具備,這樣便容易驕傲自大。人應該縮小自我,擴大心胸,以謙虛的心求取學問。
【第47句】:【禪心佛語】佛說:放下紅塵之事得人間大道。好淬煉舍利子得正菩提。渾忘世間一切煩惱。風聲,雨聲,一世的相思。涅磐,頓悟,一世的禪鋒。
【第48句】:【佛心禪語】做人要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做;處事要從澹處著眼、疑處用心、無處下手、拙處力行。
【第49句】:【禪心佛語】沒有勇氣還談什么學佛,沒有承受力還談什么做佛,沒有慈悲心還談什么普度眾生,沒有智慧還談什么圓融。
【第50句】:【禪心佛語】忍辱,不同于奴顏婢膝的諂媚、屈辱和喪失人格,而是高尚難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
【第51句】:【禪心佛語】堅毅與圓融是人生的兩條腿,缺一個都無法正常走路。職務不僅僅是權力,更應該看做是一種責任。
【第52句】:【佛心禪語】有一次一個和尚問道:“我的自我是什么?”趙州說:“你吃過早粥沒有?”“吃過了?!壁w州又說:“那么,去洗碗吧?!?/p>
【第53句】:【禪語人生】那些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眼前的,手中的,天邊的,都經不起風的折磨,都會縹緲成云煙,只留下風化過的故事在人間流傳。人生一段緣,聚散寫傷感,回首無盡愁,一念一忘間。
【第54句】:【禪語人生】證悟心的本質(緣起性空)才會超越美丑善惡、性相平等、是一非二,才會停止輪回,是心做佛、是心輪回。心念生、萬法生,心念息、萬法空,解悟心法開智慧、證悟心法了生死。
【第55句】:【禪心佛語】覺悟人生是智慧解脫,奉獻人生是慈悲關懷。二者的融合無間就是菩薩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第56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暴自棄。我們做任何事必需要有精進心,若你沒有精進的心,再好的機會,一樣會溜走,所以有智慧者會以精進的心,善加把握因緣不懈怠。
【第57句】:【讀書】人的一生如果有書可讀,又有時間讀書,又有資財讀書,又能使自己從中受到教益,又不被書中的文字所局限,就是會讀書的聰明人。
【第58句】:【禪心佛語】開口動舌無益于人,戒之莫言;舉心動念無益于人,戒之莫起;舉足動步無益于人,戒之莫行。
【第59句】:【佛心禪語】最難受的感覺不是成為陌生人,而是逐漸陌生的態度。你可以委屈,可以痛哭,但不要讓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脆弱。
【第60句】:【禪心佛語】生命中所有事件的發生,不論當時多么痛苦、悲慘,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賜予你智能、力量與覺醒。
【第61句】:【禪心佛語】人總帶著成長歲月里的一些東西走向未來的日子,那些回憶,是我們余生也會努力去尋覓和擁有的。
【第62句】:【禪心佛語】當行腳的時候行腳,當隱藏的時候隱藏。心如明鏡,物來則映,物去不留。如鳥過白云,魚躍水面,空中無跡,水面無痕,不為消逝的事物所煩惱,才能持得安然自在。
【第63句】:我相信,上帝在讓我們經受挫折的時候,也一樣賜予了我們堅強,面對挫折,只要有毅力和勇氣,走過荊棘,一定能邂逅鮮花滿地,沐浴陽光的生活。
【第64句】:【禪語人生】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第65句】:心里有陽光,雨天也是一種浪漫。人生,難免有浮沉,不會永遠如旭日東升,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正是經歷歲月里幾度沉浮,才有了生命的醇厚和散發那沁人的清香。
【第66句】:【禪語人生】現在我們再回到「磨磚不能作鏡」的公案上。馬祖知道執著于形式上的修行沒有用,因而開悟。那么,是否便意味著,不曾練過打坐,或從來不注意修行,也一樣可以開悟?當然是不可能的。
【第67句】:【禪語人生】我們常常用自己的模式來過生活,起初我們制造了習慣,后來習慣卻變成了我們的主人。
【第68句】:【禪心佛語】面對人與境、人與事、人與心、人與人、關鍵是自己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態,一生能收獲,就去種心理健康。
【第69句】:昨宵年幕夜,今朝是歲旦,都大尋常日,世人生異見。不解逐根元,只管尋枝蔓。新舊只如今,仔細分明看。若也更商量,秦時鐸鑠鉆?!斗ㄑ荻U師文案》
【第70句】:自信但不可自以為是。有些人看起來很自信,實際上很自卑,因此常常會做一些自以為是的事情。他們熱衷享受事情成功的炫耀,卻沒有勇氣承擔事情失敗的后果。
【第71句】:【佛心禪語】不料,那男子驚慌地回頭時,臉上的眼鏡掉了下來,瞬間,他想起了師傅的教誨,使自己冷靜了下來,反思了自己過錯。
【第72句】:猶如深淵水,澄清無瑕穢,如是聞法人,清凈心樂受。亦如大方石,風所不能動,如是得毀譽,心無有傾動?!对鲆话⒑洝肪砣?,力品
【第73句】:問:“佛法遍在一切處,教學人向什么處駐足?”師日:“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薄洞箅S法真禪師》
【第74句】:恒唯法師:一杯茶在手,品人生的收放適度,品歲月的春華秋實,身心安靜,自然融合,即不與世隔絕,又要安守本分,悲歡量力,適可有度。
【第75句】:【佛心禪語】不管你經歷多痛的事情,到最后都會漸漸遺忘。因為,沒有什么能敵得過時光。
【第76句】:【圣經文案】105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贊。(箴31:30)
【第77句】:【佛心禪語】「行」指的是身和心?!钢T行」的存在來自于無常變異,就如呼與吸必須要交替。
【第78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幾個小孩想做大師的學生,大師讓他們每天打掃教室。大師好久不來教室后,僅剩一個小孩天天打掃,最終這個小孩被選中。
【第79句】:【佛心禪語悟人生】恒莊法師:千棵古樹,萬畝梯田,無論是漫步在青青石板小路,還是登上滴翠的山坡,這一片山水與人文相映成輝的風景,樸實而寧靜,優雅而安然。
【第80句】:【禪心佛語】佛陀宣演的八萬四千法門,正是相應不同根機而傳講的實修之道。聞思修當中,修行最為關鍵。聞思是為實修做準備的,只有實際去修才能真正解脫煩惱。
【第81句】:人生一世,如駒過隙。人無剛骨,安身不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心似鐵,官法如爐。人在病中,百念俱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仁能善斷,清能有容。日久生變,夜長夢多。日勤三省,夜惕四知。
【第82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活這一場,讓我們對人生心存感激,學會把所有的煩惱付與流云,今生來此,也不是找那個鼻青臉腫的糾纏,懂幾分珍惜和感激,做好一份心理準備,修復所有被煩惱損壞的美好。
【第83句】:般若如大火聚,般若如無盡藏,般若如泛海舟楫,般若如照夜明燈?!秷A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84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把身口意做到供養給明師或佛菩薩了,那么我們解不解脫,證不證悟還有必要修學和追問嗎?真的這樣做到了,我們早已解脫證悟與明師同一體了。
【第85句】:愛要有所克制,毀滅他人、毀滅自己、毀滅生命的愛,并不是通往幸福的愛,而是充滿痛苦的愛。在自己感覺幸福的時刻,就要認真享受它,這樣才能在情愛適度的狀態下平靜生活,不起煩惱。
【第86句】:【佛心禪語】智慧與煩惱如天平——煩惱多一點,智慧就少一點;煩惱少一點,就增一分智慧。
【第87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币薜脕砣崭;酃麍螅袢毡銘斨哺?、造福,進取德慧。
【第88句】:【禪語人生】只要珍惜其它眾生,即使我們沒有刻意禮敬諸佛菩薩,也會令諸佛菩薩歡喜。協助其它眾生是對諸佛菩薩最好的供養,因為它圓滿了諸佛菩薩的愿望。
【第89句】:【禪心佛語】苦難來臨時,只有坦然面對,才能在苦難中戰勝自己,走出苦難。如果過于懼怕苦難,那么必然會導致在苦難中放縱自己,在苦難中放縱自己是錯誤的,這是怯懦的人生。
【第90句】:【禪心佛語】女人獨立自由,是指不要把幸福寄托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只是做好自己。我們可以外表很柔情似水,而內心一定要強大。
【第91句】:【心靈禪語】憤怒是愚昧,讓你時時受罪;沖動是魔鬼,讓你常常后悔;躁進是后退,方向總是不對;意氣是禍水,害人又害己。人生需要寬容,寬容是最高智慧。
【第92句】:在富有愛心的人的眼中,善良卻是人性中的至純至美,一切偽善、奸笑、冷酷、麻木在它面前都會退避三舍,任何頑固的丑惡都只能在陰暗角落里對善良咬牙切齒。
【第93句】:【禪語佛心】人生,是一首承載寂寞的樂章,我們赤裸裸地來,孤零零地走。學會了享受寂寞,心底的塵埃才得以凈化,靈魂的污濁才得以洗滌,良好的心態才得以造就。學會了寂寞,也就等于讀懂了人生。
【第94句】:有些人一直認為自己不快樂,就是因為他們固執地讓自己的情緒不肯離開令人不快的事情。那樣,除了折磨自己的身心之外毫無益處。
【第95句】:【佛學經典文案金句】如何面對對生活中不期而至的蠻故?佛日:菩薩應如是自莊嚴,于世間驚怖處不生驚怖。——《大乘頂王經》
【第96句】:其實,懺悔是一日三省吾身的堅毅,是放下屠刀的睿智,是對過去丑陋行為的訣別。如果一個人有了懺悔的需要,也正是因為他已然發現美好而光明的東西。
【第97句】:【佛心禪語】禪定最高的境界也就是遠離“能、所”二心,無能修之心,也無所修之果。
【第98句】:【禪心佛語】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要征服困難先征服自己。
【第99句】:只需靜下心來什么都不用去想,放下所有的經驗還有得失,全然地相應就夠了,就這么簡單!相信即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