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愛沒有國界、種族、距離,心沒有隔閡、欺騙、仇怨、用仁厚的胸懷包容一切,用天使的智慧改變世界。
【第2句】:【禪心佛語】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
【第3句】:【禪心佛語】概念是我們思想的符號,并非事物本身。問題是,天長日久的,我們逐漸忘記了它是符號,以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第4句】:【禪語人生】我們擁有一切,可是,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運用這世間的事物,它們對我們而言,都將毫無意義。
【第5句】:【心靈禪語】命運再給我們困難的時候,同時也給了我們一份堅強,既然知道生命是一場遠行,沒有艱難,那只是一種幻想,生命有多長,拿出命運中所有的高尚,雙腳去量。
【第6句】:眾生頑劣迷妄,謬亂顛倒是非,治心要法,須求體會妙理;融會義理則意和氣靜,而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
【第7句】:【禪心佛語】良心之聲即是至上大我之聲。違背良心的行為即是自我謀殺。
【第8句】:【禪心佛語】就像雙手掏起的沙粒,從消瘦的手指間快速泄下一般,時間沙沙地溜走,它們是多么短暫和寶貴。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第9句】:“佛”是人天導師;“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佛陀的嗣法人,延續佛陀慧命的出家宗教師。三寶弟子,應學佛的大慈悲心;學法以具足智慧;學僧清凈身心,領導眾生。
【第10句】:愛,如果能像清水一樣清凈、自在,普潤一切眾生,那該有多好!——海濤法師
【第11句】:【禪語人生】愿我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舍誓愿。
【第12句】:【禪心佛語】突如其來的爭吵,往往會導致沖突,火苗可以燃著,也可以啐滅,兩者皆出于你的口。
【第13句】:【禪心佛語】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就像織毛衣,建立的時候一針一線,小心而漫長,拆除的時候卻只需輕輕一拉。
【第14句】:【禪語人生】以污染心說話、身行,則苦就跟隨其人,如車跟隨挽車的牛一樣。
【第15句】:毗婆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為依;奢摩他支,尸羅圓滿之所攝受,又依善友之所攝受。(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二十
【第16句】:【佛心禪語】弘一法師發誓振興數百年來瀕臨絕跡的南山律宗,他強調,“戒律不是消極,需要律己,不要律人;學了戒律,便拿來律人,這就錯了。”
【第17句】:【圣經文案】273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么。(約15:5)
【第18句】:【禪心佛語】人的欲望像個無底的黑洞,永遠沒有填滿的一天。一個人即使賺了億萬財富,心被貪欲驅使,就享受不到富足的快樂。
【第19句】:【禪心佛語】你所愛的人,他并不是全然完美,但是正因為他的五音不全,你才發現他的可愛之處。不完美,很好。所以你也該放輕松一點。
【第20句】:【圣經文案】252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里頭成為泉源,直涌到永生。(約4:14)
【第21句】:【心靈禪語】一杯茶在手,品人生的收放適度,品歲月的春華秋實,身心安靜,自然融合,即不與世隔絕,又要安守本分,悲歡量力,適可有度。
【第22句】:【禪心佛語】觀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隨時將惡的念頭轉換為善的念頭。
【第23句】:若是上根眾生,忽遇善知識指示,言下領會,更不歷于階級地位,頓悟本性。——《大鑒下二世》
【第24句】:【禪心佛語】容人、助人是人際相處之良津;知恩、報恩是人格追求之美德;寬厚、誠信是做人處事之根本。
【第25句】:仁恕具足,于一切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華嚴經》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26句】:【禪心佛語】人一生的努力,就在于用你手里所擁有的一半去獲取命運所掌握的另一半。
【第27句】:【禪心佛語】什么叫做「修行」?修行就是修正、修理、修改自己的行為。
【第28句】:【佛心禪語】禪就是生活,以禪來凈化生活,溶實“覺悟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禪,以生活來體現禪的功能,落實“奉獻人生”的理念。
【第29句】:【禪心佛語】即眾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無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無佛可得,佛外無性可得。
【第30句】:【圣經文案】504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21:4)
【第31句】:【佛心禪語】三寶加持的陽光下成長的我,由于獲得恩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堅定地認知心中本來具足愛心的明燈與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輪回的黑暗。
【第32句】:做個高尚的人不容易,做個卑鄙的人同樣不容易,所以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平常。
【第33句】: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為第一供養如來。《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上
【第34句】:【經典佛語】“煉透人情,就是學問”。要在親友中去煉,煉成了就不怕碰,象磚瓦似的,煉透了就堅固,煉不透的如同磚坯子,一見水就化了。
【第35句】:一者見他得利歡喜如己,二者自得安樂不樂獨受。《優婆塞戒經》卷二,發愿品
【第36句】:【禪語人生】整日裝在別人套子里的人,終究有一天會發現,自己以變得面目全非了。
【第37句】:【禪心佛語】和愚蠢的人共事總是要付出重大成本,與智者相處才能脫胎換骨。處事不求無難,為人但求無過。
【第38句】:若對自己有疑,就容易墮落沉淪,迷失人生的方向;對他人有疑,就無法與人建立善緣、成就事業。
【第39句】:【禪語人生】有志不在年高,有才不在遲早;有理不在聲大,有心不在言表。勤奮的人,每天都在進步;有恒的人,每天都在成長。
【第40句】:【禪心佛語】當我們要應付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記住,我們不是應付理論的動物,而是在應付感情的動物。
【第41句】:【佛家禪語】放下應從修持布施、奉獻愛心做起。施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奉獻愛心能放下自私。施分為三種:一、財物布施;二、無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第42句】:【禪心佛語】事在人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隨遇而安,是一種樂觀的處世妙方,順其自然,是一種豁達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種高超的入世智慧。
【第43句】:所以,我們應當要“未生善令速生”——讓善念盡快地長養。人生無常,再不趕緊結善緣、生善念,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呢?因此我們要自我鼓勵,并鼓勵他人培養慈悲愛念。
【第44句】:【禪心佛語】佛法認為,凡是不能夠認識真實的、通達真實的想法,跟真理不相符合的想法,都稱為妄想。
【第45句】: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卷下
【第46句】:【禪心佛語】境界現前,一時失去正念,并不可怕。因為我們還有時間發現問題,對治習氣。最可怕的是臨終打失正念,如果到那時才發現修行不得力,悔之已晚。
【第47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對父母的孝心不能等,子女的教育不能等,自己的健康不能等。
【第48句】:菩薩以四事不取正覺,何等為四:一者凈國土,二者護國土,三者救一切,四者護一切。《彌勒菩薩所問本愿經》
【第49句】:【佛心禪語】佛說“火每從所燒的燃料得名,因木柴而燃燒的火叫做柴火,因稻草而燃燒的火叫做稻草火。所以,識也是從使它生起的因緣得名。”
【第50句】:【禪心佛語】碎石子——如果讓它躺在路上,它可能使你絆倒。如果拿去鋪路,前途將變得平坦寬闊。
【第51句】:【禪心佛語】人需要鍛煉,需要有意識地找一點苦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有利于克服那些想象不到的來自自然和社會的各種困難。
【第52句】:只要有心,淡泊無處不在:高朋滿座時,不會忘乎所以;曲終人散時,不會郁結于心;成功之時,不得意忘形;失敗之時,不心灰意冷。
【第53句】:【禪心佛語】當我們對別人有更多的了解,就會有深切的諒解;當我們對別人有真摯的同情,就會有更深長的感情。
【第54句】:如果我們以佛法的精神,以大慈悲的無量心去寬容,各自交換立場為對方設想;如此調和的作用就生效了,這不是更美好的人生嗎?
【第5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慈愛是積抵子,亦是積福根苗,試看哪有不慈愛的圣賢;容忍是無量福德,亦是無量福田,試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第56句】: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古印度)馬鳴《大乘起信論》卷一
【第57句】:【禪心佛語】當生活安排某些事件給你,不論好壞,你應該感謝。正是通過這些事件,你成為了你。
【第58句】:【禪心佛語】除了科學和宗教,在東西方哲學中,也有對前后世的闡述,大家可以看看哲學家們對這個問題是怎么講的。
【第59句】:路逢險處,為人辟一步周行,便覺天寬地闊;遇到窮時,使我留三分撫恤,自然理順心安。
【第60句】:【禪心佛語】慈悲比任何事都更重要。有了慈悲,你可以做到許多你認為可以做到的事。
【第61句】:【禪語人生】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辦事方式套用在別人身上,往往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就是經驗主義的必然誤導。
【第62句】:多向內看:認識無邊無涯的自己只有從心底認同自己,才不會在與別人的比較中陷入自卑。
【第63句】:【禪語人生】一切法門,都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有成就,凈土法門當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須專修,不能雜修。
【第64句】:【禪心佛語】等霧散,沒有千年的永遠,歷史長河中誰也不敢說永遠,只能是短暫。真正的煩惱,一時迷霧。你從虛無來,歸虛空中去。
【第65句】:【佛心禪語】「現在是最倒霉的時候。」當你說出這句話時,其實還不是最糟糕的時候。
【第66句】:【禪語人生】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會做出對他人會造成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
【第67句】:【禪語人生】用智慧確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難,困難必解。
【第68句】:欲望的無窮來自人心的貧窮,心靈充實的人懂得“喜舍”才是真正的富有。
【第69句】:【禪心佛語】擔憂。準備不足或者無力改變時才會擔憂,前者需要行動,后者需要放下。
【第70句】:【禪心佛語】世上最大的過錯,莫過于一個人認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犯錯。
【第71句】:【佛心禪語】「施予」和「感恩」—就像幽默與笑一般不可分離,亦如微風吹過和風鈴的呢喃。感恩使得施予的美德節奏活潑,這種活潑的節拍,使得沉重的世界為之輕快。
【第72句】:【禪心佛語】人身難得,如優曇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第73句】:滿山遍野,若眾生需要,一草一木無不是藥。若非眾生所需,則再珍貴的材質也不是藥;佛法亦是如此。一證嚴法師
【第74句】:【禪語人生】真心等你的人,他總會真心等下去,不愿意等你的人,總是一轉身就牽了別人的手。
【第75句】:當一個人為自己制定了目標,確定了前進的方向時,他就會全心全意地為目標而奮斗。
【第76句】: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酷。禎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法句經》卷上,惡行品
【第77句】:【禪心佛語】死,對我們來說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釋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第78句】:【佛心禪語】不要認定自己看到的都是真相,這叫不看。
上一篇:大雪節氣借勢文案(大雪節氣軟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