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第2句】:【慈母有敗子,嚴(yán)家無格虜】
【第3句】:【老的別惹,小的別逗】
【第4句】:【君子不記小人過】見“大人不責(zé)小人過”。
【第5句】:【抬的高,跌的重】見“捧得高,跌得重”。
【第6句】:【拿豆包不當(dāng)干糧】(慣)豆包:包有豆餡兒的包子。比喻小看了有本事的人。
【第7句】:【細(xì)米干柴不漏房】(慣)吃的是細(xì)米,燒的是干柴,住的是不漏雨的房子。形容家庭生活富裕。
【第8句】:【打馬虎眼】(慣)指有意裝糊涂,企圖蒙混過關(guān)。 也作“打迷糊眼”。
【第9句】:【有的向燈,有的向火】(慣)指有人向著矛盾的這一方,有人向著那一方。
【第10句】:【再過二十年,又是好漢一條】見“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第11句】:【抓不住老虎,在貓身上出氣】(慣)比喻斗不過厲害的,就把怒氣發(fā)泄在弱者身上。
【第12句】:【不要氣,只要記】(諺)指無論發(fā)生什么事,不必生氣,只要記取經(jīng)驗教訓(xùn)即可。
【第13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第14句】:【八十歲的老頭學(xué)吹打——上氣不接下氣】(歇)吹打: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演奏。形容人氣力不支。
【第15句】:【販古董的——識貨】(歇)指有識別真假好壞的眼力。
【第16句】:【胖子的褲帶——全不打緊】(歇)打緊:本指系緊褲帶,轉(zhuǎn)指事情要緊。指一點兒也不要緊,不必在意。
【第17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第18句】:【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親】
【第19句】:【嗔拳不打笑面】(諺)嗔(chen):憤怒。伸出激怒的拳頭,也難打賠著笑臉的人。指和氣待人可以化解怨仇。也指和氣待人不吃虧。
【第20句】:【不信好人言,吃虧在眼前】
【第21句】:【水有源,樹有根】 釋義:比喻不能忘了根本。 例句:趙連啥說:“都說是水有源,樹有根。叫我看吶,這大字報也長著根!”
【第22句】:【人行有腳印,鳥過有落毛】
【第23句】:【粗茶淡飯保平安】(諺)粗茶淡飯:平平常常的家作茶飯。指少吃肉脂類食物,常吃粗茶淡飯,可以常保身體健康。
【第24句】:【不打勤,不打懶,只打不長眼】
【第25句】:【半樁小,吃過老】
【第26句】:【拍馬挨了踢,上勁崩了弦】
【第27句】:【一頭抹了,一頭脫了】
【第28句】:【破蒸籠——不盛氣】(歇)盛:諧“成”。氣:諧“器”。指沒有出息。
【第29句】:【病牛來到屠戶家,自己來送死】
【第30句】:【翻身離虎穴,失足入龍?zhí)丁浚☉T)比喻剛離開一個危險的地方,又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第31句】:【瓜兒戀秧,孩兒戀娘】
【第32句】:【義不主財,慈不主兵】見“慈不掌兵,義不主財”。
【第33句】:【老虎金錢豹,各走各的道】
【第34句】:【事不三思,終有后悔】
【第35句】:【蜂刺入懷,解衣去趕】
【第36句】:【拿銀子當(dāng)銅錢花】(慣)銅錢:古代銅質(zhì)輔幣,圓形,中有方孔。比喻花錢沒有節(jié)制,任意揮霍。
【第37句】:【邪不干正】(諺)干:沖犯。指邪氣敵不過正氣。 也作邪不勝正,妖不勝德。 邪不壓正,假不敵真。 邪不壓正,正能克邪。
【第38句】:【勤能補拙,儉可養(yǎng)廉】
【第39句】:【鄉(xiāng)下人不識駱駝——當(dāng)作馬腫背】(歇)鄉(xiāng)下人沒見過駱駝,還以為是馬背腫了。指少見多怪。
【第40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慣)比喻看問題片面,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或全局。
【第41句】:【六月里的梨疙疸——有點兒酸】(歇)疙疸:同“疙瘩”,小球狀或塊狀的東西。本指六月的梨不成熟,味兒有些酸;轉(zhuǎn)指人有些迂腐。
【第42句】:【狗逼急了跳墻,馬逼急了趵蹄】(諺)趵:踢。比喻人逼到急處,就會失去理性控制,什么事也能干得出。 也作“狗急了跳墻,兔子急了咬人”。
【第43句】:【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第44句】:【挖窟窿打洞】(慣)比喻到處鉆營。
【第45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第46句】:【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諺)天君:心。指人只要心神安寧,身體各部分機(jī)能就會各得其所。也借指主事人從容鎮(zhèn)定,屬下便不會慌亂。
【第47句】:【花不好,是自家栽的】(諺)花兒縱然不好,也是自己親手栽下的。 比喻兒女不好,也總是自己養(yǎng)的,只怪自己沒教育好,該關(guān)愛時還得照樣關(guān)愛。
【第48句】:【殺雞用牛刀】(慣)殺雞用上了殺牛的刀。1指大材小用。2指辦事有絕對的把握。3比喻花大錢卻辦了件小事。
【第49句】:【曾被賣糖君子哄,至今不信口甜人】(諺)指受過甜言蜜語哄騙的人,對于甜言蜜語就有一種本能的反感與警惕。
【第50句】:【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看】
【第51句】:【各有各的牢籠計,各有各的跳墻法】
【第52句】:【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
【第53句】:【會捉老鼠的貓不叫】(諺)善于捕捉老鼠的貓不聲張。比喻精于辦事的人,只求實際效果而絕不張揚。
【第54句】:【賣卜賣卦,轉(zhuǎn)回說話】
【第55句】:【頑妻逆子,無法可治】
【第56句】:【盜雖小人,智過君子】(諺)盜賊雖說是小人,但其機(jī)智程度,往往超出常人。指智謀的高下并不完全受社會文明層次的制約。
【第57句】:【被窩里放屁——獨吞】(歇)譏諷人獨占財物或好處。 也作“蒙被子放屁——獨吞”。
【第58句】:【輕不得,重不得】(慣)輕了沒用,重了不行。形容怎么說、怎么做都不行,令人為難。
【第59句】:【容情不舉手,舉手不容情】見“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
【第60句】:【樹密多收果,梢頭結(jié)大瓜】
【第61句】:【親不親,鄰不鄰】(慣)指與親人、鄰居關(guān)系都不好。 也作“親人不親,近人不近”。
【第62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第63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第64句】:【抓大頭】(慣)見“捉大頭”。
【第65句】:【在小算盤上打】見“打小算盤”。
【第66句】:【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女】(諺)平地里常會開出好看的鮮花,高山上常會有俊秀的女子。指僻野的山村往往有美麗的女子。
【第67句】:【前人躓,后人戒】
【第68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見“是真難假,是假難真”。
【第69句】:【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第70句】:【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
【第71句】:【沒水不煞火】(諺)指只有用水才能撲滅火。泛指要想制服一種暴力,就必須動用它的克星。也指離了金錢就辦不成事。
【第72句】:【軟刀子殺人下見血】 釋義:比喻用陰險毒辣的手段害人。 例句:“說到陳尚仁對付農(nóng)民,手段就更毒辣了。真是‘軟刀子殺人不見血’。”
【第73句】:【一個半斤,一個八兩】見“半斤對八兩”。
【第74句】:【欲知山中路,須問打柴人】(諺)打柴人成天緣山打柴,最知山中路徑。比喻親自實踐的人最熟知實情。
【第75句】:【猴子裝人,忘了自己長尾巴】
【第76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 釋義:比喻老實人被逼急了,也要反抗,采取行動。 例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到了這個關(guān)節(jié),只有一個拼字。
【第77句】:【兩手攥空拳】(慣)指手里什么都沒有。 也作“兩手握空拳”。
【第78句】:【偏憐之子不保業(yè),難得之婦不主家】
【第79句】:【樹根兒不動,樹梢兒白搖】(諺)只要樹根扎得穩(wěn),樹梢再擺動也是白搖。比喻主事人不發(fā)言、不表態(tài),旁人說得再多也不起作用。
【第80句】:【臟唐亂宋,都怪朝廷老兒不正】
【第81句】:【雞腳高來鴨腳低】(慣)比喻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鬧意見、鬧別扭。
【第82句】:【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第83句】:【站在江邊上,必有望景心】
【第84句】:【順風(fēng)找牛,頂風(fēng)找馬】
【第85句】:【花不好,是自家栽的】
【第86句】:【樹老蟲多,人老病多】
【第87句】:【害人終害己】(諺)存心傷害別人的人,到頭來反而傷害了自己。指為人要慈善,存心害人是沒有好下場的。 也作“害人還自害”。
【第88句】:【生財有道】(諺)指創(chuàng)收財富,要有正當(dāng)?shù)姆椒ɑ蛲緩健:蠖嘀溉擞邪l(fā)財之法。
【第89句】:【給臉上貼金】見“往臉上貼金”。
【第90句】:【一人計短,二人計長】(諺)指獨自一人考慮問題難免有局限,人多了共同出謀定計自會高明。
【第91句】:【上賊船】(慣)1指受人蒙蔽,上了當(dāng)。2比喻自愿加入壞人的團(tuán)伙,一起干壞事。
【第92句】:【見橐駝謂馬腫背】(慣)橐(tu。)駝:駱駝。看見駱駝以為是馬背腫了。比喻對不知道的事物憑主觀想象得出結(jié)論。
【第93句】:【三人誤大事,六耳不通謀】見“六耳不通謀”。
【第94句】:【矮子肚里疙瘩多】(諺)指身材短小的人心里的算計往往比常人多。 也作矮子心內(nèi)三把刀。 矮子多心。
【第95句】:【堵著耳朵搖鈴鐺】 釋義: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例句:“算啦!別堵著耳朵搖鈴鐺啦!”秋菱她娘帶著揭露秘密的語氣說。
【第96句】:【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第97句】:【不怕肚不飽,就怕氣不平】
【第98句】:【一樹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賢】
【第99句】:【在家敬父母,何必遠(yuǎn)燒香】(諺)在家孝敬父母,這就是最神圣的行為,何必再到遠(yuǎn)地去燒香拜佛。指行善事就在眼前,舍近求遠(yuǎn)沒有必要。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每天看都不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