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不舍智慧名愚癡。以心為空,解與不解俱是真;以心為有,解與不解俱是妄。
【第2句】:【禪心佛語】人生相伴如同琴弦,雖然互為一體,但又獨立存在,需要合作和諧的時候,都必須放下自我,任憑琴師的撥弄才能發揮團隊精神和潛質力量,否則彼此都是一無是處。
【第3句】:如果一個人能夠放棄“我執”,那么他的心境就會柔和清凈,萬事萬物在他的眼里也會是美好的、令人愉悅的,這樣的人才能懷抱幸福,笑對人生。
【第4句】:【禪心佛語】佛教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的產生和存在都必須依賴各種各樣的條件,這些條件稱為“因緣”。
【第5句】:【禪心佛語】人們前去研究佛法以增長他們的我見,因此他們不愿去經驗痛苦或困難,他們希望每一件事物都是溫暖而舒適的。
【第6句】: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我們可要經得起各種物欲的考驗,堅守正義,守持清心寡欲,最終能夠避開災禍,迎來吉運。
【第7句】:心靈禪語:修行是完善自己,寬容別人。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于看不慣別人。修行,就是借完善自己增加幸福;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
【第8句】:【佛心禪語】白天坐一會兒,晚上躺一會兒,一天三碗飯,夜來七尺眠,世態炎涼慢慢過,恩怨是非多看破。生死是個假象,人生來去都是一名過客,人生路有限,牽掛什么。
【第9句】:比丘諸戒,皆屬菩薩戒中攝律儀戒之一部分,人菩薩戒應兼學比丘律。(民國)弘一《四分律含注戒本講錄》
【第10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劃。
【第11句】:【禪語人生】一曰天倫樂夫妻互敬互愛,兄弟親熱相好,妯娌和睦相處,兒女孝順父母,長輩關心晚輩,經常讓屬于自己的小天地充滿溫馨。
【第12句】:今生,遇一生緣,守一段情,注定,與文字結緣,與禪心相戀。奈何,落花有意,清風無情。緣初不相識,緣盡不相認,執筆封心思,只為曾有的那段碎碎戀。
【第13句】:【禪心佛語】傳播、傳承什么文化,就會成為什么文化的載體,它會不知不覺影響到你的觀念、心態及人格。因此,對于文化的選擇,直接關系到生命的發展。
【第14句】:【禪心佛語】瓦特在實驗室,家里人給他兩個雞蛋,叫他餓時煮來吃,到想吃雞蛋時,一看煮的卻是懷表。
【第15句】:【禪語人生】在生活中怎樣才能少走彎路呢?秘訣就是確立明確的目標,然后以最節省的途徑向目標邁進。目標既是成功的方向,更是成功的捷徑。
【第16句】:【禪心佛語】佛教的認識和立信要從認識業報因果開始,業報因果理念如果在理論上不能成立,思想上得不到確信不疑,對佛教的一切信仰都等于失去了根本立足點。
【第17句】:悟了還同未悟人,無心勝負自安神。從前古德稱貧道,向此門中有幾人?——《龍牙和尚頌》
【第18句】:如若你還記得我,可否托清風捎來桃花初開的欣喜,我好用粉紅桃花,鋪十里紅妝,只待與你俯首相依。
【第19句】:凡人要斷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動治百動。保持沉默,再大的毀謗和中傷都會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靈就不會迷失,這是人生的大智慧。
【第20句】:【佛心禪語】宗教信仰在政策上是自由的,不用怕有信仰,但信與不信的人之間要尊重,不一樣的宗教之間也要尊重,和睦相處很重要。
【第21句】:【禪心佛語】放下恐懼。恐懼只是幻覺,它并不真實存在,只存在于你的頭腦里。修改你的內在,外在的自然就變好。
【第22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靡不曾作父母親屬,易生鳥獸,如何忍食!夫食肉者,歷劫之中生于鳥獸,食他血肉,展轉償命。《佛說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
【第23句】:【禪語人生】修行的最高目標就是轉化自己的態度,讓自己走向和平、慈悲、平靜的專注,以及智慧。
【第24句】:【禪心佛語】世上最凄絕的距離是兩個人本來距離很遠,互不相識,忽然有一天,他們相識,相愛。距離變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愛了,本來很近的兩個人,變得很遠,甚至比以前更遠。
【第25句】:若志愿顛倒,獨善修己,便落于小乘,無法成為模范師表;若意念薄弱,朝秦暮楚,雖能知理,卻不得守道、行道。
【第26句】:所以真理正法,是理事互融。追求真理者,像個迷路的人想尋找正確的道路,找到正路后,就不會倉皇失措、憂慮恐懼,而會充滿信心與勇氣。
【第27句】:只是覺得整個塵世都入了禪,一眼千年,隱隱梅香中,無處安放的香魂,消隕于那人的眉眼之間,饒得你嫣然一笑百花遲,霎那驚華。
【第28句】:自修和忍,以諸善根調伏其心,令他和忍,以諸善根調伏其心。《華嚴經》卷三十二,十回向品
【第29句】:【禪心佛語】懶云:哦,其實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如果說到修行本質,一條戒就夠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30句】:【禪心佛語】如果能夠常以“尊愛眾生”的觀念來待人處世,就會因而廣結很多人緣,化解許多紛爭,給人許多希望,增添許多歡喜。
【第31句】:【禪心佛語】對于小事疏忽懈怠的人,他人生的船已有了破洞,若不予以修補,終必難免沉沒。
【第32句】:拉登死了只是一個肉體的消失,他留給這個世界的問題依然不少,值得人們深思的命題依然很多。消滅一個肉體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而要蕩滌思想的幽靈則極其困難。
【第33句】: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宋)靈源清禪師《筆帖》(《禪林寶訓》)
【第34句】:水中鹽味,色里膠青,體之有據,取之無形。用時密密,寂處惺惺。是諸佛之本覺,乃眾生之妙靈。——《宏智禪師廣錄》
【第35句】:心清凈故世界清凈,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心地觀經》卷三,厭舍品
【第36句】:夫為世間將,順正不阿枉,心調勝諸惡,如是為法王。見正能施惠,仁愛好利人,既利以平均,如是眾親附。《法句經》卷下,道利品
【第37句】:我們能不能擁有一顆慈悲的心,臉上能不能經常帶有一絲笑容,口中能不能經常說一些溫柔的話語,關鍵是每天要做心的訓練,在心中建立起正知正見,要用正面、樂觀的心態來培養自己的清靜之心。
【第38句】:【禪心佛語】世界本來很美好,人生本來很美麗。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很卑微,所以才同心同德,所以才只爭朝夕,所以才努力拼搏,去實現那些美好和美麗。
【第39句】:有一個道理永遠是不會變的,就是你必須賺到足夠令你安心的錢,才能讓你和你身邊的人過上自由的生活,才能令你在失戀時更加淡然。永遠只有努力,才能讓自己的世界安心。
【第40句】:人生短暫,假如在這有限的生命中還不停計較和困惑,那么不但難以解脫而且必定虛度此生。人生自在適意即可。
【第41句】:【禪心佛語】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第42句】:【禪心佛語】法觀念處:以法為所緣而禪修,并且如實見到這些法只是法,不是實有、不是實體、也不是自我,它們既非我亦非它。
【第43句】:【禪心佛語】闡釋太多難免晦澀,不如講個故事以便會心領悟。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兄弟二人,在西山遇到了高僧,高僧告訴他們,兄弟倆四年之后有一次劫難,唯一解救之法就是多行善事,積德解難。
【第44句】:【心靈禪語】有一個道理永遠是不會變的,就是你必須賺到足夠令你安心的錢,才能讓你和你身邊的人過上自由的生活,才能令你在失戀時更加淡然。永遠只有努力,才能讓自己的世界安心。
【第45句】:恩必施于有功,不可妄給私人;威必加于有罪,不可濫及無辜。(當代)星云《佛光菜根譚》
【第46句】:【禪語人生】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
【第47句】:【禪心佛語】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藥;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第48句】:【禪心佛語】人生如鏡,言行舉止它都會一一呈現,如果笑對人生,生活自然報以微笑;如果愁眉苦臉,鏡子里的又哪會容光煥發呢。好好享受生活,笑對人生吧。
【第49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真正地見到無常的現象,我們將會看到,無常是常的。那么,你的心就會感到自在。
【第50句】:開悟實際上就是在生命拼搏過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經過一次大碰撞后,我們內心深處就受到一次徹底地凈化。
【第51句】: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古印度)馬鳴《大乘起信論》
【第52句】:【佛心禪語】聆聽松下幸之助的話后,有個禪學家總結道:“不通禪理,生活乏味;不明禪機,難成大業。”
【第53句】:【禪心佛語】假如你認為這是一個災難,那么災難已經降臨;假如你認為這是一個機遇,那么機遇即將成型。
【第54句】:修行是對你的生活方式的一種優化與提升,你會變得更有慈悲心、更有智慧力、更有奉獻精神。
【第5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修為,來自一顆和善的心。多一些捫心自問,少一些爭執指責。多一些觀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責。
【第56句】:看得破,忍不過,心火難滅因有禾。君子難遭君子成,小人自有小人磨。吃虧積福,欠債難躲,嗔什么?
【第57句】:【禪心佛語】男人煩惱時會約上朋友舉杯消愁,女人痛苦時會在朋友面前涕淚長流,只有在真誠朋友面前,我們才可以痛快哭,痛快笑,痛痛快快地訴說內心的煩惱。
【第58句】:【禪心佛語】戒律根本只有一個,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會犯戒;沒有自私心,就不會犯戒。同理,人有自私心,就會犯法;沒有自私心,就不會犯法。
【第59句】:【禪語人生】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善心,點亮心燈;慧心;使心燈長明。遺憾是藝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60句】:佛教的出發點就在于慈悲,慈悲是最好的武器。故事中的盲人是慈悲的,他告訴我們:對別人慈悲,事實上就是對自己慈悲。
【第61句】:【禪語人生】有的人位置高,但是他在趴著;有的人位置低,但是他在站著;有的人怎么扶,也扶不起;有的人怎么壓,也壓不倒;有的人想記總是記不住,有的人想忘總是忘不了。
【第62句】:【禪語人生】助朋友一臂之力。只要是善行好事,即使做起來不容易也要盡力去做,因為道義之交就應互相幫助,能“難做能做”,就可能與人建立起珍貴的友情。
【第63句】:以歲月做箋,在時光的隧道中播種美好,欣然每一個日出,用心感悟,釋然每一個日落,用心聆聽,抖落歲月的塵埃,以一顆無塵的心,還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中的所有。
【第64句】:你也唯有細碎聆聽那些起伏與凋落的禪音,找那沉陷于此時的暗涼傾覆與紅塵朝夕,且襯著這煙塵華暖里的鐘磬彌彌,以及那沉迷于舊事里,花朵映落于流水的情意。
【第65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看人間,寬寬的是路,窄窄的卻是心,人世間最多的遺憾是缺少那顆包容的心,人間多少錯,最錯是執著,人生多少失誤,悲催還是耽誤,風雨來去,花開易落,人間走過,不要錯過。
【第66句】:【禪心佛語】金錢是個頗有神力的照妖鏡,小人、偽君子在它面前皆原形畢露;愛情是個手法高超的化妝師,愛人、年輕人受它影響都容光煥發。
【第67句】:【道家禪語】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第68句】:人的身體有殘缺不算苦,人性的殘缺才是真正的苦。因為世間的災難禍害,大都是由手腳完好,但心靈殘缺的人所造成的。
【第69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您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第70句】:何謂圓照?前念已滅,后念未生,正恁幺時,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謂照。圓者,非著力,非不著力,不沉不浮恍如朗月孤圓是也。此寂一念未起,清凈無比,遍體清涼,便是本來面目。
【第71句】:清空心靈,就是要清空世俗生活積存的枯枝敗葉;清空心靈,就是要收獲未來的光榮與輝煌;清空心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獲得生命的自由、獨立。清空了心靈,我們也就有了讓生命一次次遠行的條件。
【第72句】:【佛心禪語】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不作風波于世上,自無冰炭到胸中。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因得志時。眼里有沙三界淺,胸中無事一床寬。
【第73句】:【禪心佛語】人事的艱難與磨練,就是一種考驗和修練,也可能就是幸福和財富的基礎。
【第74句】:【禪語人生】一些人總是急于看到成功的風景,而爬上****的樹梢遠眺,卻怎么也無法突破山的高度。
【第75句】: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釋迦牟尼佛付法偈《五燈會元》卷一
【第76句】:人人均應上進積極,不因境遇得失而喪志,既知人生多欲為苦,就必須排除貪欲,唯有精進不懈,方能破除煩惱惡,進修慧業。
【第77句】:【禪心佛語】什么是顛倒?就是以苦為樂,以是為非,黑白不分,真假不明,以無常為有常。
【第78句】:【佛心禪語】★淡泊的人生是一種享受,守住一份簡樸,不顯山露水;認識生命的無常,時刻保持一種既不留戀過去,又不期待未來的心態。
【第79句】:每一個人出生,都不是空白的,而是帶著無數過去的業種子,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這些種子遇到緣就會結果,于是構成了苦樂交織的人生。
【第80句】:有人問:“什么最美?什么最樂?”師言:“寧靜最美,安定最樂!這是習禪、修心、養性,最美好、怡悅,且最崇高的境界。”——證嚴法師
【第81句】:【禪心佛語】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現遠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第82句】:【禪語人生】真正擁有大福德與大智慧的人,他們的舉止會安詳和緩,而不會浮躁。浮躁的人辦不成大事,不知道反省,看不見自身的缺點,成就自然會很有限。
【第83句】:【佛心禪語】比一比,想一想,心情自然會寬暢;會一會,喝一喝,傾吐煩惱心明亮;走一走,讓一讓,他人高興自安祥;樂一樂,放一放,卸去負擔心神曠。
【第84句】:生活可以輕松地過,也可以痛苦地過,生命之路,負重也是走,閑庭信步也是走,所以不妨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輕松些。
【第85句】:所以,人類行道的目的就是“絕圣棄智”,打碎這些加于人身的藩籬枷鎖將人性解放出來,做到重新復歸于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第86句】:【禪心佛語】根據佛教的說法,人之所以能夠長壽,要歸因于他過去的功德。就算你不是佛教徒,也請想想那些年紀輕輕就夭折的人,并慶幸自己能夠享有長長的一輩子。
【第87句】:入了功名富貴的牢籠,自然與快樂的境界失之交臂。豈不知功名如糞土,富貴如浮云,皆是夢幻泡影,了不可得。回看清貧之士臉上安祥的微笑,方知放下與隨緣的妙處。
【第88句】:【時間與財富】善于利用時間之人,將會擁有更多的財富;虛度時光的人,就會失去人人都想得到的東西。
【第89句】:【禪心佛語】如果您經常抬頭帶著微笑,而且心中感謝老天,您是幸福的,因為大部分的人可以辦到卻不這么做。
【第90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不執于苦時,苦就漸漸遠了。不執于樂時,樂就漸漸近了。菩提綻放,明心了了,就給世界一個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擔待,一份寬容吧。
【第91句】:【禪心佛語】真如無念,并非無知。實相真空,并非無物。真如實相如如不動,但功用無窮,用而即空,即空而用。
【第92句】:【禪語人生】有一位凡事放得下的老人,一心只想施舍、盡力付出。人若學會與人無爭、與事無爭,才能過著逍遙又自在的人生。
【第93句】:【禪心佛語】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獄?一句善心美言即是天堂的花香,一聲嗔恨惡口即成地獄刀劍。
【第94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懂得報四恩:一報萬物養育之恩;二報父母扶養照顧之恩;三報恩師提升智能之恩;四報夫妻互相照顧之恩。
【第95句】:一個女人要是不幸聰明到什么都懂,那就必須同時懂得怎么偽裝成什么都不懂。否則,只能痛苦煩惱一生!女人快樂的法寶就是簡單,尤其是讓那個愛你的男人覺得你很簡單,是永遠需要依賴他的!
【第96句】:【佛心禪語】禪就存在于紅塵中,所謂最深的紅塵,不過是提供了一個清靜的修禪道場。紅塵中,懂得放下,懂得慈悲,覺悟。做到明心見性,不貪念,不執拗,是為參禪。
【第97句】:【禪語人生】煩惱與人生的關系,處處都在相互交織,相互存在,生命的認識,在于主觀和客觀的平衡,端正心態的主張,冷靜清醒的面對那些虛妄和執著,讓心地處于一種平和、安穩、規范。
【第98句】:為每天的事情掃個尾,免得尾大不掉,遺憾多多。對每個人來說,時間都是個定量,今天空轉了,明天沒有補給你的;今天的事留下尾巴,明天不會有多余的時間收拾。
【第99句】:【圣經文案】153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3:10)
上一篇:職場文案你喜歡哪一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