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人造衛星上天——不翼而飛;驚天動地
【第2句】:廟里的觀音——站得住腳
【第3句】:【母豬賽貂蟬,駱駝容長臉兒】釋義:貂蟬:《三國演義》中人物,司徒王允的歌女,貌美出眾。比喻貪戀女、色,再丑的女人也覺得美麗可愛。例句:“沖她那走路的神氣,就不像個大家閨秀。”說著,指著奎老爺的腦門子,“你看哪個女人都是好的,真是母豬賽貂嬋(蟬),駱駝容長臉兒。”
【第4句】:【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 |釋義:意指要講情面,不要揭發別人的短處。例句:“大奶,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我是你家小老婆,誰人不知?也不該為一個使女子,便無情無義地罵我!”
【第5句】:包大人的告示一開誠布公
【第6句】:【敗事有余,成事不足】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第7句】:【不吃奔牛酒,枉在江湖走】釋義:奔牛:地名,在今江蘇省武進縣,一名奔牛塘,又名奔牛堰,其地出佳釀。指不喝奔牛鎮釀的酒,等于白白地闖蕩了江湖四方。例句:仆逢曲流涎,到處不肯輕過。聞之人語日:“不吃奔牛酒,枉在江湖走。”余過其地潔而試焉。
【第8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諺)好藥入口很苦,但有利于治病;忠誠的勸告聽起來刺耳,但有利于行為。指直言忠告是有益的,但不容易被人接受。 也作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 苦藥利病,苦口利用。
【第9句】:【不怕寅時雨,只怕卯時雷】釋義:寅時:凌晨三時至五時。卯時:早晨五時至七時。不怕寅時下雨,但怕卯時打雷。例句:雷占:未雨先雷,船去步回。不怕寅時雨,只怕卯時雷。
【第10句】:【家無二主】(諺)指家庭不論大小,只能由一人主持家事。也泛指一個群體只能由一人做首領,不能亂當家。 也作“家無二主,國無二王”。
【第11句】:南天門搭戲臺——唱高調
【第12句】:【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釋義:諸葛亮:三國時蜀國丞相,很有智謀,后人把他作為智慧的化身。比喻人多智慧多,遇事會想出好辦法。“頂”又作“當”、“抵上”、“趕”、“合成”等。例句:于連征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咱們大家開動腦筋想辦法。”
【第13句】:【天字第一號】《千字文》首句為“天地玄黃”,過去常用以 分類標號。此語表示頭號的,最大的。成語:首屈一指。香 港劉以鬯《酒徒》:“沈家寶笑不可抑,說我是天字第一號傻 瓜。”
【第14句】:鸚鵡的嘴巴——會說不會做
【第15句】:早睡早起,沒病惹你。
【第16句】:哥哥和外商談生意,聽外商說得頭頭是道,就急于和人家簽合同。爸爸在一旁提醒他:生意場上可是風云變幻莫測,自古就有‘人不保心,木不保寸;一說。你可得想仔細,穩妥一些啊!”(河南·輝縣)
【第17句】:爸爸穿上一套西裝,我和姐姐都說瀟灑。媽媽打趣地說:“今天,你爸爸是老山羊打噴嚏——洋(羊)氣沖天。”(河南·西華)
【第18句】:【綠色軍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服是草綠色的,老百姓稱之為“軍綠”。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學人民解放軍的背景下,軍綠是絕對流行色,特別是學生。那么,綠色軍裝是怎么形成的呢?發明綠軍裝的是19世紀南非的布爾人。1899年,英國軍隊大舉入侵南非,與荷蘭移民的后裔布爾人爆發了英布戰爭。當時,布爾人兵力很少,與英軍人數比例僅為1:5,在與擁有優勢兵力兵器的英軍初戰中,布爾人損失慘重。后來布爾人發現,在其作戰區域地面植被多為綠色,行軍打仗穿綠色衣服不易暴露目標。而英軍穿的是紅色軍裝,目標特別明顯,極易成為被打擊的活靶子。于是,布爾人便馬上將自己的軍裝改為草綠色,甚至把武器也涂成綠色。這樣一來,布爾人利用綠色偽裝常常神出鬼沒地接近英軍,并突然發起進攻,使英軍防不勝防,損失極為慘重。當時在南非作戰的15萬英軍中,先后就有9萬多人死于布爾人的突襲戰和狙擊手的射殺中,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例。英軍在南非戰場的慘痛失敗震驚了世界,戰后大多數國家的軍隊紛紛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將軍裝顏色改為綠色或偏綠色,并一直延續至今。
【第19句】:【亂王年年改號,窮士日日更名】(諺)亂王:亂世的國君。號:年號。亂王總是頻繁地更改著年號,不走運的讀書人總是頻繁地更改著名字。諷嘲人不從根本上下功夫,總喜歡在表面上做文章。
【第20句】:面條鍋里整人——軟收拾
【第21句】:【偷來的錢易盡,買來的官易壞】(諺)指偷來的錢花著不心疼,容易花完;買下的官來路不正,容易敗壞。
【第22句】:斜角看電影——把人看扁了
【第23句】:罐子里掏蝦米——抓蝦(瞎)
【第24句】:【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諺)火車憑著車頭的帶動,。才能飛速前進。比喻堅強的、有能力的領導班子是帶領群眾走向勝利的關鍵。
【第25句】:和尚娶媳婦——離經叛道
【第26句】:【跌個狗吃屎】(慣)指跌倒時嘴碰到了地面。
【第27句】:嘴巴上掛油瓶——油嘴滑舌
【第28句】:【啞子做夢——說不得】(歇)指無法說或不能說。
【第29句】:【恭敬不如從命】(諺)指對長者恭恭敬敬,不如順從他的意愿。為接受長者賜予的謙辭。
【第30句】:鄰居大嫂和二嫂因一些小事鬧矛盾。過了幾天,爺爺從外地回來,勸她們說:“以前的事,來個‘長草短草,一把剜倒’,誰也不要斤斤計較了。”(重慶·奉節)
【第31句】:【老母豬吃碗碴——肚里有瓷】(歇)瓷:諧“詞”。指說話振振有詞,頭頭是道。有時含譏諷意味。 也作“老母豬吃碗碴子——肚里挺有瓷兒”。
【第32句】:【頭枕著烙餅挨餓】見“枕著烙餅挨餓”。
【第33句】:【惹了一鼻子灰】見“碰了一鼻子灰”。
【第34句】:航空公司開業——有機可乘
【第35句】:【水中月,鏡中花】指虛幻。成語:鏡花水月。《傅雷家 書》:“像水中月,鏡中花,始終可望而不可及。”
【第36句】:【各打各的算盤】釋義:各人作各人的打算。例句:擾你們五十四個大包子,就算手工錢。哎,倒也罷了,各有各的想法,各打各的算盤。
【第37句】:張大爺的兒媳婦厲害極了,整天大吵大鬧,惹得全家終日雞犬不寧。張大爺來我家閑坐,嘆氣說:“俺家媳婦是那種‘打公罵婆,拖小叔下河’的人。”(江蘇·射陽)
【第38句】:【雞蛋磕在石頭上——碰不碎也叫它腥一大片】(歇)磕:碰在硬東西上。比喻以弱對硬,即使失敗了,也要叫對方受些損失。
【第39句】:【是親不是親,便要做喬家公】(慣)喬:假扮。喬家公:假冒的家長。指不管有沒有關系,都要裝出很親的樣子。譏諷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
【第40句】:【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釋義:鏡:指照鏡。不必在水里去照自己面容,而要從別人的反映里去真切了解自己。例句:古者有語日:“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第41句】:【君子不開口,神仙猜不透】不說話,不了解情況,難以處 理。姚雪垠《李自成》:“我沒喝醉,別想掏出我的實話。君 子不開口,神仙猜不透。”
【第42句】:【翻手是雨,合手是云】(慣)比喻玩弄權術,反復無常。 也作翻手為云覆手雨。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第43句】:【按著三眼一板】(慣)板、眼:民樂和戲曲中的節拍,每一小節中最強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比喻言行有條理、合規矩,一絲不茍。
【第44句】:五月的麥子——黃了
【第45句】:【 伸頭是一刀,縮頭是一刀】前進后退都沒有活路。歷史圖 書:“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無處不是死境。”
【第46句】:【胡說八道】“胡說八道”指那些沒有根據的或沒有道理的話。這一俗語的來歷與胡人有關。我國自先秦時起,就把北方邊地和西域各民族稱為“胡人”,后來這種稱呼也擴大到外國人。東晉之后,不斷有胡人人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權。由于當時他們的文化比較落后,加之風俗習慣也不一樣,說話辦事迥異于漢民族所尊奉的孔孟之道,不講究禮法典制,也沒有中原人的規矩,尤其是對他們直言無忌的講話非常反感,稱其為“胡說”。至遲在南宋明代就有“胡說”這個詞了。朱熹《朱文公集·答柯國材》中就有“不知當時如何敢胡說”的記載。所謂“八道”,即八正道,又稱八圣道,為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一類。要想達到佛教的最高境界,就需要采用八種方法和途徑修行,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就是八正道的主要內容。佛教傳人中國后,印度和西域來傳經的僧人沒有幾個高僧,對佛教教義理解的不深不透,講解佛經經常出錯誤,中原漢人懂梵文的人又很少,就是聽他們講錯了也不知道,于是出現了亂說佛經的現象。這樣講解的佛經當然會有很多錯誤,有些簡直是無稽之談。從而認為胡人講解的佛法八圣道是“胡說八道”,是毫無根據地亂說一氣,以后就不再輕信胡人講解佛經。“唐僧取經”便是例證。
【第47句】:【 阿諛人人喜,直言個個嫌】一種社會心理:喜歡奉承,忌諱 直言。明代《警世通言》:“正是:阿諛人人喜,直言個個嫌。 那時連馬德稱也只道自家唾手功名,雖不深怪那先生,卻也 不信。”
【第48句】:下午第一節課,老師見同學個個都無精打采的樣子,突然說:“真是‘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啊!”一句話,把同學們都逗笑了,瞌睡蟲也被攆走了。(江西·南康)
【第49句】:趕馬車的開汽車——不懂那一套
【第50句】:【干柴遇烈火——一點就著】(歇)點:本指點燃,轉指指點。指稍一指點,情緒就高漲起來。也指人性情暴躁,容易發脾氣。
【第51句】:【阿母愛郎,脫褲換糖】(諺)郎:兒郎。阿母愛兒,不惜脫下褲子換糖給兒子吃。指母親疼愛子女,往往到了不顧一切的程度。
【第52句】:泥人遇木偶——面面相覷
【第53句】:【花為腸肚,雪作肌膚】(慣)形容女子美麗、嬌嫩。
【第54句】:【當面燒香,背后拆廟】(慣)比喻人前假裝善良,背地里干壞事。
【第55句】:【一只腳棺材里,一只腳棺材外】謂處于死亡邊緣,或處于危 險境地。電視劇:“五十六歲了,快退休了,已經是一只腳跨 進棺材里了。”
【第56句】:【打了盆說盆,打了碗說碗】(諺)打:打破。指發生了什么問題,就只討論與解決什么問題,不必拉扯別的事。 也作打了盆說盆,打了罐說罐。 打鍋說鍋,打碗論碗。
【第57句】:狐貍給兔子吊孝——兔死狐悲
【第58句】:狗怕棍子牛怕鞭———物降一物
【第59句】:【雞皮鼓能經幾敲】釋義:用雞皮做成的鼓面,經不住敲打。比喻人體質衰弱,經不住折磨。例句:笑君王儀容衰老,沒來由將精神消耗,連宵摟著如花貌,糴的糴糶的要糶,而今看看瘦了,笑你雞皮鼓能經幾敲。
【第60句】:【敬酒不吃吃罰酒】(慣)比喻對別人好言相勸或抬舉不理睬,被逼迫或受到懲罰時才肯答應。 也作賞酒不吃吃罰酒。 請酒不吃吃罰酒。
【第61句】:【一條線兒拴倆螞蚱——飛不了我,迸不了你】(歇)迸:同“蹦”,跳。比喻對方與自己命運緊緊相連,誰也離不開誰,出了事誰也跑不了。 也作一根繩拴倆螞蚱——跑不了我,也蹦不了你。 一根繩上拴兩個螞蚱——跑不了我,也少不了你。 一條繩拴著倆螞蚱——誰也跑不了。
【第62句】:小東是個有名的小調皮,不管他爸爸怎么說他,就是不改。這次他爸爸又說他了:“我看你是‘霜打油菜莢,打死也不發’啊!”(安徽·廬江)
【第63句】:開水鍋里加涼水——下子冷靜下來
【第64句】:【膽小如鼠,狡猾如狐】釋義:形容人膽小、狡猾。例句:“膽小如鼠,狡猾如狐。”這句話,大致可以概括周拐子的閏倒寺征了。
【第65句】:【河水犯不到井水】見“井水不犯河水”。
【第66句】:【倒抽了一口冷氣】(慣)形容突然受驚時極度驚訝、緊張或恐懼的心情。 也作倒抽了一口涼氣。 倒吸了一口涼氣。 倒抽一口氣。
【第67句】:【蔫牛不下磨,快牛門前臥】(諺)蔫(nian)牛:慢慢騰騰不起性的牛。同樣拉磨,蔫牛拉得慢,下不了套;快牛早早拉完,臥在門前歇息。比喻干活利落的人,總顯得輕松;干活不起性的人,什么時候都顯得忙碌。 也作“快牛門前臥,蔫牛不下套”。
【第68句】:【給個棒槌認作針】針、真同音,兼指認真。意即沒有眼 力,信以為真。清代《紅樓夢》:“我哪里管的上這些事來! 見識又淺,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給個棒槌,我就拿著認作針 了。”
【第69句】:【打獵的人有鳥吃】指職業上的方便,有利。王統照《山 雨》:“他還圖這點小便宜?犯不上!人家干的什么,打獵的 人沒有鳥吃?每年到鎮上做這份生意的誰不得送上三五 兩?”
【第70句】:【二踢腳上天——兩頭晌】(歇)二踢腳:雙響的爆竹,點燃下端的藥捻子后響一聲,升到空中后上截爆炸,又響一聲。比喻兩件事情同時進行。一說,響諧“想”,指兩件事情都想做。
【第71句】:桌子光剩四條腿——失面子
【第72句】:【生鐵補鍋——看各人的手段】(歇)補鍋要用熟鐵,生鐵性脆,補不牢。指看各人的本事,以決勝負。
【第73句】:【家有萬貫,不如出個硬漢】(諺)貫:舊時錢制,用繩子穿上,每一千為一貫。指縱然擁有萬貫家財,也不如有個能頂門立戶的硬漢子。
【第74句】:【一個媳婦,十個婆婆】(慣)一個媳婦被十個婆婆管著。形容上級領導太多。
【第75句】:【 一法通,百法通/一理通,百理明】精通一門,有助于理解其 他道理。法,也說:竅、理。成語:觸類旁通。香港梁鳳儀 《千堆雪》:“一理通百理明,能把一個小城里的銀行分行打 理得井井有條,才有資格坐上世界金融中心內大銀行的主 席寶座。”
【第76句】:星期天,我在家看爸爸畫畫。很快,一棵牡丹畫成了;然后,爸爸又在旁邊畫上了一些紅棗。接著,他一邊題字一邊說:“你看,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實多啊!”(河南·鄭州)
【第77句】:六月的云——捉摸不定
【第78句】:獅子大張口——胃口不小
【第79句】:木頭人過河——摸不著底
【第80句】:【沒頭蒼蠅,亂鉆】形容人沒有主意,忙亂。臺灣朱秀娟 《女強人》:“她已找到了她努力的方向,不致再像個沒頭蒼 蠅似的到處亂竄了。”
【第81句】:墳場里演戲——給鬼看
【第82句】:昨天我做了兩件好事,老師表揚了我。媽媽對我說:“今后還要努力,像雷鋒叔叔那樣,‘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車’!”(陜西·岐山)
【第83句】:小鬼拜見張天師——自投羅網
【第84句】:躲過野牛碰上虎——個更比一個兇
【第85句】:【滿園果子,只有一個紅】比喻只有一個出眾的。類似的: 滿園花草一棵紅。成語:一枝獨秀。明代《三寶太監西洋 記》:“到了今日,正叫做滿園果子,只看得他兩個人紅哩!”
【第86句】:在異國做皇帝,不如在家鄉耕地。
【第87句】:【打掉門牙往肚里咽】被人欺侮,無處伸冤,只好自己忍受。 成語:忍氣吞聲。清代《醒世姻緣傳》:“寵的那小荷香上頭 鋪臉,叫他像降賊的一般,打了牙往肚里咽。”
【第88句】:【拉出的屎又坐回去】(慣)比喻說話不算數,答應的事情又反悔了。
【第89句】:【丟錢是買主,說話是閑人】(諺)指付錢的才是買主,品評貨物優劣的往往是看客。也泛指凡是辦實事的,總會拿出實際行動。
【第90句】:【人怕敬,鬼怕送】(諺)人怕敬:你敬他,他也會敬重你。鬼怕送:你燒錢化紙送走它,它也就不好意思再纏你。指對人對鬼,都以善意相待為是。
【第91句】:【一人有福,帶挈一屋】(諺)帶挈:提攜。一屋:全家。舊指一個人有福氣,全家人及親友都能跟著受惠。 也作“人有福,托帶滿屋”。
【第92句】:【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了解人的思想不容易。 劉紹棠《含羞草》:“過去是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 心,如今可是都知道誰是什么變的了。”
【第93句】:爸爸說我的洗臉毛巾臟,夸他的干凈。媽媽在一旁聽了說:“沒有老人夸孝順,沒有孩子夸干凈。”(甘肅·靜寧)
【第94句】:燕子尾巴——叉劈了(事情出現分歧或偏差);兩股叉
【第95句】:【怕見的是怪,難躲的是債】(諺)害怕見到的是鬼怪,難以躲過的是債主。指舊時窮人往往無錢還債,但想躲又躲不過。
【第96句】:兩個阿姨講起某某非常吝嗇時說:“錢都在肋巴骨上串著咧。”(河南·淮陽)
【第97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釋義:癩蛤蟆,極丑陋;天鵝,極美好。比喻美丑懸殊,不相配。再說癩蛤蟆跳不高,根本吃不上天鵝肉。也比喻空想,癡心妄想。例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賬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第98句】:【黃忠人老心不老】(慣)比喻人雖然老了,志氣卻沒有衰退。
【第99句】:【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諺)他投送給我桃,我用李去回敬他。指桃與李的價值是相當的,禮尚往來,合情合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