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一詞語是指用出主意之人的辦法來整治出主意的人。典出司馬光《資治通鑒》。說的是在唐朝的時候,有人狀告當朝的一個大官周興有嚴重問題,武則天便指派另一個大臣來俊臣去處理此事。來俊臣不動聲色請周興吃飯,邊吃邊聊,在興頭上,來俊臣突然向周興請教:“如果罪犯不坦白,不認罪,不交代,那么該用什么辦法呀?”周興不假思索地說:“那好辦呀,這太容易啦!你叫人抬來一個大壇子,架起來,四周燒上柴火,烘烤之,叫犯人蹲在里面,還怕他不招嗎?”來俊臣馬上命令手下的人去找來個大壇子,用柴火圍住,像周興說的辦法那樣。然后,來俊臣站起來,嚴正地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說你有問題,請你鉆進這個壇子里吧!”后人根據這個故事總結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個詞語。成語“請君入甕”也源于此。
【第2句】:【慷他人之慨】用別人的財物做人情,自己并無愧色,卻顯 得很慷慨大方。明代《二刻拍案驚奇》:“滿生總是慷他人之 慨,落得快活。”
【第3句】:【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諺)指天降的災害,還可以逃避;自惹的罪孽,無法逃脫。
【第4句】:一根鐵絲容易折,十根筷子拗不彎。
【第5句】:包公升堂——盡管直說;青天在上
【第6句】:錯貼的門神——反了臉(翻了臉)
【第7句】:【水過地皮濕】釋義:比喻搞得不深不透,走過場。也指從中撈取好處。例句:再說,咱這游擊運動,應該是從零星的行動,到大規模的軍事運動,再全面地起義(yipinjuzi.com)。不能一下子轟起來,一下子又散了,水過地皮濕。
【第8句】:【初三月下有橫云,初四日里雨傾盆】釋義:初三晚上月亮下有云帶,初四白天就有傾盆大雨。例句:新月下,有黑云橫截,主來日雨。諺云:“初三月下有橫云,初四日里雨傾盆。”
【第9句】:【好飯不怕晚】(諺)指只要飯好,推遲就餐會吃得更有滋味。也泛指任何美好的事物,早得到反不如遲得到更有意義。 也作“好飯不怕晚,趣話不嫌慢”。 趣話:幽默、風趣的言談。
【第10句】:【夾著尾巴逃走】原指狗,形容狼狽而逃。周立波《暴風驟 雨》:“保媒的叫她這一罵,夾著尾巴就跑了。” 久賭無勝家長期賭錢,總會輸。也指冒險的事情,難免 失誤。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他說內線工作猶如賭 博,廝混久了,正如俗話說的久賭無勝家,沒有不出漏子 的。”
【第11句】:【省了鹽酸了醬,省了柴禾睡涼炕】只圖節省,反而影響質 量。類似的:吃了省錢瓜,得了絞腸痧/買得便宜柴,燒了夾 底鍋。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治瘡別怕剜肉。要是 該花,再多咱也花。可千萬別省了鹽,酸了醬;攢下柴禾,睡 涼炕!”
【第12句】:玻璃碴子掉在油缸里——又奸(尖)又猾(滑)
【第13句】:【打狗不怕狗咬,殺豬不怕豬叫】釋義:比喻要干,就不要有顧忌。例句:打狗不怕狗咬,殺豬不怕豬叫,樹葉掉下來砸不著腦袋!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團結起來怎么能斗倒地主惡霸。
【第14句】:野馬脫韁——橫沖直撞;沒法收回
【第15句】:【傷不了筋,動不了骨】(慣)指不會受到什么損傷或損失。
【第16句】:【糠菜半年糧】(慣)指生活貧寒,一年中有半年吃糠咽菜。
【第17句】:急驚風碰上慢郎中——你急他不急;越等越急
【第18句】:【老鼠掉到風箱里受夾板氣】氣,兼指氣流、氣惱,指受雙 重的指責。老鼠,也說:耗子。申躍中《掛紅燈》:“可人家還 是說我膽小怕事,不像個造反派的樣子 。我是老鼠掉到 風箱里,兩頭受氣”
【第19句】:我和媽媽下地摘豆角路過沙廠,感到他們的沙子簡直是土。我問:“你們這種沙子也有人要?”他們中有人卻說:“怎么啦?陽世人間人哄人,陰曹地府鬼搗鬼嘛!只要把錢掙到手就算!”(山西·黎城)
【第20句】:羊腸小道——彎彎曲曲;繞來繞去
【第21句】:媽媽叫我去挑水,我說挑不動。媽媽說:“你呀,腰粗膀圓,只能挑個門簾。”(安徽·廬江)
【第22句】:我整天鬧著買筆,今天買兩枝,明天買三枝,后天站在文具店柜臺前又不想走。奶奶知道了,笑著說:“你買這么多筆當火腿腸吃啊!”(山西·晉城)
【第23句】:【寧可玉碎,不能瓦全】(諺)寧愿作為美玉被擊得粉碎,也不作為瓦片而被保護得完好。比喻有氣節的人,寧可忠貞而死,絕不茍且偷生。 也作寧為玉碎,不作瓦全。 寧甘玉碎,必不瓦全。
【第24句】:林沖進白虎堂——上當受騙
【第25句】:【買一個饒一個】(慣)饒:另外添加。比喻懲罰某人,連帶也懲罰了另一人。
【第26句】:【三尸神暴跳,七竅內生煙】(慣)三尸神:又叫三尸,道家稱能在人體內作祟的一種神靈。七竅:指眼、鼻、口、耳。形容十分暴怒、著急、生氣。 也作三尸神暴躁,七竅內生煙。 三尸暴跳,七竅生煙。
【第27句】:【難將一人手,掩盡天下目】(諺)掩:遮蓋。比喻一個人所做的丑事、壞事,很難瞞得過天下眾人。
【第28句】:【屬螃蟹的——橫行慣了】(歇)本指螃蟹習慣橫著爬行,轉指一貫蠻橫不講理。 也作“屬螃蟹的——橫著走”。
【第29句】:麥稈當秤——沒斤沒兩
【第30句】:沙雁群里的頭雁——警惕性高
【第31句】:【做人家】(慣)指省吃儉用。
【第32句】:【撩虎須】見“捋虎須”。
【第33句】:【草深蟲子密,林大鳥兒多】釋義:比喻人多,情況復雜,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范克明似有同感,說:“草深蟲子密,林大鳥兒多,什么樣的全都有哇。”
【第34句】:【 這山望著那山高】站在山坡上,看別的山頂,總覺得高。 指不滿足現有的處境,羨慕別人的條件。或說:這山望著那 山高,到了那山沒柴燒。成語:見異思遷。沈從文《長河》: “常言道:這山望著那山高,你哪知道我們的苦處。”
【第35句】:半夜里捉麻雀——掏窩兒
【第36句】:【大事不糊涂】這句俗語的原話是“諸葛一生唯為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其實,大事不糊涂,小事也不會糊涂,只是不愿計較,寬宏大量罷了,這樣的人是“難得糊涂”。呂端,宋太宗時期的宰相之一,自幼聰慧好學,寬宏大量,為官持重。宋太宗非常欣賞他的辦事作風。一次上朝時,太宗單獨召見寇準,被呂端正好碰到。他猜想寇準一定同宋太宗商議大事,且瞞著自己,便拉住寇準,對他說:“皇上告誡你有事不要和我說么?”寇準解釋說只是商議邊界上的小事。呂端心想邊境上哪有小事,便逼寇準說了實話。原來,黨項族的首領李繼捧順歸宋朝,其弟李繼遷卻率人馬逃到夏州以北繼續反抗。在作戰中,李繼遷逃走,俘獲了他的母親和妻子。趙光義想殺掉李繼遷的母親,以解心頭之恨。呂端覺得十分不妥,馬上求見皇上說:“從前楚漢相爭,項羽想把劉邦之父煮了,以威脅劉邦,管用么?何況像李繼遷這種叛逆之人呢?陛下現在想把他的母親殺了,明天就能抓到李繼遷嗎?殺了他的母親只能徒結仇怨,他的反叛之心會更加堅決。”宋太宗聽了這番話,說:“要不是你來勸阻,我差點誤了大事,怨不得人說呂端大事不糊涂。”宋太宗采納了呂端的建議,果然,在李繼遷死后,他的兒子李明德采取對宋朝和好的政策。自此,“呂端大事不糊涂”便被后人傳誦。
【第37句】:【豬八戒摔耙子,不侍候】候、猴諧音。豬八戒不滿意孫悟 空(孫猴子),摔耙子以示不干。現多用來表示惱火,不愿交 往。馬加《北國風云錄》:“本來想說此處不留爺,還有留爺 處,卻順嘴溜說:到時候豬八戒摔耙子,不侍候這個猴。”
【第38句】:【八九不離十】十、實諧音,謂與實際情況差不多。阿來 《塵埃落定》:“這下,我對將發生的事情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了,便打了一個長長的呵欠。”
【第39句】:老叫驢噙本《三字經》——皎文嚼字
【第40句】:我家的小鬧鐘不走了,媽媽在它的背面擰了幾下,笑著對我說:“你呀,和它一樣,每天都需要上發條。”(河南·內鄉)
【第41句】:【疑心生暗鬼】(諺)懷有疑心,看什么都似乎有鬼附身一樣。指疑心重的人,對一切都疑神疑鬼。
【第42句】: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后來居上
【第43句】:每天掃完院子,都要撮一盆垃圾。有一次隔了一天沒掃,第二天一下子撮了兩盆。媽媽聽我訴苦說累,就說:“那是嘛,一頓不吃,兩頓撐死!”(陜西·耀縣)
【第44句】:【家無住,屋倒豎】(諺)指家里長期不住人,房屋就會破敗不堪。
【第45句】:干塘里的鯉魚——蹦跶不了幾天
【第46句】:【浪子回頭金不換】見“敗子回頭金不換”。
【第47句】:【中彩】“中彩”現在多指買彩票中獎。彩票業在我國屬于造福于民的福利事業,為福利事業籌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由國家獨立經辦。“中彩”一詞源自古代的賭博游戲。古代有一種競賭游戲,用木頭做成五個與現代骰子不同的骰子,它們不是六個面的正方體,而是長柱體。四個側面有彩畫,兩面畫著雉(即野雞),另兩面畫著牛。頂的一面是黑色,底的一面是白色。游戲時,五個骰子一起擲,如果擲出去的五個骰子畫面一樣,比如都是牛,就叫中彩,就贏錢。 “彩”有大有小,全黑的最大,如果擲出了全黑,就叫中頭彩,自然贏的錢最多。
【第48句】:【媳婦多了,婆婆做飯】媳婦多了,都等別人做飯。借指人 多了,互相推委。《橋隆飆》:“俗話說:人多亂,龍多旱,母雞 多了不下蛋,媳婦多了婆婆做飯。”
【第49句】:剃頭刀不能砍柴,砍柴刀不能剃頭——各有各的用處
【第50句】:【披著馬列主義的外衣】指口頭上偽裝革命,內心里反動。 傳記圖書:“以偽裝的面目出現,披著馬克思主義的外衣,打 著紅旗反紅旗。”
【第51句】:【說話為空,落筆為實】字據可以作為憑證。相關的:口說 無憑,眼見為證。賀敬之等《白毛女》:“好啦,說話為空,落 筆為實,來,按個手印吧。”
【第52句】:【 雷聲大,雨點小】比喻聲勢大,沒有實際表現。成語:虛 張聲勢。茅盾《清明前后》:“中國總是中國啊,照例是雷聲 大,雨點小!”
【第53句】:【蝎子放屁——毒氣大】(歇)毒氣:本指有毒的氣體,轉指毒辣的手段。形容人非常狠毒。
【第54句】:我是跟姥姥長大的,現在我跟爸爸、媽媽住在一起。一次去姥姥家,姥姥對我說:“今晚別回你家了,在我家睡吧!”我說:“我要回我家睡,不在這里睡。”姥姥說:“你真是一只喂不熟的狗。”(陜西·西安)
【第55句】:【三頭對六面】(慣)指三方當面對證。
【第56句】:【柿子摘早了,發澀】釋義:比喻條件不成熟,不能急于解決問題。例句:我看,還早了點吧?柿子摘早了,可發澀啊!要是摘個澀柿子,吃到肚里,吐不出,拉不下,可就難受啦!
【第57句】:【不死也得脫層皮】(慣)指即使能活下來,身體也已遭受了巨大的損傷。 也作不死也得剝一層皮。 不死也得扒層皮。 不死也得去層皮。
【第58句】:八哥學舌——人云亦云;裝人腔
【第59句】:電線桿當套馬桿一用材不當
【第60句】:【十里沒真信】(諺)信:信息,傳言。即使相隔十里,傳來的信息也是很不可靠的。指傳播的消息往往失真。 也作十里無真言。真言:真實的信息。 十里無真信。
【第61句】:石頭打的鎖——沒心沒眼
【第62句】:頭頂橄欖核,腳踩西瓜皮——又奸(尖)又猾(滑)
【第63句】:【亂點鴛鴦譜】“亂點鴛鴦譜”比喻胡亂撮合姻緣。這句俗語源自明代馮夢龍話本小說集《醒世恒言》中的《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故事發生在北宋年間。杭州有一個叫劉秉義的人生有一兒一女,叫劉璞和慧娘,分別與孫寡婦女兒珠姨、裴九家兒子裴政訂親。此外,孫寡婦家還有一個兒子名叫孫潤,是珠姨的孿生哥哥,也是自小便與徐家女兒文哥訂親。當時劉璞長到十六歲時,得了一場大病,久治不愈,劉家便想到要與孫寡婦女兒珠姨早日成親來沖喜。孫寡婦得知劉璞病重在身,不愿把女兒嫁入劉家,于是便將兒子孫潤扮為女裝冒充妹妹嫁到劉家。成親那天,劉家因劉璞不能起床,便讓女兒慧娘代兄與“嫂子”孫潤拜堂,還讓女兒晚上陪新娘過夜。但這一陪就出了問題。男扮女裝的孫潤與前來陪夜的慧娘正值青春年少,獨處一室后互相心生愛慕,順理成章地發生了男女關系。事發后,雙方都告到衙門,裴家告劉家悔婚,劉家告裴家誘奸。按當時的法律,悔婚和通奸都是犯罪行為,是要受處罰的。受理此案的杭州知府喬太守十分憐惜這些年輕人,一心想成全美事。經過權衡利弊,喬太守想出了一個最佳方案,在征得四家同意后,以杭州府的名義給三對年輕人重新做媒。劉家的兒子劉璞與孫寡婦的女兒珠姨重新拜堂成親,慧娘因與孫潤已行過拜堂儀式,認定他們的婚姻合法有效,為彌補裴家公子裴政的損失,將徐家女兒文哥介紹給裴政。三對新人即刻在公堂上拜堂。這樣成就了三對情侶,一時被傳為美談。按當時的官情民俗,做到這一點已經難能可貴了。可作者馮夢龍卻出錯丫題目《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冤枉了喬太守。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寓意深刻的俗語——亂點鴛鴦譜,流傳至今。
【第64句】:八哥兒說話——學舌
【第65句】:腰要弓,蹬用勁,手抓韁,心要平。
【第66句】:【滿嘴跑舌頭】(慣)比喻信口胡說。
【第67句】:蝎子馱馬蜂——上下都是毒
【第68句】:公安局長蹲監獄——以身試法
【第69句】:【秦椒炒豆腐——外面辣,里面軟】(歇)秦椒:細長的辣椒,非常辣。辣:本指味辣,轉以形容人厲害。軟:本指柔軟,轉以形容人柔和慈善。比喻人外表很嚴厲,內心卻柔和善良。
【第70句】:我有個表妹,吃飯很慢。我媽媽說她:“你每頓飯總是從開花吃到敗園。”(江蘇·沭陽)
【第71句】:【盜不過五女門】(諺)盜賊不進生有五個女兒的人家。指女兒多的人家必定貧困,盜賊也就不會光顧。
【第72句】:【白臉奸臣】“白臉奸臣”不是生活中的小白臉都是奸臣,是戲劇中臉譜的一種色彩,一般涂白色臉譜的人物多為奸臣。其代表人物是曹操。曹操在歷史上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人物,但他對當時歷史的發展——由分裂到統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大約在曹操當時,許劭就稱其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這句話是說曹操若生活在太平盛世,則必然是皇帝的股肱之臣;假如生活在亂世,他就會成為馳騁天下的英雄,可以成就一番霸業。這本是對曹操的溢美之詞,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開始斷章取義,將梟雄變成了奸雄。這個變化大約開始于兩宋之交。逐漸興起的北方游牧民族蠶食北宋天下,于是,人們開始向江南逃難。逃到江南后,面對日益強大的北方,人們心里開始害怕,現實生活中對其又無可奈何,于是只好借助藝術來丑化北方。而代表著北方的歷史人物曹操,一樣對南方虎視眈眈,逐漸曹操就變成了民間的假想敵。恰逢此時民間文藝開始興盛,勾欄瓦肆成為專業表演場合。于是,人們開始在舞臺上丑化曹操。久而久之,曹操成了奸詐之徒的典范。尤其隨著《三國演義》的問世,曹操在民間的形象徹底定型,“挾天子以令諸侯”,成了背漢的奸臣。《三國演義》反過來影響了戲曲舞臺對曹操形象的塑造。清代以來,隨著京劇的誕生,三國戲在舞臺上獨領風騷,白臉曹操也就成了奸臣的代表,以后的奸臣臉譜都涂白色。
【第73句】:四方葫蘆——愣種(比喻魯莽的人)
【第74句】:【血盆里抓飯吃】(慣)比喻從事危及生命的工作。
【第75句】:深山藏大樹——棟梁之才
【第76句】:關門不落閂——推就開
【第77句】:某人用過小剛的筆,不但沒個感謝的話,還說小剛愛給他。小剛生氣地說:“這真是剛背過河就不叫爺了。”(甘肅·鎮原)
【第78句】:【吃柿子單揀軟的捏】釋義:比喻專找軟弱的欺侮。例句:段雨國大眼一瞪:“吃柿子單揀軟的捏,你就看我好欺侮!面對上帝起誓,誰扔的誰是烏龜蛋!”
【第79句】:【真心對真心,石頭變黃金】(諺)指只要彼此誠心合作,不虛不假,就能克服困難,創造奇跡。
【第80句】:【管山的燒柴,管河的吃水】(諺)管山的有柴燒,管河的有水吃。指掌管哪一行業,就靠哪一行業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也作“管山吃山,管水吃水”。
【第81句】:【山小雀翻筋斗——賣弄花屁股】見“啄木鳥翻跟頭——賣弄花屁股”。
【第82句】:【 往臉上貼金/往臉上搽粉】美化,變得體面。劉紹棠《芳 年》:“您寫一本書.把我娘的事都寫進去了,可是為什么給 我編出那么多沒有的事,往臉上搽粉呢?”
【第83句】:【哭不得,笑不得】(慣)形容非常尷尬,不知該怎么辦好。 也作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哭不得笑不是。
【第84句】:【有棗一竿子,沒棗一竿子】不明情況,采取試探行動。或 不管有無,先采取行動。或說:有棗沒棗三竿子/有棗沒棗, 先打一竿子。類似的:有魚沒魚,先撒一網。浩然《艷陽 天》:“他在會上來個典型發言,說那塊棉花地是他們互助組 種的,除了棉花豐收,又把如何辦互助組,搞牲口繁殖,有棗 一竿子,沒棗一竿子,稀里嘩啦,說個流油光。”
【第85句】:堵住籠子抓雞——穩拿
【第86句】:【人前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見“逢人且說三分話”。
【第87句】:大明哥做了父親以后,整日忙得團團轉。他深有感觸地說:“要知父母恩,懷中抱子孫。”(山西·太原)
【第88句】:三九天開桃花——稀奇古怪
【第89句】:【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與水相反,人總是追求進步, 向往幸福。類似的:人往高處走,鳥往高枝飛/水往下流,魚 往上游。浩然《山水情》:“是呀,是呀,人總是往高處走,水 總是往低處流嘛。我也盼著給閨女攀高枝兒,有個出頭之 日。”
【第90句】:【臉朝黃土背朝天】指在田地里耕作。劉紹棠《二度梅》: “他就知道臉朝黃土背朝天,悶頭干活;一不能說會道,二不 識文斷字,三沒有七彎八轉的心眼兒,當不了干部。”
【第91句】:石匠打鐵——不會看火(貨)色
【第92句】:眼瞎耳聾鼻塞嘴啞———竅不通
【第93句】:我對現在有些企業成立智囊團、策劃部大為不解,爸爸笑著說:“一人肚里一條計,三人肚里一本戲,人多智慧大呀!”(河南·輝縣)
【第94句】:【關公放屁——不知臉紅】(歇)關公:據《三國演義》描寫,關羽面如重棗,是一個紅臉漢子。臉紅:本指臉面發紅,轉指害臊、羞恥。 指人不知羞恥。常含責罵意。 也作“關老爺放屁——不知道臉紅”。
【第95句】:【硬叫掙死牛,不叫打住車】(諺)遇到難行的路,寧可把拉車的牛掙死,也不能讓車停住。比喻在關鍵時刻,寧可人作出犧牲,也不能讓事業受損。
【第96句】:每天早晨我總要在被窩里磨蹭著多睡一會兒,眼看著上學的時間到了,媽媽急了:“你這是肥豬鉆在案板下,躲得了時辰躲不了挨刀,還不快起床?”(陜西·戶縣)
【第97句】:【醉漢嘴里出真言】見“酒后吐真言”。
【第98句】:【 禿子跑進和尚廟,硬充數】不夠條件,無能,冒充。成語: 濫竽充數。李曉明等《平原槍聲》:“聽到劉中正‘掃蕩’失敗 的消息,楊百順特別得意,罵道:真是禿子跑進和尚廟,硬充 數!”
【第99句】:【添個蛤蟆四兩力】(諺)添上個蛤蟆也能多出四兩力來。比喻力量雖小,總能幫上一把勁。
上一篇:青樹林熟語歇后語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