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鄰家失火——不救自危
【第2句】:小青每年都被縣煙草局聘用,到地方上去收煙。而他自家那幾分地的煙,煙苗是用王家的,煙葉也是請王家燒的。小青答應日后幫王家收熟煙。街坊大嫂說:“他小青啊,盡抱的是不哭的孩兒。就是那倆煙葉錢,也是趁人家的腿搓繩,指人家的孩子賭咒?!保ê幽稀ぴS昌)
【第3句】:【會家不忙,忙家不會】(諺)會家:會做的人,懂行的人。指從容應對的必是行家,慌手慌腳的必是外行。 也作會者不忙,忙者不會。 忙者不會,會者不忙。
【第4句】:【姻緣配合憑紅葉,月老夫妻系赤繩】(諺)紅葉:唐朝盧渥在御水溝中拾到一片紅葉,上有絕句:“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焙蟀l放宮女,盧渥與題紅葉詩的宮女結為夫妻。月老:月下老人,傳說月下老人用紅繩系住男女足,二人即成夫妻。舊指男女婚配必須通過一定的媒介,并由專人主持。
【第5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諺)指丈母娘愛女兒,自然就喜歡自己的女婿。 也作丈母娘看女婿親。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
【第6句】:【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兩個人的看法可能更 全面一些,要聽取不同意見。成語:兼聽則明。劉江《太行 風云》:“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我聽小五這是 幾句實話,不知道你鬼迷心竅想是甚!”
【第7句】:【仨鼻子眼兒——多出這口氣】(歇)仨:三個。指多嘴或多管閑事。含責罵意。 也作仨鼻子眼兒——多出一口氣。 仨鼻子眼兒——多出一股氣。
【第8句】:【飽漢不知餓漢饑】釋義:比喻得到安樂、滿足的人不知道別人的困難,不關心別人的疾苦。例句:蕭大爺亦勸他慢些,“我同錢太爺還有句話說”。小爺們等不及,只是跺腳,說:“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漢不知餓漢饑,我勸你快走罷!”
【第9句】:【沒有打著蛇,倒讓蛇咬了一口】(慣)比喻沒能懲罰對方,自己反倒受了傷害。
【第10句】:【 千揀萬揀,揀個破燈】盞過于挑剔,最后挑選了一個最差 的。或說:東揀西揀,揀了個漏油燈盞。陳殘云《香飄四 季》:“好好一門親事,棄了不要,卻自家把頭撞到南墻上。 正是千揀萬揀,揀來個破燈盞?!?/p>
【第11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指不會傷害自己。清代《蕩寇志》: “怎么,外感證好吃這種大補藥?算來快刀不削自己的柄, 一準是他昏了開錯的,須接位高明先生來評評看?!?/p>
【第12句】:織裝鳥做窩——精工細活
【第13句】:【扯葫蘆倒秧】釋義:比喻說話絮叨,翻來覆去。例句:這老婆說起話來就沒個頭,劉永義知道要是不打斷她,她扯葫蘆倒秧,東家長西家短,不知道要說到什么時候。
【第14句】:【閻王好作,小鬼難當】指頭領清閑,手下人勞累。老舍《我 這一輩子》:“巡警一天到晚在街面上,不論怎樣抹稀泥,多 少能說會道,見機而作,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既不給官面 上惹麻煩,又讓大家都過得去;真的假的吧,這總得算點本 事。而作警官的呢,就連這點本事似乎也不必有。閻王好 作,小鬼難當,誠然!”
【第15句】:【放火自燒身】(慣)比喻本想謀害他人,最終卻害了自己。
【第16句】:【龍歸滄海,虎入深山】(慣)比喻有才能的人找到了施展抱負的機會或地方。 也作龍歸大海,虎進深山。 老虎入山,蛟龍下海。 虎進深山,龍歸大海。
【第17句】:梭子兩頂頭——尖對尖
【第18句】:【雞孵鴨子,白忙活】為別人白忙一陣。特指為別人撫養子 女。成語:為人作嫁。電視?。骸敖o別人看孩子,看一個喜歡 一個,雞孵鴨子,白忙活!”
【第19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釋義:東西總是依照種類聚集在一起,人總是一群一群地分開。常比喻壞人總是與壞人勾結在一起。例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黑鬼對黑鬼,又不礙著誰。
【第20句】:看著天摸著地——眼高手低
【第21句】:【龍多不治水/雞多不下蛋】比喻人多不干正事。梁斌《紅 旗譜》:“我看龍多不治水,雞多不下蛋,國家民族還是強不 了!”
【第22句】:【貨有高低三等價,客無遠近一般看】(諺)貨物可以有高有低,分開等級;顧客卻不能分遠近薄厚。指對待顧客必須一視同仁,熱情招待。
【第23句】:【討飯的掉了碗】(慣)要飯的丟了要飯用的碗。比喻失去了最重要的器具。
【第24句】:爸爸愛串門,不是打牌就是下棋,整日和鄰里幾個小伙子嘻嘻哈哈,沒個穩重樣兒。媽媽憤憤地說:“一年長不成,到老也是驢駒子!”(河南·南召)
【第25句】:【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原義為:秀才在家讀書,就能知 道社會上的事情。借指人知識廣博,或消息靈通。魯迅《南 腔北調集》:“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于是有‘秀才不出 門,而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p>
【第26句】:老牛頭進湯鍋——難熬
【第27句】:【雞腸兔兒膽】(慣)形容人氣量狹窄,膽子很小。
【第28句】:【刀不出鞘,弓不上弦】釋義:比喻不用武力行動。例句:以統之計,莫若來日設宴,請季玉赴席;于壁夜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擲杯為號,就筵上殺之;一擁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
【第29句】:【人生七十古來稀】(諺)舊時認為,人能活到七十歲,就算是高壽了,從古以來活到七十的人是很少的。 也作人生百歲,七十者稀。百歲:指一輩子。 人生七十從來少。
【第30句】:火箭上天——不翼而飛
【第31句】:【養多大的鳥兒,置多大的籠子】釋義:比喻花錢做事不能浪費。例句:“……咱們就得這樣,不能大手大腳地花錢。俗話說:養多大的鳥兒,就置多么大的籠子。咱不能花大家的錢像掰著不疼的牙……”
【第32句】:【魚見餌不見鉤,人見利不見害】(諺)餌(er):誘魚上鉤的鉤頭肉。 魚只見香餌,不會想到因此喪命;人只見錢財,很少顧及背后的陷阱,指眼前的利益會誘發致命的災禍。
【第33句】:扯旗桿放炮——生怕別人不曉得
【第34句】:【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釋義:冰是由水凍成的,但是比水涼;青顏色是從蓼藍提取的,但是比蓼藍的顏色深。比喻學生勝過先生,后人勝過前人。例句:對我這老一代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說,你們年輕一代應該是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第35句】:【趁水和泥】釋義:利用時機,利用條件。例句:“節目一演,馬上會把基層干部的思想搞亂,這時咱們趁水和泥,聯系實際,大揭大批,甚至當場可以把趙越揪出來……”
【第36句】:【不成器】(慣)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比喻沒出息,不成材。
【第37句】:【自己的墳還哭不過來呢】清明有上墳哭親的習俗。借指 自己事情忙不過來,管不了別人。成語:自顧不暇。從維熙 《泥濘》:“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自己的墳頭還哭不過 來哪,還有心思去哭別人的墳頭,活見鬼?!?/p>
【第38句】:【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謂造福于后代。類似的:前人挖井, 后人吃水。楊朔《三千里江山》:“古語說:前人種樹,后人歇 涼,咱們是專管開荒下種的。”
【第39句】:【狗咬挎籃的,賊搶有錢的】釋義:挎籃的:指挎著籃子討飯的人。即乞丐。比喻壞人專門欺壓窮人。例句:天保沒好氣地答道:“安定!‘狗咬挎籃的,賊搶有錢的’,一點不假!我這沒逃跑的也還活著?!?/p>
【第40句】:【屙屎的死在糞坑里——臭鬼】(歇)臭:諧“丑”。指相貌丑陋的人。
【第41句】:【年三十看皇歷——好日子過完了】(歇)好日子:本指吉利的日子,轉指美好的日子。指好日子就要結束了。
【第42句】:【擠油水】(慣)比喻靠施加壓力來得到好處或得到所需要的東西。
【第43句】:【照葫蘆畫瓢】見“依樣畫葫蘆”。
【第44句】:胡豆地里種芝麻——雜種
【第45句】:【牽牛要牽牛鼻子】釋義:做事要抓住關鍵。例句:“牽牛要牽牛鼻子,……先從他李春山頭上戳開!”
【第46句】:【砍倒大樹有柴燒】(諺)比喻朝著大的經濟目標下手,自然就能得到很多利益。
【第47句】:【 閉門不問天下事】不過問社會上的大事。類似的:兩耳 不聞窗外事。梁斌《紅旗譜》:“干脆,閉門不問天下事,心里 倒也干凈?!?/p>
【第48句】:【剩飯炒三遍,狗都不吃】(諺)已炒過多遍的剩飯狗也不吃,何況人。比喻講話寫文章如果沒有新意,只是一味重復,就會惹人生厭。
【第49句】:棺材里伸手——死要錢;死不要臉
【第50句】:【發橫財】(慣)橫(heng)財:指意外得來的錢財。指一下子得到了許多錢財(多指不義之財)。
【第51句】:抓住荷葉摸到藕——追根到底
【第52句】:【騎著馬,好找馬】一方面保留,一方面再選擇。蔣子龍 《喬廠長上任記》:“有人在一個單位玩不轉了就托人找關 系,一走了之。這就助長干部身在曹營心在漢,騎著馬找 馬?!?/p>
【第53句】:兒童節這天,學校要舉行講故事比賽。由于我平時沒抓緊練習,沒記牢,心里很急,就求媽媽中午不休息陪我練講故事。媽媽說:“你呀,真是水到屋檐才開溝?!保◤V西·貴港)
【第54句】:【山怕無林海怕荒,人怕老來花怕霜】(諺)有山無林,水土必定流失;大海無魚,就是一片荒海;人老無為,生活無依無靠;花朵見霜,很快就要凋落。指人或物都有最難排解的傷害。
【第55句】:【晴天還要防陰天】見“好天也得防陰雨”。
【第56句】:【夾雨夾雪,無休無歇】(諺)雨點中夾雜著雪花,會下得沒完沒了。 指雨夾雪往往會久雨難晴。
【第57句】:兩位阿姨來我家串門兒,媽媽剛想介紹,沒想到她們已經搭上話了。媽媽驚奇地問:“你倆認識?”其中一位阿姨說:“我們倆呀,是炒面捏的面人兒——早就熟透了。”(陜西·橫山)
【第58句】:見小叔大把大把地花錢,爸爸勸他:“只有勤來沒有儉,好比有針沒有線。學會節約,才能過上好日子喲!”(河北·行唐)
【第59句】:航空兵演習——乘機
【第60句】:孫子用兵——以一當十
【第61句】:【天打五雷轟】(慣)五雷:金雷指刀砍死,木雷指棍打死,水雷指水淹死,火雷指火燒死,土雷指墻倒壓死。舊指上天用劈雷擊死人間罪大惡極者。后指罪孽者受到最嚴厲的懲處。常用作發誓或詛咒。 也作天打雷劈五雷轟。 天打五雷劈。
【第62句】:【使功不如使過】使用有功勞的人,不如使用有過錯的人。 有過錯的能吸取教訓,感恩圖報。圖書:“真正有膽識的領 導者,反而覺得犯過錯誤的干部有個很大的長處,就是有犯 過錯誤的經驗,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會更加謙虛謹慎。從 這個意義上講,使功不如使過?!?/p>
【第63句】:水底撈月,天上摘星——想得到,辦不到
【第64句】:【楊令公的兒子——一個賽過一個】(歇)楊令公:對北宋名將楊繼業的譽稱,相傳他有七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英勇善戰。指一個更比一個強。常用于贊美。
【第65句】:高梁稈做檁條——不是這塊料
【第66句】:【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諺)指在飲食上寧可少而精,不要一味貪多。 也作“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桃一筐”。
【第67句】:【拿豆包不當干糧】(慣)豆包:包有豆餡兒的包子。比喻小看了有本事的人。
【第68句】:糠餅回榨——油水不大
【第69句】:【方榫頭,圓榫眼】連接不上,結合不上。成語:格格不入。 語文圖書:“明明是一種修辭現象,卻硬要從邏輯上來解釋, 無疑于方榫頭,圓榫眼,只能格格難入。”
【第70句】:石灰拌白糖——分不清
【第71句】:【常抱的娃娃不會走】(諺)比喻對年輕人不敢大膽任用,只會妨害他們的成長。
【第72句】:【拔了蘿卜栽上蔥——一茬比一茬辣】(歇)辣:本指味辣,轉指毒辣。比喻人一伙比一伙更加兇狠毒辣。
【第73句】:小紅姐出嫁了,鄰居們議論紛紛,說她是“高門不去,低門不進,結果挑來揀去找了個窮家兒”??熳於饏s在一旁反駁道:“高樓塌了一堆土,人要發了一只虎。我看那小伙兒挺能干。”(山西·清徐)
【第74句】:六月天吹南風——熱對熱
【第75句】:【不蒸饅頭也要蒸口氣】釋義:“蒸”:諧音“爭”。指不為別的只是為爭一口氣。例句:氣死、餓死、等死、打死,不如跟敵人拼死!賣掉孩子買蒸籠——不蒸饅頭也要蒸口氣。
【第76句】:【不識路能走千里,不識人寸步難行】(諺)不認識路可以向人打聽,分不清好人壞人就得上當受騙。 指在社會生活中識人最重要。 也作不識字也有飯吃,不識人卻無生路。 不怕不識字,就怕不識人。
【第77句】:【誰家鍋底沒有黑】釋義:誰家都有不光彩的事。例句:唉!這也是劫數?。∑鋵嵾@也沒有關系,誰家鍋底沒有黑?
【第78句】:【鐵匠沒樣,邊打邊像】(諺)樣:樣子,樣品。本指鐵匠干活沒有供模仿的樣品,靠經驗和技巧,打著打著就合乎要求。比喻做事沒有固定的模式,邊做邊摸索,總會成功。
【第79句】:【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釋義:對有難的人,人人都有同情心。例句:劉翁道:“‘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憧显谖掖舷鄮?,管教你飽暖過日?!?/p>
【第80句】:【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釋義:形容膽小怕事。例句:“不行!誰都像你這樣膽小,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你!”
【第81句】:【冷手抓熱饅頭】(慣)比喻不熟悉情況的人去解決復雜難辦的事情。 也比喻沒費勁兒就得到好處。
【第82句】:【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諺)只喝酒不吃菜肴就容易醉倒。
【第83句】:每個星期天,不管爺爺有多忙,妹妹都要纏著去公園,去時自然要帶上我了。爺爺說:“真是貓打翻,狗造化啊!”(浙江·蘭溪)
【第84句】:【烏之將死,其嗚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釋義:鳥快死了,嗚聲是悲哀的;人快死了,說出來的話是善良而有價值的。例句: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日:“鳥之將死,其嗚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p>
【第85句】:背著手爬泰山——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第86句】:【鑿四方眼兒】(慣)形容為人死板,不知變通。
【第87句】:【插草標賣人】在影視作品和小說當中,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或為父母者無奈將兒女出賣,在街市上將草標插在兒女頭上,表示出賣;或貧家女兒無錢葬父,頭插草標跪在街頭自賣自身。這些場景十分悲慘。它源自古代插草標賣物的市場慣例。這種插草標賣物的市場習慣最早產生于晉代,那時我國農村便產生了定期的集市,叫草市。大部分位于交通要道或津渡驛站所在地。因市場四周多置草料,房舍簡易,多用草蓋成,加之糧草交易甚多,故遍地皆草。趕集者攜物來賣,便隨手拾一根長草插在該物上以示出售。這就是約定俗成,插草賣物成了標志。在中國古代社會不同歷史時期,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貧困人家因饑寒出賣兒女,均使用草芥,就代表要出售。有些已成了不成文的標價規則,如,一根為賤賣,兩根為平價,三根為貴賣。
【第88句】:【打兔子碰上了黃羊,撈了個大外快】釋義:比喻意外地得到了好處。例句:唐連生見廠長和工程師都信心十足,心里想:看來,這次也許真能抱個金娃娃呢!這真是打兔子碰上了黃羊,撈了個大外快。工廠出了名,他這位副廠長當然也光彩呀。
【第89句】:【專咬硌牙的鐵核桃】(慣)比喻專門整治態度強硬或難對付的。
【第90句】:【舉白旗】在現代戰爭中,舉白旗表示投降,已是國際慣例。它源自古代戰爭。在戰爭中使用白旗始于遠古,但當時白色旗幟代表要求進行談判先休戰,而不表示投降。當交戰的一方打出白旗時,對方便知道另一方要求談判,于是下令停止一切進攻活動。持白旗的一方則派出軍使、號手、旗手和翻譯到對方指揮都會明談判條件和意圖。軍使從展示白旗始到再回到本方為止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把在戰爭中打出白旗轉認為是投降,后來打白旗就成了投降的標志,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91句】:割鼻子換面吃——不要臉
【第92句】:【扛起竹竿進城——不曉得轉彎】(歇)比喻人不知道變通。
【第93句】:【上山八條路,下山路八條】(諺)指有多少去的路,也就有多少回來的路。常比喻有多少問題,就會有多少解決問題的辦法,用不著發愁。
【第94句】:我的表弟吃飯總愛掉米粒。他的媽媽生氣地問他:“要不要到外婆家捉幾只雞養到桌子下面?”他每次吃飯很慢,他的爸爸說他是“人前吃到人后,種麥種到收豆”。(江蘇·姜堰)
【第95句】:【兒孫自有兒孫計,莫為兒孫作馬?!浚ㄖV)子孫后代自會有他們的生活安排,前輩人不必為他們做牛做馬苦苦勞神費力。指前輩人為子孫后代苦心經營全是不必要的徒勞。 也作“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福:福分。
【第96句】:【路是人踩出來的】(諺)指路是要人開創的。比喻人的前途,全靠自己奮力去創造。 也作路是人闖出來的。 路是人走出來的。
【第97句】:【肚饑吃好飯】(諺)指人在饑餓時食欲最盛,吃什么飯都香。
【第98句】:【一竅通,百竅通】(諺)竅:竅門,事情的關鍵。指遇事能抓住關鍵與要害,就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第99句】:【千里為官只為財】(諺)離家千里去做官,只不過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財。指舊時離鄉背井去做官的人,總脫不了發財求利的目的。 也作“千里求官只要財”。
上一篇:虎撲社區流行的歇后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