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六月里做棉襖——早準備
【第2句】:【請字兒不曾出聲,去字兒連忙答應】(慣)主人的“請”字還未說出口,客人就連忙答應說“去”。指迫不及待地盼望別人邀請。
【第3句】:【放煙幕】(慣)比喻散布虛假的信息或做出掩蓋真實意圖的行為,以蒙蔽他人。 也作放煙幕彈。 放煙霧。 散煙霧。
【第4句】:船到江心才補漏——晚了;遲了
【第5句】:人字雙著寫——不從也得從
【第6句】:【吃回頭草】(慣)原指牛羊等重回吃過的草地吃草。比喻重新做曾經放棄的事情。
【第7句】:爸爸媽媽都出門去了,為一點小事,我打了弟弟。奶奶說:“你真是貓子不在家,老鼠在家翻跟頭。”(江蘇·大豐)
【第8句】:爸爸帶我去看根雕展覽,我問爸爸什么叫根雕,爸爸說:“動刀子就是根雕,不動刀子就是根藝。”(陜西·岐山)
【第9句】:【橫插一杠子】見“插杠子”。
【第10句】:刀刃上抹鼻涕——難下手;下不了手:無法下手
【第11句】:【 走錯了廟門,敬錯了神】找錯了地方,求錯了人。劉紹棠 《鷓鴣天》:“當年你爸爸自討苦吃,偏要學經濟,而且學的是 農業經濟,真是走錯了腳步,進錯了廟門。”
【第12句】:【三日不彈,手生荊棘】(諺)三天不彈琴,手就像長了荊棘一樣生澀。指技藝要想精熟,必須常習常練。 也作三日不練不順手,兩天不念不順口。 三天不唱口生,三天不演腰硬。
【第13句】:駕轅馬套在車后頭——想開倒車
【第14句】:【三齒鉤撓癢——硬手】(歇)硬:本指堅硬,轉指過硬、強硬。手:本指形狀像手的物品,轉指人(多指有某種技能的人)。指在某方面有過硬本領的人。也指態度或手段強硬的人。
【第15句】:石灰見火——齜牙咧嘴
【第16句】:【不愿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試官】(諺)試官:科舉時代評閱試卷的考官。指舊時科舉考試沒有真正標準,只要文章合考官的眼光,就可被錄取;否則文章再好,也要落選。
【第17句】:【一世破婚三世窮】(諺)指破壞他人婚姻的人,必遭三代受窮的報應。
【第18句】:【耍花招】(慣)比喻玩弄欺詐的手段。 也作耍花樣。 耍花槍。
【第19句】:【兵對兵,將對將】(慣)指較量的雙方勢均力敵。
【第20句】:核桃仁蒸蜂蜜——又香又甜
【第21句】:叔叔推車撞了墻,直怪那墻修得不是地方。一旁的奶奶聽了說:“你自己屁股歪,還怨茅坑不正。”(江蘇·鹽城)
【第22句】:【籬牢犬不入】(諺)籬:籬笆,用竹竿或木條扎起的圍墻。籬笆扎得牢固,野犬就鉆不進來。比喻防范嚴實,壞人就沒有可鉆的空子。 也作籬牢處犬難穿。 籬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
【第23句】:山谷里敲鑼——處處有回音
【第24句】:【 前言不搭后語】語言雜亂無章,前后聯系不上,形容慌 亂,或不善言談。成語:語無倫次。古華《浮屠嶺》:“王斷掌 嘴笨舌笨,前言不搭后語的,樣子有點傻。”
【第25句】:【筆頭無力嘴頭硬】釋義:硬:比喻徒有其表,而實質上無能力。指講起話來夸夸其談,辦起事來優柔寡斷。例句: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好像做任何事都胸有成竹,實際上呢,他什么也做不到好處,真是筆頭無力嘴頭硬!
【第26句】:【毒蛇口中吐蓮花】釋義:比喻陰險毒辣的壞人,偽裝善良。例句:大家別看陳尚仁平日裝笑臉,做善事,正如俗話說的:“咬人狗,不露齒”,“毒蛇口中吐蓮花”。大家要擦亮擦亮眼睛啊!
【第27句】:【強盜遇著賊爺爺】(慣)指雙方是一丘之貉。
【第28句】:【寒從腳底來】(諺)腳底有涌泉穴與心相通,人周身的寒氣是通過腳底傳入的。指要防寒必須從腳部的保暖做起。
【第29句】:七月天的雷雨——說下就下,說晴就睛
【第30句】:【井底蛤蟆——沒見什么天日】(歇)生活在深井里的蛤蟆,沒見過天,不知天有多大。形容人眼界窄,沒見過大世面。 也作井底的青蛙——只看見碟子大的天。 井里的青蛙——沒見過簸箕大個天。
【第31句】:掉進面缸里的老鼠——翻白眼
【第32句】:【 冤有頭,債有主】各有當事人,與別人無關。茅盾《子 夜》:“你發瘋了么?不干你的事,冤有頭,債有主。到后面 去吧!不許亂跑。”
【第33句】:【欺軟不欺硬】(慣)指欺負軟弱的,不敢惹厲害的。
【第34句】:山核桃——差著一格子
【第35句】:【插杠子】(慣)比喻局外人插進來干擾。 也作插一杠子。 橫插一杠子。
【第36句】:【老實的終須在】(諺)為人老實厚道,最終會有個好結局。指人要老實,才能長久。 也作“老實常常在,奸狡是禍害”。 奸狡:為人奸詐狡猾。
【第37句】:【懶驢上磨屎尿多】諷刺人懶惰,做事情不抓緊時間。尤 鳳偉《中國一九五七》:“就指責他故意磨洋工,還罵了句懶 驢上磨屎尿多。”
【第38句】:亡國奴不如喪家犬。
【第39句】:【 老天爺有眼】老天爺有眼看得清楚,謂人世間的善惡會 有報應。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老天爺若有眼,他應當 保佑這一對好孩子,讓他們完成婚配才是。”
【第40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諺)指要想給別人加上罪名,不愁找不到借口。
【第41句】:【油梭子發白——短煉】(歇)油梭子:油渣。短:缺少。煉:本指煉油,轉指磨煉。指人缺乏實際鍛煉。
【第42句】:船幫做棺材——漂流了半輩子才成(盛)人
【第43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謂活受罪。或說:求生不得,求死無 門。香港金庸《射雕英雄傳》:“若是落入了他們手中,被充 作官妓,那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了。”
【第44句】:【扳到網里就是葷腥】得到的不論大小,都是利益。陳世旭 《裸體問題》:“但劉高俅的方針是廣泛聯系,薄利多做,對江 海公司來說,魚也好,蝦也好,扳到網里就是葷腥。”
【第45句】:【逃出了黑店,又搭上了賊船】(慣)黑店:壞人開的殺人劫貨的客店。比喻逃脫了一個災難,又遇上了另一個災難。
【第46句】:【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刻薄不一定討便宜,忠厚并不 吃虧。奉勸人要忠厚,不要刻薄。明代《醒世恒言》:“那些 和尚們也聞知秦賣油之名,他的油比別人又好又賤,單單作 成他。所以一連這九日,秦重只在昭慶寺走動。正是:刻薄 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第47句】:【白露身不露】釋義:“白露”時,不要再光膀子了。言天氣漸冷,赤身露體易著涼。例句:八月,秋興:諺云:“白露身不露”,言至是天氣乃肅,可以授衣耳。
【第48句】:裹著蜜糖的黃連——還是苦(苦命人)
【第49句】:【捧得高,跌得重】(諺)被人吹捧得越高,跌落下來摔得就越慘重。 指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接受別人的吹捧。 也作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捧得高高的,摔得扁扁的。 抬的高,跌的重。
【第50句】:【省了一把鹽,酸了一缸醬】(諺)制醬需鹽,為節省一把鹽,卻使一缸醬發酸報廢。比喻在不該節省的地方節省,結果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第51句】:單筷難夾菜,獨翅難飛天。
【第52句】:沙石打青石——石打石(實打實)
【第53句】:【趁臺階下驢】(慣)下驢:卸驢,指把拴在驢身上的套解開取下。 比喻趁機罷手不干。
【第54句】:牲口不上膘——料不到
【第55句】:媽媽叫我幫爸爸栽紅薯,我說我不會。“看你這孩子,不會怕什么,跟著瓦匠過三天,不會蓋房會搬磚;莊稼活不用學,你爸咋著你咋著,不就行了嗎?”(安徽·宿縣)
【第56句】:【借梯子下樓】(慣)比喻利用機會擺脫困境。 也作借梯子下臺。 借臺階下去。
【第57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按道德良心做事,不必計較功利。 清代《鏡花緣》:“妹子有句話奉勸諸位姐姐:倒不必懷疑,古 人說得好,他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第58句】:【問不出個子丑寅卯】(慣)子丑寅卯:地支的前四位,比喻各種事情。指什么話也問不出來或什么答案也得不到。
【第59句】:米篩子打水——場空
【第60句】:【遇著善人便燒香,遇著惡人便使槍】(諺)指對人要愛憎分明,善惡分清,不能是非混淆,敵友不辨。
【第61句】:某地工商所由于風氣不正,三天兩頭巧立名目收費。看著手中樣樣齊全的各種證件,經營者怨聲四起:“咳!磨道里找驢蹄,找事就有事。”(河南·新密)
【第62句】:我的膽子小,晚上不敢出門,奶奶鼓勵我說:“鬼怕惡人鐵怕炭,豆腐渣也怕那個爛米飯。勇敢點!”(河南·長垣)
【第63句】:喜鵲進門——報喜來了;喜盈門
【第64句】:【有錢弗買半年閑】(諺)有錢不買閑放半年的東西。指精明人不愿購置閑物,以免影響本金生息或資金周轉。
【第65句】:【山山有路,路路相通】釋義:形容道路四通八達。“山山”又作“山口“。例句:“他們走的是哪條路?”“山山有路,路路相通!進來的時候就是分開走的,講不準。”
【第66句】:自從哥哥工作以后,媽媽總是買有營養的東西給哥哥吃,卻從來不給我買,還數落我:“別光看魚喝水,不看魚鰓漏;你哥哥每天上班勞累,不多給他加點營養怎么能行呢?”(安徽·滁州)
【第67句】:水面上看人——看倒了
【第68句】:【東打一耙子,西撈一勺子】釋義:比喻沒有固定的職業和收入,靠臨時性的收入維持生活。例句:馬老哥有些酸楚地苦笑一下,說道:“過了年的黃歷看不得。那是自由自在,熱鬧紅火。可是頂得了啥用哩?東打一耙子,西撈一勺子,今兒有酒今兒醉,明兒也許連水都喝不上。”
【第69句】:仙女下凡——騰云駕霧;飄飄然
【第70句】:【無風不起浪】(諺)水面上無風就不會翻起浪。比喻事情的發生總有它的根由,有了前因才會有后果。 也作無風不起浪,無根不長草。 無風不起浪,無縫不生蛆。
【第71句】:雪地里的松毛蟲——沒幾天活頭啦
【第72句】:【一鍬挖出個井】(慣)比喻一下子就取得成功。
【第73句】:【人離原地活,樹離原地死】(諺)指人離開原地,走出困境,外出闖蕩,就能把生活的路拓寬。 也作人挪活,樹挪死。挪:挪動,離開原地。 樹挪死,人挪活。
【第74句】:【駱駝擱在橋板上,兩頭無著落】釋義:駱駝背有駝峰,仰臥橋板上,頭和尾沒有著落處。比喻兩方面都無著落,處境困難。例句:陶子堯一聽這話,臉上一紅,知道各事瞞他不過,不妨同他實說,或者有個商量。便說:“我現在好比駱駝擱在橋板上,兩頭無著落。你總得替我想個方法才好。”
【第75句】:【水中撈月】“水中撈月”用來比喻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的愚蠢行為。 “水中撈月”源于佛教的一個寓言故事。據《僧祗律》載:佛陀對諸比丘說,過去世時,伽尸國波羅奈城有五百只獼猴,一日在林中玩耍,來到一井邊,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月亮,于是對同伴說:“月今日死,落在井中,我們應該把它撈出來,以免世間長夜暗冥。”眾猴不知如何下手,一獼猴見井邊有一樹,乃說:“我捉樹枝,汝捉我尾,輾轉相連,乃可出之。”于是眾猴尾轉相捉,樹弱枝折,群猴都掉進水里去了。佛陀以此故事諷喻那些自以為是,不分是非虛實,害人害己的歪道邪師。
【第76句】:【蹺蹺腳,比你的頭還高】(慣)指對方不夠資格,根本不配與自己相比。
【第77句】:人老病多,樹老根多。
【第78句】:奶奶說:“六月的韭菜沒有九月的韭菜好吃,六月韭,臭死狗;九月韭,九朵菊花下燒酒。”(云南·祥云)
【第79句】:【你一言,我一語】(慣)指兩人或眾人交談、討論或爭辯。 也作你一言,我一句。 你一句,我一句。 你一舌,我一嘴。
【第80句】:【飛得高,跌得重】(諺)物體上升得越高,跌下來摔得就越重。比喻貪婪的人名利地位攀升得越高,一旦失腳,受打擊受損失就越慘重。 也作“飛得高,摔得重”。
【第81句】: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背(輩)
【第82句】:耗子拉秤砣——自塞門路
【第83句】:【 有天理有國法還有人情】講道理,執法,也要照顧人情。 意即不能不考慮人際關系。李準《李雙雙》:“這算貪污工 分?有天理有國法還有人情呢!你以后少跟他后面跑!少 家失教的樣子。”
【第84句】:【天不收,地不留】(慣)指無人收留,無處容身。
【第85句】:今年天氣很不正常。前幾個月特別旱,特別是五月,更是旱得火燒火燎。到了六月份又一個勁兒下雨。我對這種天氣特別討厭。媽媽說:“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河南·商丘)
【第86句】:【草深蟲子密,林大鳥兒多】釋義:比喻人多,情況復雜,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范克明似有同感,說:“草深蟲子密,林大鳥兒多,什么樣的全都有哇。”
【第87句】:【水有源,病有根】釋義:比喻事情發生總有根源。例句:吳為才也哭喪著臉說道:“都是你爹的罪過,可是水有源,病有根,你爹昧了良心也是日本人逼的呀!”
【第88句】:【討飯的掉了碗】(慣)要飯的丟了要飯用的碗。比喻失去了最重要的器具。
【第89句】:【坐紅椅子】(慣)舊時科舉考試發的榜最后要用紅筆勾一下,末一名剛好在紅勾之內。比喻成績排在最后一名。
【第90句】:【滿園果子,只有一個紅】比喻只有一個出眾的。類似的: 滿園花草一棵紅。成語:一枝獨秀。明代《三寶太監西洋 記》:“到了今日,正叫做滿園果子,只看得他兩個人紅哩!”
【第91句】:【惹虱子頭上撓】(慣)比喻自找麻煩。
【第92句】:床底下練武——施展不開
【第93句】:早上,我在上學的路上,看到田里有好幾位農民伯伯正在種著什么。回到家,我請教媽媽,媽媽微笑著說:“榆錢黃,種谷忙。”(山西·潞城)
【第94句】:【九個佛墩十八個菩薩】(慣)比喻人多職位少。
【第95句】:【柳樹上開花,沒結果】釋義:柳樹的種子外面有白色絨毛隨風飛散,很像一團團白花,叫柳絮,種子非常小,不顯眼,人們錯以為柳樹不結果。比喻事情沒有個結果。例句:唉,他說命太苦,頭一回說親說了個你,鬧了一回子,誰知道柳樹上開花,沒結果。
【第96句】:生長在花園里的花朵是美麗的,生活在祖國土地上的人民是自豪的。
【第97句】:抓住荷葉摸到藕——追根到底
【第98句】:【沒碰過釘子不知道疼】(諺)比喻人沒有遭受過打擊和挫折,就不會有切實的經驗教訓。
【第99句】:【擋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口】無法禁止人講話。類似的: 簸箕大的手,掩不住眾人口。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 “擋得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口,誰愛說啥讓他說去。我就 不信,舌頭嚼爛了能當肉吃!”
上一篇:一句話說透人生【504】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