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踏著鼻子上臉】見“登鼻子上臉”。
【第2句】:【跟著狼吃肉,跟著狗吃屎】釋義:比喻跟著能力強的人吃香享福,跟著能力差的人吃苦受罪。例句:鄭書記,原來大伙兒還不覺得您怎樣,龍書記這么一來,大伙兒還是覺得您親。跟著狼吃肉,跟著狗吃屎。
【第3句】:【冷鍋里冒熱氣】事情來得突然,出乎預料。類似的:冷鍋 里爆熱豆/冷灰里爆出熱栗子。王蒙《失態的季節》:“但是 最后費可犁冷鍋里冒熱氣,或者說又大冒起傻氣來了。”
【第4句】:【臘月生的孩子——凍手凍腳】(歇)凍:諧“動”。指動作不規矩(多指性騷擾)。
【第5句】:【此地無銀三百兩】是形容愚蠢的人做事情弄巧成拙,欲蓋彌彰的行為。它源自古代一個故事。據說從前有個做小本生意的人叫張三,好不容易攢了三百兩銀子,卻又不知藏在哪里才安全。最后他把銀子裝進一個壇子里,埋人自家菜園。埋完后還不放心,他又往地上插了一個木牌,寫著“此地無銀三百兩”。第二天,鄰家王二瞧見木牌,心里想:“張三也太傻了,這不分明是告訴別人這里有銀子嗎?”王二三下五除二把銀子刨了出來,偷回家去。但心里卻惶恐不安,想到自己是張三的鄰居,張三丟了銀子,肯定第一個懷疑他。為了標榜自己“清白”,王二也寫了張字條,貼在張三的木牌上,上面寫著“隔壁王二不曾偷”。這不是倆“二百五”嗎?后來,人們就把不打自招的愚笨行為叫做“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第6句】:【打倒了虎豹,還有豺狼】釋義:比喻敵人沒有徹底消滅。例句:誰知打倒了虎豹,還有豺狼,就應了你那年在黃風口說的話了,奴隸主階級就是不甘心滅亡哪!
【第7句】:【摸老虎屁股】(慣)指冒犯有權有勢或難以對付的人。
【第8句】:爸爸批評我說得多于得少,光有想法不見行動;說我是“四兩的鴨子三兩的嘴,想吃魚蝦又不下水”。(江西·大余)
【第9句】:刀切元宵——不圓滿
【第10句】:【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諺)索:繩索。比喻人在某方面受過大的驚嚇,再遇到類似情況就不由得心驚膽顫。 也作一朝被蛇咬,三年怕帶子。 一次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一回蛇咬腳,十年怕踩草。
【第11句】:【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無長遠打算,敷衍了事。成語:得 過且過。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我以前每天坐辦公室, 閑談看報,喝茶,在幾件公事上簽名。當一天和尚撞一天 鐘,大家都是這種態度。”
【第12句】:【吃柿子單揀軟的捏】釋義:比喻專找軟弱的欺侮。例句:段雨國大眼一瞪:“吃柿子單揀軟的捏,你就看我好欺侮!面對上帝起誓,誰扔的誰是烏龜蛋!”
【第13句】:【 刮十二級臺風】形容來勢兇猛。黑雁男《十年動亂》:“在 史無前例的十二級臺風的席卷之下,死的死了,倒的倒 了……”
【第14句】:【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兩個人的看法可能更 全面一些,要聽取不同意見。成語:兼聽則明。劉江《太行 風云》:“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我聽小五這是 幾句實話,不知道你鬼迷心竅想是甚!”
【第15句】:穿著拖鞋走路——邁不開步
【第16句】:【 一個爛桃壞一筐】個別連累整體。陳登科《風雷》:“一個 爛桃壞一筐。凡是自己不找門路,光要救濟的,光想貸款 的,一個不貸,也不發救濟糧。”
【第17句】:【想起一出是一出】從前富貴人家,把戲班叫到家中唱戲, 戲目由他們決定,叫點戲。他們想點哪一出就演哪一出。 引申為:沒有準譜兒,一會兒一個主意。王蒙《活動變人 形》:“老孫辦事就是這么荒唐可笑,想去一出(戲)就是一 出。”
【第18句】:【不種百頃地,難打萬石糧】(諺)頃:百畝為一頃。指種的地廣,打的糧才會多。也泛指下的本大,得到的收益就豐厚。
【第19句】:平時我對學習抓得不緊,臨近考試了才想著去看書。媽媽說:“現喂的雞不下蛋啊!”(山東·蒼山)
【第20句】:奶奶讓我去拿菜刀,我飛快地把菜刀拿來。奶奶接過菜刀,又讓我去拿碗,我笑著說:“你剛才為啥不一起吩咐?”“呵呵。”奶奶也笑了,“山里的主意來得遲唄!”(河南·西峽)
【第21句】:【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釋義: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門前”又作“檐前”。“不管他人瓦上霜”又作“休管他人瓦上霜”、“哪管他家瓦上霜”、“莫管他家瓦上霜”、“莫管他家屋上霜”等。例句:我可以在我的小酒店里過著安居樂業的日子,我可以抱著“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態度,或者是帶上盤費遠走高飛,離開紅楓嶺這塊是非之地。
【第22句】:【穿小鞋】(慣)比喻受到有權勢者暗中刁難、限制,又無可奈何。
【第23句】:叔叔要進城去做生意,爺爺不放心,再三叮嚀叔叔:“多做生意少占本兒,一年多打幾個滾兒;三分毛利吃飽飯,七分毛利餓死人。”(山西·平陸)
【第24句】:菜刀剃頭——與眾不同
【第25句】:【嘴上有門,肚里有牙】(慣)比喻肚里有坑害人的主意,嘴上一點兒也不露出來。
【第26句】:【芝麻摔八瓣】形容極小。電視劇:“芝麻摔八瓣的官,你 真有癮呀?”
【第27句】:秋播時,爸爸主張留點地來年種經濟作物,媽媽主張多種糧食作物。奶奶偏向媽媽,對爸爸說:“寧穿十天爛,不挨一頓餓;還是多種糧食好。”(河南·鄢陵)
【第28句】:手拿謎條猜不著——執謎(迷)不悟
【第29句】:【南人駕船,北人乘馬】(諺)南方多水域,故人們善于駕船;北方多平原,故人們善于騎馬。指不同的生活環境往往會培養人們的特有習性與技能。 也作“北人乘馬,南人乘舟”。
【第30句】:【蜂刺入懷,解衣去趕】(諺)指黃蜂要是鉆進衣襟里,就必須馬上解開衣襟趕跑它。比喻情況緊迫時,不容有任何遲疑,必須立即采取緊急措施。 也作蜂蠆入懷,隨即解衣。蠆(chai):蝎子一類的有毒動物。 蜂蝎入懷,各自解衣。
【第31句】:【叫親了的娘,住親了的房】(諺)親娘越叫越親近,房子越住越親切。泛指人與人或人與物相伴時間長了,自然增長感情。
【第32句】:【 蝦子也有三道浪】能量雖小,但也能起作用。亦可反用。 汪幸福《浪跡臺灣島》:“你們幾個小蝦造得起大浪?搞得不 好,還要落個坐牢的下場。”
【第33句】:【干柴烈火,龍王難救】(諺)龍王:主管興云降雨的神。指烈火一旦燒著干柴,火勢會越來越旺,誰也無法撲滅。
【第34句】:【家懶外頭勤】釋義:在外邊勤勞,在家里什么都不管。例句:玉生是個“家懶外頭勤”,每天試驗這個,發明那個,又當著個民兵班長,每逢收夏、收秋、過年、過節就在外邊住宿,根本不是管家的人。
【第35句】:【知錯改錯不算錯】(諺)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就不算錯誤了。指任何人都會犯錯誤,關鍵在于知錯能改。 也作知錯能改不為锘。 知錯改锘不算錯,知錯不改錯中錯。
【第36句】:蛇吞象——不自量
【第37句】:以財為草,以身為寶。
【第38句】:【 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做事要善于動腦子,想辦法。浩然 《艷陽天》:“瞧瞧,事兒是死的,人是活的;能人一伸手,一動 嘴兒,事情就好辦多了。”
【第39句】:【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釋義:難:與“男”諧音。意謂有錢能成為男子漢,沒有錢就難于處世了。例句:“家底子空了,我是去那里借債,想借十塊錢來應付你們。哪曉得‘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借不到錢,我自然不敢回來。”
【第40句】:【燈盞不亮有人擦,事情不平有人說】(諺)燈盞:舊時油燈下有燈臺高擎,上有盛油的碟狀燈具。指遇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自會有人出面評說。
【第41句】:【不見棺材不下淚】(慣)比喻不到窮途末路就不死心,不后悔。
【第42句】:【近家無瘦地,遙田不富人】(諺)瘦地:貧瘠的土地。遙田:離家遠的田地。指離家近的土地管理方便,故而肥沃;離家遠的土地難以管理,故而薄收。
【第43句】:【雞配雞,鳳配鳳】釋義:比喻什么樣人配什么樣人。例句:秦書田聽到這里,微微紅了臉:“上級莫要取笑我們了。雞配雞,鳳配鳳……大隊能不能給我們出張證明,放我們到公社去登記?”
【第44句】:姥姥見我要把剩飯倒掉,馬上攔著說:“唉!百粒不成面。吃了不痛扔了痛啊!”(江蘇·鹽城)
【第45句】:【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釋義:比喻有心去做的事情做不成功,無意做的,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又作“意”。“并”又作“發”。例句:這真應了古人說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看起來,愛情是個奇怪的數學函數。是幾何學里的拋物線,誰也難以捕捉它的規律,你說對嗎?
【第46句】:【靠大樹草不沾霜】見“大樹之下,草不沾霜”。
【第47句】:【家和萬事興】釋義:家庭和睦就能興旺。例句:六叔兩邊勸解地說:“好了,好了,家和萬事興。睡覺去吧,有話明天再說!”
【第48句】:【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指職業收入倒掛的現象,腦力勞 動收入不如體力勞動收入多。雜文圖書:“民謠已經說了, 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
【第49句】:小明太貪玩了,學習成績常常不理想。他媽媽生氣地說:“娃兒,你真是禿子剃頭,瞎花錢,再不好好學,就別上學了。”他爸爸接著說:“人家孩子的媽媽都趁假期認真地輔導自己的孩子,人家都會屙屎攥拳頭——使暗勁兒;你卻不管他,怨誰呀?”(河南·南陽)
【第50句】:冬天,媽媽要我穿棉衣,我不肯。媽媽說:“河上都蓋蓋子了還不穿,啥時候才穿?”(江蘇·寶應)
【第51句】:棋逢對手,先禮后兵。
【第52句】:【烏白頭,馬生角】(慣)烏鴉白了頭,馬生出角來。比喻事情不可能出現或成功。
【第53句】:隔山射虎——全憑硬弓(功)
【第54句】:【習慣成自然】適應了就變為常態,不受拘束,或不易改 變。相關的:多年的老歪樹,直不起來了。清代《鏡花緣》: “俗語說的:習慣成自然。我們看他雖覺異樣,無如他們自 古如此;他們看見我們,自然也以我們為非。”
【第55句】:吃罷黃連勸兒媳——苦口婆心
【第56句】:【鍋里有了米,不愁碗里沒有飯】(諺)比喻全局生活富裕了,個人就不愁沒好日子過。
【第57句】:【民不舉,官不究】(諺)舉:告發。 指舊時的訴訟案件,受害人如果不提出訴訟,官府絕不主動審理。 也作民不告,官不究。 民不催,官不理。 民不告狀,官難過問。
【第58句】:【撕破臉】(慣)1指徹底決裂。 2指翻臉,一點兒情意也不講。 也作撕破臉皮。 撕破面皮。 撕破情面。
【第59句】:老師要找一位學生的家長商量事,找了幾次都沒找到,結果在路上碰見了。老師說:“這真是山不轉水轉,找不見碰見。”()
【第60句】:【嘴上貼封條】指不準說話,或保持沉默。海外陳若曦《二 胡》:“爸爸自從摘了右派帽子后,嘴巴貼了封條,見人先矮 三分。”
【第61句】:【軟刀子割頭不覺死】(諺)指使陰謀、設圈套去暗害人,會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死去。 也作軟刀殺人不見血。 軟刀子割頭不覺疼。
【第62句】:【燒野火】(慣)指到處告狀、說壞話。
【第63句】:【大樹之下,草不沾霜】(諺)生長在大樹底下的小草,不受霜露侵襲。喻指人靠著有權有勢者的庇護,別人就不敢欺侮。 也作“靠大樹草不沾霜”。
【第64句】:【不會種田看上壟】(諺)壟: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不會種田的,看看人家上壟田地如何種,學著樣種就行。泛指自己不會的,就照著別人的樣子做。
【第65句】:清道夫拉貨——拉的全是廢物
【第66句】:【 紅口白牙跑舌頭】謂好好的人卻昧良心胡說八道。或 說:滿嘴跑舌頭/舌頭跑出了牙關。成語:信口雌黃、信口開 河。劉紹棠《蒲柳人家》:“什么鐵嘴?你紅口白牙跑舌頭, 馬勺兒上的蒼蠅混飯吃。”
【第67句】:【蛤蟆跳在戥子上,自稱自站】戥子,用小圓盤載重的小秤。 站、贊諧音,借指自己稱贊自己。類似的:耗子爬秤鉤,自己 稱自己。成語:自我吹噓。清代《負曝閑談》:“尹仁道:.我 這腦袋還推扳嗎?’胡麗井在旁插嘴道:‘這可成了蝦蟆跳在 戥子里,自稱自贊了!”’
【第68句】:老師讓我口頭作文,可我當著那么多的人一個字也說不出。老師鼓勵我說:“地干了還裂縫呢,沒大有小,沒多有少嘛!”(河北·磁縣)
【第69句】:電視里演的節目——天南地北都看到
【第70句】:表壯不如里壯。
【第71句】:【老虎屁股——摸不得】(歇)比喻人自以為了不起,惹不得。也指人很蠻橫,冒犯不得。常含譏諷意味。
【第72句】:密網捕漁——連鍋端
【第73句】:爸爸準備去鋤花生地,媽媽說:“天不下雨,地里沒草,苗都快旱死了,不要鋤了。”爸爸接過話頭說:“鋤頭有墑,杈頭有風,還是鋤鋤好。”(河南·商丘)
【第74句】:裱糊吉里的紙人一—點就透;—戳就破
【第75句】:【鐵匠沒樣,邊打邊像】邊做邊學,在實際中逐漸完成。類 似的:草鞋沒樣,邊打邊像。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好 吧,你去搞,鐵匠沒樣,邊打邊像,慢慢來,總有辦法的。”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形容人精明,細心觀察情況。語序 亦可換置。池莉《來來往往》:“他不得不謹慎行事,不得不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第76句】:【一日兩,兩日三】(慣)指日子一天天過去。也指日積月累。
【第77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釋義:比喻事物小而齊全,可以作為典型代表。例句:那小飯館可以說是北京市最基層最不起眼,甚而會被某些自命高雅的人視為最低級最不屑一顧的社會細胞。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實整個北京城的陰睛風雨、喜怒悲樂,都能從那小小的飯館中找到清晰而深刻的回響。
【第78句】:【說出大天十九點來】意即不管怎么說,無論如何。類似 的:說出大天來/說下黃天表來。浩然《艷陽天》:“還討論什 么呀?今年要地五勞五分紅,這是堅決性的,說出大天十九 點來,也得這么辦!”
【第79句】:電視里播放廣告,我在一旁尖聲怪調地隨著學說廣告詞。媽媽嫌難聽,白了我一眼說:“嘴不尖學鷹叫。”(山東·平邑)
【第80句】:3月8日,一大早爸爸就起床做好了飯菜。媽媽起床后說:“咦,今兒個日頭咋從西邊出來了?”爸爸笑了笑說:“三八婦女節,男的干活女的歇嘛!”(河南·滎陽)
【第81句】:【誰人不知,哪個不曉】(慣)形容名氣很大,誰都知道。 也作“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第82句】:【唱戲還要有個過場】釋義:比喻辦事不能操之過急。例句:性急吃不得熱饅頭,唱戲還要有個過場,鬧革命這事情,更是要得一步一步來。就像鋸大樹一樣,咱又要刨根,還要砍梢。
【第83句】:屠宰場上的肥豬——死到臨頭
【第84句】:【快馬一鞭,快人一言】釋義:痛快人說話痛快,干脆。例句:武當說:“快馬—鞭,快人一言,說干就干,說走就走.今天動身!”
【第85句】:【自己的墳還哭不過來呢】清明有上墳哭親的習俗。借指 自己事情忙不過來,管不了別人。成語:自顧不暇。從維熙 《泥濘》:“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自己的墳頭還哭不過 來哪,還有心思去哭別人的墳頭,活見鬼。”
【第86句】:【 有被的不會睡,會睡的沒有被】有條件的沒有能力,有能力 的沒有條件,主觀條件與客觀條件不一致,做事力不從心。 類似的:會吃栗子無得吃,不會吃的夾殼吃/張三有馬不會 騎,李四會騎沒有馬/張郎有錢不會使,李郎會使又無錢。 劉云若《小揚州志》:“你是自討罪受,簡直不應該把財神爺 往外推。我尋財神又尋不著,這才是有被的不會睡,會睡的 沒有被。”
【第87句】:【染房里的捶布石——經過大家伙的】(歇)比喻人見過大世面,經歷過大場面。
【第88句】:【戲子穿上龍袍,成不了皇上】冒充沒有用,不可能成功。 馬烽《劉胡蘭傳》:“好人誰去她家?穿得闊要怎?唱戲的穿 上龍袍,也成不了真皇帝!”
【第89句】:田埂上修豬廄——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90句】:【天公不作美】多指天氣不佳,或天氣不如人意。香港岑 凱倫《婚外戀情》:“只有改天再趕拍了!沒辦法,天公不作 美!”
【第91句】:【心急喝不了熱鍋粥】謂操之過急,達不到目的。類似的: 性急吃不上熱豆腐。陸文夫《圍墻》:“其實大可不必,心急 吃不了熱粥,你不讓虱子叮,就得被蛇咬,脫光了膀子是會 傷風的,這是經驗。”
【第92句】:【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諺)官場的人見了面,都說不當官是最好的,可在山林間沒見到過一個由官場退下來的人。指官場的人不愿為官是假,貪婪權勢惟恐丟官是真。
【第93句】:【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歇)指吹噓得再厲害,最終也要破滅。
【第94句】:【一個將軍一道令,一個和尚一套經】(諺)每個將軍都有自己一套指揮的號令,每個和尚都有自己一套常念的經文。比喻誰掌權誰說的話就算數。也比喻多層領導,各自發號施令。 也作一個將軍一個令,一個和尚一個磬。 一個和尚一本經,一個將軍一道令。
【第95句】:【不怕學不會,只怕不肯鉆】釋義:指只要用心鉆研,什么都能學會。例句:俗話不是說嗎:“不怕學不會,只怕不肯鉆。”工夫到了,自然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啦。
【第96句】:【雙手難捉兩條魚】(諺)人的兩只手不能同時捉住兩條魚。指做事得有先有后,不能不分輕重緩急,同時完成兩方面的任務。
【第97句】:狗熊掰玉米——掰一個丟三個
【第98句】:【蚊子叮菩薩——認錯人了】(歇)菩薩:這里指泥塑或木石雕刻成的佛像。指看錯了人或找錯J,對象。 也作蚊子叮菩薩——看錯了人頭。 蚊子叮菩薩——找錯了對象。 蚊子咬菩薩——認錯人啦。
【第99句】:大年初一看日歷——日子長著哩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句句虐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