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良心對別人重要,對自己也重要。良心沒有成本,卻有價值。只要信念堅定,努力去做,就能做到。口說好話,心想好念,身行好事,就是良心的體現,良心會使人生得到慰籍和安享。
【第2句】:追隨好人學做好人,便是上乘佛道怎樣經營有價值的人際關系?佛日:擇其善者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第3句】:【禪語人生】相聚和離別,仿佛一個轉身,一圈接著一圈,連成生命的舞蹈,有的人還會回來,有的人知道再見太難。
【第4句】:于諸境上,心不染,日無念。于自念上,常離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壇經·定慧第四》
【第5句】:找出自己最大的缺點,要有改變的愿力,切實執行。要把做過的錯事記住,不斷地自我警惕,自我提醒,要能不二過。(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6句】:【禪心佛語】時間總是會過去的,無常的人生,生命都是在不斷的流轉著。但是每個人的業力還是感受著自己的果報,因此,你要怎樣的人生完全在于你的自我如何來改變未來。
【第7句】:【一禪文案】時光若水,暗香浮動,細品人生的味道,苦澀,甘甜,入醉。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將一切美好安放在心里,以一抹燦然的微笑,在歲月里行走,滋潤生命的漫漫旅程。
【第8句】:【禪心佛語】人異道同孔丘曰,吾道依一貫之老聃曰,無為無不為,釋迦曰,空生妙有。
【第9句】:只這一顆心,就已經是一處絕塵世外的桃花源,花開花落,藏了一絲絲潛在的清高,藏了喧囂世界里那一點點禪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沒有絲毫雜念,這恬淡清閑的美情,換來的是心靈的短暫輕松。
【第10句】:【禪心佛語】如來密意傳,就是心心相通。真法是通過心來傳遞的,不是要通過口來傳遞的。若通過口來傳遞的,就不是真法。
【第11句】:無所擁護,名為大舍;若不見我、法相、己身,見一切法平等無二,是名大舍。《大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
【第12句】:提放自如,是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后的大徹大悟,是感悟人生的喜樂哀愁之后的身心空靈,也是一種走到蜿蜒小徑盡頭之后的豁然開朗,曲徑通幽處,別有洞天。
【第13句】:【禪心佛語】聆聽“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空靈,讓心靈的塵垢在自然的吟唱中滌蕩,身心清朗,通透。讓這淡然平靜的心態涵養性情,曠達胸臆,怡情忘機。
【第14句】:【禪心佛語】第一要反省、要剖析。像剝香蕉樹,一層一層地剝,看我們的表面意識是如何形成的,一層一層地剝到最后,你就會發現是什么,就看到了真實。
【第15句】:【禪語人生】無論從哪里往下跳都很容易,而且往下墜落時的那種感覺,通常都帶著種罪惡的愉快。
【第16句】:【禪語人生】我從不去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么類型的人,因為很多的標準,都會被你遇到的那個人推翻。
【第17句】:【禪心佛語】人生要養成四個好習慣:準時、正確、恒心、迅速。缺了準時,光陰就被浪費;沒了正確,會錯誤百出;少了恒心,無法獲得成功;沒有迅速,往往錯失良機。
【第18句】:自古以來,男人為陽,女人為陰,才會保持自然的和諧,陰陽的平衡,萬物才能自然更迭。
【第19句】:【圣經文案】270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約14:16)
【第20句】:佛佛說法,只成黃葉止啼;祖祖傳宗,還是空拳相嚇。到這里直須自歇,自悟自明,佛是己躬做成,法非別人付得。——《宏智禪師廣錄》
【第21句】:【禪語人生】我們的生命因為給予而延續,我們的生命因為給予而變得有意義。人的一生象是一堂課,學著生活,收獲給予,感悟給予。
【第22句】:無法脫俗,便只想在世俗凡塵中開成一朵淡雅的花兒。恬靜著,也許,便是一種禪;禪,也許,便是那種眼角眉梢的淡。
【第23句】:【禪心佛語】如來于一切經中,說一切罪福,一切因緣果報;或引一切山河大地草木等,種種雜物,起無量無邊譬喻;或現無量神通,種種變化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有種種欲心,心行萬差。
【第24句】:【禪語人生】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第25句】:諸天具足無量福德、神足、天耳、天眼,具他心智,遙能見聞,雖近于人,人不能見。若我作惡,如是等天當見聞知,若是天等了了見我,我當云何不生慚愧,故作罪耶!《優婆塞戒經》卷六,尸波羅密品
【第26句】:【禪心佛語】能夠將感情與理智調配得很適當,使命運不能把它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人是幸福的。
【第27句】:細雨迷蒙,已不須記得是幾度秋涼。時光薄如云水,舊事且隨清風。既已從昨天的巷陌走出,再無謂那些擦肩的背影。以后的歲月,半爐香,一盞茶,幾卷經書。光年似水,日子如禪。
【第28句】:有陰影的地方必定有光。孤單時,仍要守護你心中思念那時候,未來遙遠而沒有形狀,夢想還不知道該叫什么名字。我常常一個人,走很長的路,在起風的時候覺得自己像一片落葉。
【第29句】:【禪語人生】在日常生活中把每一件該做的事情用心做好,不違背自己的良心,承當起自己的責任,這就可以稱之為修行。
【第30句】:【禪心佛語】請勿心存害人之意,因惡意則毀你所有善業,也毀你本性之善根。請勿欺詐他人,因一次欺騙會失百個信任。
【第31句】: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恒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華嚴經》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32句】:情與無情一體,觸目皆真;佛與眾生不別,當體全現。隨處做主,遇緣即宗。——《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33句】:如郁金花,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花,正見比丘亦復如是。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
【第34句】:【圣經文案】425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
【第35句】:【佛心禪語】是你的遲早會是你的,沒有必要為它而煩惱;不是你的永遠都不屬于你,為它煩惱又有何用呢?
【第36句】:【佛心禪語】包容:水遇到阻擋物并不會爭鋒相對,而是繞道而流,包容與寬恕的人就像水一樣,既不計較,也不爭論。以善巧智慧,不傷害眾生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第37句】:【禪語人生】也許有人喜歡熱鬧,畏懼孤獨,其實走近了,你就會發現:孤獨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第38句】:人世間的相遇皆因緣份,感恩世間所有的緣,眼光交匯的那一刻,抵得上人間萬千的暖。而懂得便是開在心靈上柔媚的花朵,一段文字,因為有人讀懂而有意義。一個人,如若有人懂得,便是幸福。
【第39句】:【禪心佛語】付出,就是最大的收獲。心安即是福,能做即是福,歡喜即是福,心寬即是福。能施與的人,比受施的人更有福。真正的布施,除了無欲無求,還要有感恩心。
【第40句】:【禪語人生】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艱難的事,主要是我們自己能力(量)不夠;這個世界沒有人渣或者廢物,只是人走錯了方向或者把東西放錯了地方。
【第41句】:愛上自己,就是要修煉一顆積極、平和的心。刺耳的話不過是陽光里的塵埃,下一秒就被風吹走。難受的時候可以哭得很狼狽,但是淚干后,記得笑得仍然燦爛。
【第42句】:【禪心佛語】計較的太多就成了一種羈絆,迷失的太久便成了一種痛苦。過多的在乎會減少人生的樂趣,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釋然。
【第43句】:【心靈禪語】人們總是執著于追求那遙遠的、朦朧的美麗,而遺棄了生活中那些真實的、觸手可及的美麗。
【第44句】:【禪語人生】唯物論者是一世論者,他們看不到生命的過去和未來,因而只能從社會現象談因果。
【第45句】:【生命五度】時間是生命的長度,越用越短;視野是生命的寬度,越看越寬;理想是生命的高度,越想越高;胸懷是生命的厚度,越堆越厚;積淀是生命的密度,越積越密。
【第46句】:【禪語人生】心理學提到過一種“拍球效應”——拍球時用力越大,球就跳得越高。其寓意是,承受的壓力越大,就越能激發潛能。因此,出于成長的考慮,我們需要給自己適當施加壓力。
【第47句】:【心靈禪語】“騎牛覓牛”的比喻說明了“自心就是佛心”的道理。按照佛家的說法,佛性即是人性,佛心即是人心。可見,每個人都能成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只要你愿意從內心里追求這種品德。
【第48句】:【佛心禪語】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幸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不妨看開一些,勇敢面對現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奔向新生活。
【第49句】:行善的果報是幸福和快樂,作惡的果報是憂慮和痛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果報是不可以用來相互交換的。
【第50句】:【禪心佛語】大家都夸獎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在社會上被批評的人之中,一定有良士。
【第51句】:識神造三界,善、不善五處,陰行而默到,所往如響應。欲、色、無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種隨本像,自然報如影。《法句經》卷下,生死品
【第52句】:【禪語人生】以智慧燈來點亮心光,以自性佛來成就內心,以六度法來治療心病,以七圣財來豐富內財。
【第53句】:【禪心佛語】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不怕待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走得早。
【第54句】:【禪語人生】我們要以長取人,不能以短取人。以長取人則天下無可棄之人,以短取人則天下無可用之人。
【第55句】:【禪心佛語】結婚,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終點,有可能是煩惱的開始,也有可能是幸福的開始。
【第56句】:【命運在你自己的手中】別人能夠幫得了你一時,但幫不了你一世,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能真正幫得了你一世,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第57句】:做功夫不得求人說破:若說破,終是別人的,與自己沒相干;如人問路到長安,但可指路,不可更問長安事——彼一一說明長安事,終是彼見的,非問路者所見也。一《博山參禪警語》
【第58句】:世界上本來就沒有路,是因為人們走的多了就踐踏出一條路來。要想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就要不屈不撓堅持攀登,勤奮學習刻苦鍛煉,就一定能夠實現。
【第59句】:【禪語人生】問:是否誦完經后一定要回向?上人:回向就是著相,不回向也是著相。凡有所執著,都是與佛法不相應的。
【第60句】:凡所施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現報,不望生報,不望后報,是名為舍。《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一
【第61句】: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后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第62句】:【禪心佛語】三昧時起善,非正受時善;正受時善,非三昧時善;三昧時善,亦正受時善;非三昧時善,亦非正受時善。
【第63句】:【禪心佛語】人生的確很累,看你如何品味;每天多尋歡樂,煩惱別去理會;短短數十寒暑,何不瀟灑面對;朋友經常聯系,別管話費賤貴;閑時發個信息,伴你開心開胃。
【第64句】:禪就是要一個人充分地醒覺過來,看清自己,接納自己,不被物欲所牽,不被色相所迷,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緣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如地綻放生活之體。——鄭石巖
【第65句】: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凈,開示諸群生。《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66句】:去除貪婪心,方得真布施布施是無條件的,以別人的痛苦和需要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這才是真正的布施。
【第67句】:【佛語摘抄精選】夫吉兇之與善惡,猶善惡之乘形聲,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理惑論》)
【第68句】:平淡的人懂得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所以人要放眼江山,胸襟開闊,為人熱情而不做作,處世誠懇而不虛偽。
【第69句】:【佛心禪語】“生命并沒有價值,除非你選擇并賦予它價值。沒有哪個地方有幸福,除非你為自己帶來幸福。”
【第70句】:如果我們破除一切執著塵勞,丟掉身外亂性的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這樣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然安寧,愜意、舒適、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隨之而來。——燃燈法師
【第71句】:【禪心佛語】如果有人認為學佛是一件辛苦的事,這樣是不對的,因為六道輪回比學佛更辛苦。一個人無論壽命多長,都應該不厭倦的學佛,要以學佛為樂才對。
【第72句】:金錢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有比金錢更貴重的東西。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把握和控制金錢,那么,錢越多,則害處越大。因此,我們要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金錢的奴隸。
【第73句】: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講良心不是由于社會的強迫,而是出自對自身生命的關懷和承擔。——凈慧
【第74句】:【禪語人生】在衣食住行等條件基本具足的前提之下,我們應該懂得滿足。若不知足,即便擁有的物質條件多么豐盛,你的內心恐怕也不會快樂。所謂福報,其實是指內心的滿足,而非外在的擁有。
【第75句】:若有眾生,但聞文殊師利名,除卻十二億劫生死之罪。若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恒生諸佛家,為文殊師利威神所護。《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卷一
【第76句】:【慈悲喜舍、予樂拔苦】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難之行,予樂拔苦,締造清新潔凈之慈濟世界,為修佛之道。
【第77句】: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楞嚴經》卷一
【第78句】:莫說煩惱看不破,自在歲月空往來,一得一失一夢,這局棋到頭不過人去樓空,觀照好內心的世界,從善如流,從寬而擇。——延參法師
【第79句】:【禪心佛語】成就事業真正的本錢是______我能夠管住自己的身口意。誰也不會和一個連自己身口意都管不住的人打交道,這種人不可能成事,也沒有資本和別人共事,更沒有資本談條件。
【第80句】:佛法圓融無礙,廣博深遠。不僅能教導我們透徹宇宙人生真理,并且能啟發智慧,發揮良知良能,讓我們真正獲致身心解脫的自在境界。
【第81句】:空門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滋味長。心地不生閑草木,自然身放白毫光。一《法演禪師文案》
【第82句】:【佛心禪語】蔡志忠先生選取了《經集》中簡明扼要的部分,精心繪制,漫而不俗,空而不白,造境造人,匹配經義,妙趣相應,絕無濫俗浮躁的氣息。此書啟迪人心之社會功用可以想見。
【第83句】:不怒勝瞋恚,不善以善伏;惠施伏慳貪,真言壞妄語。不罵亦不虐,常住賢圣心。《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1經
【第84句】:禪機妙語說人生:若要活得隨意些,只能活得平凡些;若要活得輝煌些,只能活得痛苦些;若要活得長久些,只能活得簡單些;若要活得幸福些,只能活得糊涂些。
【第85句】:【佛言禪語】每一個人出生,都不是空白的,而是帶著無數過去的業種子,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這些種子遇到緣就會結果,于是構成了苦樂交織的人生。
【第86句】:遠惡習六損財業者: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戲,三者放蕩,四者迷于伎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墮。《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第87句】:【禪心佛語】就像箭頭沒有拔出,就在傷口涂上膏藥一樣,單靠教理而不行持,是徒勞無功的。
【第88句】:【佛心禪語】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是借助禪取得成果的典范。他曾說:“像我這樣才能的人,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關鍵一點就是對禪的領悟。”
【第89句】:【禪心佛語】佛說: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第90句】:我相信,上帝在讓我們經受挫折的時候,也一樣賜予了我們堅強,面對挫折,只要有毅力和勇氣,走過荊棘,一定能邂逅鮮花滿地,沐浴陽光的生活。
【第91句】:在生活中,那些以自我為中心、時常哀嘆自己不幸的人,總是最苦惱的人;而那些以他人為中心、時常關注他人的不幸并樂于幫助的人,往往是快樂的人。
【第92句】: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一者求財所愿不遂,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四者丑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當人地獄。《長阿含經》卷二,《游行經》
【第93句】:【禪心佛語】所謂禪在當下的功夫,就在于把握生命的當下,轉化生命的迷惑、凈化生命的染污、提升生命的素質、圓滿生命的品格,挖掘清凈生命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無限潛能。
【第94句】: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亦猶清珠下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唐)飛錫《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上
【第95句】:人生中,快樂帶給我們愉悅,痛苦帶給我們回味。真正的快樂,我們很難記起,但痛苦卻往往難以忘卻。既然痛苦不可避免,我們又人們無法抗拒,為什么不學會面帶微笑迎對痛苦的來臨呢?
【第96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馬,溫室里開不出梅花紅,年輕就得經歷風雨的磨練,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實現夢想。
【第97句】:【圣經文案】34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13:13)
【第98句】:【生活禪語】智慧與煩惱如天平——煩惱多一點,智慧就少一點;煩惱少一點,就增一分智慧。
【第99句】:人難免有煩惱,但這是短暫的,我們要運用明智的慧心、反省審思,以清凈寬廣的胸懷包容一切人事,善加化解所有煩惱。從今開始,盡速舍棄煩惱,展現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