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沒了王屠,連毛吃豬】(諺)王屠:姓王的屠夫。指沒了王屠夫,就得吃沒煺毛的豬肉。比喻缺了某個緊要人物,事情就辦不成。 也作沒有張屠夫,就吃連毛豬。 死了王屠,連毛吃豬。
【第2句】:虱子躲在皮襖里——有住的沒吃的
【第3句】:【水里撈月亮】見“井底撈明月”。
【第4句】:【三十晚上咽了氣——活不到大年初一】(歇)指活不長久,即將死亡。
【第5句】:三月里炒青蠶蟲——又青(親)又熱
【第6句】:我整天鬧著買筆,今天買兩枝,明天買三枝,后天站在文具店柜臺前又不想走。奶奶知道了,笑著說:“你買這么多筆當火腿腸吃啊!”(山西·晉城)
【第7句】:星期天,我也想炒個菜露一手,可媽媽卻怕我炒壞了,不答應。爸爸在一旁說:“不是撐船手,不來弄竹竿。他有心學學,就讓他試試!”(江蘇·丹陽)
【第8句】:【紅花還得綠葉扶】釋義:比喻人本領再高,能力再大,也需要別人幫助。例句:老羅兄弟,我這是替你們想??!你瞅哪個在臺上掌權的沒幾個貼心人?紅花還得綠葉扶嘛!
【第9句】:【一時貓臉,一時狗臉】(慣)貓臉:指善相。狗臉:指兇相。形容態度一會兒好,一會兒壞,對人又哄騙又威脅。
【第10句】:樹梢上吹喇叭——趾(枝)高氣揚
【第11句】:【丟了芝麻,撿了西瓜】(慣)比喻得大于失。 也作“撒了芝麻撿個西瓜”。
【第12句】:【花生剝了殼——好賴算個仁】(歇)仁:花生仁兒,諧“人”。指好歹當個人來使用。
【第13句】:爸爸經常叫媽媽做這事做那事,可自己什么也不做。媽媽說:“光說不做假把式,連說帶做好把式。說到底,你還是假把式?!保ㄋ拇āでh)
【第14句】:【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表面上親熱,暗地里陷害。清 代《紅樓夢》:“一輩子不見他才好呢!嘴甜心苦,兩面三刀, 上頭笑著,腳底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占 全了?!?/p>
【第15句】:地頭的韭菜——去了一茬又一茬
【第16句】:雪山日出——天明地白
【第17句】:【棰楚之下,何求不得】(諺)棰楚:杖擊鞭打。指靠嚴刑逼供可以使之屈打成招。
【第18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第19句】:黃花魚下掛面——不用鹽(言)啦
【第20句】:【接香火】(慣)指有了子孫后代。 也作“接續香煙”。
【第21句】:【路路通】(慣)哪一條路都暢通。 比喻什么事情都能辦成。
【第22句】:【咬苦瓜尾巴】(慣)苦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兩頭尖,表面有許多瘤狀突起,味苦,可作蔬菜。形容痛苦難受。也比喻吃苦,過苦日子。
【第23句】:戒了大煙扎嗎啡——惡習不改
【第24句】:屬蜘蛛的——滿肚子絲(私)
【第25句】:【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謂容易獲得,便不被重視。清 代《十二樓》:“世上反目的夫妻,大半都是早婚易娶,內中沒 有幾個是艱難遲鈍的。古語云:‘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 看?!薄?/p>
【第26句】:【牛頭馬面】“牛頭馬面”比喻各種陰險丑惡的人。它源自佛教,傳說中閻王手下的兩個鬼卒,一個頭像牛,一個面像馬?!芭n^馬面”是地獄的公差,讓人在陰間受上刀山下油鍋等刑罰的差事都是他們去做。牛頭最初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大無比,能排山倒海。阿傍在世時,因孝父母,死后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牛頭傳人中國后,由于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對稱、成雙,于是又配上了馬面?!芭n^馬面”可以說是土洋結合。
【第27句】:【馬在軟地上打前失,人在好話里栽跟頭】(諺)打前失:前蹄閃失。 栽跟頭:跌跤受損。指馬跑在軟地面上容易失蹄,人處在恭維話中容易受騙吃虧。
【第28句】:【全國一盤棋】從全國全局著眼,合理運作。海外梁厚甫 《??碗S筆》:“綜上所述,今天的美國,愛國心已分開了許多 層次。換言之,美國已經不可能全國一條心,全國一盤棋?!?/p>
【第29句】:射出槍口的子彈——不會拐彎抹角
【第30句】:姐姐在房里哭哭啼啼,媽媽問她為什么,姐姐說不為什么。媽媽說:“做夢是心中想,打噴嚏是鼻子癢。人不傷心不掉淚,你到底為什么難過?”(甘肅·武威)
【第31句】:好肉上貼膏藥——自找麻煩
【第32句】:兩個阿姨在吵架,媽媽走過去勸她們:“抬頭不見,低頭見,何必為一點小事兒扯不清呢?”(安徽·太湖)
【第33句】:屈死鬼進衙門——鳴冤叫屈
【第34句】:放學后,我回到家,肚子很餓,平時最不愛吃饅頭的我,拿起一塊饅頭就吃起來。媽媽看著我笑笑說:“真是饑不擇食??!”(河南·沈丘)
【第35句】:【 大難來時各自飛】大難來臨,無人能夠救助,只能自己顧 自己。香港金庸《笑.傲江湖》:“大難來時各自飛。姓林的無 力照顧眾位兄弟,大家要去便去罷?!?/p>
【第36句】:【 沒罪找枷扛】自找麻煩,自找苦吃。或說:沒事找罪受。 老舍《二馬》:“這是上外國嗎?沒事找罪受嗎?”
【第37句】:蘸水鋼筆——沒有膽
【第38句】:【一正壓百邪】正氣壓倒邪氣,好人威懾壞人。姚雪垠《李 自成》:“有你在此,一正壓百邪,事情好辦?!?只要自己拿得正,哪管和尚尼姑共板凳自己正派,不會受 誘惑,不會發生不正當的行為。《艾蕪短篇小說選》:“只要 你自己拿得正,哪管他和尚尼姑共板凳。我相信,你不看他 們,他們還白做那些鬼樣子做什么?”
【第39句】:【癡人說夢話】(慣)傻子說的夢話,根本辦不到。比喻說的話根本實現不了。
【第40句】:【居者無載,行者無埋】(諺)指居家的人不把東西裝在車上作遠行的準備,遠行的人也不會把財物埋藏起來作定居的準備。
【第41句】:【明槍好躲,暗箭難防】(諺)來自明處的刀槍容易躲避,從暗處冷不防射來的箭最難防范。指陰謀暗算的小人最不好對付。 也作明槍好防,暗箭難躲。 明槍容易避,暗箭最難防。
【第42句】:【腦袋砍了碗大個疤】見“砍了頭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第43句】:【下坡容易上坡難】(諺)人走下坡路不費力,要走上坡路卻是每一步都得使勁的。比喻退步容易進步難。
【第44句】:【疑心生暗鬼】謂多疑,疑神疑鬼。成語:杯弓蛇影。海外 張愛玲《連環套》:“梅臘妮與霓喜做一房歇宿,一夜也沒睡 穩,不時起來看視,疑心生暗鬼,只覺得間壁墻頭上似乎有 燈籠影子晃動?!?/p>
【第45句】:【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釋義:比喻人本領再高,能力再大,也需要別人幫助。例句: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要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單干是不好的,總是要有人幫,在這樣的問題上尤其要有人幫。
【第46句】:【日出早,雨淋腦;日出晏,曬殺雁】釋義:晏:遲。日出早,預示著有雨,日出時有云霧遮住,預示著天氣晴熱。例句:老七伯抬頭看著天,頭也不回地對巧姑說:“嗬,今天可是非去不行了。看見沒有,太陽在云霧眼兒里呢,沒聽說嗎?‘日出早,雨淋腦;日出晏,曬殺雁’,今日正是個好天!”
【第47句】:【和尚不知道士】和尚是佛教徒,道士是道教徒。指互不 了解。馬烽《劉胡蘭傳》:“唉,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 士,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哩?!?/p>
【第48句】:【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諺)指當官就必須為老百姓辦事,不然就枉吃國家俸祿,還不如回家做點小買賣。
【第49句】:【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隨】(諺)明明知道對方不是可靠的伴當,只因為事情急迫,只好暫且相隨。指事出無奈,只能作權宜之計,將就敷衍。 也作明知不是伴,無奈且相隨。 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從。
【第50句】:【打了一輩子雁,被雁啄瞎了眼】(慣)指內行老手因一時的疏忽而招來失敗或災殃。 也作打了一輩雁,反叫雁鹐了眼。鹐(qian):啄。 打雁的讓雁鹐了。
【第51句】:【日頭常晌午】(慣)晌午:中午。 中午的太陽最好。比喻人運氣總是很好。
【第52句】:【喝了蜜——嘴甜】(歇)嘴:本指嘴巴,轉指說話。甜:本指味道甜美,轉指使人感到愉快、舒適。指人嘴上說得動聽。常含譏諷意味。
【第53句】:【拿著金碗要飯吃】有條件不加利用,而去求人。拿,也 說:捧、端。李準《老兵新傳》:“我們不能拿著金碗要飯吃, 守著這么肥的土地,還得向國家要糧食。”
【第54句】:【酒病酒藥醫】(諺)指人因飲酒而得的病,還要用酒來醫治。也泛指人從哪方面引出的問題,還得從哪方面去著手解決。 也作“酒病還須仗酒醫”。
【第55句】:龍王爺湊熱鬧——漲水
【第56句】:后山石頭——死不開竅
【第57句】:【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諺)三九:冬至節后第三個九天。三伏:夏至節后分頭伏、中伏、末伏。指一年之中,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 也作冷不過三九,熱不過三伏。 熱不過三伏,冷不過三九。
【第58句】:半夜里吃螢火蟲——心里明
【第59句】:甘草心——甜中有苦
【第60句】:井底看天——所見有限
【第61句】:【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釋義:比喻人的貪欲是無止境的。例句:俗諺有云:“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比祟愑疅o窮,大抵然矣。
【第62句】:【縣官不如現管】官大不一定直接管轄,現管著的人則必 須服從。浩然《艷陽天》:“瞧,真是縣官不如現管,一個命 令,就按兵不動了?!?/p>
【第63句】:不栽果樹吃桃子——坐享其成
【第64句】:【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嘴上說沒有用,得在實際中比 比。張潔《沉重的翅膀》:“他們要求調整生產組織,把車、 鉗、銑、裝配四攤分開,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到底誰完不 成任務?!?/p>
【第65句】:人皮包骨頭——心里臟
【第66句】:【十步九回頭】(慣)1形容難舍難分。2指被人或事物吸引而不斷回頭。
【第67句】:【私下演了官場用】(諺)指在私下里演練熟了,到公眾場合使用起來就會運用自如。 也作“私場演,官場用”。
【第68句】:【癩蛤蟆跳到腳背上——不咬人硌癢人】(歇)硌:也作圪、格,用作詞頭,使形容詞變為動詞。癢:諧“厭”。指某人或某物雖沒大礙,卻叫人厭煩。常含責罵意。 也作“癩蛤蟆上腳面——不咬人格癢人”。
【第69句】:【問門道】(慣)比喻尋找能夠達到目的或辦成事情的途徑。
【第70句】:八月十五漲大潮——浪高一浪
【第71句】:【谷怕八月風,人怕老來窮】釋義:谷子怕八月天刮大風,人怕老年時受貧窮。例句:這兩年您家勞力少,生活困難,我對您老人家照顧不夠,以后,缺什么,就打發扎西吉來取好了,一家人嘛,就不要分彼此。谷怕八月風,人怕老來窮啊!
【第72句】:【剝蔥剝蒜別剝人】釋義:剝蔥皮剝蒜皮,別剝人的皮。比喻不揭別人的短處。例句:“剝蔥剝蒜別剝人,他陳鯱刺總是剝人!”聞魁氣憤地說。
【第73句】:爺爺批評那些做官當老爺的村干部:“你們吃濕的,拿干的,嘴里還銜著冒煙的,就是不為群眾辦事!”(寧夏·中寧)
【第74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眾人都有相同的認識。老舍《四世 同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不能怪你!你有個好心 腸!”
【第75句】:六月里的蛤蜊——死不開口
【第76句】:【百煉才成鋼】釋義:經過千錘百煉,才能成為有用人才或杰出人物。例句:他十分樂觀地想:身上掉肉、眼睛熬紅沒有什么了不起。常言說,烈火識真金,百煉才成鋼嘛!
【第77句】:【有眼牙人無眼客】(諺)牙人:也叫牙客,舊時集市上貨物買賣的中間人,現稱經紀人??停和獾貋懋數刭徫锏目蜕?。指生意場上中間人心中有數,采購客商卻不時受騙。
【第78句】:【降半旗】“降半旗”是當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種致哀方式。一個國家的重要人物逝世或發生重大人員傷亡,通常都要把懸掛在旗桿上的國旗下降到距頂端1/3或一半處,表示對死者的哀悼。降半旗致哀的方式,據說是在1612年由英國海船“哈茲·伊斯”號首創的。哈茲·伊斯海船在北美海岸探尋通向太平洋的航道時,船長不幸遇難。為了表示對船長的敬意和哀悼,船員提議下半旗。后來,發生不幸事故的船只也都效仿,下半旗致哀的方式便逐漸流行開來。陸地上首先采用這種致哀方式的是英國,隨后,其他國家相繼仿效,成為世界各國通行的致哀方式。
【第79句】:【搖車里的爺爺,拄拐的孫孫】(諺)身臥搖車的小孩,卻是爺爺輩的;拄著拐棍的老人,卻是孫子輩的。指舊時的主子再小也是老爺,仆人再老也是下人。
【第80句】:弟弟把花瓶打碎了,姑媽追問這事,他卻不承認。姑媽說:“紙包不住火,油摻不得水,從小不能說假話。”(湖南·長沙)
【第81句】:【見物不見人】忽視人的因素,看不到人的作用。張潔《沉 重的翅膀》:“沒有好的管理,最好的技術設備,也不能發揮 作用,我們不能學清末的洋務派見物不見人?!?/p>
【第82句】:【會家不難,難家不會】見“難家不會,會家不難”。
【第83句】:寡婦門前多是非。
【第84句】:不能讓壞人進我們的寨門,不能讓敵人進我們的國土。
【第85句】:【緊身莊稼,消停生意】(諺)緊身:緊趕時間,不容緩慢。消停:從容不迫,節奏放緩。指莊稼活兒節令性很強,稍有遲緩,就會誤種誤收;做生意貴在從容招徠,越急越難成交。 也作“緊趁莊稼,消停買賣”。
【第86句】:【老鴉嫌豬黑】釋義:比喻只知嫌惡別人的缺點毛病,不知自己的缺點毛病也和別人一樣。例句:俗語道:“……老鴉嫌豬黑,烏龜笑鱉跛。”
【第87句】:【笨烏先飛早入林,小船早開先到岸】釋義:比喻能力差的人只要勤奮,遇事提前行動,肯下功夫,可以收到比其他人還好的效果。例句:文化低怕什么?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高的,學嘛!咱漁家有句俗話:笨鳥先飛早入林,小船早開先到岸。不會就學,就練。
【第88句】:【胖子的褲帶——全不打緊】(歇)打緊:本指系緊褲帶,轉指事情要緊。指一點兒也不要緊,不必在意。
【第89句】:餓鷹不吃小雞肉——假斯文
【第90句】:【炒魷魚】“炒魷魚”怎么成了“解雇”的同義詞呢?它源自南方沿海一帶,舊時有這樣一個風俗,老板要解聘雇員,并不采用口頭或書面通知,而是客客氣氣地請你吃一頓飯,如果最后一道菜是炒魷魚,就等于下了最后通牒:你被解雇了。被請者立即心知肚明,拍拍屁股走人。就像馬三立說的相聲“離婚上哪吃飯——‘狗不理…。請人吃魷魚有兩層意思。第一,炒魷魚是檔次較高的菜肴,最后款待你,聊盡主雇之誼。其實,這時候再好吃的飯菜還有什么味。第二,炒魷魚熟后呈卷筒狀,暗示你應該卷起行李另謀高就,就像北方人把“被解雇”說成“卷鋪蓋卷兒”一樣,蠻形象的。
【第91句】:【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諺)前程:做官或成名的前途。指人應該只想著為社會做有益的事,不應去考慮個人的功名利祿。勸人一心向善。 也作“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第92句】:【—百八十度大轉彎】朝相反的方向轉變,謂徹底轉變,根 本性的轉變。臺灣瓊瑤《窗外》:“江太太的態度忽然有一百 八十度的轉變,她用溫柔和母愛包圍住江雁容?!?/p>
【第93句】:哥哥外出打工,在車上被一個自稱是老鄉的人騙了錢。媽媽教育他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豆腐嘴刀子心的人多的是,今后你可要像蜂窩煤那樣,多長些心眼兒!”(河南·輝縣)
【第94句】:【無事不登三寶殿】三寶殿,佛寺。去佛寺自是有求,表示 有目的而來。沈從文《邊城》:“無事不登三寶殿,坐了就一 定有話說!”
【第95句】:太平間的氣氛——死氣沉沉
【第96句】:老鷹捕食——見雞(機)行事
【第97句】:【好漢不打告饒人】(諺)告饒人:哀求饒恕的人。好男兒不打求饒的人。指人只要能認錯服軟,就應該加以寬恕。
【第98句】:【立得正,不怕影兒歪】(諺)只要身子站得端直,就不怕影子歪斜。 比喻人只要行為正,作風好,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惡意誹謗。 也作立得正就不怕影兒斜。 立得正不怕影子歪。
【第99句】:【好兄弟高打墻,親戚朋友遠離鄉】(諺)兄弟之間關系再好,分居后也應筑起高墻,節制往來;親戚朋友相處再好,也應離得遠些,不多接觸。指和人相處關系宜淡,過熱難得長久。
上一篇:一心向禪-佛家經典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