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你無法選擇如何死去,何時離世,你只能決定此刻怎么去活。
【第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當自己成為強者,而不是和他們一樣變成弱者。
【第3句】:【佛心禪語】不應強求完美或完整的人與完美的或完整的事。
【第4句】:要想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首先要有一顆寧靜的心,這樣你也就可以安靜地看這個世界了。
【第5句】:【禪心佛語】積極人生,謙虛滿分;自我愈大,不安愈多。
【第6句】:【禪心佛語】三世諸佛,無量無邊,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
【第7句】:【禪心佛語】佛教造像最為核心的主流原則,仍然將是古代的原則——如法。
【第8句】:【禪語人生】無常—于二十四小時中,皆平等地支配著一切眾生。
【第9句】:愛惜生命并非計較壽命長短,而是應時時提高警覺,把握分秒利益人間。
【第10句】:粗言惡語惱民人,復傷佛子諸行義,故于他人所不悅,絕惡言是佛子行。——妙峰法師
【第11句】:【圣經文案】386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贊美主。(弗5:19)
【第12句】:【禪心佛語】舒:“舍”得給“予”他人,自己才能獲得快樂。
【第13句】:【禪心佛語】每一滴淚水,都是一種成熟。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長。
【第14句】:【禪心佛語】為人隨和一點,我們會感受到生活更加美好。
【第15句】:【佛家禪語】沒有苦,就無法體悟樂的真諦,重要的是如何轉苦為樂。
【第16句】:【佛心禪語】總盯著了不起的過去,就不會有了不起的將來。
【第17句】:【禪心佛語】佛教強調:正如生病可以找出病因,生命也必然是有因的。
【第18句】:【佛心禪語】無欲無求、少煩少惱,就容易開啟心門擁有智慧。
【第19句】:【禪心佛語】將心放在行走發生的動作本身,就是正念;清楚地了知行走,就是正知。
【第20句】:【禪心佛語】獅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第21句】:【佛心禪語】心中有愛,就是富有人生;福緣共聚,就是美善人間。
【第22句】:以諸法性空,故佛說諸法,皆從因緣起。勝義唯如是。(古印度)龍樹《七十空性論》
【第23句】:舍離一切相,若有相生者,是亦為惑亂,不凈猶如翳。《楞伽經》卷二
【第24句】:【禪心佛語】他迷惑地說:在我的手里啊。——原來愛情、事業、生命,都在自己手里。
【第25句】: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是常是常見非正見。《勝鬘經》
【第26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闊的是人的心量。
【第27句】:【禪語人生】欲求無價寶,必須下滄海;欲得大智慧,師書加自悟。
【第28句】:【佛家禪語】莫輕視小錢,積少成多能大用;勿養成揮霍,固本樸實顧元氣。
【第29句】: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最痛苦的是病痛,所以拔苦從拔除病苦一開始。
【第30句】:【禪心佛語】大多數人在捕風捉影方面,幾乎具有無限的能力。
【第31句】:【禪心佛語】念佛參禪心最細,細中之細最難明。直至尋到無處尋,始知凡心是佛心。
【第32句】:【禪心佛語】所謂不惑之年,是個隨時有熟人(摯友)離開的年紀。
【第33句】:【佛心禪語】愛人先自愛,自愛先自覺,自覺先自省,自省先自悟。
【第34句】:諸法實相中,無心、無心數法。《小品般若經》卷五,相無相品
【第35句】:【禪心佛語】常常責備自己,不斷改進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第36句】:讀書趁年輕,臨老始看經。有多大的頭,戴多大的帽。道義無今腳起,病從口入。
【第37句】:【禪語人生】用感恩的心、用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
【第38句】:輕弄毀蔑余人故,當知是罪,重于比丘四禁。《摩訶般若經》卷二十,夢中不證品
【第39句】:【禪心佛語】牽:暗中牽制勝過明面的強制。【第6句】:退:勝敗無常,給自己留后路就是留希望。
【第40句】:【禪語人生】用最低的物質代價,活出最高的生命質量。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門藝術。
【第41句】: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第42句】:【禪心佛語】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解脫才更自在,放下自然輕松。
【第43句】:【禪語人生】丈夫有賢妻的扶持,這是世間最美滿的境界。
【第44句】:【佛心禪語】做下屬,上司隨意指責你看你不順眼,你的福報比他差距太大,失了平衡。
【第45句】:【禪心佛語】放棄定律:兩男追女,用情淺的那個先放棄;兩女追男,用情深的那個先放棄。
【第46句】:【成功之人】成功的人需有八十歲的智慧、二十五歲的干勁與五十歲的穩重。
【第47句】:【禪心佛語】伸出雙手,想要挽留,抓住的只是你唯美的借口。
【第48句】:【禪心佛語】孤單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的那一刻開始。
【第49句】:【禪心佛語】道人非同善人,如鶴立雞群,勁挺自持,不順人情,超群脫俗。
【第50句】:【禪心佛語】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件莊嚴佛事。
【第51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凈化人心,需用愛心付出、用智慧輔導、用耐心陪伴。
【第52句】:【禪語人生】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有眾生的存在。而且肯為眾生當作牛馬,為眾生服務。
【第53句】:【禪語人生】只顧把時間花在說人長短、誹謗他人的人,是沒有時間成功的。
【第54句】:【禪心佛語】獲得財富去應付虛榮的花費,會使最純潔的靈魂墮落。
【第55句】:善緣、惡緣,都在語默動靜中;好話讓人心開意解,壞話讓人心起煩惱。
【第56句】:【禪心佛語】交一個讀破萬卷書的邪士,不如交一個不識一字的端人。
【第57句】: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你處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第58句】:【禪語人生】在這個無常的世間,你想要追求到真正的快樂,那是一種愚癡,是一種奢求。
【第59句】:【禪心佛語】世上的各種心滿意足都是暫時的,只有上蒼給人以永恒的快樂。
【第60句】:【佛心禪語】肯立志,就會向上精進;不肯立志,就是向下墮落。
【第61句】:【禪心佛語】人要做到好德如好色。德高鬼神驚。君子憂道不憂貧。
【第62句】:【圣經文案】76我將你的話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詩119:11)
【第63句】:【禪語人生】心境: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懷著良善的動機時,快樂便像影子般的跟隨他。
【第64句】:【禪語人生】我不相信愛情,但我會接受它,因為它是一種安慰。
【第65句】:云何真言教法?謂阿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大日經》卷一,入曼荼羅具緣真言品
【第66句】:【禪語人生】學佛是一件很踏實的工作,要往下扎根才能往上結果。
【第67句】:【禪心佛語】人類于誕生的時候哭泣,活著的時候抱怨,死亡的時候絕望。
【第68句】:【禪心佛語】蘋果定律:在有一筐蘋果的時候,一定要先扔掉壞的,再吃掉好的。
【第69句】:【禪心佛語】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第70句】:【禪心佛語】世上有各種各樣的人,不是每個人都有跟你一樣的想法。
【第71句】:【禪心佛語】得第一義空即明心見性,佛性遍虛空名為中道。
【第72句】:耽著三昧,退失佛法;執取善根,退失佛法。《華嚴經》卷五十七,離世間品
【第73句】:【禪心佛語】還能沖動,說明你生活還有激情;總是沖動,說明你還不懂生活。
【第74句】:不求自樂,喜他得樂。《大寶積經》卷五十八,文殊師利受記會
【第75句】:【智慧生妙法】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產生出來的,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動的。
【第76句】:【禪語人生】虛空但有名,亦無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
【第77句】:【佛心禪語】有知識未必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能利益人群。
【第78句】:【禪心佛語】溝通心靈的橋是理解,連接心靈的路是信任。
【第79句】:心者,萬法之根本。能一切諸法,唯根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佛經
【第80句】:【禪心佛語】生和死二者都是在對(因緣條件)「諸行」的執著與惦念中產生的。
【第81句】:人生最有價值的,是健康的身體;比健康更有價值的,是正確的人生方向。
【第82句】:【禪心佛語】快樂不是憑靠和我們相處的人有多少,而是來自于「正見」。
【第83句】:比如一個人很笨,那他(她)一定頭腦簡單,不會算計,不會欺騙你。
【第84句】:【禪心佛語】佛法講心地法門,用功者當于心地上做功夫。
【第85句】:【禪心佛語】強摘的水果不甜,強求的姻緣不圓,萬事若能隨緣,離解脫的日子已經不遠。
【第86句】:【禪心佛語】凡夫迷失于當下,后悔于過去、圣人覺悟于當下,解脫于未來。
【第87句】:【禪心佛語】上天所收到的最大量的貢禮就是抱怨和訴苦,這也是禱告中最誠懇的一部分。
【第88句】:把貪念轉為滿足,把滿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滿足,還可發揮“用慈施悲”的愛心。
【第89句】:【禪心佛語】佛說: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第90句】:【好部下,六、好丈夫,七、好妻子,八、好子女,九、好朋友,十、好老師。
【第91句】:【為眾生學佛】學佛是為眾生而學佛,做人是為工作而做人。
【第92句】:【禪心佛語】法身遍虛空處,虛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也。
【第93句】:【禪語人生】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已。
【第94句】:【禪心佛語】明白你沒有朋友的原因了嗎?那就是比朋友更重要的,還有自尊和自我。
【第95句】:【禪心佛語】你攢夠四塊五,我也攢夠四塊五,我們就可以去民政局結婚了。
【第96句】: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是為魔業。《華嚴經》卷五十八,離世間品
【第97句】:【禪語人生】我相—就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強烈的主觀意識在主導,這個就是我相。
【第98句】:【禪心佛語】發現定律:照鏡子的時間長了,會感覺鏡子里的你很陌生。
【第99句】:【禪心佛語】深思熟慮,培養自己定靜的性格,才能擔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