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龍肝
傳說從前有一個放牛娃名叫汪騰蛟,其父母早亡,他是一個孤兒。他從小好蛇:一日他在山坡上割草看見一條長大的青蛇,他將此蛇捉進草背篼里背回去養在老板的牛圈里。他常捉此鼠類動物與那蛇吃;而且每天吃飯都要端起飯碗到牛圈里去吃,趕菜飯給蛇吃。老板給放牛娃打牙祭,放牛娃便要給蛇打牙祭,拿肉給蛇吃。那蛇肯吃肯長,才半年多的時間,那蛇就長來大碗口粗,兩丈多長。吐舌如煙花,鼓眼似燈泡,本是山蟒蛇,要成海龍蛟。不怕它的都是野人。可是那放牛娃從來不怕它,而且很愛它。時兒把蛇扛在肩上,時兒趴到蛇背上騎起,邊騎邊默默地念道:
蛇化龍駒何其祥,牛圈難把蛟龍藏。
且待何時云水涌,吾騎龍背漂海洋!
那老板姓鄭,名叫鄭子森。他心中暗暗歡喜,他誤認為放牛娃精優牛下細,吃飯都要端起飯碗去精優他的牛。
老板有個閨女名叫鄭鸞鳳,年方十六歲。她一品好人材,十里挑一,真是老板的千金小姐,掌上明珠。她見放牛娃一表人材,像貌非凡,因此她愛上了放牛娃。她常與放牛娃暗送秋波,拋撒情線。那放牛娃也悄悄地戀愛她。他倆雖是異種電流互相吸引,但他不敢公開地與老板的女耍戀愛。他倆總想尋機接起情線。
一日午眠時間,放牛娃在牛圈里玩蛇,鸞鳳去自牛圈里欲與放牛娃談愛情。她一走進牛圈便看見放牛娃騎在蛇背上的,那大蛇見鸞鳳來了,其頭頸一抬,尾巴一擺,張牙似舞劍,吐舌如燒花,頓時把鸞鳳下昏死了,倒在牛圈里。有詩嘆曰:
小姐并非許先生,然何又被蛇嚇昏。
蛇仙雖不吃鸞鳳,鸞鳳早已掉三魂。
欲與牛哥談戀愛,誰知巨蟒不留情。
放牛娃立即把蛇使去草堆里躲著,再去叫老板娘來抱其女。老板娘進牛圈去抱女,那大蛇從草堆里呼的一聲縱橫出來,勝屋梁塌下,猛虎撲羊,把老板娘嚇得媽的一聲!一趟跑去對老板說:牛圈里有一條大蟒把鸞鳳嚇死了!差點把我吞了!把我的三魂都嚇掉了。老板大驚,他也不敢進牛圈,在牛圈外叫放牛娃去談話。放牛娃去自老板的面前跪著道:那蛇不知何時進入牛圈的,把小姐嚇昏倒了,快救小姐,請老板恕我差遲之罪。老板憤怒地道:你先把那蛇收拾好再說。放牛娃用纖索把大蛇的頸子拴著趕去拴在牛樁上。那牛在圈里睡著回嚼,一點也不動;那蛇在牛的身邊盤兩圈,真是虎踞龍盤。牛也不怕蛇,蛇也不咬牛,它兩真是好同伴。老板見蛇被拴住了,心中感到奇怪。他立即將其女抱進屋里放在床上,忙去請醫生來搶救。醫生來用人參湯灌入鸞鳳的口里,過了幾小時,鸞鳳蘇醒過來了。老板又去請高明端公來與其妻女招魂
把其妻女醫好了。老板對放牛娃道:汪老幺,你這狗東西!當初我以為你精優牛下細,原來才是精優你的蛇下細:那蛇長得那樣大,差點把我的女兒和妻子嚇死!害我不淺。你說那蛇不知何時進入牛圈的,為何你又把它拴得住,顯然是你把它捉來養在我牛圈里的。你用老板的飯養你的蛇,嚇老板的妻女,何其惡哉!我的女為啥去牛圈里被蛇嚇昏死?這當中有何原故,你與我老實交待!放牛娃撒謊道:只因那蛇進入了牛圈里,牛圈里的老鼠被蛇嚇得來成群結對地往外跑,小姐進牛圈看鼠卻被蛇嚇昏倒了。要是我與小姐有何關系,我就把小姐抱出牛圈,免討怪意。只因男子不可接觸閨女之身,所以我去喊老板娘去抱她。老板道:是非難辯,話不多言,罷罷罷!事到如今,我只好三下五去二,把工錢算給你,你快把你的蟒蛇趕起走!放牛娃無言可講,只好領到工錢把蛇趕起走。從此后,鸞鳳再也不敢去追戀放牛娃了。
放牛娃把蛇頸上的繩解了。他對蛇道:大蛇啊,你隨我走吧。那大蛇便于放牛娃后趴行。一路之行,旁人看見盡皆可怕,不敢接近蛇與放牛娃。于時來了一個獵夫出百兩銀子買放牛娃的蛇。放牛娃對獵夫道:你出萬兩銀子我也不會賣蛇與你,你快走!恐我的大蛇把你當成老鼠吞了。說著,那大蛇縱橫三丈,張牙舞舌,以排山倒海之勢嚇退了獵夫。頓時烏云四起,暴雨來臨。有詩贊曰:
小伙生來真奇神,牽著龍蛇路上行。
嚇得獵夫魂魄落,震蕩天河雨傾盆!
一陣暴雨后,云開霧散,現出太陽。放牛娃領著大蛇走,中午,放牛娃拿工錢去買菜飯來與蛇同吃。他領著蛇走了二十天,千多里,放牛娃的工錢吃完了,還是沒有找到工作。
一日,放牛娃領著蛇走到一脈山前,此地叫青龍嘴,山前有口深大的洞,此洞叫臥龍洞。此地如何風景,但見:
七十二座山掉頭朝青龍,
五溪一河水擺尾繞環山。
青松滿山嶺,似錦傘罩五岳,
瀑布掛石巖,如銀河落九天。
斜斜山坡長芳草,處處石上流清泉。
白日鶯歌燕舞蟬群啼,
夜晚蛙鼓螢燈鶴對眠。
春來花香鳥語漫山秀,
秋季果熟芝香遍地甜。
招至五湖游客來欣賞,
引來八洞神仙去安閑。
帝王將相來尋墓宅,
陰陽先生去下羅盤。
放牛娃把蛇領到臥龍洞前,他對蛇道:大蛇啊!我為你老板把我的工下了,到如今我的工錢都吃完了,我還未找到老板,我無能力帶你走了。此地好個臥龍洞,你就在此洞里修積,成龍上天!以后我再來看望你,請了,再見。大蛇向放牛娃點了三下頭就鉆進臥龍洞里去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且說那放牛娃辭別大蛇而去,轉眼已經十年,他仍然在奔爛灘,窮絲爛已,光棍一條。一日放牛娃走到京城外看見一群人在看壁上的告示,其告示說:本國宰相之女患病,需要龍肝作藥,何人割得一片龍肝子,本相獎賞其三千兩金子。放牛娃走上前去一把將告示扯了。旁人向放牛娃道:你這冒實鬼,沖水鰍,告示容易扯,龍肝實難割,你想相爺的黃金,恐相爺砍你的人頭。
放牛娃扯了告示,立即奔赴到臥龍洞前舉目看見洞中的大蛇,一見大驚,嚇得他渾身發抖,神魂不定。那大蛇如何形象:
腰身大得象黃桶,眼睛鼓起似燈籠。
咽喉深大如蠻洞,嘴唇張開吞鯤鵬。
鱗似云霞照鎧甲,舌如煙花火焰紅。
須似銅筋鐵絲子,牙如利刀與劍鋒。
放牛娃向大蛇跪著道:大蛇啊!十年不見,你長得這樣龐大,這樣可怕,你成龍了!你還認識我吧?大蛇向放牛娃點了三下頭,表示認識。放牛娃又道:想當年,我把你藏在老板的牛圈里精心飼養。你把老板的女嚇昏死了,我為你,老板把我的工下了,我為你挨罵受氣不怨煩,我為你工錢都吃完才走至此山邊。到如今我還在奔爛灘,現在我要向你討一片你的肝子,你肯給我嗎?大蛇向放牛娃點了三下頭,便張開嘴唇,使放牛娃鉆進去割。放牛娃從大蛇的咽喉里鉆進去割出了一片龍肝子,謝過了大蛇去京城獻龍肝。
放牛娃將龍肝子獻上了宰相府,宰相將龍肝給其女吃了,其女之病果然痊愈。宰相照告示辦事;獎賞放牛娃三千兩金子。宰相見放牛娃一表人材,像貌非凡;又能割來龍肝子,武藝必高強,將來必是國家的棟梁,因此,他將放牛娃招為附馬,又封附馬為統兵頭領。那放牛娃由貧賤的光棍變成榮耀的附馬公,統兵頭領,有詩贊曰:
只因養蛇蛇報恩,揚鞭打馬進京城。
一片龍肝換奇鳳,三雅爵位上青云!
那宰相之女名叫馮月娥,有傾國之貌,沉魚之美。她與附馬互敬互愛、情深似海。駙馬為大蛇獻肝治愈夫人之病使自己得到榮華富貴而感恩不盡。他特派人員,百姓去至臥龍洞前開河造渠,新開一條河去連接前面的大河,欲使大蛇成龍歸海。但駙馬從來不讓別人知道臥龍洞里的大蛇,連自己的夫人也不讓她知道。詩曰:
皎月猶恐云霧遮,鮮花只畏冰霜殘。
月峨如同嫦娥美,但悲有疾無靈丹。
轉眼已過八年,月娥之病又復發了。附馬難為第二次割龍肝,因此他命令兩員武藝最高強的大將身帶寶劍去臥龍洞割龍肝。二將去到臥龍洞前,大蛇也臨洞口迎二將。二將看見大蛇如此龐大可怕,有吞天吐地之勢,頓時嚇得膽殘心驚。二將忙跪于洞前向大蛇道:汪騰蛟附馬令我二人來向你討龍肝子救其妻命,你肯給乎?大蛇擺了三下頭,表示不給。二將鼓起勇氣,揮舞寶劍一齊向大蛇殺去,那大蛇張開口唇含去二將的寶劍拋在洞內。二將嚇得魂不附體,立即回府報告附馬道:稟告附馬,割龍肝不成,那大蛇兇猛異常,我倆去殺它,它含去我倆的寶劍,差點把我倆吞了!因附馬恨二將未割得龍肝,又怕二將泄漏大蛇的秘密,所以他向二將喝道:宰相之女病危旦夕,需要龍肝,你二人卻割不來。你倆連一條蛇都斗不過,留之何用,來人啊!將此二人推出府外斬首!二將憤怒地罵道:狼心狗肺的汪騰蛟,你這禽獸太毒殘!你妻欲吃龍肝膽,你何不下龍潭!你無辭殺害我倆,你活眼現報在眼前!我倆曾為國家江山作中流抵柱!你這嫩苔子算老幾。你要殺我倆雖可,但請你把皇上的圣旨拿出來!正要推出去斬首的時候,宰相駕到。宰相呼道:刀下留人!劊子手方把二將解放了。宰相對駙馬道:不可因未割得龍肝而誤殺忠良將!前次是你割來龍肝治愈吾女之病,如今她的病又復發了,還是由你去割龍肝來救她的命。附馬只好親自去割龍肝。
汪騰蛟帶領兩個心腑人乘馬去臥龍洞討龍肝。汪騰蛟第二次看見大蛇沒有原來可怕了,因為他曾鉆進過大蛇的咽喉。他跪在大蛇面前道:大蛇啊:我的龍王爺,我妻之病又復發了危在且夕,我還要向你討點肝子去救她一命。我永不忘你的恩。我已為你開河造渠:讓大地之江河迎你到汪洋大海;借蒼天之云雨度你奔瑤池天河!我求求你再給我一點龍肝吧?大蛇又點三下頭,張開口唇,讓其進去割。汪騰蛟第二次鉆進大蛇的咽喉,到達肝臟部位,大蛇的心肝閃閃發光。他看見其肝米篩大的大籠,認為其肝太寶貴。能治不治之癥,能換金錢地位。若將來吾妻之病再復發,我不可再來割此肝了這次我必須多割些回去。因此,他抽出尖刀大量地割其肝。誰知他把大蛇割痛了,大蛇的口一閉,便把汪騰蛟吞進了胃腸。好個附馬公變成了大蛇的口中蛙!有詩評曰:
因果報答有度量,貪心之人自尋亡。
龍蛇酬恩痛肝膽,附馬變鼠入胃腸!
汪騰蛟的兩個隨從見大蛇把附馬吞了,嚇得他倆魂飛天外,立即打馬回府稟告相爺道:附馬鉆進龍蛇咽喉割龍肝,不幸被那龍蛇吞了!相爺聽見此言大驚。相爺之女聽說附馬為她割龍肝而被龍吞了,瞬時氣急,口吐鮮血而死。宰相全家和軍臣,兵士盡皆垂淚。宰相傳旨厚葬其女,并追悼附馬。追悼后,宰相立即命令大將點起數萬兵馬,準備大量的油料、柴炭運到臥龍洞,進行火焚臥龍洞,妄圖燒死那龍蛇。兵將們將大量的燃料塞進臥龍洞,正在生火的時候,突然一股狂風吹來把其火柴吹熄滅了。天空嘩啦一聲霹靂,瞬時,烏天黑地,濃云滾滾,暴雨傾盆。黑風黑雨連速兩天兩夜。雨下得山洪暴發,水漲的平河兩岸。那龍蛇出得臥龍洞乘洪水沿著新開的河道,頭不搖,尾不擺,經過大河長江,浩浩蕩蕩地游到海洋里去了。海洋里的魚兵蝦將游來迎接此龍。宰相派來的兵將被暴雨淋得象落水雞一樣。有的被暴雨灌死了,有的被洪水沖走了,剩下的殘兵敗將都去民房躲雨避災。宰相于府中見暴雨不止,他仰天嘆道:命中注定該我兒婿死,天爺助那龍蛇歸海結尾詩曰:
恩果自然有報應,索取還得存良心。
若不重傷龍肝膽,豈失榮華喪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