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作者認為,標點符號在文章中無關緊要,少用或者錯用,不會影響文章得內容。
試想一下,如果一篇文章里面,沒用標點符號,那還是篇文章么?那是一篇篇漢字排列。
有一次,魯迅先生寫了一篇文章,連一個標點符號也沒用,也沒有空格,便寄到了報社的編輯部。報社接到文章后,編輯看了便立即回信,讓魯迅先生分好段落,并用標點符號點開。魯迅先生回信說:“既然標點符號和空格不記稿費,不需要分段和標點。”
從此,報社發表文章,都把標點符號和空格作為漢字,計算稿酬。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財主,為人刻薄,他家開著酒坊,并且喂了幾頭豬,春節的時候,特意聘請了一位老先生為他家寫對聯。
老先生知道這個財主的為人,特別吝嗇,心狠手辣,經常盤剝農民。這位老先生提筆寫了這樣一副對聯:
釀酒缸缸好,作醋壇壇酸;
養豬條條大,老鼠只只瘟。
老先生給他念了一遍,那位財主十分高興,并狠心給了那位老先生點賞錢。當對聯貼出去以后,老先生用手指沾墨,在酒和鼠后面點了一下。使對聯變成了:
釀酒缸缸好作醋,壇壇酸;
養豬條條大老鼠,只只瘟。
人們看了哄堂大笑,那位財主當時氣得差點兒昏過去。
這是歧義句,不同的讀法就會有不同的意義,甚至意義完全相反,內容好的,吉利的會變成內容不好的,不吉利的。
有一個人,看到有些行人,在他的墻根底下經常大小便,他便在墻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過往行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很明顯,這是為了不讓行人,在這里大小便。
有一天,一位行人實在憋不住了,在這里撒了一泡尿,當他撒完尿,抬頭一看,看到了墻上的字,他靈機一動,便拿起一塊土坷垃,點上了幾個標點符號。這時,這家的主人正好看到,便攔住那位行人說:“你眼瞎了么,沒看到墻上的字么?”
那位行人笑了笑說:“等不得了,實在憋得慌。”
“那你也不應該在這里撒尿,為此,我還在這里寫下了這行字,告誡大家不要在這里大小便。”
那位行人笑了笑說:“只因為我看到了這行字,才在這里小便的。”
“放屁,你看這是寫的什么。”那家主人一邊說,一邊抬起頭,用手指著墻上的字……。
當他看到了墻上的字時,頓時呆了,只見上面寫著:“過往行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
那位行人笑了笑,便哼著小曲走了。那家主人,呆呆的站在那兒,兩眼直勾勾的看著墻上的那行字。
這也同樣說明,同一句話,用了不同的標點,意義完全相反。
“沒雞鴨也行沒魚肉也行咸菜一碟”這是一個農民和一位地主斗智的故事。
過去,有一位地主非常吝嗇,他雇的長工和短工,每頓飯只有一小碟咸菜,并且還要和他們簽訂合同,表示自愿的,天天如此。
有一位農民聽說后,想辦法要懲治一下這位地主。便來到了他家。
他接過合同一看,上面有:“沒雞鴨也行沒魚肉也行咸菜一碟。”一條,那位地主還搖頭晃腦的給他讀了一遍:“沒雞鴨也行,沒魚肉也行,咸菜一碟。”
那位農民笑了笑,爽快的畫了押。
到了吃飯的時候,只給他送來了一小碟子咸菜,;兩個窩窩頭。
農民看了看,對那位送飯的大聲說:“這些東西我不吃,回去把東家叫來。”
送飯的連忙回去告訴了東家,東家來到地頭,便對農民說:“怎么,嫌飯菜不好?不吃拉倒。這可是按合同上做的,你可是親自畫押,想賴也賴不掉。”
“合同上有雞鴨魚肉,你怎么不給?”
“放屁,哪來的雞鴨魚肉,我自己還舍不得吃這些,你一個長工想得倒美。”
兩個人爭執不下,地主把農民告到了縣衙,縣太爺連忙升堂問案。
地主惡人先告狀,把經過說了一遍,連忙把合同交給了縣太爺。
縣太爺看了看合同,又看了看那位農民說:“你還有什么話說?”
農民站起身,來到大老爺面前,拿起筆,一邊點著一邊說:“大老爺,你看,上面寫的明明白白,是他違約。”
縣太爺又看了看,一拍驚堂木,大聲喊道:“大膽刁民,竟敢耍賴,連長工的飯食都克扣,你自己看看,真是睜著眼說瞎話。”說著把合同扔給了地主。
那位地主拿起合同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沒雞,鴨也行;沒魚,肉也行;咸菜一碟。
“這……這……這……”那位地主結結巴巴,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次暫且饒過你,回去按合同照辦,否則,把你抓來,坐牢!”縣太爺說完,便退了堂。
那位地主吃了一個啞巴虧,又不敢違抗縣太爺的命令,只好自認倒霉,長工們的飯菜,天天雞鴨,頓頓魚肉。
像這樣的故事枚不勝舉,只因為一個標點符號,做買賣的折了老本,相對象的看錯了對象,朋友之間反目成仇,還可能引起一場官司,坐牢送命;還可能送錯了情報,打了敗仗等等、等等。
親愛的作者,千萬別小看了標點符號啊!
請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讓你的文章錦上添花吧!
上一篇:玄武門之變——抓住機會,集中投資
下一篇:酒后開車還是駕后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