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是最擅長應酬的:她對頂頭上司史太君承色說笑,對公司的風頭人物賈寶玉體貼備至,對各中層領導大嫂子小姑子謙和有禮,但她還是栽了!
探究起來,是她忽略了管理結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董事會名譽成員: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等人。
書.中邢夫人對王熙鳳的嫌忌是明寫的,曾親口當著迎春的面說過:“總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對兒赫赫揚揚,璉二爺、鳳奶奶,兩口子遮天蓋.日,百事周到,通共這一個妹子,全不在意。”一言未了,人回:“璉二奶奶來了。”邢夫人冷笑兩聲,命人出去說:“請他自去養病,我這里不用他伺候。”嫌惡妒恨之情溢于言表。
邢夫人疏離鳳姐,因為兩點:一是妒,二是恨。妒,是因為鳳姐這個做媳婦的權勢比自己這個做婆婆的長房長媳還大;恨,則是因為鳳姐不肯向著自己這一房,只知道討老太太的好,順承王夫人。
然而王夫人,雖然是王熙鳳的親姑媽,而且把管家大權交給了鳳姐代理,但這并不代表她就完全信任王熙鳳。她一邊用著她,另一邊也防著她,其心理同樣是出于妒恨。妒嫉鳳姐本領比自己高,比自己更得賈母的寵,也更得眾人的捧;恨她越俎代庖,恃寵生驕,連自己的面子也不給。
王夫人屋里失了竊,丫鬟們互不認賬,鳳姐便做主:“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頭都拿來,雖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們墊著磁瓦子跪在太陽地下,茶飯也別給吃。一日不說跪一日,便是鐵打的,一日也管招了。”
——明知道太太的丫頭不便擅加拷打,卻還要自作主張嚴刑逼問,豈非明知故犯?
幸虧是平兒勸住了。
然而一次又一次,總有眾人不提防、阻止不及的事,被王熙鳳無心做了出來,卻被王夫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那么王夫人這個高層會怎么做呢?
第一是查賬。比如冷不丁地問鳳姐:“前兒我恍惚聽見有人抱怨,說短了一吊錢,是什么原故?”等于是給風姐提了個醒兒:我并不怎么信任你的,還有,我的耳報神明著呢,、你別想在我眼皮底下搗鬼。
第二是借力打力,駁面子。鳳姐因看門的婆子得罪了寧府當家尤氏,便命人將婆子捆了等尤氏處分。邢夫人聽見了,故意當著眾人的面給鳳姐沒臉,陰陽怪氣地說:“我聽見昨兒晚上二奶奶生氣,打發周管家的娘子捆了兩個老婆子,可也不知犯了什么罪。論理我不該討情,我想老太太好日子,發狠的還舍錢舍米,周貧濟老,咱們家先倒折磨起人家來了。不看我的艙,權且看老太太,竟放了他們罷。”說完轉身就走,甚至不給鳳姐一個解釋的機會。鳳姐又羞又氣,因王夫人在一旁問起,忙將緣故說了,又道:“昨兒因為這里的人得罪了那府里的大嫂子,我怕大嫂子多心,所以盡讓他發放,并不為得罪了我。”誰知尤氏并不領情,只笑道:“連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王夫人也道:“你太太說的是。就是珍哥兒媳婦也不是外人,也不用這些虛禮。老太太的千秋要緊,放了他們為是。”說著,也不再聽鳳姐啰唆,自己親自下令,回頭命人去放了那兩個婆子。氣得鳳姐心灰意冷,又不好說什么,只得躲回房里暗哭。
王夫人為何也對自己的嫡系毫不體諒呢?就因為她也想趁機殺一殺鳳姐的威風,不愿意看到她活得太得意,巴不得找個什么由頭涮涮她的面子,而最好這個由頭又不是自己找來的。如今借了邢夫人和尤氏的口給鳳姐定個罪名,自己推波助瀾已經足夠,還用多說什么嗎?
這次“放入”事件,是邢、王二夫人的一次完美聯手,給了鳳姐沉重一擊。
而接下來的“搜人”事件,則是兩位“董事”的再次合作,更是將鳳姐踩沉一層。這便是“抄檢大觀園”的真實起因。
傻丫頭在園里撿到一個繡春囊,圖案是一男一女赤條條摟抱在一起,一看就知是男女私贈之物。邢夫人發現了,立刻封起來打發人送給王夫人,王夫人氣沖沖拿了來到鳳姐屋里興師問罪:“自然是那璉兒不長進的下流種子那里弄來。你們又和氣,當做一件玩意兒,年輕人兒女閨房私意是有的,你還和我賴!”
鳳姐滿心委屈,然而罪名太大,只得先跪下來含淚哭訴,情理分明地表白一番,說明春囊并不是自己的。王夫人無言可對,卻又遮掩說:“我也知道你是大家小姐出身,焉得輕薄至此,不過我氣急了,拿這話激你。”
——誰說王夫人愚鈍沒心機呢?狡辯的功夫比誰都強。且不管這春囊是不是鳳姐的,也不論風姐的表白有無道理,總之先發制人,已經將鳳姐的威風殺了下來再說,然后又發號施令,命鳳姐晚上帶人搜檢。鳳姐明知不妥,但因已經輸了先機,無法再心平氣和地出主意,只得順從了。
這正是王夫人對付鳳姐的第三招:小題大做,好時不時地提醒鳳姐一下,真正的幕后權威是誰!
這一番操勞,今鳳姐益發心灰,因而事情沒完就病倒了……
而這期間,李紈、薛寶釵、探春便順利升職,取代了鳳姐的管家地位。這三個人,一個是王夫人的長兒媳婦,一個是王夫人心目中的小兒子媳婦,還有一個是掛名女兒——雖不是自己親生的,卻一心一意長年巴結著自己的。
這三個人里,任何一個能夠趁機成長起來,真正地取代鳳姐,都遠比鳳姐容易控制得多。至少,這三個人和自己的關系都比王熙鳳更加親近。
很多公司的高層都很擅長這種“留后備”的手法,不管能不能用,先多設幾個后備領導放在那里,讓真正管事的人看著害怕:稍不留意,就會被人取代了去。
還有些老板奉行一條“寧濫毋優”的原則:中層領導不能干不要緊,重要的是聽話。寧可找一個雖然沒本事,卻也不惹事的木頭,也不要選那個雖然有本領,但是太個性的刺兒頭。
像王夫人這樣本身沒什么本事的老板,就更加信奉這種原則。所以李紈才會脫穎而出。
李紈,這個少年居寡、沉默少言的大嫂子,平日不顯山不露水,似乎是最安分不過的一個后勤主管,平日只是負責帶領姑娘們讀書寫字而已。這是件輕省活兒,油頭卻大,鳳姐給她算過一筆賬,說她工資比誰都高,年底分紅又是雙份,平日公事上從不出錢,難得跟姑娘們開個詩社,自己說要做東道,轉個身卻帶著人往鳳姐屋里要經費。及至要了錢來,卻又不見開銷,再起社時,還是讓眾人湊份子。
然而,放眼整個大觀園、榮國府,卻沒有一個人敢說李紈壞話的,更不曾有人指出她貪污;卻各個都議論王熙鳳為人慳吝,中飽私囊。緣何?
就因為李紈夠低調,扮可憐,而鳳姐卻為人太張揚,得意非凡,未免受人嫌嫉,巴不得看她落勢。所以王夫人才會明知李紈無能,仍要給她機會,希望她取代鳳姐。
而尤氏身為寧國府當家,無論在職稱還是輩分上,都是與鳳姐平級的。她本來和風姐的關系也頗好,可是因為妹子尤二姐勾搭了賈璉,遂連她也被鳳姐記恨。那鳳姐打到寧國府來,將尤氏揉搓折磨,臉對臉罵了半日,半點情面不留。兩人后來表面上雖然還算和睦,心里卻結了梁子,尤氏雖不好明著報仇,但只要有機會,絕對不會讓鳳姐好看。這也就是當邢夫人擠兌鳳姐時,尤氏為何落井下石說風涼話的緣故了。
后來賈府被抄,寧國府的罪行明明比榮國府重,然而慘死在獄神廟的人卻只是鳳姐,為何?后四十回遺失,但原因可想而知,自然是船沉眾人踩,那尤氏只怕也沒起到什么好作用吧?
可見,職場之上,能干很重要,但若做人不當,早晚會遭暗算的。
上一篇:皇帝的新裝之真正內幕
下一篇:窩囊丈夫漂亮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