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保險公司組織的一次演講,其中一個優秀的業務經理的幾句話,至今令我記憶猶新,他說,親人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追隨的。
他說這些,是因為他在最初選擇保險這個行業時,深具傳統觀念的父母都特別反對,數年之后他的年薪達到了6位數字,他的父母已在靜靜地享用著他的反哺之愛,分享著他事業成功的喜悅。
這人確實很優秀。在他年輕的時候就能夠讀懂這句話,是他的幸運。
我記得我哥在20歲的時候,初離學校,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哥哥說,我想去外面闖蕩。媽媽說話了,咱們村這么多人,人家怎么不去呢?哪個不比你有本事?幾次數落之后,哥哥的念頭就打消了。30歲的時候,己經娶妻生子了,哥說,我要去學開車,以后自己做買賣。爸爸聽了又以開車太危險的理由駁回,好不容易托關系給弄了個固定工作。40歲的時候,下崗了,再回頭一看,人家做買賣的也發財了,去外面闖蕩的也闖出了名堂了,而自己還要一切從頭做起。
哥哥向來性格柔和,逆來順受,聽從父母,他身上缺少那種獨立的驕傲感。當我聽到這位優秀的業務經理說的這些,我多想把這幾句話送給20歲時候的哥哥,使之成為他口中的宣言,從此開創自己精彩的人生。
是的,親人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追隨的。誰也沒有權利以自己的認知水平去左右另一個人的命運。我的孩子在漸漸長大,我要讓她知道,父母不會永遠陪伴在她左右,無法代替她思考和決策,要想吃到鮮魚,就要自己去做一個好釣手。我和孩子的關系是彼此深愛和牽念,但不希望她追隨我們的人生走向,或者強迫她接受一個我們自以為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