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吞并——投資時應小心陷阱
故事精粹
春秋時期,晉國失去霸主地位以后,國勢愈加衰落,到了晉定公時,晉國六卿勢力強大,互相爭權,根本不把國君放在眼里。自范、中行二氏被滅后,尚存智、趙、魏、韓四卿。四卿聽說齊國發生了田氏弒君專國的內亂,而諸侯各國無人過問,就私下商議,各自拓展土地,作為自己的封邑。
到晉出公即位時,國君所屬的土地,小于四卿的封邑,卻也無可奈何。后來,晉出公秘密派出使者向齊、魯兩國求助,請派大軍討伐四卿,以正國君之名。不料齊、魯反將其謀告于四卿之一智伯。智伯大怒,聯合韓、魏、趙三家,索性把有職無權的國君趕出晉國。此后,晉國的大權皆由智伯掌握。
智伯以結好衛國的名義,派使者贈送給衛侯四匹良馬和一枚白璧。衛侯看著膘肥體健、四蹄生風的良馬喜不自勝;捧著價值千金、通體透明、白如凝脂的寶璧愛不釋手。見到國君十分高興,群臣都來祝賀。
上大夫南文子也來了,他看過良馬,又看了寶璧,不僅沒有向衛侯致賀,臉上反倒蒙上了一層憂慮之色。衛侯奇怪地問:“智伯派人送給寡人良馬寶璧,舉國上下無不歡喜慶賀,為何您面帶憂慮?”南文子說:“俗話說無功不受祿,良馬寶璧,這是小國貢奉大國的禮物,而現在大國卻把禮物送給我們弱小的衛國,您不覺得奇怪嗎?智伯眼下獨攬晉國大權,早有吞并趙、魏、韓三家的野心,怎么會向衛國結好呢?”“上大夫的意思是……”衛侯有些明白了。“臣以為,智伯定有吞并衛國,壯大自己勢力的企圖,國君不可不嚴防。”于是,衛侯命令大將屯兵邊境,嚴加戒備。
智伯果然發兵前來偷襲,卻見衛國邊境防衛森嚴,只得返回。智伯無機可乘,回晉國之后又生一計。他與長公子顏密謀,假裝父子失和,讓顏裝作被他驅逐并帶著部分軍隊投奔衛國,以便里應外合。
南文子再次識破這一陰謀,他說:“公子顏賢名遠近皆知,智伯又很寵愛他,無緣無故逃亡衛國,其中必然有詐。”他對晉國來的密使說:“衛國可以收留公子顏,但他的車乘若超過五輛,就不許入境。”智伯聽說了此事,贊嘆道:“南文子真是料事如神啊!”于是,他打消了偷襲的念頭。
智慧點撥
俗語說得好,“無功不受祿”。因為那些利祿也許只是香噴噴的魚餌,就等著你上鉤。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為別人贈與的利益所蒙蔽,要通盤考慮別人的真實意圖,否則只會讓自己陷入險境。
不論是在投資前,還是投資時,都要謹慎小心,注意身邊的陷阱。長著鮮花綠草的地方不一定就有厚實的土壤。同樣,別人伸手送過來的錢財也可能只是魚餌,就等著釣你這條大魚。事實上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人貪小便宜的心理,說服你把錢借給他們,并承諾將支付高額利息。前幾次果然連本帶利按時償還給你,可是當你放松警惕,把家底都交到他們手里的時候,卻再也找不到他們了。實際上,這樣的騙局很容易被揭穿,試想如果總是借一千元,還一千五百元。那么就有這樣的問題:如果他有錢,他也不用去借。如果沒錢,這高額的五百元利息從哪里來的呢?還不是拆東墻補西墻。
所以告誡投資者千萬不要貪小便宜,貪小便宜總是要吃大虧的。
上一篇:另辟蹊徑——不尋常的投資路
下一篇:丑丑和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