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神父要找三個小男孩,幫助自己完成主教分配的1000本《圣經》銷售任務。
神父覺得自己只能完成300本的銷售量,于是他決定找幾個能干的小男孩賣掉剩下的700本《圣經》。神父對于“能干”是這樣理解的:口齒伶俐,言辭美妙,讓人們欣喜地做出購買《圣經》的決定。于是按照這樣的標準,神父找到了兩個小男孩,這兩個男孩都認為自己可以輕松賣掉300本《圣經》。可即使這樣還有100本沒有著落,為了完成主教分配的任務,神父降低了標準,于是第三個小男孩找到了。給他的任務是盡量賣掉100本《圣經》,因為第三個男孩口吃很厲害。
5天過去了,那兩個小男孩回來了,并且告訴神父情況很糟糕,他們倆總共只賣了200本。神父覺得不可思議,為什么兩個人只賣掉了200本《圣經》呢?正在發愁的時候那個口吃的小男孩也回來了,他沒有剩下一本《圣經》,而且帶來了一個令神父激動不已的消息:他的一個顧客愿意買他剩下的所有《圣經》。這意味著神父將能賣掉超過1000本的《圣經》,神父將更受主教青睞。
神父徹底迷惑了。被自己看好的兩個小男孩讓自己失望,而當初根本不當回事的小結巴卻成了自己的福星,神父決定問問他。
神父問小男孩:“你講話都結結巴巴的,怎么會這么順利就賣掉我所有的《圣經》呢?”小男孩答道:“我……跟……見到的……所有……人……說,如……果不……買,我就……念《圣經》給他們……聽。”
智慧點睛
哈佛學子海倫?凱勒說:“由于人們自身條件的不同,人們必須學會善用上帝賦予的一切。不要因為天生抓了一副壞牌就沮喪、詛咒。”壞牌并不一定就意味著輸,只要你是一名高明的打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