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張王兩家富人,親如兄弟,張家媳婦生了一個少爺,王家媳婦生了一個千斤,兩家訂了娃娃親,算是門當(dāng)戶對,平時經(jīng)常往來走動。時間過得真快,一愰就十多年,兩家的孩子都長大成人,張家不僅家業(yè)衰敗,那少爺也長得傻模傻樣,王家便傳出了悔親的言語。
一天,張家的父親,把傻兒叫到面前說,這些年家里運(yùn)氣不好,連遭天災(zāi)人禍,錢財都快用光了,你已經(jīng)長大成人,不要老守在家里,應(yīng)該到外面去見些世面,長些見識,不然,你老丈人要悔親,你這輩子就會打光棍。說完就給兒子拿了行李、路費(fèi),傻兒就乖乖地出了門。
傻兒出門,一心想長見識,一路上見到自己沒有見的、沒有看到的、沒有聽到的就問。最初走到小山邊,聽到山林里百鳥歌唱,只見獵人一聲槍響,山林鴉雀無聲。傻兒問獵人什么原因?獵人說,“一人進(jìn)林,壓住百鳥之音。”他聽了想,這兩句話說得好,應(yīng)該學(xué)到。就對獵人說,你把剛才說的話教我學(xué)會,我拿錢給你。獵人看他是真心想學(xué),就把他教會了。
傻兒又繼續(xù)上路,朝前走呵走,走到一座獨(dú)木橋邊,看到一男一女在過橋,男人過去了,女人不敢過,只聽男人高聲唱說,“獨(dú)木橋一根,隔斷我夫妻二人。”傻兒覺得這兩句話很有意思,就對那男人說,我拿錢請你,教我說剛才那兩句話,男人教了兩遍,就把他教會了。
傻兒又再向前走,走到一個魚塘邊,有一個老人站在塘坎上,眼睛盯著池塘里,看往來穿梭的魚兒,自言自語說,“可惜有魚沒網(wǎng)打。”他聽到后,又拿錢把這句話學(xué)會了。他在這一天之內(nèi),學(xué)到了三句好聽的話,心里非常高興,當(dāng)晚投宿旅店,美美地睡了一覺。
第二天,在旅店吃了早飯出門,走到一條寬闊的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可沒過多久,雨過天晴,大太陽出來了,他開始大步前進(jìn),見迎面一個壯漢推著雞公車,車?yán)镅b滿了書,累得滿頭大汗,車輪上沾了一塊塊泥巴,推車的壯漢感嘆道:“天干路卷書”,他覺得這句話也不錯,又拿錢請壯漢教會了他。
傻子接著往前走路,走了好長好長時間,沒有碰到人,一直走到日落西山,在十字路口遇到兩個差人,打算分手時說,“請了,請了!事情解決得好就算了,解決不好,明天衙門見!”,傻兒聽了這幾句話很長,就把身上的錢,除了當(dāng)晚食宿的錢,全部給兩個差人,把說的話,多教幾遍,讓他牢牢地記住了。
次日,傻兒高高興興回到家中,對他父親說,這兩天我出去,長了見識,學(xué)了很多好聽的話,今后我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學(xué)些本事,讓老丈人看得起我。
“兒子,明天是你老丈人五十大壽,你去了要好好表現(xiàn),不然會看不起你”他父親說,我已給你準(zhǔn)備好了禮物,你一定要為我們張家爭氣。
“父親,你放心好了。”傻兒說:“我會把出去學(xué)到的話都用上。”
傻兒老太人生日這天,他收拾打扮得像模像樣,拿起禮物向老丈人家走去,老丈人家早已賓盈門。客人都知道他不受歡迎,見他來到,交頭接耳,要給他出難題,逗他開心。一個客人說,姑爺,你進(jìn)屋該說一句有禮的話。眾人齊聲說應(yīng)該呀,應(yīng)該呀!。他不慌不忙,先清了清嗓子,就大聲說了學(xué)到的第一句話:“一人進(jìn)林,壓住百鳥之音”,這句話使賓客為之一驚,突然鴉雀無聲,沒有想到這小子肚里還有點(diǎn)墨水水。
宴席開始了,傻兒入座的席桌上,在他的坐位,有意為難他,只擺了一根筷子,眼看沒有辦法拈菜吃飯,就大聲說:“獨(dú)木橋一根,隔斷我夫妻二人!”這句話明顯說出了老丈人要悔親這意,眾賓客都覺得這傻兒不傻,急忙給他拿了一雙筷子,大家便開始動筷子吃起來,可是,在吃鮮魚湯時,其它人都有勺子,唯獨(dú)他沒有,心里有些氣憤說,“可惜有魚沒網(wǎng)打”陪他吃飯的人假裝生氣地說,這是咋搞的,趕快給姑爺拿勺子來。
老丈人設(shè)計的這一個個難題,都沒有難倒傻兒,他想,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小子說話對答如流,還真有學(xué)問。便問他:你讀過些啥子書?傻兒立即答道:“天干路卷書!”老丈人聽了,不知這是什么書,不敢再問下去。就夸獎?wù)f,賢婿不錯不錯!
傻兒吃完飯,臨別時對老丈人說:請了,請了!事情解決得好就算了,解決不好,明天衙門見面!
老丈人聽到如此說,想到這小子還真不傻,如果悔親,肯定要吃官司。便說,賢婿你莫多什么心,你和小女的婚事,我們決不改變,你回家同令尊商量,選好吉日迎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