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石一生大起大落,為保護父親的畫作曾入獄10年;平反后,又因中風導致右半身偏癱。在50多年的風雨路上,夫人王汝瑜一直不離不棄地支持他,并使其開創“左筆傳奇”,在中國人物畫領域獨樹一幟。
一幅“美女圖”,綻開情緣
今年83歲的傅小石,25歲那年被打成右派,調往南京中山陵的藏經樓勞動改造。1961年,年輕美貌的王汝瑜被調到這里工作,報到當天她迷路了,便向門口打掃衛生的小伙子問路。小伙子為人彬彬有禮,舉手投足頗具修養,給王汝瑜留下了深刻印象。后來她從同事口中得知,這人竟是大名鼎鼎的畫家傅抱石的長子傅小石。
兩人的愛情像許多人經歷的那樣,簡單又甜蜜。在閑暇的周末,兩人一起結伴出游,到公園草地上聊天,到玄武湖上劃船。興起時,王汝瑜會即興給傅小石唱一段越劇,婉轉的歌聲飄揚在湖面上,更飄進了傅小石的心坎里。終于有一天,傅小石鼓起勇氣走到王汝瑜背后,一把摟住了她,緊張地說:“我,我要娶你!”王汝瑜的心撲通直跳,沉默了一會兒,她慢慢掰開小石的手,輕輕嘆了一口氣:“小石,你了解我嗎?”終于,王汝瑜敞開心扉,把自己的過去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傅小石。
原來,出身名門的王汝瑜曾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前夫是一位歷史老師,兩人還有一個孩子。離婚后,她一直不敢再觸碰愛情,更害怕走進婚姻。為了打消王汝瑜內心的顧慮,傅小石讓她早點把孩子帶來見見。
一天值班,王汝瑜把3歲的兒子曉農帶來了。冬天的南京很冷,孩子凍得瑟瑟發抖。傅小石親切地對他說:“你坐到叔叔的懷里來吧,這樣就不冷了。”見曉農不肯過來,傅小石就溫柔地說:“過來,叔叔可以畫畫給你看啊!”小家伙這才一骨碌鉆進了傅小石的懷里,嚷嚷著要叔叔給他畫老虎,一會兒工夫兩人就相處得很融洽。見此情景,王汝瑜覺得自己再也無法拒絕傅小石的愛,這是個多么寬容善良的好男人啊!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即使父親傅抱石是舉國聞名的畫家,傅小石依舊生活得非常艱辛。沒有新房,兩人在熟人的幫助下,在中央門找了一處房子。婚禮沒有鮮花,沒有燭光。一張舊床、一個蜂窩煤爐、一塊破砧板和兩顆依偎的心,組成了這個溫暖而牢固的家。
拒絕與獄中丈夫離婚,守得云開見日出
生活逐漸穩定下來,傅小石提議讓曉農也搬進這個小家。乖巧的曉農打心眼里喜歡這個叔叔,漸漸地開始親熱地叫他“傅爸爸”。不久,他們的女兒傅小紅來到人間。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橫禍很快打破了寧靜的生活。“文革”期間,傅小石為保護父親的400多張畫作被指欲叛國投敵,被判刑10年。
其間,夫妻二人不僅飽受相思之苦,居委會三天兩頭還會找到王汝瑜:“你一定要和這個人離婚!”“你要是不跟傅小石劃清界線,你這輩子就完了!”并多次強行要王汝瑜搬家。對此,王汝瑜均堅決拒絕。“任性”的結果是,她逼迫從教師崗位直接調離,派去挖防空洞。從拿筆到抬土,長期擔任教師工作的王汝瑜實在體力不支,也因此落下腰肌勞損的病根。
王汝瑜下班回來跑到醫院,只見不停打嗝的傅小石已經不認識自己。鼓樓醫院院長對她說:“基本不行了,你就準備后事吧。”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王汝瑜感覺天又塌下來了。不甘心的她把傅小石送到江蘇省工人醫院,請腦外科專家連夜做手術。手術總算把他救活了,只是從此傅小石落下了右半身偏癱,只剩左手能動,而且口齒不清。可這對王汝瑜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為了更好地照顧丈夫,王汝瑜在1980年便申請病退,從此擔負起了“護士”的重任。久臥病床的傅小石在妻子的呵護下,皮膚沒有一點潰爛,四肢也沒有萎縮。隨著意識逐漸恢復,王汝瑜鼓勵他鼓起勇氣向命運發起挑戰。最初傅小石是從最簡單的筆畫和寫字練起,那時他寫得最多的是愛妻的名字“王汝瑜”。盡管筆畫都是歪歪斜斜的,但王汝瑜都視作珍寶。丈夫每有一點小小的進步,她都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隨后傅小石逐步開始嘗試用鋼筆畫些簡單的人物素描。隨著手法的不斷熟練,傅小石的畫工越來越逼真傳神,而他的創作激情和欲望也一天天高漲,如同鳳凰涅重獲新生,迎來了藝術的春天。
1979年底,出院后的傅小石回到“文革”時被抄的20平方米的小家中。11月份天冷了,一貧如洗的家中連個取暖器都沒有。王汝瑜把一塊板一頭擱在床頭,一頭擱在茶幾上,就這樣,傅小石每天早晨5點起床作畫,一幅幅作品脫穎而出,并逐漸完成了由黑白潑墨到淡彩潑墨再到重彩潑墨的轉變。終于在妻子的陪伴下,他開創了左筆傳奇,跳出父親成就的光暈,以左筆創立潑墨沒骨人物畫,在中國人物畫領域自成一派,獨樹一幟。
歷經劫波成大器,傅小石終于在藝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此后,他的畫在20年間價格上漲近萬倍,但遺憾的是,兒子曉農因為肺病,37歲英年早逝,這給傅小石夫婦帶來了無法愈合的錐心之痛。從此在傅小石的畫室一直掛著一幅作品《斷腸人在天涯》——傅小石的畫,曉農的字。
生活上,給傅小石洗澡也是王汝瑜的一個大難題。由于傅小石中風后生活不能自理,每次洗澡,王汝瑜總要先放好水,將他抱進浴缸,幫他洗完澡再抱出來……有一年除夕的晚上,她在幫傅小石洗澡時,不慎滑倒,摔斷7根肋骨。對此她無怨無悔,疼愛丈夫的她只希望自己能承包了所有的家務,讓才華卓越的丈夫能生活在一個純凈安寧的藝術世界里。
昏迷4年,大義夫人生死相隨
因為先生沒有意識,王汝瑜說自己就像當年照料孩子一樣照顧他。雖然傅小石常年臥床,但房間里沒有任何異味,王汝瑜每天都會及時為丈夫清理大小便,幫他洗澡,衣服也是每天換一套。細心的王汝瑜每時每刻都守護在他的床邊,生怕丈夫有任何不適。
為了防止丈夫手腳麻木、肌肉萎縮,她還自學了按摩的手藝,堅持每天給丈夫做兩次全身按摩,每次都要花費半個小時以上。
善良的王汝瑜始終堅信在她的精心照顧下,丈夫有一天一定能醒過來。一天,她在收拾東西時,無意中看到了一封自己寫給傅小石的書信。顧不得想太多,以后她就天天把信的內容讀給丈夫聽,沒想到有時候丈夫好像能聽懂似的,嘴角會動一動。看到此情此景,她不禁喜極而泣,心中又有了希望。天氣好的時候,她就讓女兒用輪椅推著丈夫到公園散步,去他們以前經常去的地方,給他一遍遍述說過去的故事,幫他回憶。
家中的積蓄越來越少,2015年7月上旬,王汝瑜不得不辭掉一個護工。腿腳行動不便的她,現在只能讓女兒小紅每天推著輪椅,送她到醫院看望傅小石。盡管經濟困難,但王汝瑜始終不愿把家里的畫賣了,因為她知道那些作品對傅小石有多重要。“萬一他醒了,想要畫怎么辦?而且我以后還要為他辦紀念館,在歷史上留下有價值的作品。”
她堅信,自己永不放棄的努力,不僅會給傅小石帶來生命的能量,也一定會感動上蒼。先生不會離她而去,他還會蘇醒過來為她左手作畫,和她一起共享人生美麗的晚霞!
上一篇:滅掉燈,有時能看得更清楚
下一篇:我開始對妻子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