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壞男人在找老婆的時候基本上分成兩類:一類是找媽,一類是找抽。找媽的需要一個女人無條件地奉獻給他——不僅要給他的孩子當媽,還得給他當媽。這種男人小時候多半是被自己的母親慣壞了,為所欲為,所以需要一個女人為了他赴湯蹈火,像母親一樣呵護自己。
有一位知名富翁的家庭就是這樣的組合,這位漸漸老去的男人經常在外面有不軌的行為,情節嚴重到某些事情就在老婆眼皮底下發生。有一次,他的情人公開和他的夫人對峙,說:“我已經在你家大搖大擺地進進出出,你就把他讓給我吧。”他夫人非常鎮靜地對這個比她小20歲的姑娘說:“你不懂,我是他媽,你代替不了我的。”在公眾場合,這位奉獻型的夫人也能得體地把丈夫的錯誤全部攬到自己身上:“是我不好,管他太嚴。難怪他經常出去耍鬧。”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種找媽的壞男人是最不可救藥的。他們知道自己所有的毛病,但是堅決不改。
找抽型的壞男人比找媽的有良心,所以需要家里有個靈魂似的老婆時常敲打他一下。這個老婆必須是個有主見、有思想的女人,但絕對不能是個潑婦——只有好男人才會把一個潑婦娶回家。用英文來說,這個女人是男人的soulmate(靈魂伴侶),男人可以對她傾訴工作、生活上的很多感受。兩個人對外界事物和人的觀點都是互補的,可以有很好的交流。我剛剛看了一部美國電影叫《愛是妥協》,講的就是這么一個故事:一個老花花公子,一輩子沒結婚,專門找和他女兒一樣大的女人作情人。后來,他終于碰到了一個能夠天天敲打他,但是同時也是可以和他一起說笑的女人,兩個人經過一番周折,終于好了。
全世界的壞女人找男人嫁的時候也分兩種類型:一種是找錢型的,還有一種是找愛型的。第一種很容易理解,是一夜之間提高自己身價的好辦法,但已經司空見慣了,似乎也沒什么好說的了。倒是第二種,比較有意思。我認識一些正在找愛的女人,她們都有不凡的經歷,都不是賢妻良母,可以說男人看見她們就走不動路了。她們會非常細心地將這個男人身上的所有東西好好利用一番,等到徹底用完再把他還給他老婆。在一定的原始積累以后,這種女人就會開始尋找愛情,就像她們突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一樣。其中最能干和出色的女人會找一種宗教,為自己非常實用的一生添加一些精神色彩。這種找愛的女人和找媽的男人有許多共同之處,至少他們都想維持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需要一個無償奉獻的伴侶。
那么你可能要問:好人呢,好人都上哪兒去了,好人都找什么樣的人々
好人也分兩類:一類是過日子型,一類是填空型。第一類好人比較知足,找個好人一起過日子,不求發展,只求安逸。第二類則有點沒頭腦,專門找壞人,為自己的平淡填補色彩。換句話說,我覺得現如今的好人一般都不是特別出色——因為他們太乖、太聽話了。而出色的人往往都好不到哪兒去,因為他們必須能折騰,越能折騰成績越顯赫。這個非常不公平的結果是我們文化上的問題:好人從小循規蹈矩,從來不做任何出格的事情。而真正要想做成一番事業的人總需要打破一些規矩,找出一條發展的道路來。就連現在那些商務培訓課程里面都有一個專門讓人解放思想的課程,就是說成功者要打破常規,不能太聽話了。
所以,好人一般都比較老實,好男人經常娶個潑婦,好女人呢,則經常嫁個無賴。
如果男人無意無私奉獻,那么,將他改造成這個角色所花費的氣力,恐怕比你自己扮演這個角色所花費的氣力更大。這是沒有什么公平可言的事,支撐張欣、袁泉們的不過是將日子進行到底的決心。你決心將日子進行到底,在它貌似進行不下去的時候,就要選擇先讓一步。如果理解成“小事可以讓,原則性的問題不能讓”,就又危險了。因為退讓必定不爽,你自然會說服自己,將許多芝麻綠豆的事情歸入原則性問題。其實,倘若你的原則就是天長地久,其他的一切就都不是原則問題了。
看到這兒,大約許多人心里開始嘀咕,如果真這樣,我寧愿不要什么天長地久。正因如此,世界上才有了那么多分手男女。不過沒關系,絕大多數女子在經歷幾次失敗后,依然會選擇一個男人進行天長地久的試驗,這時候,她已經比較能夠接受“一個人受苦”這個事實了。回報是什么呢?他留在你身邊就是最好的回報,倘若想要更多回報,恐怕也只能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