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生于北宋大觀元年,去世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071187,這位逃跑皇帝一共活了八十歲,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皇帝。
趙構是宋朝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他是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的異母弟弟,生母是顯仁皇后韋氏。
趙構皇帝的位置是從他哥哥趙桓那兒得來的,而不是從他父皇那兒繼承的皇位。趙構出生僅僅三個月之后就被授為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封蜀國公。第二年又封其為廣平郡王,等到宣和三年的時候,進封為康王。
趙構和他的父親宋徽宗一樣,是中國少有的具有藝術氣息的皇帝。據說他小的時候極為聰明,記憶力超強,每日能讀誦書籍千余言,博聞強記,具有淵博的知識。如果不是生在亂世,如果不是登上了皇位,他的人生大概如一些小說中所寫的那樣,會成為一位逍遙自在的閑散王爺,可惜的是命運總是最不可預測的。
靖康二年五月初一,這是宋朝引為國恥的時間。因為就是在這一天,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兵俘虜北去,當時在南京應天府的趙構,不得不立刻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這個時候的國家還沉浸在兩位帝王被俘虜的仇恨中,人們心心念念的都是殺回北邊,一雪前恥。
在這樣第一個社會大環境和輿論環境之下,初初登基的趙構選擇當時的抗戰派李綱為宰相。若不是因為形勢所迫,趙構不會想要啟用這樣一個皇帝,因為他與自己的想法完全是背離的。趙構并不想一路殺回北邊去,他只想安生的當自己的皇帝,安心的過自己的生活。所以沒有多久,趙構就廢除了李鋼的宰相之位,與寵臣汪伯彥、黃潛善等奸佞小人放棄中原,從南京應天府逃到揚州。
宋高宗趙構之所以就做逃跑皇帝,就是這樣一個原因。他并不想與金朝抗爭,只想避其鋒芒,偏安一隅。南方經濟的發達以及生活的安逸,讓更多的人生出這樣的想法,也就使得趙構能心安理得的一逃再逃。
趙構在當王爺的時候,曾經受命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在金軍進攻宋都的時候,朝廷發出詔令讓他率兵援救,但他移屯北京大名府,繼又轉移到東平府,避敵鋒芒,根本不想與金軍交手。等趙構當上皇帝之后,他的逃跑技能更是滿格爆發,一遇到事情就開始跑路。
他剛剛在南京繼承帝位不久,就放棄了南京應天府,轉而逃到揚州。后來金軍攻打揚州之后,他又迅速渡江過河,從揚州經鎮江逃到杭州。在金軍的持續攻勢之下,他又帶領群臣逃到了越州,隨后又逃到明州,并自明州到定海,漂泊海上,逃到溫州。直到金軍暫時停止了南侵,撤離江南之后,他才回到紹興府和臨安府。
一國帝王做到這種地步,自然會引起某些大臣的不滿,甚至起了逼他退位的打算。在趙構不斷南侵的過程中,發生了一起兵變,史稱苗劉兵變。當時苗傅和劉正彥等將領利用軍士對朝政的不滿,發動兵變,殺了宋高宗信任的同簽書樞密院事王淵和一批宦官,宋高宗逼迫退位。最后若不是文臣呂頤浩、張浚和武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起兵勤王,宋高宗的帝位還可能真就在這次兵變中丟了。
趙構在自己一生的統治中,很少有想到要收回北地的打算。就算做過一系列的軍事部署,最終也只是作為乞降的一種手段。后來岳飛突起,堅持北伐,在收復了失地的情況下,他還連發十二道金令將岳飛召回,并最終讓岳飛丟了性命。
紹興三十二年禪位于皇太子趙眘,被尊為光堯壽圣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紹業興統明謨盛烈太上皇帝。退位之后的趙構,有些時候仍然干預著朝政。
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趙構病死于臨安行在的德壽宮,謚號圣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后經加謚累謚,最終謚號為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上一篇:當玻璃瓶掉到地上后
下一篇:宋光宗趙惇真的是一個精神病嗎?